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上海市金山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20 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 分)上海夏天的最高气温最接近( )
A.18℃ B.28℃ C.38℃ D.58℃
2.(2 分)下列各物理量,可鉴别物质的是( )
A.体积 B.密度 C.质量 D.温度
3.(2 分)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撬棒 B. 镊子
C. 铡刀 D. 开瓶器
4.(2 分)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压缩冲程 B.吸气冲程 C.排气冲程 D.做功冲程
5.(2 分)跳伞运动员在空中跳伞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打开伞包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下降,在匀速
下降过程中,运动员的( )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
C.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D.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
6.(2 分)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做功少,功率一定小
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不一定慢
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
D.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7.(2 分)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C.物体温度降低时,一定放出热量
D.物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也一定增加
8.(2 分)如图所示,在 A 端施加一个始终与轻质杠杆垂直的拉力 F,当杠杆由图中实线位置匀速转动到虚线位置
时,则拉力 F(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9.(2 分)如图(a)、(b)所示,分别用滑轮甲、乙使物体 A 沿同水平地面匀速运动(滑轮的重力及摩擦不计),
若 A 两次移动的距离相等,则拉力 F 甲、F 乙及拉力做的功 W 甲、W 乙的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F 甲>F 乙,W 甲=W 乙 B.F 甲=F 乙,W 甲>W 乙
C.F 甲>F 乙,W 甲>W 乙 D.F 甲>F 乙,W 甲<W 乙
10.(2 分)如图所示,底面积为正方形的实心长方体 A 和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沿竖直方向将 A、B 两长方体
截去一部分,使长方体 A、B 剩余的底面积相等,剩余部分质量 m′A 等于 m′B。则关于长方体 A、B 的密度 ρA、
ρB,原来的质量 mA、mB 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A<ρB,mA<mB B.ρA<ρB,mA>mB
C.ρA>ρB,mA<mB D.ρA>ρB,mA>mB
二、填空题(24 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1.(3 分)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摄氏温标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为 100℃。
温度为 0℃的物体 (填“具有”或“不具有”)内能。
3 3
12.(3 分)冰的密度为 0.9×10 千克/米 ,单位读作 ,表示每立方米冰的 。
3
质量为 1.8 千克的冰体积为 米 。
13.(3 分)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蜡的比热容为 焦/(千克 ℃),一支蜡烛燃烧掉一半后,剩下一
半蜡烛的比热容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质量相等的四种物质,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需
吸收热量最少的物质是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焦/(千克 ℃)
水 34.2×10
蜡 32.6×10
水银 30.14×10
干泥土 30.84×1
14.(3 分)某工人用 100 牛的水平拉力将重 300 牛顿的箱子沿水平地面匀速移动 5 米,用时 20 秒,在此过程中,
拉力对箱子做功 焦,重力对箱子做功 焦;拉力所做功的功率为 瓦。
15.(3 分)如图是液压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液压杆推动吊臂提起重物。已知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 1:5,当匀
速提起重为 1000 牛的物体 A 时,所需动力为 牛,此时它可以视为一个 杠杆(填“省力”、
“等臂”或“费力”),此过程中,物体 A 的机械能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6.(3 分)如图所示的滑轮中, (填“A”或“B”)是定滑轮。现用滑轮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重均为 100
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 FB 为 牛;若物体上升 2 米,则拉力 FA 做功 焦。
17.(6 分)汽车在行驶时,为了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可用水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
冻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
