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含解析)2022-2023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Na2SO4 B.KCl
C.HCl D.O2
2.反应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B.的结构式:
C.的结构示意图: D.水的电子式:
3.W、X、Y、Z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Z位于ⅦA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W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B.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的相同
C.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D.W、Y可形成两种不同的化合物
4.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均为3.2g S2 、S4 、S6中所含S原子数不相等
B.FeBr2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充分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LHF中含有0.2NA 个氯原子
D.常温常压下,2.0g重水(D2O) 中含有NA个中子
5.X、Y、Z、W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四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46,X、Y两种元素能够形成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被称为生命的源泉。Z元素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其形成的一种盐在海水中含量最高,其单质通过电解该盐溶液获得。下列关于四种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X2Y2、ZY2、W(ZY)2均是常见的杀菌消毒剂,三者作用原理相同
B.WX2中X元素的检验方法可以将WX2固体置于氧气流中灼烧并将产物通过无水硫酸铜
C.WZ2、WY2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2:1
D.XZY属于弱电解质,且具有强氧化性
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NCl3 B.BF2 C.PCl5 D.HCl
7.下列各组元素属于p区的是
A.原子序数为1、2、7的元素 B.O、S、P
C.Fe、Ar、Cl D.Na、Mg、Al
8.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 X
Y Z
A.简单氢化物沸点:X<Z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
C.化合物和均为离子化合物 D.简单离子的半径:Y<X
9.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仅由N、H、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
B.IBr的电子式为
C.HClO的结构式为H—O—Cl
D.MgO的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10.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Fe B.CO2 C.Mg(OH)2 D.Al(OH)3
11.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在 Cu-ZnO-ZrO2催化剂上CO2加氢制甲醇过程中水的作用机理,其主反应历程如图所示(H2→*H+*H,带*标记的物质是该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或过渡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①步中CO2和H2分子中都有化学键断裂
B.水在整个历程中可以循环使用,整个过程不消耗水也不产生水
C.第③步的反应式为:*H3CO+H2O→CH3OH+*HO
D.第④步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一种核素常用于测定文物年代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Z的单质常保存在煤油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A.原子半径: B.非金属性:
C.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D.Z的单质熔点高、硬度大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3.氯的氧化物是氯与氧的二元化合物的总称,也称为氧化氯。目前Cl2O、ClO2、Cl2O7已能制取。
有关数据见下表:
化学式 Cl2O ClO2 Cl2O7
相对分子质量 87 67.5 183
沸点/℃ 2 9.7 81
完成下列填空:
(1)Cl2O是____ 酸的酸酐,Cl2O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下列能判断Cl和O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氧化氯的分子式 b.与金属反应得电子的数目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3)根据分子间作用力对沸点影响的变化规律: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但上表中相对分子质量是Cl2O7>Cl2O>ClO2,其沸点的变化不是Cl2O7>Cl2O>Cl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lO2和碱溶液反应生成亚氯酸盐(阴离子是ClO2-)和氯酸盐,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氧化产物________。(填离子符号)
1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族 周期 ⅠA 0
一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二 ② ③ ④
三 ⑤ ⑥ ⑦ ⑧
(1)②的某种核素常用于文物年代测定,该核素的符号为___________。⑧的简单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2)①~⑧八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
(3)元素④与⑦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更稳定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①与②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⑤的氢氧化物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
(5)元素⑥常见氧化物溶于⑤的最高价氢氧化物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为了证明⑦和⑧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下列说法或实验能提供证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比较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熔点、沸点高低
B.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弱于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C.将⑧的单质通入⑦的简单氢化物水溶液中
D.比较⑦⑧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15.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原子序数11~18的元素的有关问题:
(1)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呈两性的是_______________;
(3)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_____________;
