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26铝及其化合物(2)(含解析)

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26铝及其化合物(2)
一、单选题
1.(2021·上海闵行·统考二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SSO2H2SO3
B.NH3NO2HNO3
C.Fe2O3FeFeCl3
D.AlNaAlO2Al(OH)3
2.(2021·上海闵行·统考二模)铝锂合金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新型材料,下列性质与其应用无关的是( )
A.导电性好 B.密度小 C.硬度大 D.熔点比铝低
3.(2021·上海静安·统考二模)某矿物含Al2O3、MgO,工业上先用过量烧碱溶液处理该矿物,然后过滤。再往所得滤液中逐滴加入NaHCO3溶液,测得溶液pH和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所加入NaHCO3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见下图。点e的坐标为(40,32)。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沉淀时的离子方程式:HCO+AlO+H2O →Al(OH)3↓+CO
B.NaHCO3溶液中:c(H2CO3)+c(HCO)+c(CO)=0.8mol/L
C.a点溶液存在:c(Na+)+c(H+)=c(AlO)+c(OH-)
D.水的电离程度:点a <点b
4.(2021·上海青浦·统考二模)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性质 应用
A 明矾易溶于水 用作净水剂
B 具有酸性 吸收烟气中的
C 具有还原性 清除游泳池中超标的
D Al是活泼金属 储运浓硝酸用铝罐
A.A B.B C.C D.D
5.(2021·上海松江·统考二模)有如下变化关系:ABC(反应条件略),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若X是O2 ,则A可能是NH3 B.若X是O2 ,则A可能是H2S
C.若X是NaOH溶液,则A可能是AlCl3 D.若X是Cl2,则A可能是Fe
6.(2021·上海松江·统考二模)镁铝合金可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拦等。下列性质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是
A.不易生锈 B.强度高 C.密度小 D.导电性好
7.(2021·上海黄浦·统考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盐酸清洗长时间存放漂白粉的试剂瓶 B.石油经裂化获得乙烯等化工原料
C.用明矾对饮用水消毒 D.联合制碱法制烧碱
8.(2021·上海黄浦·统考二模)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较合理的是
A.用Na2S处理含Hg2+的废水:
B.用氢氧化钠溶液去除铝条表面的氧化膜:
C.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氯气:
D.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9.(2021·上海奉贤·统考二模)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备的物质是
A. B. C. D.
10.(2021·上海奉贤·统考二模)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B.、、、
C.、、、 D.、、、
11.(2022·上海青浦·统考二模)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Cl2通入FeCl2溶液中 B.SO2通入B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硫酸铜固体加入饱和硫酸铜溶液中
12.(2022·上海普陀·统考二模)下列物质不能起到消毒杀菌作用的是
A.明矾 B.紫外线 C.75%酒精 D.漂粉精
13.(2022·上海静安·统考二模)化学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A.明矾净水 B.漂粉精漂白织物
C.食醋除水垢 D.纯碱去油污
14.(2022·上海崇明·统考二模)核潜艇上的核反应堆使用液态铝钠合金作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合金的熔点介于钠、铝之间 B.铝钠合金的良好传热性与自由电子有关
C.钠或铝形成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D.原子半径钠大于铝,金属键钠强于铝
15.(2022·上海崇明·统考二模)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向CuSO4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氨水:Cu2++2OH →Cu(OH)2↓
B.铝粉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Al + 4OH-→AlO+ 2H2O
C.向Ba(OH)2溶液中滴入少量NaHSO4溶液:Ba2++OH +H++SO→BaSO4↓+H2O
D.向NaHCO3溶液中加少量Ca(OH)2溶液:Ca2++3HCO+OH →CaCO3↓+ H2O
16.(2022·上海浦东新·统考模拟预测)为探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如下4步实验:①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②加入足量蒸馏水;③待铝片完全溶解后逐滴加入过量NaOH溶液;④逐滴加入足量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无化学反应发生
B.②滴入蒸馏水后立即产生H2
C.③中现象:澄清→浑浊→澄清
D.④的现象与③不同
17.(2022·上海普陀·统考二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Al(s)NaAlO2(aq)Al(OH)3(s)
B.NaCl(aq)NaHCO3(s)Na2CO3(s)
C.NaBr(aq)Br2(aq)I2(aq)
D.Fe2O3(s)Fe(s)FeCl3(aq)
