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答案)

★开封前注意保密
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化学
本试题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5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粉可用作食品袋内的干燥剂
B.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主要成分为油脂
C.“84”消毒液、漂白粉、过氧化氢、医用酒精的消毒原理相同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中华传统文化中富载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B.《物理小识·金石类》记载的“有硇水(硝酸)者,剪银块投之,则旋而为水”中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HF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古代的蜡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 B.HClO的结构式:H—Cl—O
C.NH4Cl的电子式: D.的结构示意图:
4.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奋斗者号”潜水器的外壳是耐超高压的钛合金,钛合金的熔点低于金属钛
B.我国自主研发的某芯片,其主要成分与光导纤维的成分相同
C.制造“天问一号”火星车热控保温材料的纳米气凝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D.碳中和是指特定时期内全球人为CO2排放量与CO2消除量相当
5.某实验小组从废旧干电池内黑色粉末中回收二氧化锰并验证其催化作用,下列所选择的装置不正确的是( )
A.装置甲溶解固体 B.装置乙过滤溶液
C.装置丙灼烧固体 D.装置丁验证MnO2的催化作用
6.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向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B 加热分别盛有氯化铵和碘的两支试管,试管底部固体均减少 二者均发生升华
C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硝酸
D 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 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7.一种镁—空气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金属镁和吸附氧气的活性炭,电解质为KOH浓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流方向从b经外电路到a
B.活性炭对O2有吸附作用,可以加快O2在电极上的反应速率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当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时,消耗标准状况下5.6LO2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既能与Na反应,又能与NaOH、Na2CO3反应
D.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以与6molH2发生加成反应
9.反应是潜艇中氧气来源之一。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有个电子
B.反应中每生成转移电子
C.标准状况下,含有个氧原子
D.将溶于水配成溶液,则
10.火星气体及岩石中富含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为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为同一主族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火星岩石中含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D.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11.下列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向浓盐酸中加入浓硫酸可制备氯化氢气体 浓盐酸易挥发,浓硫酸与水作用放出大量的热 Ⅰ对,Ⅱ对;有
B 能与浓反应 具有还原性,具有氧化性,二者在任何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一定是 Ⅰ对,Ⅱ对;无
C 硫单质在纯氧中燃烧有少量生成 能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Ⅰ对,Ⅱ对;无
D 硝酸铵和碱石灰共热用于实验室制备 铵盐与碱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Ⅰ对,Ⅱ对;有
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向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盐酸,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品红溶液褪色 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
C 向装有锌和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 气泡生成速率加快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与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13.某反应分两步完成,其反应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A与C的能量差为E4
C.三种物质中C最稳定 D.A→B的反应一定需要加热
14.常用作橡胶的硫化剂,能改变生橡胶遇冷变硬的性质。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和能使品红溶液裉色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硫元素化合价是+1
B.的结构式是
C.与水反应时,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向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中含有
15.光催化固氮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人工固氮技术,光照条件下,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固氮反应的两种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作氮的固定
B.途径②中,N2发生氧化反应
C.途径①和途径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同
D.NO是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
16.一定温度下,将和充入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后,测得容器内的浓度减少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C.反应达到平衡前,随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6分。
17.(18分)现代社会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化学反应中,不仅有新物质的生成,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同时,化学电池也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量来源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键能是在标准状况下,将气态分子解离为气态原子所需的能量。请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
键能 436 496 463
反应,生成放出热量_________。
(2)若将反应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已知电极为负极,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3)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
①将足量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体现了的_________性;将足量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体现了的_________性;气体和中,不能用的浓溶液干燥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欲制备,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中合理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4)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气体,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和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填“>”“<”或“=”)。
②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
③下列条件的改变能加快其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增加铁粉的质量
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使容器的容积增大
D.保持容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下列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
B.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18.(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实验室制取、收集、吸收,以及的还原性探究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Ⅰ.的收集和吸收
(1)若用图甲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应从_________(填“m”或“n”)口进入。
