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2023新实验班)化学试题(答案)

2022 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实验班)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D C B C B A C
二、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A D C C A D 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1(12分)
(1)Ga和 As (2分) (2) ①[Ar]3d104s24p1 (2分) ②共价键(2分)
(3)GaF3是离子晶体,GaCl3是分子晶体;离子键强于分子间作用力 (2分)
(4)三角锥形 (1分) sp3 (1分)
(5)Mn2+的价层电子排布为 3d5,3d轨道为半充满,比较稳定。(2分)
22.(12分)
‥ ‥
(1)四面体(2分) O∷C∷O (2 分) (2)CaCN2+3H2O=CaCO3+2NH3(2 分)
‥ ‥
N
N N
(3)4NH3+6HCHO N (或 C6H12N4)+6H2O (2 分)
(4)NaCl+H2O+CO2+NH3= NaHCO3↓+ NH4Cl (2 分)
(5)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1,若变蓝,说明产生的气体 1为 NH3;
将产生的气体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通入品红溶液中不褪色),说明是 CO2(2 分)
23.(14分)
(1)-223 kJ·mol-1 (2分)
(2)反应Ⅰ中ΔH>0 ,熵变不明显,反应难能自发进行 (2分)
(3) ①7.2×105Pa (2分)
②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在相同时间内得到更多的 TiCl4产品,提高效益 (2分)
(4) ①将固体粉碎混合,从沸腾炉底部鼓入 Cl2,固体从顶部加入,使固体粉末“沸腾” (2分)
②D(2分)
③SiCl4 (1分) 高于 136℃,低于 181℃ (1分)
24(12分)
(1)1×10—13 (2分) (2)0.013% (2分) (3)ABD (2分)
(4)Cr2O72 +6e +14H+===2Cr3++7H2O (2 分)
(5) ①0.03 mol·L-1·min-1(2 分) ②对比 30℃和 25℃曲线(2 分)
1
{#{QQABAYQEogAgABIAAQACAwWQCkGQkhGCAKgGhEAYoEAAiANABCA=}#}
固体 2(5.6g)
高温
固体 1
H2O (10.0g) 气体 2
化合物 X

8.0g O2 O( ) 2气体 1 气体 3 气体 4(红棕色)
催化剂
(3.4g) ②
2
{#{QQABAYQEogAgABIAAQACAwWQCkGQkhGCAKgGhEAYoEAAiANABCA=}#}2022 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试题(实验班)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
间 90 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卷中。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K-39 Ca-40 Ba-137
第Ⅰ卷 选择题(共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 20 分)
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不存在其他分子的是
A. NaCl B. NH4NO3 C. NaHCO3 D. CH3COONa
2. 测定 pH约为 4溶液,以下测定方法中误差最大的是
A. pH计 B. 蓝色石蕊试纸 C. pH广泛试纸 D. pH精密试纸
3. 以下变化是熵减小过程的是
A.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B. 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
C. 液态水气化 D. 蔗糖在水中溶解
4. 下列离子在人体血液的 pH中可以起稳定作用的是
A. Na+ B. Cl- C. Al3+ D. HCO -3
5. 一定条件下:2NO2(g) N2O4(g) ΔH<0。在测定 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
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A. 温度 0℃、压强 50 kPa B. 温度 130℃、压强 300 kPa
C. 温度 130℃、压强 50 kPa D. 温度 25℃、压强 100 kPa
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的是
A. CH4和 CCl4 B. H2S和 HCl C. CO2和 CS2 D. NH3和 H2O2
7. 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 Cu的简化电子排布式:[Ar]3d104s1 B. Px轨道电子云轮廓图为:
C .核外电子按能量分为不同的能层:如 1s、2s、2p、3d等
D. 氧的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高一化学(实验班)试题卷-1 (共 6页)
{#{QQABAYQEogAgABIAAQACAwWQCkGQkhGCAKgGhEAYoEAAiANABCA=}#}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Px、2Py、2Pz轨道相互垂直,但能量相等
B. 最外层电子数为 2的元素都分布在 s区
C.“X—H…Y”中三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也能形成氢键
D.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中,π键电子对数不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汽化和水分解两个变化过程中都破坏了共价键
B. CH2Cl2不是手性分子
C. 酸性强弱:三氟乙酸>三氯乙酸>乙酸
D. 丙烯(CH3—CH=CH2)中 8个σ键和 1个π键
10. 下列有关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 -硫化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S2 +2H2O H -2S+2OH
B. NaHCO3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HCO3=Na++H++CO32—
C. 氢氧化铝的酸式电离:Al(OH)3+H2O [Al(OH)4]—+ H+
D. 在 101kPa 下,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285.8kJ·mo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可表示为:2H2(g)+O2(g) = 2H2O(g); △H = —571.6kJ·mol-1
