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速率
一、单选题
1.(2022秋·河南漯河·高三漯河高中校考阶段练习)水煤气变换反应为:CO(g)+H2O(g)=CO2(g)+H2(g)。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属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0
B.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91eV
C.反应历程中,生成过渡态I比过渡态II易
D.步骤⑤只有非极性键H-H键形成
2.(2022秋·四川成都·高三校考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有几个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③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④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⑤也能用固体或纯液体的变化量来表示反应快慢
⑥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3.(2022·辽宁沈阳·辽宁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少量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未知溶液中含有或
B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加萃取 层无色 的还原性强于
C 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 0.01 溶液和4mL 1 溶液,再分别通入足量,分别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1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更短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D 将Cu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混合物冷却,再向其中加入蒸馏水 溶液变蓝 有生成
A.A B.B C.C D.D
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资料显示:自催化作用是指反应产物之一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作用。用稀硫酸酸化的KMnO4进行下列三组实验,一段时间后溶液均褪色(0.01mol/L可以记做0.01M)。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1mL0.01M的KMnO4溶液和1mL0.1M的H2C2O4溶液混合 1mL0.01M的KMnO4溶液和1mL0.1M的H2C2O4溶液混合 1mL0.01M的KMnO4溶液和1mL0.1M的H2C2O4溶液混合
褪色 比实验①褪色快 比实验①褪色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C2O4是还原剂,产物MnSO4能起自催化作用
B.实验②褪色比①快,是因为MnSO4的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
C.实验③褪色比①快,是因为Cl-的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
D.若用1mL0.2M的H2C2O4做实验①,推测比实验①褪色快
5.(2023·广东·高三专题练习)某科研团队利用缺陷工程(贫氧环境焙烧)制备了含有大量氧缺陷和表面羟基的,该参与如图所示的还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该过程的氧化剂
B.图中总反应可能为
C.整个流程中含铁元素的物质中铁的化合价均相同
D.该催化合成时,溶液的pH越小越好
6.(2022秋·广东惠州·高三统考期中)H2与ICl的反应分两步完成,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
反应①:H2(g)+2ICl(g)=HCl(g)+HI(g)+ICl(g)
反应②:HCl(g)+HI(g)+ICl(g)=I2(g)+2HCl(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能垒比反应②的大,所以总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第②步反应
B.反应①、②均是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C.H2(g)+2ICl(g)=I2(g)+2HCl(g) △H=-218kJ mol-1
D.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碰撞概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7.(2022秋·江西南昌·高三南昌二中校考阶段练习)2021年我国首次实现以CO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该过程涉及CO2加氢(电解水得氢气)转化为甲醇(CH3OH)的过程,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合成甲醇的反应中,寻找高效催化剂可以改变Q1和Q2的大小
B.CO2合成甲醇的反应中,破坏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产物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C.CO2合成甲醇的反应中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大Q2kJ
D.CO2合成淀粉的过程有碳碳键形成
8.(2022秋·山东枣庄·高三统考期中)研究表明与CO在作用下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总过程
B.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
C.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
D.、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9.(2023春·湖北·高三校联考专题练习)研究与自由基原子(用表示)的反应有助于保护臭氧层。已知:反应有4条反应路径(表示过渡态,表示中间物)如图所示。(基元反应指反应中一步直接转化为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路径①的ΔH>0 B.路径②是基元反应
C.路径③的速率最快 D.路径④的逆反应的活化能最大
10.(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为了研究一定浓度的溶液在不同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的氧化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越小,氧化率越小
B.温度越高,氧化率越小
C.的氧化率仅与溶液的pH和温度有关
D.实验说明降低pH、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的氧化率
11.(2021秋·河北石家庄·高三校考阶段练习)研究表明N2O与CO在Fe+作用下发生可逆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为放热反应
B.反应①的速率比反应②的速率快
C.当有14 g N2生成时,转移1 mol e-
D.反应中Fe+是催化剂,FeO+是中间产物
二、多选题
12.(2022秋·河北邢台·高三统考阶段练习)T℃下,在体积为起始总压强为p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有三种气体,它们的起始物质的量和平衡物质的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起始物质的量/mol 1 2 1