(4)能形成气态氢化物且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
16.某同学利用以下装置探究非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验证氯气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H的名称为_______。
(2)能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3)氯气进入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E中溶液先变为红色,后红色褪去,为探究E中溶液褪色的原因,该同学提出两种假设:a.被氧化:b._______,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以上假设,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可验证假设b成立。
(5)实验结束后,取出B处的棉花与另一个蘸有淀粉溶液的棉花G接触,棉花G变蓝。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氧化性: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减弱 D.对应含氧酸酸性逐渐减弱
17.利用下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浓盐酸、MnO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黄色超氧化钾(KO2)可作为宇宙飞船舱的氧源。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KO2的性质,请回答相关问题:
Ⅰ. 探究KO2与水的反应:取少量KO2固体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水快速产生气泡,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复燃;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向褪色后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探究KO2与SO2的反应:
(1)正确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可重复选择)
①打开K1通入N2,并维持一段时间后关闭
②实验完成,拆卸装置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K2
(2)A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述装置验证“KO2与SO2反应生成O2”还存在不足,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
(4)改进后再实验,待KO2完全反应后,将装置C中固体加水溶解,配成50.00mL溶液,等分为M、N两份。
①向M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得沉淀4.66g。
②将N溶液移入锥形瓶中,用0.20mol 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当出现___________现象时,达到滴定终点,此时消耗酸性KMnO4溶液20.00mL。
③依据上述现象和数据,请写出装置C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9.把NaOH、MgCl2、AlCl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后,生成1.16 g白色沉淀。再向所得的悬浊液中逐滴加入1.00 mol/L 的盐酸溶液,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1)写出A点到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点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
(3)原混合物中MgCl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NaOH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20.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到2 mol·L-1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则:
(1)80~90ml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铝的质量为_________
(3)盐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__ml。
(4)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5)n(Mg)/n(Al)的最大值是 _________。
21.X、Y、Z、W、R、P、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阳离子核外无电子,Y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Z的焰色反应呈黄色,部分信息如表所示:
X Y Z W R P Q
原子半径/nm 0.154 0.074 0.099 0.075 0.143
主要化合价 ﹣4,+4 ﹣2 ﹣1,+7 ﹣3,+5 +3
(1)R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和37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___________。
(2)Z的单质与W氢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R与Q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XR>YX4
c.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
22.元素①~⑩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① ②
2 ③ ④ ⑤ ⑥
3 ⑦ ⑧ ⑨ ⑩
回答下列问题:
(1)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有________(填元素符号);⑨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①与⑥以原子个数比为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⑦与⑩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与④两种元素形成相对分子质量为42的链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①、⑤、⑥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盐的化学式为______,该盐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
(3)高温灼烧⑦与⑩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时,火焰呈________色。⑧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备,工业上冶炼该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④、⑤、⑥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A. Na2SO4为离子化合物,硫酸根与钠离子之间为离子键,硫酸根中硫氧之间为共价键,故A符合题意;
B. KCl为离子化合物,只含钾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故B不符合题意;
C. HCl为共价化合物,只有H-Cl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
D. O2中只有氧和氧之间的共价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A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质量数为35,表示为:,A正确;
B.氮气的结构式为:,B错误;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错误;
D.水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D错误;