18.(2022·上海宝山·统考二模)下列物质能起到消毒杀菌作用的是
A.漂粉精 B.明矾 C.乳酸菌 D.小苏打
19.(2023·上海徐汇·统考二模)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转化的是
A. B. C. D.
20.(2023·上海徐汇·统考二模)金属是现代工业非常重要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l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B.生铁含碳量高,熔点比纯铁低
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D.铝热反应可以用来冶炼某些难熔的金属
21.(2023·上海杨浦·统考二模)室温下,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钠离子浓度相同 B.滴入几滴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
C.水电离的总浓度均为 D.滴入少量溶液,均得到沉淀
22.(2023·上海杨浦·统考二模)室温下,能完全溶解和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的试剂是
A.稀 B.浓 C.溶液 D.浓
23.(2023·上海崇明·统考一模)工业上可用铝热反应冶炼锰、钒等金属,其原因与下列无关的是
A.铝还原性较强 B.铝能形成多种合金
C.锰、钒熔点高 D.反应放出大量热
24.(2023·上海宝山·统考一模)下列现象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现象 化学知识
A 工厂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铁与水高温下会反应
B 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 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C 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使溴水褪色 气体中含有饱和烃
D 氧化铝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氧化铝熔点高
A.A B.B C.C D.D
25.(2023·上海宝山·统考一模)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与NaOH溶液反应:
B.与NaOH溶液反应:
C.明矾净水原理:
D.与过量氨水反应:
二、填空题
26.(2022·上海奉贤·统考二模)中国“神舟”飞船举世瞩目,请完成下列填空:
(1)已知1g火箭推进剂肼(N2H4)(g)燃烧生成N2(g)和H2O(g)时,放出16.7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飞船材料采用的某铝锂合金成分(质量百分比)如下(Bal指剩余的百分含量):
成分 Si Fe Cu Mn Mg Zn Ti Li Al
含量 0.08 0.1 2.9-3.5 0.5 0.25-0.8 0.25 0.1 0.8-1.1 Bal
采用碱腐蚀工艺,用稀NaOH 溶液在40-55℃下进行表面处理0.5-2 min,以便形成致密氧化膜提高耐腐蚀性能。请写出碱腐蚀过程中一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工业上制铝,可采用电解_______(请选填序号):
A.AlCl3 B.Al2O3 C.NaAlO2
同时需添加_______以降低熔点减少能量损耗。
(3)太空舱中宇航员可利用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作用来获得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其中还原产物为_______,当转移1mol电子时,生成标准状况下O2_______L。
(4)飞船返回时,反推发动机的燃料中含铝粉,若回收地点附近水中Al3+浓度超标,可喷洒碳酸氢钠减少污染,请结合平衡移动规律解释该措施_______。
三、原理综合题
27.(2022·上海徐汇·统考二模)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铬(Cr)是不锈钢的重要成分。完成下列填空:
I.
(1)通过可以得到较纯的铬,的熔点比_______。(选填“高”或“低”),某工厂用含的铬铁矿粉制备,最终得到产品bkg,产率为_______。(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II.元素在溶液中主要以(蓝紫色)、(绿色)、(橙红色)、(黄色)等形式存在,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
(2)与的化学性质相似,在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III.和在溶液中可以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溶液中随的变化如图所示。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转化平衡_______。
(4)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
(5)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强,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升高温度,溶液中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是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参考答案:
1.A
【详解】A.S与氧气点燃反应生成SO2,SO2与水形成亚硫酸,能一步转化,故A符合题意;
B.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不能生成NO2,不能一步实现,故B不符合题意;
C.Fe2O3与Al发生铝热反应生成Fe,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不能生成氯化铁,不能一步转化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
D.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偏铝酸钠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2.A
【详解】铝锂合金具有密度小、硬度大、抗腐蚀、熔点比铝低的性质,是航空飞行器较理想的结构材料之一,易导电的性质与此应用无关,故答案为A。
3.B
【分析】某矿物含Al2O3、MgO,工业上先用过量烧碱溶液处理该矿物,Al2O3和NaOH反应生成NaAlO2,所以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过量的NaOH和NaAlO2,逐滴加入NaHCO3溶液,先和NaOH反应,再和NaAlO2反应。
【详解】A.碳酸氢根的酸性强于偏铝酸,所以生成沉淀是因为HCO和AlO反应生成偏铝酸,即氢氧化铝沉淀,离子方程式为HCO+AlO+H2O =Al(OH)3↓+CO,故A正确;