(2)已知难溶于。图乙、丙、丁、戊四种装置中,不能用来吸收的是_________。
Ⅱ.的还原性探究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还原的反应。
已知:与反应生成和无毒气体,且不能被浓硫酸和碱石灰吸收。
(3)采用装置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按气流方向,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每个装置只用一次)。装置连接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5)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___(填“A”或“B”)装置的酒精灯。
(6)若称取,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通过计算推测中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9.(14分)工业中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中的苯、丙烯、有机物等都来源于石油化工,其中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回答下列问题:
(1)丙烯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3)有机物M含有4个碳原子,且与D互为同系物,写出M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可加入NaOH溶液,静置,分液
b.聚丙烯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有机物C与丙烯酸互为同系物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5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A D B C C C D B C A A C D C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6分。
17.(18分)
(1)484
(2)
(3)①漂白 还原 ②B
(4)①> ② ③A ④BD
18.(14分)
(1)m (2)丙
(3)
(4)E B F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B (6)
19.(14分)
(1)羧基
(2)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加聚反应
(3) (4)b
(5)
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5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
1.【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铁粉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氧气反应,可用作脱氧剂,不能用作干燥剂,A项错误;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酱油的主要成分不是油脂,B项错误;“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1O)、漂白粉、过氧化氢均因具有强氧化性才具备消毒功能,医用酒精不具有强氧化性,但酒精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而具备消毒功能,C项错误;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D项正确。
2.【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材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产品,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A项正确;该过程为银溶于硝酸,存在N、Ag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根据描述可知强水不能与玻璃反应,一定不是HF,应是硝酸,C项错误;古代的蜡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酯,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3.【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应表示为,A项错误;中为-2价,与和各形成一个共价键,则的结构式为,B项错误;由和构成,其电子式为,C项错误;的结构示意图为,D项正确。
4.【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低,钛合金的熔点比金属钛的低,A项正确;芯片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与光导纤维的成分二氧化硅不相同,B项错误;纳米气凝胶属于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碳中和是节能减排术语,达到相对零排放,即特定时期内全球人为排放量与消除量相当,D项正确。
5.【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废干电池内黑色粉末主要成分为、石墨粉、。将混合物溶解、过滤得到固体、石墨粉,灼烧固体除去石墨粉,得到。将混合物中、石墨粉分离出来的操作是溶解、过滤,用装置甲进行溶解操作,A项正确;用装置乙进行过滤操作,B项正确;除去(灼烧无变化)中碳粉的方法是灼烧,固体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C项错误;将灼烧后固体加入中,产生气泡速率加快,证明加入后加快了分解速率,属于催化剂,D项正确。
6.【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向淀粉溶液中通入溶液变蓝,是由于氯气把碘化钾氧化为单质碘,淀粉遇碘显蓝色,A项错误;碘易升华,而氯化铵固体加热分解产生氯化氢和氨,所以试管底部固体均减少,B项错误;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中,因此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C项正确;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而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气体、水及硝酸铁,不是置换反应,D项错误。
7.【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活性炭和浓溶液构成原电池,易失电子作负极,活性炭作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电池反应式为。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原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电流从b出发经外电路到a,A项正确;活性炭可吸附氧气,使正极上氧气的浓度增大,加快在正极上的反应速率,B项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项错误;根据关系式可知,当电路中转移电子时,消耗氧气,标准状况下体积为,D项正确。
8.【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A项正确;该有机物含有醇嵯基,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项正确;该有机物含有醇羟基、羧基,能与反应,羧基还能与反应,C项正确;碳碳双键和苯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该有机物最多可以与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
9.【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的物质的量为,每个分子中有10个电子,故含有的电子数为,A项正确;对于反应,中-1价的歧化为0价和-2价,故每生成转移电子,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含个氧原子,C项正确;溶于水配成溶液,则的物质的量浓度为,D项正确。
10.【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火星气体及岩石中富含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Z为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除稀有气体),Z为;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O;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的化合价为,W为;X、W为同一主族元素,为。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离子半径,A项错误;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酸性,B项错误;为为和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和,稳定性,C项正确;化合物为,为离子化合物,既含离子键又含硅氧共价键,D项错误。
11.【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浓盐酸易挥发,浓硫酸与水作用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浓盐酸的挥发,可用于制备氯化氢气体,A项正确;能与浓反应生成能与稀反应生成,不是在任何条件下生成的气体都是,Ⅱ不对,B项错误;硫单质在纯氧中燃烧不会有生成,Ⅰ不对,C项错误;硝酸铵加热易爆炸,碱石灰中氢氧化钠碱性太强,加热会对玻璃有腐蚀,二者不能用于共热制备氨,Ⅰ不对,D项错误。
12.【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蓬松多孔的黑色物质,浓硫酸先使蔗糖脱水生成单质,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单质与浓硫酸反应生成,同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使体积膨胀,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固体变浑浊,A项正确;品红溶液螁色,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可说明盐酸酸性强于亚硫酸,但比较非金属性,应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所以不能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B项错误;置换出,构成原电池,可加快反应速率,与催化剂无关,C项错误;反应中氯化铁过量,溶液变红色,不能说明与的反应有一定限度,D项错误。
