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
1.(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油画创作通常需要用到多种无机颜料。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颜料雌黄褪色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以下两种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的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
B.反应Ⅰ和Ⅱ中,元素和S都被氧化
C.反应Ⅰ和Ⅱ中,参加反应的:Ⅰ<Ⅱ
D.反应Ⅰ和Ⅱ中,氧化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3∶7
2.(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离子化合物和与水的反应分别为①;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均有非极性共价键
B.①中水发生氧化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
C.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D.当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产生的和的物质的量相同
3.(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应用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 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
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 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
4.(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化学烫发巧妙利用了头发中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实现对头发的“定型”,其变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药剂A具有还原性
B.①→②过程若有键断裂,则转移电子
C.②→③过程若药剂B是,其还原产物为
D.化学烫发通过改变头发中某些蛋白质中键位置来实现头发的定型
5.(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已知焙烧后元素以价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焙烧”中产生 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C.滤液①中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 D.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起还原作用
6.(2023·浙江·校联考三模)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迅速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是还原剂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
C.若设计成原电池,在负极上反应
D.每转移,可生成
7.(2023·山东·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物质的应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氨气可用作制冷剂 B.优质糯米可酿制食醋
C.75%酒精用作医疗器械消毒剂 D.甘氨酸亚铁可用作补铁剂
8.(2023·湖南岳阳·统考三模)用还原法可以将硝酸厂烟气中的大量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无害物质。常温下,将NO与H2的混合气体通入Ce(SO4)2与Ce2(SO4)3的混合溶液中,其物质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为2Ce4+ + H2 = 2Ce3+ + 2H+
B.反应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中Ce3+和Ce4+的总数一定保持不变
D.理论上,每消耗2.24 L氢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9.(2023·河北保定·统考二模)采用强还原剂硼氢化钾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的离子反应如下:,其中反应前后B元素化合价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米铁颗粒直径约为,因此纳米铁是胶体
B.该反应的还原剂是,氢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若有参加反应,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D.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
10.(2023·浙江·校联考二模)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氧化反应
B.生成,转移电子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可以和反应生成
11.(2023·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校考一模)有研究称金粉溶于过氧化氢浓盐酸也可以安全环保地制备氯金酸,其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强氧化性,其中与4个氯离子形成4个σ键
B.该反应中,的作用是与配合,使其更易被氧化
C.当反应中溶解时,有过氧化氢发生还原反应
D.该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2023·浙江杭州·浙江省临安中学校联考一模)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还原产物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生成,转移电子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的中心原子S形成的4个σ键的键长不一样,故其空间结构不是正四面体形,A错误;
B.中As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Ⅰ产物中As的化合价为+3价,故该过程中As没有被氧化,B错误;
C.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反应I的方程式为:,反应Ⅱ的方程式为:,则反应Ⅰ和Ⅱ中,参加反应的:Ⅰ>Ⅱ,C错误;
D.中As为+3价,S为-2价,在经过反应Ⅰ后,As的化合价没有变,S变为+2价,则1mol失电子3×4mol=12mol;在经过反应Ⅱ后,As变为+5价,S变为+6价,则1mol失电子2×2mol+3×8mol=28mol,则反应Ⅰ和Ⅱ中,氧化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3∶7,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Na2O2中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CaH2中只有离子键面不含非极性键,A错误;
B.①中水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
C.Na2O2由Na+和组成.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CaH2由Ca2+和H-组成,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2∶1,C正确;
D.①中每生成1个氧气分子转移2个电子,②中每生成1个氢气分子转移1个电子,转移电子数相同时,生成氧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错误;
故选C。
3.答案:C
解析: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过程中,明矾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下来而水变得澄清,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是因为雪遇到盐而使其熔点降低并熔化,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是因为暖贴中含有的铁粉、碳粉、氯化钠、水等物质,形成当这些物质遇到空气后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并开始工作,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无数微小原电池堆积在一起使得电能又转化为热能,该过程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该过程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