平衡物质的量/mol 0.5 1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可表示为
B.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2
C.平衡时的压强是起始时压强的
D.T℃下,若在总压强为p的恒压容器中进行,相比恒容条件下,X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13.(2021秋·河北唐山·高三校考期中)反应C(s)+H2O=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保持体积不变,冲入氮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增加C的量 D.保持压强不变,冲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变大
三、非选择题
14.(2021春·浙江·高三阶段练习)(1)写出葡萄糖的结构简式:_______。
(2)已知一定条件下,石墨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石墨和金刚石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
(3)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②燃烧木炭取暖 ③炸药爆炸 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⑥Ba(OH)2·8H2O粉末和NH4Cl粉末反应 ⑦十水合碳酸钠(Na2CO3·10H2O)与硝酸铵的反应
(4)可逆反应 X(s)+3Y(g)2Z(g) +Q(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
A.v(X)=0 25 mol/(L·s) B.v(Y)=3.6 mol/(L·min)
C. v(Q)=0.1 mol/(L·s) D.v(Z)=0.3 mol/(L·s)
15.(2021·高三课时练习)Ⅰ﹒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3C(g)+nD(g),开始时A为4 mol,B为6 mol,5 min末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3 mol,用D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D)为0.2 mol·L-1·min-1。
计算:
(1)5 min末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2)前5 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B)为___________。
(3)化学方程式中n=___________。
(4)此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5 mol·L-1·min-1 ②v(B)=6 mol·L-1·min-1
③v(C)=0.2 mol·L-1·s-1 ④v(D)=8 mol·L-1·min-1
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Ⅱ.H2O2不稳定、易分解,Fe3+、Cu2+等对其分解起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实验装置。
(1)若利用图甲装置,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现象,从而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2)有同学提出将0.1 mol·L-1 FeCl3改为___________mol·L-1 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3)若利用乙实验可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
(4)将0.1 mol MnO2粉末加入50 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
16.(2021春·江苏盐城·高三统考期中)向某浓度的盐酸中加入一定量的纯净,产生气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温度逐渐升高(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段的反应速率为,段的反应速率为,段的反应速度为,则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试分析三个时段速率不同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该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_。
A.蒸馏水 B.氯化钾固体 C.氯化钠溶液 D.浓盐酸
(3)在盛有碳、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时测得的物质的量为。则在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17.(2021春·河南周口·高三校考阶段练习)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杀菌等。
(1)O3与KI溶液反应生成的两种单质分别是_______(填分子式,下同)和_______。
(2)O3在水中易分解,发生反应。已知O3的起始浓度为,则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与温度T、溶液pH的关系如表所示。
3.0 4.0 5.0 6.0
20 301 231 169 58
30 158 108 48 15
50 31 26 15 7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T相同时,pH越大,O3的分解速率越大,表明引起速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对O3分解起到了催化作用。
②在30℃、pH=4.0的条件下,O3的分解速率为_______。
③根据表中的递变规律,推测O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A.40℃、pH=3.0 B.10℃、pH=4.0 C.30℃、pH=7.0
18.(2021春·福建福州·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对于反应:N2(g)+3H2(g)2NH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NH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空格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编号 改变的条件 生成NH3的速率
① 升高温度 ____
② 恒容时充入N2 ____
③ 使用催化剂 ____
④ 压缩体积 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有图示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A错误;
B.该历程中最大能垒为E正=[1.860(-0.16)]eV=2.02 eV,B错误;
C.活化能越大,反应越困难,反应速率越慢,生成过渡态I的活化能小比过渡态Ⅱ小,反应容易,C正确;
D.步骤⑤反生反应, 该过程中有非极性键H-H键形成,也有极性键O-H,C=O生成,D错误;
故答案选C。
2.B
【详解】①活化分子的碰撞有一定的合适取向,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为有效碰撞,所以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故正确;
②普通分子的能量低于活化分子,不具有反应所需的能量,所以普通分子间不能发生有效碰撞,故错误;
③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增多,活化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
