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调研考试
化学(选修)
2023.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r52 Fe56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1~3题:
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2022年9月18日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团队获得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天问一号”任务期间,与“祝融号”火星车及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轨道器开展了多次合作。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探测器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液氢是高能清洁燃料
B.“祝融号”火星车的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涂层须有很好的反光性
C.“天问一号”选择使用新型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主要依据是其导电性好
D.“火星快车”轨道器上的锂离子蓄电池是一次电池
2.“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了三次“天宫授课”。以下实验均在太空失重环境下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空冰雪实验”中,使用的乙酸钠属于强电解质
B.“泡腾片实验”中,柠檬酸与小苏打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水油分离实验”中,饮用水与食用油摇匀后不能立即用分液漏斗直接分液
D.“太空五环实验”中,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甲基橙溶液构成了黄色环,这利用了碳酸钠溶液水解呈碱性
3.氢氧燃料电池是使用在航天领域常见的燃料电池,其反应原理,如题3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工作时实现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该电池中电极a是负极
C.电极b的反应式为:
D.当转移电子0.2mol时,消耗
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5.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易液化,可用于制取消毒液
B.次氯酸有弱酸性,可用于制备漂白剂
C.溶液有氧化性,可用于蚀刻制作铜电路板
D.浓硫酸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
6.对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
B.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增大
C.反应的等于生成物键能的总和减去反应物键能的总和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可以提高的转化率
7.反应物(X)转化为产物(Y)时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题7图曲线①所示,在反应中仅改变一种外界条件,可得到如题7图曲线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为反应所加的催化剂
C.改变该条件后,降低了反应的焓变
D.该条件的改变增大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操作合理的是( )
A.图①是实验室制备氯气 B.图②是测定盐酸物质的量浓度
C.图③是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④是模拟保护钢闸门
9.在光照条件下,加氢制的一种催化机理如题9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的介入,和就不能转化为和
B.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带负电荷的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是反应的催化剂
10.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可用于生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
B.每生成转移2mol电子
C.室温下,向溶液中加水,溶液pH增大
D.、和KOH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负极反应为
11.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够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盛有NaOH溶液(滴有2滴酚酞)的试管中通入,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证明具有漂白性
B 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加5滴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5滴溶液,观察沉淀颜色变化 证明
C 向久置氯水中滴加少量溶液,观察有无气体生成 证明HClO是否分解完全
D 测定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并比较pH大小 证明HCl是强电解质
12.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还含有一定量的NiO、、Fe、等)制备草酸钴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草酸钴晶体难溶于水;②RH为有机萃取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酸浸速率和浸取率
B.加入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加入CoO的目的是调节溶液pH,使、完全沉淀
D.加入有机溶剂的目的是溶解,使之与水层分离,便于“操作①”进行分液
13.室温下,通过实验探究亚硫酸盐的性质。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向溶液中通入至溶液
2 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3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盐酸,最终溶液
4 向溶液中逐滴滴加溶液后,测得溶液
A.实验1所得溶液中:
B.实验2所得溶液中:
C.实验3所得溶液中:
D.实验4所得溶液中:
14.甲醇脱氢法制工艺过程涉及如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向容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测得的转化率和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题14图所示。
已知:的选择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虚线代表的是的选择性
B.553K后,升高温度,对反应的促进程度:反应Ⅱ>反应Ⅰ