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是因为光被指示牌发生了反射,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选C。
4.答案:C
解析:A.①→②是氢原子添加进去,该过程是还原反应,因此①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则药剂A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①→②过程中S的价态由 1价变为 2价,若有键断裂,则转移电子,故B正确;
C.②→③过程发生氧化反应,若药剂B是,则B化合价应该降低,因此其还原产物为,故C错误;
D.通过①→②过程和②→③过程,某些蛋白质中键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化学烫发通过改变头发中某些蛋白质中键位置来实现头发的定型,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答案:B
解析:焙烧过程中铁、铬元素均被氧化,同时转化为对应钠盐,水浸时铁酸钠遇水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存在铬酸钠,与淀粉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得到氢氧化铬沉淀。
A.铁、铬氧化物与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时生成对应的钠盐和二氧化碳,A正确;
B.焙烧过程铁元素被氧化,滤渣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B错误;
C.滤液①中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铁酸钠遇水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溶液显碱性,所以Cr 元素主要存在形式为,C正确;
D.由分析知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起还原作用,D正确;
故选B。
6.答案:B
解析:A.KNO3中N元素反应后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NaN3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升高为0,是还原剂,故A错误;
B.根据方程式知,叠氮化钠是还原剂、硝酸钾是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2=5:1,一个叠氮化钠中含有3个N原子,所以被氧化和被还原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即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故B正确;
C.由选项A分子可知,在该反应中为氧化剂,则若设计成原电池,在正极上反应,故C错误;
D.由反应可知转移10mol电子生成16mol氮气,则每转移1mol电子,可生成N2为1.6mol,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35.84L,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B
解析:A.利用氨气易液化的性质用作制冷剂,这是物理性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糯米经发酵、水解得葡萄糖,葡萄糖再生成乙醇(这是氧化还原反应),乙醇在经氧化反应生成乙酸,故B正确;
C.75%酒精使蛋白质变性失活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甘氨酸亚铁补铁时,血红蛋白配位络合二价铁,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解析:A.反应I中Ce4+做氧化剂与H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原产物为Ce3+,氧化产物为 2H+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为2Ce4+ + H2 = 2Ce3+ + 2H+,A正确;
B.反应II中Ce3+做还原剂与氧化剂NO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Ce3++4H++2NO = 4Ce4++ 2H2O+N2,,反应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正确;
C.整个反应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Ce3+和Ce4+的总数一定保持不变,C正确;
D.没有注明气体状态,故无法计算相应物质的量,D错误;
故选:D。
9.答案:A
解析:A.纳米铁颗粒直径约为,因此纳米铁分散在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A错误;
B.根据该反应,中H为-1价,反应中生成,化合价升高,中H为+1价,生成化合价升降低,所以还原剂是,氢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正确;
C.根据反应,中H为-1价,反应中生成,化合价升高8,参加反应,转移,参加反应,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C正确;
D.有4个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D正确;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在反应中,Fe由0价升高到+4价,C由+2价升高到+4价,N由+4价降低到+2价;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8e-。
A.中N元素由+4价降低到+2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不正确;
B.在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为28e-,则生成,转移电子,B不正确;
C.氧化产物为FeO2、CO2,还原产物为NO,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4=6:7,C不正确;
D.中Fe显+4价,Fe2O3中Fe显+3价,则含+4价铁的FeO2和反应,可以生成,D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根据氯金酸的化学式可知,氯金酸中含有正三价的金元素,具有强氧化性,中3+与4个氯离子形成4个键,A正确;
B.3+与氯离子以配位键的形式结合,降低了的电极电势,使其更容易被氧化,正确;
C.该反应中有失去电子,可以将过氧化氢还原生成水,另外过氧化氢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水,,因此当反应中溶解时,有过氧化氢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
D.氧化产物是和,还原产物为水,该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之比为,D正确;
故答案选C。
12.答案:D
解析:A. 分析方程式中的化合价可知,N2H4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2,N2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为0,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2为氧化产物,故A错误;
B. 分析方程式中的化合价可知,Cu元素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N元素化合价升高,N2H4为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故B错误;
C. N2H4中有且只有N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N2H4仅为还原剂,故C错误;
D. 分析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 N2,转移的电子数为4mol,28g N2,正好为1mol N2,故D正确;
故选D。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2-2023上海市金山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PDF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