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
高 一 化 学 答 案
一、选择题(共 14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2分)
1-5 DBCDA 6-10 BDBAA 11-14 CCAC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 4个小题,共 58分)
15.(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2 分,共 14 分)
(1)酸(1 分),氧化(1 分)
(2)还原;2H2S+SO2= 3S↓+2H2O
(3)验证 SO2 的漂白性和生成物的不稳定性;
使装置中残留的 SO2 完全被装置 E 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
(4)SO2 +2OH = SO 2
-
3 + H2O
(5)C
16.(每空 2 分,共 14 分)
(1)球形干燥管;
(2)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3)NaOH
(4)气球膨胀
(5)2.4mol
17.(每空 2 分,共 16 分)
(1)释放,93
(2)① BC ② 0.0004 mol/(L s) ③ 25% ④ AC
- -
(3)负;3CO2+4e =2CO 23 +C
18.(除标注外,其余每空 2 分,共 14 分)
(1)乙烯(1 分), 取代反应(1 分), 碳碳双键、羧基
(2)
(3)紫色石蕊试液、Na2CO3溶液、NaHCO3 溶液、Fe 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CH CH 183 2 OH + CH3COOH CH3CH 182 OOCCH3+ H2O
Cu/Ag
(5)2CH3CH2OH + O2 2CH3CHO+ 2H2O
△
(6)D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化学答案 第 1 页 共 1 页
{#{QQABaYAQggAgAhAAAQBCQw1SCEOQkgACCCgOhFAYIEABiANABAA=}#}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
高 一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
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2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分,
共 42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铝制容器可以用来贮运浓硝酸
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液氨作制冷剂
C.硅太阳能电池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北京冬奥会颁奖礼服内添加了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互为同位素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结构式 H-Cl-O B.链状烷烃的组成通式CnH2n+2
C.羟基的电子式 D.氯乙烯的球棍模型: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B.乙酸和葡萄糖的分子式都符合 Cn(H2O)m,所以二者互为同系物
C.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D. 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A.“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汽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 CO2 和 H2O
C.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D.通过灼烧可以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化学试题 第 1 页 共 6 页
{#{QQABaYAQggAgAhAAAQBCQw1SCEOQkgACCCgOhFAYIEABiANABAA=}#}
5.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符合如图的是( )
A.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B.Al 和 Fe2O3 在高温下的反应
C.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D.葡萄糖在生物体内氧化生成 CO2
6.设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为 46gNO2和 N2O4 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 4NA
B.标准状况下,2.24L 乙烷分子中所含非极性共价键数为 0.1NA
C.1L 0.1mol/L 乙酸溶液中 H+数为 0.1NA
D.一定条件下,0.2mol SO2与 0.1molO2混合后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4NA
7.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高温
A.在粗硅的提取中发生反应:2C+SiO2 2CO↑+Si,硅元素被还原
B.Si 和 SiO2 均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
C.用 SiO2 制取硅酸,应先使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再通入 CO2
高温
D.由 Na2CO3+SiO2 CO2↑+Na2SiO3 可知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8.以下各种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
电子由 Fe 电极
Al 电极为负 Al 电极发生氧 电流由 Cu 电极流向 Zn
+ 流向 Cu 电极,
分析 极,溶液中 H 化反应,反应后 电极,Cu 片表面产生气
负极反应为:
向Al 电极移动 溶液的碱性减弱 泡
Fe-3e-=Fe3+
9.向 BaCl2 溶液中通入 SO2,没有沉淀生成,但若先加入一种试剂,再通入 SO2,则可
看到沉淀生成,这种试剂不可能是( )
①NH3 ②HNO3 ③NaNO3 ④FeCl3 ⑤CO2 ⑥Cl2
A.⑤ B.③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⑥
10.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与 Y,X 与 Z 分别位于同一主族,
W 与 X 可形成两种常见气体 WX2和 WX,Y 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
的 2.5 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H2X 的沸点低于 H2Z 的沸点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 W< Z < Y
C.WX2、ZX2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WX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已满足 8电子结构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化学试题 第 2 页 共 6 页
{#{QQABaYAQggAgAhAAAQBCQw1SCEOQkgACCCgOhFAYIEABiANABAA=}#}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Mg、Al 与水反应置换出氢气越来越难
B.Al3+、Na+、O2—微粒半径依次增大
C.从 HF、HCl、HBr、HI的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D.从氢硫酸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产生浑浊的事实,推出 O 的非金属性比 S 强
12.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丙烷的一氯代物有 2 种
B.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有 4 种同分异构体,则其六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也为 4 种
C.分子式为 C3H6 的结构只有 1 种
D.相对分子质量为 72 的烷烃有 3 种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用玻璃棒蘸取浓 HNO3 点到蓝色石 试纸先变红 浓 HNO3 具有酸性和强氧