13.【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是吸热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与的能量差为,B项错误;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物质的能量最低,因此三种物质中最稳定,C项正确;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吸热反应并不一定需要加热,比如与的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的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D项错误。
14.【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氯元素化合价为-1,依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硫元素化合价为,A项正确;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因此的结构式是,B项正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产物为二氧化硫,还原产物为硫,故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项正确;与水反应生成,向中滴加溶液,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法证明中含有,D项错误。
15.【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作氮的固定,A项正确;途径②中,转化为,发生氧化反应,B项正确;途径①的反应物是和,途径②的反应物是和,反应物不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同,C项错误;NO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D项正确。
16.【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项错误;时,氧气减少,则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总的物质的量增加,则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B项正确;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该可逆反应末达反应限度前,随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变大,C项错误;增大的浓度,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发生变化,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6分。
17.【参考答案】(1)484
(2)
(3)①漂白 还原 ②B
(4)① ② ③AC ④BD
【试题分析】(1)的,则生成可以放出热量是。
(2)将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已知电极为负极,则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3)①根据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可知,为、为、C为亚硫酸盐、D为;将足量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体现了的漂白性。将足量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发生反应,体现了的还原性。气体和,不能用浓干燥的气体是,这是因为可以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②中元素平均化合价为+2,可以用含有硫元素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备,则含有元素的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应该有高于+2和低于+2的。中元素化合价分别是、0,都小于,A项错误;中元素化合价分别是、0,B项正确;中元素化合价分别是+4、+6,都大于+2,C项错误;中元素化合价分别是,都大于,D项错误。
(4)①根据图象可知,在之后,浓度增大,浓度减小,说明反应末达到平衡,反应向正向进行,因此时。
②根据图象可知,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③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A项正确;由于固体的浓度不变,所以增加铁粉的质量,物质的反应速率不变,B项错误;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体系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降低,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减少,有效碰撞次数减少,化学反应速率降低,C项错误;保持体积不变,充入使体系压强增大,由于体系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D项错误。
④未指明反应是正向还是逆向进行,因此不能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A项错误;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必然会消耗,又生成,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项正确;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任何条件下体系的压强都不变,因此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为平衡状态,C项错误;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而气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则气体的摩尔质量会发生变化,由于当摩尔质量以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若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正确。
18.【参考答案】Ⅰ.(1)m (2)丙
Ⅱ.(3)
(4)E B F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B (6)
【试题分析】Ⅰ.(1)氨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集气瓶瓶口向上,收集气体时应短进长出,即图甲装置中气体应从口进入。
(2)氨极易溶于,则吸收氨时,应注意防倒吸,已知难溶于,乙、丁、戊三种装置均可以防倒吸,丙可能会发生倒吸,则丙装置不能用来吸收。
Ⅱ.(3)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用于制取氨,氨中混有水蒸气,通过装置,除去氨中的水蒸气,氨进入装置还原,再先后连接装置、装置,浓硫酸吸收反应剩余的氨,装置作安全瓶,防止倒吸,最后连接装置。已知与反应的生成物为、和无毒气体,且不被浓硫酸和碱石灰吸收,装置用于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则按气流方向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为;装置连接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若先熄灭处酒精灯,再熄灭处酒精灯,装置骤冷倒吸中硫酸溶液,从而导致中测量气体体积不准确,故应先熄灭装置酒精灯,使装置在气流中慢慢冷却。
(6)的物质的量为,则该反应中得电子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为,即失电子的氮元素的物质的量也为,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则气体X的物质的量为,又X为无毒气体,且X不被浓硫酸和碱石灰吸收,则推测X应为,而生成,失电子的氮元素的物质的量为,则为;与氨反应生成铁单质、氮气和水,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参考答案】(1)羧基
(2)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加聚反应
(3) (4)b
(5)
【试题分析】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故应为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即为,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即为,经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被氧化生成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丙烯酸发生加聚反应可生成聚丙烯酸,丙烯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石蜡油催化重整可生成苯,苯发生硝化反应可生成硝基苯,以此解答本题。
(1)中的含氧官能团为羧基;由上述分析可知,的结构简式为。
(2)③为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其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④为丙烯酸生成聚丙烯酸的反应,其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3)为,则有机物为丁烷,其结构简式有、。
(4)乙酸乙酯能与发生反应,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应用饱和溶液,a项错误;聚丙烯酸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正确;有机物C为乙酸,乙酸不含碳碳双键,丙烯酸含碳碳双键,二者不属于同系物,c项错误。
(5)①为与在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醛,其化学方程式为;②为乙醇与丙烯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其化学方程式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届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题—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解析)

下一篇: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