B.加入40mLNaHCO3溶液时沉淀最多,沉淀为0.032mol,前8mLNaHCO3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OH-+ HCO= CO+H2O)不生成沉淀,后32mLNaHCO3溶液与偏铝酸钠反应(HCO+AlO+H2O =Al(OH)3↓+CO)生成沉淀,则原NaH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NaHCO3)=mol/L=1.0mol/L,原NaHCO3溶液中的物料守恒为c(HCO)+c(CO)+c(H2CO3)=1.0mol/L,故B错误;
C.a点为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可以写出:c(Na+)+c(H+)=c(AlO)+c(OH-),故C正确;
D.a点为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c点为偏铝酸钠与碳酸钠的混合液,因为酸碱抑制水的电离,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a点小于c点,故D正确;
故选:B。
4.C
【详解】A.明矾含铝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因此能用作净水剂,与溶解性无关,A项错误;
B.吸收烟气中的,是因为Fe3+具有氧化性而S2-具有还原性,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
C.具有还原性,能与具有氧化性的反应,C项正确;
D.储运浓硝酸用铝罐,是因为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D项错误;
答案选C。
5.D
【详解】A.若X是O2 ,A是NH3,氨气发生催化氧化转化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故A能满足转化关系;
B.若X是O2 ,A是H2S,H2S与氧气反应生成硫单质或二氧化硫,硫单质或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故B能满足转化关系;
C.若X是NaOH溶液,A是AlCl3,氯化铝与少量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故C能满足转化关系;
D.若X是Cl2,A是Fe,铁与氯气直接转化为三氯化铁,三氯化铁与氯气不反应,故D不能满足转化关系;
答案选D。
6.D
【详解】镁铝合金不易生锈、强度高且密度小,所以可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拦等。这与镁铝合金的导电性好没有关系。
答案选D。
7.A
【详解】A.次氯酸钙与潮湿的空气反应生成碳酸钙,长时间存放漂白粉的试剂瓶内有碳酸钙,可与盐酸反应而除去,A正确;
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轻质油,裂解才能得到乙烯等化工原料,B错误;
C.明矾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杂质而达到净水的目的,但不能消毒,C错误;
D.联合制碱法制得的是纯碱,即碳酸钠,烧碱是NaOH,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8.D
【详解】A.Na2S为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正确离子方程式为Hg2++S2-=HgS↓,A错误;
B.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正确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H2O,B错误;
C.氯气少量,剩余的亚硫酸根和氢离子结合生成亚硫酸氢根,正确离子方程式应为3SO+Cl2+H2O=2HSO+2Cl-+SO,C错误;
D.草木灰为碳酸钾,铵态氮肥含有铵根,碳酸根水解显碱性,铵根水解显酸性,二者会相互促进,若二者浓度较小,离子方程式为CO+NH+ H2O =NH3·H2O+HCO,D较合理;
综上所述答案为D。
9.D
【详解】A.:2Na+O2Na2O2属于化合反应,A不合题意;
B.:4Fe(OH)2+O2+2H2O=4Fe(OH)3属于化合反应,B不合题意;
C.:2Cu+SCu2S属于化合反应,C不合题意;
D.:2Al+3H2SO4=Al2(SO4)3+3H2 ↑属于置换反应,Al2O3++3H2SO4=Al2(SO4)3+3H2O,2Al(OH)3+3H2SO4=Al2(SO4)3+6H2O属于复分解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B
【分析】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说明溶液为非氧化性强酸溶液(含有大量H+)或者强碱溶液(含有大量OH-)。
【详解】A.会与OH-反应生成NH3 H2O,不能在碱性条件下存在,但是离子均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共存,故A错误;
B.与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不能在碱性下共存,酸性条件下存在,加入Al不能产生氢气,故酸性条件也不能共存,故B正确;
C.无论酸性还是碱性,均可以共存,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故C错误;
D.酸性条件下,弱酸酸根不能共存,酸性条件下存在,加入Al不能产生氢气,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A.Cl2+2Fe2+=2Fe3++2Cl-,Fe2+被氧化成Fe3+,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故A错误;
B.SO2通入BaCl2溶液中,因为盐酸酸性比亚硫酸强,所以不反应,则没有明显现象,故B正确;
C.氨气与氯化铝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故C错误;
D.硫酸铜固体加入饱和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过饱和,析出蓝色晶体,故D错误;
故选:B。
12.A
【详解】A.明矾能净水,但不能消毒,A符合题意;
B.紫外线能杀死细菌而消毒,B不符合题意;
C.75%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而消毒,C不符合题意;
D.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B
【详解】A.明矾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而净水,该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漂粉精具有强氧化性,利用其强氧化性漂白织物,故B符合题意;
C.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该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纯碱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而使其溶液显碱性,油污和碱发生水解反应,该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4.B
【详解】A.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各组分的熔点都低,则合金的熔点比钠、铝的熔点都低,故A错误;
B.铝钠合金属于金属晶体,温度高的区域自由电子的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与金属离子的碰撞频率增加,自由电子把能量传递给金属离子,从而具有导热性,所以合金的良好传热性与自由电子有关,故B正确;