蕊试纸上 后褪色 化性
B 将两支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 挥发出的 NH3与 H2SO4生
冒白烟
玻璃棒靠近 成(NH4)2SO4 固体,
C 向淀粉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水浴
不产生银镜 淀粉未发生水解
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
D 向两支均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
鸡蛋清是蛋白质,加入盐
中,分别加入饱和(NH4)2SO4 溶液 鸡蛋清聚沉
溶液时发生了变性
和 CuSO4 溶液
14.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
①
A —.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 SO 2 2+ 2+4 、Ca 、Mg 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
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 溶液→过滤后加适量的盐酸
B.工业上采用热还原法冶炼金属 Mg
C.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
D.在第③④⑤步中溴元素均被还原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化学试题 第 3 页 共 6 页
{#{QQABaYAQggAgAhAAAQBCQw1SCEOQkgACCCgOhFAYIEABiANABAA=}#}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8 分)
二、非选择题(共 58分)
15.(14 分)实验室为探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并验证 SO2 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
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中的反应,浓硫酸体现了 性和 性。
(2)装置 B 中酸性 KMnO4溶液逐渐褪色,证明 SO2具有 性;装置 C 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装置 D 的作用是 ;实验结束时需从导管 a 通入大量空
气,其目的是 。
(4)装置 E 中 NaOH 溶液足量,写出 E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SO2 溶于水生成 H2SO3,已知酸性 H2SO3>H2CO3>HClO,为了证明酸性
H2SO3>HClO,将 SO2 通入到下列试剂,下列试剂排序正确的是 (填选项)。
①小苏打溶液 ②品红溶液 ③酸性 KMnO4 溶液 ④漂白粉溶液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16.(14 分)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生产制取 HNO3,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其中 a 为一个可
持续鼓入空气的橡皮球。
(1)装置图中盛装碱石灰的仪器名称是 ,分别写出装置 A、装置 B 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化学试题 第 4 页 共 6 页
{#{QQABaYAQggAgAhAAAQBCQw1SCEOQkgACCCgOhFAYIEABiANABAA=}#}
(2)装置 D 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
(3)装置 F 可用盛有 溶液的洗气瓶来进行尾气处理。
(4)干燥管中的碱石灰用于干燥 NH3,某同学思考是否可用
无水氯化钙代替碱石灰,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仪器固定装置省略
未画)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如图:
①用烧瓶收集满干燥的氨气,立即塞上如图所示的橡胶塞。
②正立烧瓶,使无水氯化钙固体滑入烧瓶底部,摇动,可以
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该同学得出结论:不能用 CaCl2
代替碱石灰。
(5)反应结束后,向 E 中溶液中投入 48.0 gCu,当 Cu 反应完时,共产生标准状况下
的 20.16 L 气体(NO 和 NO2),则消耗的 HNO3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
17.(16 分)汽车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的处理与利用是各国研究的热点。
(1)已知断裂 1mol N≡N、H-H、N-H 分别需要吸收 945kJ、436 kJ、391 kJ 的能
量,在一定条件下消耗了 1mol N2 和 3mol H2 生成 2mol NH3,该过程会 (填“吸
收”或“释放”) kJ 的能量。
(2)汽车排气管内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可处理尾气的主要污染物(NO 和 CO),发生反
应:2NO(g)+2CO(g) 2CO2(g)+N2(g)。某实验小组在 200℃、5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
物质的量的 CO 与 NO 模拟该过程,NO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所示。
t/s 0 10 20 30 40 50
n(NO)/mol 0.40 0.35 0.31 0.30 0.30 0.30
①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反应速率 v(NO)=v(CO)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中 NO 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②10s-20s 内用 N2 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③该条件下,CO 的最大转化率为 。
④下列措施一定能增大该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适当升高温度 B.充入 Ne
C.适当减小容器的容积 D.及时分离出 CO2、N2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化学试题 第 5 页 共 6 页
{#{QQABaYAQggAgAhAAAQBCQw1SCEOQkgACCCgOhFAYIEABiANABAA=}#}
(3)CO2 是一种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一种室温
下“可呼吸”的 Na-CO2电池装置可吸收一定量的 CO2,装
置如图所示,电池的总反应为 3CO2 +4Na=2Na2CO3+C。
①电极 a 为 极(填“正”或“负”)。
②电极 b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18.(14 分)乙酸乙酯是日常生活中饮料、糖果中常使用的香料,聚丙烯酸乙酯是一种安
全的化妆品粘合剂。它们均可用石油裂化和裂解得到的烯烃来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图,其中有机物 F 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回答下列问题:
F P
H2O △ 浓 H SO △
催化剂 2 4加压
A 光照 B NaOH 溶液 C
O2,Cu 酸性 KMnO 溶液
△ D
4 E
△ CH3CH2OH
浓 H2SO4 N
H △ M
G …… 聚丙烯酸乙酯 CH2=CH-COOH
CH3-CH=CH2 丙烯酸
H O,加热
已知:CH3Cl + NaOH 2 CH3OH + NaCl
(1)F 的名称为 ,B→C的反应类型是 ,H 中所含官能团
名称是 。
(2)N 的结构简式 。
(3)鉴别 C 和 E 的常用试剂有 、 (写两种)。
18
(4)若 C 为 CH3CH2 OH ,写出 C 与 E 反应生成 P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写出 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关于丙烯酸乙酯 CH2=CHCOOCH2CH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 B.是平面结构的分子
C.与乙酸乙酯互为同系物 D.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化学试题 第 6 页 共 6 页
{#{QQABaYAQggAgAhAAAQBCQw1SCEOQkgACCCgOhFAYIEABiA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