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火烧赤壁 C.铁杵磨成针 D.司马光砸缸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为气态的是
A.木炭 B.镁条 C.红磷 D.铁丝
3.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多处使用滴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酚酞 B.放置滴管
C.取用盐酸 D.滴加盐酸
4.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是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5.2021年,东京奥运会传递的圣火用最清洁能源作燃料,该燃料是
A.汽油 B.氢气
C.天然气 D.一氧化碳
6.科学家发现,在液晶电视等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NF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常用于刻蚀玻璃(主要成分是SiO2),其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7万倍,是一种低毒性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F3中氟元素的化合价是-1 B.温室效应对人类生活无影响
C.SiO2属于氧化物 D.通过吸收NF3降低对空气的污染
7.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发生改变 B.乙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C.点燃丙物质前需要验纯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8.硫酸镁广泛应用于建材、医药等行业,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镁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40°C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44.5
C.40°C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硫酸镁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50g
D.将80°C硫酸镁的饱和溶液升温,有晶体析出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红磷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所以发生化合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10.向一定质量的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B.BD段溶液的pH=7
C.B、C、D点溶质都是2种
D.滴加溶液过程中,溶液中的Cl-的数目不变
二、选择填充题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A.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
B.铜——用于制导线
C. 乙醇——用作燃料
D.氧气——_______
12.宜春温汤温泉——“华夏第一硒泉”,以“富硒”著称,硒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B.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
C. 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硒属于人体必须的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aOH溶液和NaCl溶液 分别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B 鉴别白糖水和蒸馏水 观察颜色
C 除去NaOH溶液中的 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D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_____
三、填空题
14.九江风景独好,我校四月份开展“美丽江西”系列研学活动。
(1)庐山:水清山秀美。秀峰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流下来的水属于______(填“单质”“化合物”“有机物”或“混合物”)。可以用_______来检验庐山泉水是否为硬水。
(2)湖口:油菜花田美。种植油菜花的常施加多种化肥,在油菜开花时常施含有磷酸二氢钾的肥料,其中磷酸二氢钾属于_______(填“氮肥”、“钾肥”、“磷肥”或“复合肥”);花期经常有游客身棉布制成汉服在花田间拍照,这种汉服原料棉花属于______(填“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
(3)武宁:高山野茶香。茶飘香四溢,其微观解释是________;茶籽压榨成茶油后常用活性炭脱色,这主要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性。
15.如图是2021年央视春晚《国宝回家》节目展示的四件回归文物。
(1)龙山石窟的岩石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用墨绘制的《五牛图》从古代保存至今仍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______。
(3)金可加工成秦公鸷鸟形金饰片主要利用了金的______性。
(4)圆明园青铜虎蓥的主要成分是青铜,我国古代“火法炼铜”中用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炼铜的反应原理之一是: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四、实验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Y形管设计了三个实验(如图),并进行探究活动。

(1)实验一:Y形管中充满氧气,将Y形管放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实验中观察到白磷燃烧,一会后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_(双选题)。
A.温度降低 B.氧气不足 C. 白磷耗尽 D.着火点升高
(2)实验二:Y形管用于比较铜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一段时间后,缓慢倾斜Y形管,将右侧的部分稀硫酸倒入左侧,观察到左侧______,Y形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Cu_______Zn(填“<”或“>”)。
(3)实验三:缓慢倾斜Y形管a,将稀硫酸倒入右侧碳酸钠中。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17.过氧化钙(CaO2)是用途广泛的优良供氧剂。工业上以电石渣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电石渣的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
(1)对原料电石渣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2)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经烘干、脱水操作,CaO2·8H2O发生分解反应得到Ca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加入H2O2溶液时温度不宜太高,否则会降低CaO2·8H2O产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六、实验题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
(3)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装置C的仪器,在仪器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管______(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来观察氧气的通入速率。
(4)实验室用H2O2制取氧气时,用铂丝代替MnO2作催化剂(装置D),反应中通过铂丝的上下移动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若制备过程中体系内压强过大,则安全管中的现象是______。
(5)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需要大量的氧气,若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O2,可选用E-H装置中的______(填字母)。
七、科学探究题
19.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完铁锈蚀的条件后,在实验室进行了“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一周后,观察到试管①中铁钉表面有较多红色固体。对比上述实验,铁锈蚀的条件是铁与_____、_____共同作用。小组同学对铁锈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1:Fe2O3;猜想2:Fe2O3·xH2O;猜想3:Fe3O4·xH2O;猜想4:FeO·xH2O。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大家认为猜想1错误,理由是_____。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假设生成物被完全吸收),实验前先通入CO,再点燃酒精喷灯,待反应完全后,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