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如表。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①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
②混合液中防冻液含量由 30%逐渐增大到 90%,混合液的凝固点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③长时间使用后,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其原因是 。
三、作图题(共 8 分)
18.(2 分)如图所示是三个相同的容器,分别倒入质量相同的水、浓盐水、酒精,请在图中画出液面的大致位置。
(已知 ρ 盐水>ρ 水>ρ 酒精)
19.(2 分)在图中,画出该滑轮的支点 O、阻力 F2、动力臂 l1。
20.(4 分)如图所示,拉力 F 为 2 牛,现把一只重为 1 牛的钩码挂在杠杆上,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把钩码画
在适当的位置。
四、综合题(共 48 分)
3
21.(7 分)热水袋中装有 1 千克热水,一段时间后水温下降了 50℃,求水放出的热量 Q.[c 水=4.2×10 焦/(千克
℃)]。
22.(7 分)杠杆平衡时,杠杆的动力臂 l1 为 2 米,阻力臂 l2 为 0.2 米,若阻力 F2 为 300 牛,求动力 F1 的大小。
23.(8 分)如图所示,物体重为 100 牛,在 10 秒内被匀速提升 5 米。若不计滑轮自重和摩擦。求:
(1)拉力 F 大小;
(2)拉力 F 做的功;
(3)拉力 F 的功率。
﹣2 2
24.(9 分)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盛有水的甲容器底面积为 2×10 米 ,盛有酒精
3 3 ﹣2 2
(ρ 酒精=0.8×10 千克/米 )的乙容器的底面积为 1×10 米 。把质量为 2 千克的物块先后浸没在甲、乙两容
器的液体中,现将物块放入前,两容器内液面高度 h 以及物块放入后液面高度变化量Δh 的值记录在下表中。
容器 放入前,容器内液面高度 h 放入后,液面高度变化量Δh
(米) (米)
甲 0.1 0.02
乙 0.2 0.02
(1)求物块放入前,甲容器内水的质量 m 水。
(2)若甲容器中的水不溢出。
(a)求物块的密度 ρ 物。
(b)尝试计算分析乙容器在物块放入后是否有液体溢出,若有,请计算溢出液体的质量 m 溢;若没有,请说明
理由。
25.(5 分)如图所示,先将少许易燃的硝化棉放入透明的有机玻璃筒内,用活塞将筒口密封住,然后将活塞迅速压
下,当活塞压至接近底部时,发现硝化棉起火燃烧。
(1)实验中,根据 现象,可知筒内空气分子的热运动 (填“减慢”或“加快”),这
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2)当活塞向下压一段距离后,手上会感到需用的力越来越大,这表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 力(填“引”
或“斥”),这种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 。
26.(6 分)小阳同学为了“测量某液体密度”,用 测量液体的质量。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测出空
烧杯的质量 m1;②将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了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 m2;③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记下体
积 V;④计算液体密度 ρ= 。请试着分析小阳同学的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并说明理
由。 。调整后,小阳同学发现,该实验与“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目的
是 ,测量仪器是 ,多次测量的目的 。(以上三空填“不同”或“相同”)
27.(6 分)某小组同学在学习功率知识后,想测量俯卧撑时(如图)克服人体重力做功的功率。小张同学设计了实
验方案,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a.测出某同学的重力 G
b.测量该同学的手臂长度 h
c.记录该同学在 t 时间内做俯卧撑的数量 n
d.根据公式求出该同学的功率 P
(1)实验所需准备的实验器材有体重计、 、 ;
(2)小张同学计算功率的表达式为:P= ,但发现他测出的功率比身材接近、相同时间内俯卧撑数量相同
的同学都要高出不少,请你帮他分析结果偏大的原因: 。
2022-2023 学年上海市金山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20 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解答】解:上海地区的夏天,七月份气温最高,曾高达 40℃左右。
故选:C。
2.【解答】解:
A、不同物质可以具有相同的体积,仅凭体积无法鉴别物质种类;故 A 错误;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故 B 正确;
C、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物质可能含有的物质总量相同,也就是质量相同,仅凭质量无法鉴别物质
种类;故 C 错误;
D、不同物质可以具有相同的温度,仅凭温度无法鉴别物质种类;故 D 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A、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B、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C、铡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D、开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故选:B。
4.【解答】解: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对外提供动力。其他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故选:D。