C.钠或铝形成的氧化物中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都不是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
D.钠和铝形成的晶体都是金属晶体,钠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铝,价电子数小于铝,所以钠的金属键弱于铝,故D错误;
故选B。
15.C
【详解】A.氨水中的NH3·H2O是弱电解质,应该写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Cu2++2NH3·H2O→Cu(OH)2↓+2,A错误;
B.铝粉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2Al+2OH-+ 2H2O→2AlO+ 3H2↑,B错误;
C.反应要以不足量的NaHSO4为标准,假设其物质的量是1 mol,根据其确定Ba(OH)2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数目,反应产生BaSO4沉淀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 +H++SO→BaSO4↓+H2O,C正确;
D.向NaHCO3溶液中加少量Ca(OH)2溶液,反应以不足量的Ca(OH)2为标准,假设其物质的量是1 mol,反应产生CaCO3沉淀、Na2CO3、H2O,离子方程式为:Ca2++2OH +2HCO→CaCO3↓++2H2O,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6.C
【详解】A.铝遇浓硫酸钝化,钝化属于化学变化,①中有化学反应发生,A错误;
B.向浓硫酸中滴入蒸馏水,氢离子浓度不会瞬间增大,故不会立即产生氢气,当浓硫酸被稀释到一定程度时会生成氢气,B错误;
C.铝片完全溶解后生成铝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中和过量的酸,溶液澄清;氢离子反应完后氢氧化钠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溶液变浑浊;铝离子沉淀完全后,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溶解,溶液变澄清,故③中现象:澄清→浑浊→澄清,C正确;
D.再向③中滴加盐酸,盐酸先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澄清,氢氧根反应完后再滴加盐酸,盐酸与偏铝酸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溶液变浑浊,盐酸再过量时,盐酸和氢氧化铝沉淀反应,溶液变澄清,根据分析,④的现象与③相同,D错误;
故选C。
17.C
【详解】A.偏铝酸钠和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不是氢氧化铝,A错误;
B.氯化钠和二氧化碳不反应,B错误;
C.溴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单质,溴和碘化钠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溴化钠,C正确;
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是氯化铁,D错误;
故选C。
18.A
【详解】A.漂粉精主要成分是CaCl2、Ca(ClO)2的混合物,有效成分是Ca(ClO)2,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细菌、病毒蛋白质氧化而失去生理活性,因而具有消毒杀菌作用,A符合题意;
B.明矾溶于水会反应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而具有净水作用,但不能起消毒杀菌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乳酸菌能够促使乳酸分解,但不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小苏打是轻金属盐,本身对人体健康无刺激性,能够与胃酸反应,降低胃酸的浓度,因而可以治疗胃酸过多,但不具有消毒杀菌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19.D
【详解】A.FeCl3和Fe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故A不符合题意;
B.Na2CO3 和CO2、H2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HCO3,故B不符合题意;
C.Fe(OH)2和O2、H2O发生化合反应得到Fe(OH)3,故C不符合题意;
D.Al(OH)3只能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20.C
【详解】A.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可保护铝进一步被氧化,故A正确;
B.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分金属,生铁属于铁碳合金,则生铁的熔点比纯铁低,故B正确;
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形成原电池,因此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故C错误;
D.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常用来冶炼一些难熔金属,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21.B
【详解】A.的溶液中,由溶液电荷守恒有:,则,的溶液中由溶液电荷守恒有:,则,两种溶液中-相同,则氢氧化钠溶液中较小,故A错误;
B.滴入几滴稀盐酸,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无明显现象,与盐酸反应生成,也无明显现象,故B正确;
C.完全电离,溶液中氢离子只由水电离产生,则水电离的总浓度为。溶液中发生水解,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则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浓度大于,即水电离的总浓度大于,溶液中浓度为,根据室温下,溶液中浓度为,即为水电离的总浓度为,故C错误;
D.溶液滴入少量溶液,二者反应产生或,无沉淀生成,溶液滴入少量溶液,二者反应产生,有沉淀出现,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1)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在无溶质浓度情况下,一定要通过守恒关系进行求解;(2)溶液中与存在多种情况,一定准确把握各个部分的浓度关系,特别是牢记由水电离的与浓度始终相同。
22.A
【分析】铝和氧化铁高温条件下发生铝热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
【详解】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氯和水,则稀硫酸能完全溶解铁和氧化铝固体混合物,故A正确;
B.室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能持续反应,则浓硫酸不能完全溶解铁和氧化铝固体混合物,故B错误;