【实验现象】装置A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装置B中无水硫酸铜_____。
【数据分析】反应后称量装置B质量增加9g,装置C质量增加13.2g,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猜想2正确,计算铁锈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比)。
【反思与评价】
(1)该实验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
(2)实验中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八、综合应用题
20.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某污水处理厂用含NaOH的碱性废水处理9.8t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废水(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检测废水酸碱度的方法是用_____蘸取待测液,滴在_____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该溶液的pH。
(2)9.8t废水中含的质量为_____t,若用碳酸钙粉末处理含废水,在不用pH检测器和指示剂的情况下,判断废水呈中性的依据是_______。
(3)计算碱性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刻舟求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火烧赤壁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铁杵磨成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司马光砸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A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故符合题意;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故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白烟,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故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烧杯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放置滴管时,不能放置在桌面上,应放置在烧杯中或试管架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防止腐蚀胶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烧杯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胶头滴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4.D
【详解】A、沉淀只能沉降掉较大的固体颗粒,但所得水中还会含较小的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等;
B、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但所得水中还会含有可溶性杂质等;
C、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所得水仍含有可溶性杂质;
D、蒸馏是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得到纯净的水;
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故选D。
5.B
【详解】A、汽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是最清洁的能源,符合题意;
C、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本身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A、NF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设氟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3+3x=0,解得x=-1,该选项说法正确;
B、温室效应对人类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SiO2是由硅、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D、NF3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7万倍,为低毒性物质,通过吸收NF3降低对空气的污染,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C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碳和氨气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乙物质为氨气,氨气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C、丙为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丙物质前需要验纯,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2,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详解】A、硫酸镁的饱和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硫酸镁,但是还能溶解其他物质,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4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44.5g,缺少单位,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4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44.5g,该温度下,向100g水中加入50g硫酸镁,只能溶解44.5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44.5g=144.5g,不符合题意;
D、将80℃硫酸镁的饱和溶液升温,升温后,硫酸镁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详解】A、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A推理正确;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但是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离子构成的,故B推理错误;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属于混合物,故C推理错误;
D、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但是发生化合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比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D推理错误;
故选A。
10.C
【分析】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2CO3溶液,并振荡,稀盐酸会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气体,随着碳酸钠的加入,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详解】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有气泡生成,故选项A正确;
B、BD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溶液的pH=7,故选项B正确;
C、分析可得,B点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钙,C点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钙,D点溶质为氯化钠,故选项C错误;
D、滴加 Na2CO3 溶液过程中,溶液中的Cl-的数目不变,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11. C 供给呼吸等
【详解】A、石墨棒用作干电池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B、 铜用于制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C、乙醇用作燃料是利用乙醇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
D、 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氧气与体内物质发生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故填:C;供给呼吸等。
12. B 微量
【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而原子序数=质子数,则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该选项说法正确;
C、硒为“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D、硒在人体中的含量少于0.01%,属于微量元素。
13. A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选项正确;
B、白糖水和蒸馏水均为无色溶液,不能通过观察颜色鉴别,选项错误;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均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D、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可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为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为氯化钾。
故填:A;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14.(1) 混合物 肥皂水
(2) 复合肥 天然材料
(3) 分子在不断运动 吸附
【详解】(1)流下来的水是由水、可溶性杂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
(2)磷酸二氢钾含K、P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
棉花属于天然纤维,属于天然材料;
(3)茶飘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
茶籽压榨成茶油后常用活性炭脱色,这是因为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
15.(1)
(2)常温下不活泼(或常温下稳定)
(3)延展
(4)
【详解】(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硅元素化合价为
(2)古代字画使用炭黑绘制的,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保存至今仍不变色;
(3)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做成各种形状,故填写延展性;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有4个铜原子2个硫原子,反应后有4个铜原子,2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故3X含6个氧原子,则X由2个氧原子构成X化学式为:
【点睛】
16.(1)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C
(2) 有气泡生成 Zn+H2SO4=ZnSO4+H2↑ <
(3) 密度比空气大 能与水反应
【详解】(1)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但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以上,观察到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白磷燃烧一会很快熄灭,可能原因为氧气不足或白磷耗尽,故填BC。
(2)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则可观察到左侧有气泡生成;
发生的反应为;
铜不能与硫酸反应,锌能与硫酸反应,对比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铜<锌。
(3)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观察到底部的湿润的紫色石蕊变红色,上面的湿润紫色石蕊变红色,但干燥的紫色石蕊不变色,对比可知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
17.(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充分反应
(2)CaCO3
(3)
(4)H2O2受热易分解
【详解】(1)电石渣进行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充分反应;
(2)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产生的氯化钙溶于水,则滤渣主要是碳酸钙(CaCO3);
(3)CaO2·8H2O受热发生分解反应得到Ca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温度越高,反应越快,H2O2受热易分解,所以温度不易太高。
18.(1)长颈漏斗
(2) B
(3)b
(4)安全管中形成稳定液柱
(5)H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2)氯酸钾在加热和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
(3)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装置C的仪器,在仪器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管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来观察氧气的通入速率;
(4)装置内压强增大,安全管中液面会上升,形成稳定液柱;
(5)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需要大量的氧气,若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O2,可用真空袋收集,故可选用E-H装置中的H。
19. O2 H2O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变蓝 CO2+2NaOH=Na2CO3+H2O 7:8 无尾气处理装置 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干扰实验
【详解】一周后,试管①中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生锈,试管②铁钉与水接触,不与氧气接触,无明显变化,试管③铁钉与氧气接触,不与水接触,无明显变化。对比上述实验,铁锈蚀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
猜想与假设:铁与氧气、水反应生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铁锈中应含铁、氢、氧元素,猜想1不含氢元素,故错误。
实验现象:铁锈中含铁、氢、氧元素,推测装置A中一氧化碳和铁锈生成铁、水和二氧化碳,故装置A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装置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数据分析:反应后装置B增加的质量为水的质量,装置C增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C中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实验结论:猜想2正确,即铁锈为Fe2O3·xH2O,其中xH2O的质量为装置B增加的质量,为9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物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其中一半氧元素来自于氧化铁,则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4.8g,铁的质量为,则铁锈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g:(8g+4.8g)=7:8。
反思与评价:(1)尾气中有一氧化碳,会污染空气,该实验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无尾气处理装置。
(2)D装置中碱石灰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干扰实验。
20.(1) 玻璃棒 pH试纸
(2) 0.98t 不再产生气泡
(3)设废水中NaOH的质量为x,则
解得x=0.8t
则碱性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答:碱性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8%。
【详解】(1)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2)9.8t废水中含H2SO4的质量为9.8t×10%=0.98t;
由于碳酸钙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若废水呈中性,则加入碳酸钙粉末时,没有气泡产生。
(3)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氧化还原反应—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答案)

下一篇: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训练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