5.【解答】解:运动员在匀速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故选:B。
6.【解答】解:功率是由做功的多少和时间共同决定,没规定时间,做功少的机器,功率不一定小,所以 A 错误;
功率是来反应做功快慢的,故 B 错误,C 正确;
功率大小与做功多少无关,所以 D 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A、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温度和状态,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内能增
大;故 A 正确;
B、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温度不是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所以,温度高的物体
内能不一定多,故 B 错误;
C、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有可能是放出热量,也有可能是对外做功;故 C 错误;
D、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故 D 错误。
故选:A。
8.【解答】解:将杠杆缓慢地由最初位置拉到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力臂变大,根据杠杆平衡
条件 F1L1=F2L2 可知,动力变大;当杠杆从水平位置拉到最终位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
所以动力变小,故 F 先变大后变小。
故选:C。
9.【解答】解:
由图可知,甲为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乙为动滑轮,使用动滑轮能省力,故 F 甲>F 乙;
A 两次移动的距离相等,由于摩擦力不变,滑轮的重力及摩擦不计,故拉力做的功都为 W=fs,故拉力做的功是
相等的,即 W 甲=W 乙。
故选:A。
10.【解答】解:(1)设长方体 A 的底面边长为 a,高为 hA,长方体 B 的底面边长为 b,高为 hB,a>b 且 hA>hB,
切去之后 SA′=SB′,则切去之后的体积关系为:VA′=SA′hA>VB′=SB′hB,
由于剩余质量 mA′=mB′,则长方体 A、B 的密度: , ,因 VA′>VB′,所以 ρA
<ρB;
(2)设切去之后长方体 A 的宽度为 a′,长方体 B 的宽度为 b′,则有:SA′=aa′=SB′=bb′﹣﹣﹣①
由上式得: ﹣﹣﹣﹣②
则 A 的质量为:mA=ρAVA= ﹣﹣﹣③
B 的质量为:mB=ρBVB= ﹣﹣﹣④
③④相比: ﹣﹣﹣⑤
联立②⑤两式可得: ,所以 mA>mB,综上分析可知 B 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24 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1.【解答】解: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摄氏温度规定: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沸水温度是 100℃;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温度为 0℃的物体同样具有内能。
故答案为:冷热程度;沸水;具有。
3 3
12.【解答】解:(1)冰的密度为 0.9×10 千克/米 ,其单位读作千克每立方米;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冰的质量
3
为 0.9×10 kg;
﹣3 3
(2)根据密度公式 ρ= 得,冰的体积为 V= =2×10 m 。
3 ﹣3
故答案为:千克每立方米;质量为 0.9×10 kg;2×10 。
3
13.【解答】解:由表格数据可知,蜡的比热容为 2.6×10 J/(kg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有关,与质量无关,一支蜡烛燃烧掉一半后,剩下半支蜡烛的比热容不变;
根据 Q=cmΔt 知,四种物质质量相等、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银的比热容最小,吸热越少。
3
故答案为:2.6×10 ;不变;水银。
14.【解答】解:拉力做的功:
W=Fs=100N×5m=500J;
因为物体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
所以,重力对物体做功为 0J;
拉力做功功率:
P= = =25W。
故答案为:500;0;25。
15.【解答】解:(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可得 = ,F2=G,则 F1=5G=5000N;
(2)根据题意可知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
(3)重物匀速提起,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所以机械能增大。
故答案为:5000;费力;增大。
16.【解答】解:(1)由图可知,A 是定滑轮,其实质是等臂杠杆,不能省力;
(2)B 是动滑轮,其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可以省一半的力,
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则 B 中绳子的拉力:
FB= G= ×100N=50N;
若物体上升 2 米,A 是定滑轮,不能省力,所以 s=h=2m,FA=G=100N,
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则拉力 FA 做功:
W=FAs=100N×2m=200J。
故答案为:A;50;200。
17.【解答】解:(1)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水与其他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较多,所以
经常用水作为冷却剂;
(2)通过图表分析可知,防冻液含量从 30%逐渐增大到 60%时,混合液凝固点一直降低,当防冻液含量由 60%