二、选择题(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 30 分)
11. 下列离子的 VSEPR 模型与离子的空间结构一致的是
A. SO32— B. ClO4— C. NO2— D. ClO3—
12. 在室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浓度均为 0.1 mol·L 1的 NaOH溶液与氨水,导电能力相同
B. HCl溶液中 c(Cl )与 CH3COOH溶液中 c(CH3COO )相等,两溶液的 pH相等
C. 浓度均为 0.1 mol·L 1的 NaCl溶液与 NH4Cl溶液,pH相等
D.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CH3COOH溶液和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13.在传统的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最近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
一种新的工艺方案,如右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工艺方案主要包括电化学过程和化
学过程
B. 阳极区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Fe2+—2e—=Fe3+
C. Fe3+在转化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
D. 在标准状况下,电路中转移 1 mol电子,需消耗氧气 5.6L
14. 在常温下发生以下反应:
① NH3+H+ NH4+ (平衡常数为 K1) ②Ag++Cl— AgCl(平衡常数为 K2)
③Ag++2NH3 Ag(NH3)2+(银氨溶液,平衡常数为 K3)。
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关系为 K1> K3> K2, 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A. 氯化银可溶于氨水中 B. 银氨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有白色沉淀
C. 银氨溶液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 D. 银氨溶液可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存在
高一化学(实验班)试题卷-2 (共 6页)
{#{QQABAYQEogAgABIAAQACAwWQCkGQkhGCAKgGhEAYoEAAiANABCA=}#}
15.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的活化能接近于零,所以反应速率很高
B. 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电解质溶液的电解
C. 对于反应:H2(g)+Cl2(g)=2HCl(g) ΔH =—184.6kJ/mol,其中 1molH2(g)和 1molCl2(g)
反应生成 2HCl(g)表示“每摩尔反应”
D. 过程的自发性既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也能用于确定过程发生的速率
16.在 25 0.10 mol·L-℃时,浓度均为 1的下列溶液,其 pH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序号 ① ② ③ ④
溶液 NaCl CH3COONH4 NaF NaHCO3
pH 7.0 7.0 8.1 8.4
A.①和②中溶质均未水解
B. 由③④可得出酸性强弱关系:H2CO3> HF
C.③中:c(Na+)+c(H+)= c(Fˉ)+c(OHˉ)
D.④中:c(HCO3ˉ)+2c(CO32ˉ)+c(H2CO3)=0.10 mol·Lˉ1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某难溶物的 Ksp为 1.8×106
B. 增大醋酸溶液的浓度,溶液中 c(OH—)减小的原因是水的离子积 Kw减小
C. 反应 3C(s)+CaO(s)=CaC2(s)+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D. 反应 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υ(正)增大,υ(逆)减小,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8. 已知:25 ℃时,Ksp[Mg(OH)2]=5.61 10—12,Ksp[MgF2]=7.42 10—11。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 NH4Cl固体,c(Mg2+)增大
B. 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 c(Mg2+)大
C. 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 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D. 25℃时,Mg(OH)2固体在 20 mL 0.01 mol·L-1氨水中的 Ksp比在 20 mL 0.01 mol·L-1
NH4Cl溶液中的 Ksp小
19. 下列依据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依 据 结 论
A 一般来说,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越高 电子按 3p→3d→4s的顺序填充
B Si、P、S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Si、P、S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C CO2是直线型分子,SO2与 CO2组成相似 SO2也是直线型分子
冰晶体中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氢键具有方向
D 冰晶体中,水分子不能紧密堆积
性和饱和性
高一化学(实验班)试题卷-3 (共 6页)
{#{QQABAYQEogAgABIAAQACAwWQCkGQkhGCAKgGhEAYoEAAiANABCA=}#}
20据文献报道,用氢气制备双氧水的一种工艺简单、 能耗低的方法,其反应原理如图
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PdCl2O
2-
2 、HCl均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PdCl4
2
Pd的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和
非极性键的形成
D. PdCl 2 4 能降低反应过程中的活化能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1.(12分)铁(Fe)、镓(Ga)、锰(Mn)、砷(As)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请回答:
(1)上述四种元素中,处在元素周期表 p区的元素是 ▲ (用相应元素符号填写)
(2)砷化镓(GaAs)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微型激光器或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①写出基态 G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
②GaAs是通过 ▲ 结合的晶体。
(3)金属镓(Ga)其卤化物的熔点如下表:
GaF3 GaCl3 GaBr3
熔点/℃ >1000 77.75 122.3
GaF3熔点比 GaCl3熔点高很多的原因是 ▲ 。
(4)AsCl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 ,其中 As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
(5)Mn与 Fe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所示,比较两元素的 I2和 I3可知,气态Mn2+
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 Fe2+再失去一个电子更难。原因是 ▲
22 (12分)化合物 X由三种元素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高一化学(实验班)试题卷-4 (共 6页)
{#{QQABAYQEogAgABIAAQACAwWQCkGQkhGCAKgGhEAYoEAAiANABCA=}#}
请回答:
(1)气体 1的 VSEPR模型名称为 ▲ ;气体 2的电子式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 N
(3)气体 1 与甲醛(HCHO)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乌洛托品( N N ),该反应
N
的化学方程式是 ▲ (乌洛托品可以用分子式表示)。
(4)足量的气体 1和气体 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5)设计实验分别检验气体 1和气体 2 ▲
23.(14分)利用 TiO2转化为 TiCl4有以下两种途径:
反应Ⅰ:直接氯化法:TiO2(s)+2Cl2(g)=TiCl4(g)+O2(g) ΔH1=+172kJ·mol-1
反应Ⅱ:加碳氯化法:TiO2(s)+2Cl2(g)+2C(s)=TiCl4(g)+2CO(g) ΔH2= —51kJ·mol-1
在 1000℃时上述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p(Ⅰ)=1.0×10—2 Pa ,Kp(Ⅱ)=1.2×1012Pa
请回答:
(1)反应 2C(s)+O2(g) 2CO(g) 的ΔH= ▲ ;
(2)反应Ⅰ难以直接发生,原因是 ▲ ;
(3)在 1.0×105Pa,将 TiO2、C、Cl2以物质的量比 1:2.2:2进行反应。体系中气体平
衡组成比例(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理
论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①反应 C(s)+CO2(g) 2CO(g)的平衡常
数 KP(1400℃)= ▲ Pa
②图中显示,在 200℃平衡时 TiO2几乎完全
转化为 TiCl4,但实际生产中反应温度却
远高于此温度,其原因是 ▲ 。
(4)反应在沸腾炉中进行,由钛精矿(主要
成分为 TiO2)制备 TiCl4(含 SiCl4、FeCl3、AlCl3、MgCl2杂质)。有关物质的信
息如下:
化合物 SiCl4 TiCl4 AlCl3 FeCl3 MgCl2
沸点/℃ 58 136 181(升华) 316 1412
熔点/℃ -69 -25 493 304 714
在 TiCl4中的溶解性 互溶 —— 微溶 难溶
①碳氯化是一个“气-固-固”反应,有利于 TiO2—C“固—固”接触的措施是 ▲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制备时要保持无水环境
B. 氯化产物冷却至室温,经过滤得到粗 TiCl4混合液,则滤渣中含有MgCl2、AlCl3、
FeCl3
高一化学(实验班)试题卷-5 (共 6页)
{#{QQABAYQEogAgABIAAQACAwWQCkGQkhGCAKgGhEAYoEAAiANABCA=}#}
C. 氯化时加炭,既增大了反应的趋势,又为氯化提供了能量
D. 为避免产生大量 CO2,反应过程中需保持
炭过量
③粗 TiCl4经两步蒸馏得纯 TiCl4。示意图
如右:物质 a是 ▲ ,
T2应控制在 ▲ 。
24.(12分)
(1)某温度时,测得 pH=11的 Ba(OH)2溶液浓度是 0.005mol·L-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
积常数 Kw= ▲ 。
(2 — — —)已知 25℃时二元酸 H2A的 Ka1=1.3×10 7,Ka2=7.1×10 15。向 0.1mol·L 1的 H2A溶
液通入 HCl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至 pH=3,则 H2A的电离度约为 ▲ 。
(3)室温下,向 20.00 mL 0.1000mol·L—1 —盐酸中滴加 0.1000mol·L 1 NaOH溶液,溶液的
pH随 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已知 lg5=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pH=7
B.选择变色范围在 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
可减小实验误差
C.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橙的大
D.V(NaOH)=30.00 mL时,pH=12.3
(4)铁炭混合物在水溶液中可以形成许多微电池。将含有 Cr2O72—的酸性废水通过铁炭
混合物在微电池正极上 Cr2O72—转化为 Cr3+,其电极反应式为 ▲
(5)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
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
①25℃时,在 10~30min内,R的分解平均
速率为 ▲ 。
②从哪两条曲线的对比中能说明 R的分解
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
高一化学(实验班)试题卷-6 (共 6页)
{#{QQABAYQEogAgABIAAQACAwWQCkGQkhGCAKgGhEAYoEAAiANABCA=}#}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多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3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5电功和电功率(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