④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实际上是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增多,从活化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故错误;
⑤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为常数,所以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变化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
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活化分子的数目和百分数增大,从而使活化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①③⑥正确,故选B。
3.B
【详解】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使石灰水变浑浊,由操作和现象可知,溶液中可能含或等,故A错误;
B.Fe2+的还原性强于Br-,滴加少量氯水,先氧化亚铁离子,则CCl4层无色,操作和现象均合理,故B正确;
C.高锰酸钾浓度不同,颜色不同,该实验不能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错误;
D.反应后混合物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将反应后混合物注入水中观察颜色,故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A.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且锰离子可作催化剂,则实验①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C2O4 是还原剂,故A正确;
B.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则实验②褪色比①快,是因为 MnSO4的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故B正确;
C.高锰酸钾可氧化氯离子,则实验③褪色比①快,与催化作用无关,故C错误;
D.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则用1mL0.2M 的H2C2O4做实验①,推测比实验①褪色快,故D正确;
故选C。
5.B
【详解】A.由图可知,先加入了后又生成了,为该过程的催化剂,A项错误;
B.由图可知,该反应过程是NH3和NO、O2反应生成N2和H2O,方程式为:,故B正确;
C.整个流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铁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项错误;
D.会与发生反应,溶液的pH越小, D项错误;
故选B。
6.A
【详解】A.能垒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反应①的能垒比反应②的大,则总反应的反应速率主要由反应①决定,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其反应物总能量均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故B正确;
C.反应①和②总的能量变化为218 kJ,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H2(g)+2ICl(g)=I2(g)+2HCl(g) △H=-218kJ·mol-1,故C正确;
D.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从而使反应碰撞概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
故选A。
7.D
【详解】A.CO2合成甲醇的反应中,寻找高效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是不改变焓变,故Q2的大小不变,A错误;
B.反应为放热反应,则破坏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产物化学键释放的能量,B错误;
C.过渡态物质的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的差值为活化能,即图中峰值越大则活化能越大,峰值越小则活化能越小,由图可知,CO2合成甲醇的反应中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Q2kJ,C错误;
D.淀粉为高分子含碳化合物,则CO2合成淀粉的过程有碳碳键形成,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ΔH<0 ,A项正确;
B.FeO+在反应Ⅰ中生成,在反应Ⅱ被消耗,是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B项正确;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该反应中Fe+是催化剂,而FeO+是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C项错误;
D.由图可知, Fe++N2O→FeO++N2 、 FeO++CO→Fe++CO2 两步中均为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因此二者均为放热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C。
9.B
【详解】A.据图可知路径①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ΔH>0,A正确;
B.路径②所示反应中有中间产物生成,没有一步直接转化为产物,不是基元反应,B错误;
C.据图可知路径③的能垒最小,反应速率最快,C正确;
D.据图可知路径④中过渡态与生成物的能量差值最大,逆反应的活化能最大,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0.D
【分析】根据图象知,只有当温度和其它条件相同pH值不同时,pH值越小,Fe2+的氧化率越大;只有当pH值等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时,温度越高Fe2+的氧化率越大;
【详解】A.根据图象知,只有当温度和其它条件相同pH值不同时,pH值越小,Fe2+的氧化率越大,故A错误;
B.只有当pH值等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时,温度越高Fe2+的氧化率越大,故B错误;
C.亚铁离子的氧化率不仅和温度、pH有关,还与离子的浓度等其它因素有关,故C错误;
D.根据图象知,降低pH、升高温度亚铁离子的氧化率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A.根据图示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
B.反应②活化能较低,反应较快,而反应①活化能较大,反应较慢,反应①的速率比反应②的速率慢,B错误;
C.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当有l4 g N2生成时,n(N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l mol e-,C正确;
D.Fe+在第一个反应为反应物,第二个反应为生成物Fe+是催化剂,FeO+在第一个反应中是生成物、在第二个反应中是反应物,为中间产物,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2.BC
【详解】A.列出三段式: ,可得x:y:z=n(X): n(X): n(X)=1:2:1,所以反应可表示为,A错误;
B.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25mol/L、0.5 mol/L、0.75 mol/L、所以平衡常数 ,B正确;
C.由PV=nRT, ,C正确;
D.T℃下,若在总压强为p的恒压容器中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容积减小,平衡正向移动,相比恒容条件下,X的平衡转化率应增大,D错误;
故选BC。
13.AC
【详解】A.保持体积不变,冲入氮气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选A;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B;