逐渐增大到 90%时,混合液凝固点一直升高,所以防冻液含量从 30%增大到 90%时,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再升
高,故选 D;
(3)与原来相比,水箱内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
故答案为:(1)比热容;(2)D;(20)升高;混合液中水的含量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由表可知混合液的
沸点升高。
三、作图题(共 8 分)
18.【解答】解:质量相同的水、浓盐水、酒精,其密度的关系 ρ 盐水>ρ 水>ρ 酒精,故 V 盐水<V 水<V 酒精,相同的容
器 , 底 面 积 相 同 , 则 h 盐 水 < h 水 < h 酒 精 , 故 液 面 的 大 致 位 置 如 图 :
。
故答案为: 。
19.【解答】解:动滑轮的支点在动滑轮左侧和绳子相切的地方,即 O 点。
物体挂着动滑轮上,阻碍动滑轮转动,所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力 F2 是阻力。
从支点 O 到动力 F1 的距离是动力臂,即 l1。
故答案为:如上图。
20.【解答】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得:
2N×3=1N×L2;
得 L2=6;
因为拉力方向向上,所以钩码应该挂在左端距离支点 6 个格的地方。
如图:
四、综合题(共 48 分)
21.【解答】解:
水放出的热量为:
3 5
Q 放=cm△t=4.2×10 J/(kg ℃)×1kg×50℃=2.1×10 J。
5
答:水放出的热量为 2.1×10 J。
22.【解答】解: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F1l1=F2l2,
则动力 F1= = =30N。
答:动力 F1 为 30N。
23.【解答】解:(1)由图知,使用的是动滑轮,因为不计滑轮自重和摩擦,
所以拉力:F= G= ×100N=50N;
(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2×5m=10m,
拉力做的功:W=Fs=50N×10m=500J;
(3)拉力做功功率:P= = =50W。
答:(1)拉力 F 的大小为 50N;
(2)拉力 F 做的功为 500J;
(3)拉力 F 的功率为 50W。
﹣2 2
24.【解答】解:(1)已知甲容器内水的深度 h 甲=0.1m,容器的底面积 S 甲=2×10 m ,水的体积 V 水=S 甲 h 甲=
﹣2 2 ﹣3 3 3 3 ﹣3 3
2×10 m ×0.1m=2×10 m ,则甲容器内水的质量 m 水=ρ 水 V 水=1.0×10 kg/m ×2×10 m =2kg;
﹣2 2
(2)(a)放入物块后液面上升了Δh 甲=0.02m,由于物块浸没,则物块的体积 V 物=V 排=S 甲Δh 甲=2×10 m
﹣4 3 3 3
×0.02m=4×10 m ,物块的质量 m 物=2kg,则物块的密度 ρ 物= = =5×10 kg/m ;
(b)如果乙容器在物块放入后没有液体溢出,则乙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应为Δh= = =0.04m
﹣2 2 ﹣
>0.02m,所以有液体溢出;放入物块后,乙容器中液体上升的体积ΔV=S 乙Δh=1×10 m ×0.02m=2×10
4 3 ﹣4 3 ﹣4 3 ﹣4 3
m ,则溢出的液体的体积 V 溢=V 物﹣ΔV=4×10 m ﹣2×10 m =2×10 m ,所以溢出液体的质量 m 溢=ρ
3 3 ﹣4 3
酒精 V 溢=0.8×10 kg/m ×2×10 m =0.16kg。
答:(1)甲容器内水的质量为 2kg;
3 3
(2)物块的密度为 5×10 kg/m ;
(3)有液体溢出,溢出的质量为 0.16kg。
25.【解答】解:(1)将活塞迅速压下,当活塞压至接近底部时,发现硝化棉起火燃烧;硝化棉起火燃烧,说明分
子的热运动加快;
在下压活塞时,活塞压缩筒内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说明用做功的方式能改变物
体的内能;
(2)当活塞压下时,空气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同时我们感觉到越往下压缩越费力,这是由于筒内空气分子间斥
力增大的缘故。
这种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故答案为:(1)硝化棉起火燃烧;加快;做功;(2)斥;增大。
26.【解答】解:为了“测量某液体密度”,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测完质量,再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时,由于烧杯中有液体残留,会使所测体积偏小,质量一定时,
由原理可知,所测液体密度偏大;
测量某液体密度实验的目的是测量液体的密度;测量仪器是天平和量筒,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多次测量取平均
值,减小测量误差;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的目的是在物质一定时,探究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测量仪器是天平和量筒,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对数据分析,得到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天平;不合理,测完质量,再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时,由于烧杯中有液体残留,会使
所测体积偏小,质量一定时,由原理可知,所测液体密度偏大;不同;相同;不同。
27.【解答】解:(1)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 P= = 可知,实验中需要测量人的支撑力、手臂长度、所用的时间,
故需要用到体重计、秒表、刻度尺;
(2)根据 P= 可知,小张用到了人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图中手臂的支撑力小于重力,重心上
升的高度小于 h,即 G 和 h 不是同一个位置的物理量。
故答案为:(1)秒表;刻度尺;(2)G 和 h 不是同一个位置的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