C.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则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完全溶解铁和氧化铝固体混合物,故C错误;
D.室温下,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不能持续反应,则浓硝酸不能完全溶解铁和氧化铝固体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23.B
【详解】A.铝热反应中Al作还原剂,Al的还原性比锰、钒等金属的强,因此可以将Mn、V等金属置换出来,A不符合题意;
B.铝能形成多种合金和工业上可用铝热反应冶炼锰、钒等难熔金属无关,和铝本身的性质有关,B符合题意;
C.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冶炼熔点高的金属有利于使高熔点金属熔化并流出,得到较纯的产物,C不符合题意;
D.铝热剂为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反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出金属单质,放出大量热,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4.C
【详解】A.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会反应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故工厂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有关联,A不符合题意;
B.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故铝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有关联,B不符合题意;
C.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使溴水褪色,说明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不饱和烃能和溴发生反应使溴水褪色,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C符合题意;
D.氧化铝熔点高,故氧化铝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有关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C
【详解】A.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氧化剂是水,故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错误;
B.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铝离子发生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悬浮物,起到净水作用,C正确;
D.一水合氨为弱碱,故氢氧化铝无法与一水合氨发生反应,与过量氨水反应为:,D错误;
故选C。
26.(1)N2H4(g)+O2(g)=N2(g)+2H2O(g)
(2) 2NaOH +Al2O3=2NaAlO2 + H2O B 冰晶石
(3) Na2CO3 11.2
(4)Al3+水解呈酸性,碳酸氢钠水解呈碱性,相互反应,相互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从而降低Al3+浓度
【解析】(1)
1g N2H4(g)燃烧生成N2(g)和H2O(g),放出热量16.7kJ,1mol N2H4(g)燃烧生成N2(g)和H2O(g),放出热量32×16.7kJ=53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O2(g)=N2(g)+2H2O(g) ;
(2)
铝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Al2O3,故碱腐蚀过程中一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Al2O3=2NaAlO2 + H2O;工业上制铝,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故选B;根据工业制铝反应:,需添加冰晶石以降低氧化铝的熔融温度减少能量损耗;
(3)
根据反应物化合价变化,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氧化产物为O2,还原产物为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 ~2e-,转移电子与氧气之比为2:1,故转移1mol电子时,生成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
(4)
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碳酸氢钠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两者发生双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从而降低Al3+浓度。
27.(1) 低
(2)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有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
(3)
(4)
(5)增大
(6)放热
【解析】(1)
工业常利用铝热反应制备高熔点的金属,上述反应属于铝热反应,所以熔点:Al>Cr;根据Cr元素守恒可知,,m()=40%a kg,所以理论上可得到重铬酸钾的质量m()=,实际得到的产品质量为b kg,所以产率为=;
(2)
Cr(OH)3与Al(OH)3的化学性质相似,可知Cr(OH)3是两性氧化物,能溶解在强碱NaOH溶液中,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首先蓝紫色变浅同时产生Cr(OH)3灰蓝色固体,继续滴加,沉淀溶解,Cr(OH)3变为Cr(OH),溶液最终变为绿色,故答案为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有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
(3)
随着H+浓度的增大,与溶液中的H+发生反应,反应转化为的离子反应式为:;
(4)
根据反应及平衡常数公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5)
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平衡正向进行,则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6)
由于升高温度,溶液中的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溶液中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题(pdf版无答案)

下一篇: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31铜及其化合物(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