C.C是固体,增加C的量,反应速率不变,故选C;
D.保持压强不变,冲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变大,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故不选D;
选AC。
14. CH2OH(CHOH)4CHO 石墨 ①⑥⑦ D
【详解】(1)葡萄糖是多羟基醛,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2)根据图象可知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则石墨和金刚石相比,较稳定的是石墨。
(3)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属于吸热反应;②燃烧木炭取暖属于热放热反应;③炸药爆炸属于热放热反应;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属于热放热反应;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属于热放热反应;⑥Ba(OH)2·8H2O粉末和NH4Cl粉末反应属于吸热反应;⑦十水合碳酸钠(Na2CO3·10H2O)与硝酸铵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答案选①⑥⑦;
(4)X是固体,不能表示反应速率;如果都用Y表示反应速率,依据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选项B~D中反应速率分别是[mol/(L·s)]0.06、0.3、0.45,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选项D。答案选D。
15. 25℅ 2 ① 产生气泡的快慢 可以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产生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详解】Ⅰ(1), ,根据题意列出如下三段式:,5 min末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的转化率,故答案为:;;
(2)根据上述三段式计算可知:,故答案为:;
(3)化学反应中浓度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故答案为:2;
(4),变换单位,单位相同的条件下,都转化为物质A的速率进行比较,,,,所以速率最快的为①,故答案为:①;
Ⅱ(1)根据甲装置的结构特点,若定性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可观察两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得出结论,故答案为:产生气泡的快慢;
(2)选择和溶液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时,阴离子的干扰没有排除,所以应选择阴离子相同,且阳离子浓度相同的两个溶液进行比较,所以应将0.1 mol·L-1 FeCl3改为溶液,故答案为:;可以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3)若利用乙实验可进行定量分析,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时应该测量生成40 mL气体所用的时间, 故答案为:产生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4)分析图象 可知: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递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答案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16. 段反应物浓度较大,速率较快;段反应物浓度减小,但速率较快,说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段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AC
【分析】单位时间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减缓反应速率,应减小溶液的浓度;根据v= 计算反应速率。
【详解】(1)设段的反应速率为,段的反应速率为,段的反应速度为,从图象可知,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气体EF段>OE段>FG段,单位时间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三个时段速率不同的可能原因段反应物浓度较大,速率较快;段反应物浓度减小,但速率较快,说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段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答案为:;段反应物浓度较大,速率较快;段反应物浓度减小,但速率较快,说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段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2)A.加蒸馏水溶液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A正确; B.氯化钾固体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且KCl不参加反应,所以速率不变,故B错误; C.加氯化钠溶液,减小盐酸的浓度,反应速率减小,故C正确; D.加入浓盐酸,盐酸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AC;
(3)反应时测得的物质的量为,反应的为0.8mol-0.4mol=0.4mol,根据,生成的CO为0.4mol×2=0.8mol,则在内的化学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
17. O2 I2 OH- B<A<C
【详解】(1)O3与KI溶液反应生成O2、I2及KOH,所以反应方程为O3+2I-+H2O=O2+I2+2OH-,所以两种单质是I2、O2,故答案为:I2;O2;
(2)①pH增大,则OH-浓度增大,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对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OH-,故答案为:OH-;
②在30℃、pH=4.0的条件下,O3的分解速率为v=0.0108mol/L÷108min=1.00×10-4mol/(L min),故答案为:1.00×10-4 mol/(L min);
③由表中数据可知,40℃、pH=3.0时,所需时间在31min~158min之间;10℃、pH=4.0时,所需时间>231nin;30℃、pH=7.0时,所需时间<7min,则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B<A<C。
18.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详解】①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以升高温度生成NH3的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②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以恒容时充入氮气,则生成NH3的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③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以加入催化剂时,则生成NH3的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④当气体条件不变时,压缩体积相当于增大反应物浓,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以压缩体积,则生成NH3的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