C.553K时,的产量为0.25mol
D.553K后,反应混合气中的值在增大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8分。
15.(14分)工业上用某软锰矿(主要成分是,还含有、等杂质)制备的流程如下:
(1)“熔融煅烧”时,转化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除杂”包括通入、“过滤”等操作,滤渣的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歧化”时,不能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工业上也可以用电解水溶液法制备,同时获得高浓度的KOH溶液,电解原理如题15图所示。
①a极为________极(填“阴”或“阳”,下同),离子交换膜允许通过的离子是________。
②电解过程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16.(15分)回收利用含硫烟气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Ⅰ.含的烟气回收
(1)将一部分含的烟气在空气中燃烧,将燃烧所得产物与剩余烟气混合,冷却后可回收得到硫磺()。该工艺中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1:;
反应2:;
反应3:;
①反应的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需控制反应1与反应2中的烟气体积比为的原因是________。
Ⅱ.含的烟气回收
(2)以为催化剂,用还原制S。其他条件一定,改变起始时与的比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S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题16图所示。500℃,时硫的产率比时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以炭基材料为催化剂,在炭表面被氧气催化氧化为,再转化为硫酸盐等。
催化剂
①炭基材料脱硫涉及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通入过量空气,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b.当时,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
c.使液化从平衡体系中分离,能加快正反应速率,增大转化率
②450℃、在催化下,和的反应过程是按照如下两步完成的:
反应Ⅰ:________(快反应)
反应Ⅱ:(慢反应)
请补充上述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决定总反应速率快慢的是反应________(填“Ⅰ”或“Ⅱ”)。
17.(15分)是一种安全稳定、高效低毒的广谱型消毒剂,它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高浓度的气体易爆炸。常见制备的方法如下:
Ⅰ.利用与纯净的反应可制得和NaCl,实验装置如题17图-1所示(夹持装置略)。
(1)装置B中试剂为________。
(2)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其作用为________。
Ⅱ.草酸()、氯酸钾和适当浓度的溶液反应制取,反应中有气体生成。
(3)该方法制备的优点是________。
Ⅱ.以黄铁矿()、氯酸钠和硫酸溶液混合反应制备,再用水吸收获得溶液。在的制备和吸收过程中均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如题17图-2所示为温度对纯度、吸收率的影响。
(4)已知:黄铁矿中的硫元素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成,写出该法制备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由图可知,反应时采取的适宜措施是________。
(5)某校化学学习小组拟以“”作为衡量产率的指标。取样品质量6.000g,通过反应和吸收可得溶液,取出20.00mL,加入溶液充分反应,过量再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0.00mL。反应原理如下(未配平):
________;________
试计算的产率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8.(14分)氨氮废水可通过沉淀或氧化处理,使水中氨氮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排放。己知水溶液中氨氮的存在形式主要由pH决定。当时,是主要存在形式;当时,是主要存在形式。
Ⅰ.沉淀法
向酸性废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和,将氨氮转化为沉淀除去。已知25℃时磷酸电离平衡常数:、、。
(1)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溶液中:________(填“>”、“<”或“=”)。
Ⅱ.氧化法
臭氧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氧化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已知臭氧很不稳定,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分解为,在水中比在空气中更易分解。利用臭氧处理氨氮废水,实验跟踪监测氧化氨氮情况如题18图-1所示,反应条件:温度10℃,初始pH不同的溶液(模拟氨氮废水)各250mL,,接触时间60min。
(3),相同时间内氨氮去除率显著增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4)若温度升高,相同时间内氨氮去除率降低,可能原因是________。
(5)在弱酸性环境下,当废水中含有大量时,氧化氨氮废水的过程如题18图-2所示,该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_。
化学(选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06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B B A C D D B C B B C A C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8分
15.(14分)
(1)(3分)
(2)、(2分)
(3)酸性条件下,会被氧化,产生有毒气体,降低产率(2分)
(4)①阳(2分) (2分)
②(3分)
16.(15分)
(1)①(2分)
②若体积比大于,则排放气体中残留污染空气;若体积比小于,则排放气体中残留污染空气(4分)
(2)时,过量,进一步将S还原成,导致硫的产率减小(2分)
(3)①a(2分)
②(3分) Ⅱ(2分)
17.(15分)
(1)饱和食盐水(2分)
(2)用于除去中的未反应的(2分)
(3)生成的起稀释的作用,防止高浓度的爆炸,提高生产、储存和运输的安全性(2分)
(4)(3分) 30℃水浴加热(2分)
(5)溶液中:
(1分)
与反应的(1分)
溶液中,(1分)
的产率。(1分)
(过程没有带单位计算总体扣1分,有效数字暂不做要求)
18.(14分)
(1)(3分)
(2)<(2分)
(3)时,氨氮主要存在形式为,臭氧氧化的速度大于氧化的速率(3分)
[或碱性条件下,氧化能力增强,更易氧化,提高了氨氮去除率]
(4)温度升高,分解速率加快(1分),且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1分),导致溶液中浓度下降(1分)
(5)弱酸性环境下,氨氮主要存在形式为(1分),大量的与反应生成(或3)(1分),(或3)将氧化为或(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