故选A。
3.A
Z位于ⅦA族,则Z为Cl,X为P,Y为O,W为C,据此解答。
A.W为C,其简单氢化物为CH4,Y为O,其简单氢化物为H2O,CH4的沸点比H2O低,A错误;
B.Z为Cl,Cl-和Ar核外均有18个电子,故二者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B正确;
C.Y为O,W为C,二者均位于第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非金属性增强,即O的非金属性比C强,C正确;
D.W为C、Y为O,可形成CO、CO2两种不同的化合物,D正确。
答案选A。
4.D
A.S2、S4 、S6的分子式虽然不同,但最简式相同,都是S,最简式相同的物质,质量相同,所含原子个数相同,选项A错误;
B.1molFeBr2与1molCl2反应时氯气完全反应,FeBr2过量,Cl2完全反应,1mol氯气反应转移2NA个电子,选项B错误;
C.标况下HF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选项C错误;
D.重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故2.0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1mol重水中含10mol中子,故0.1mol重水中含1mol中子即NA个,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5.C
X、Y、Z、W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X、Y两种元素能够形成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被称为生命的源泉,该化合物为水,则X为H,Y为O;Z元素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其形成的一种盐在海水中含量最高,其单质通过电解该盐溶液获得,则Z为Cl;四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46,W的核电荷数为:46-1-8-17=20,则W为Ca,以此分析解答。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O,Z为Cl,W为Ca元素。
A.X2Y2、ZY2、W(ZY)2分别为H2O2、ClO2、Ca(ClO)2,H2O2、ClO2、Ca(ClO)2均具有强氧化性,是常见的杀菌消毒剂,三者作用原理相同,A正确;
B.WX2是CaH2,该物质灼烧反应产生CaO、H2O,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CaH2中的H元素,检验方法为:将CaH2固体置于氧气流中灼烧并将产物通过无水硫酸铜,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CaH2含有H元素,B正确;
C.WZ2、WY2分别为CaCl2、CaO2,CaCl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Ca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C错误;
D.XZY为HClO,HClO在水中能够微弱电离产生H+、ClO-,存在电离平衡,故HClO为一元弱酸;HClO中Cl元素化合价为+1价,该物质不稳定,具有强氧化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6.A
A.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需要形成3个化学键,而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只需要形成1个化学键,因此1个氮原子和3个氯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各原子最外层就达到了8电子结构,A项正确;
B.硼原子最外层仅有3个电子,需要额外5个电子才能达到8电子结构,而每个氟原子只能提供1个电子,B项错误;
C.磷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只需要3个电子,而每个氯原子能提供1个电子,5个氯原子会导致磷原子的最外层超过8个电子,C项错误;
D.氢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需要额外7个电子才能达到8电子结构,而一个氯原子只能提供1个电子,D项错误;
答案选A。
7.B
区的名称是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所以p区位于周期表的第13列到18列,因此正确的答案是B。
8.D
由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W、X位于第二周期,Y、Z位于第三周期,设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X、Y、Z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a+1、a-2、a+2,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则a+(a+1)+(a-2)+(a+2)=21,解得a=5,故W为N元素、X为O元素、Y为Al元素、Z为Cl元素,以此来解答。
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N、X为O、Y为Al、Z为Cl。
A.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氯化氢不能形成氢键,则简单氢化物沸点:X>Z,故A错误;
B.应该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故B错误;
C.化合物Al2O3为离子化合物,AlCl3为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简单离子的半径:Y<X,故D正确;
故选D。
9.A
A.仅由N、H、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为硝酸铵,硝酸铵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其中含离子键,A错误;
B.I原子和Br原子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二者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IBr的电子式为,B正确;
C.HClO的电子式为: ,HClO的结构式为H—O—Cl,C正确;
D.MgO为离子化合物,其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D正确;
答案选A。
10.D
A.铁是活泼金属,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故B错误;
C.氢氧化镁是中强碱,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正确;
故选D。
11.B
A. 第①步反应中CO2和H2反应产生*H和*HCOO,可见两种分子中都有化学键断裂,A正确;
B. 根据图示可知:在第③步反应中有水参加反应,第④步反应中有水生成,所以水在整个历程中可以循环使用,整个过程中总反应为CO2+3H2→CH3OH+H2O,整个过程中产生水,B错误;
C. 在反应历程中,第③步中需要水,*H3CO、H2O反应生成CH3OH、*HO,反应方程式为:*H3CO+H2O→CH3OH+*HO,C正确;
D. 第④步反应是*H+*HO=H2O,生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可见第④步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D正确;
故答案选B。
12.A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一种核素常用于测定文物年代,X是C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是O元素;Z的单质常保存在煤油中,Z是Na元素。
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原子半径:Na>C>O,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O>C,故B错误;
C.C与O能形成CO、CO2两种化合物,故C错误;
D.Z是金属Na,Na的熔点低、硬度小,故D错误;
选A。
13. HClO(或次氯酸) ac Cl2O7、Cl2O、ClO2结构不相似,不符合分子间作用力对沸点影响的变化规律 2ClO2+2OH-=ClO2-+ClO3-+H2O ClO3-
(1)酸酐与对应酸中Cl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l2O的结构为Cl-O-Cl;
(2)利用氢化物的稳定性、得电子能力等判断非金属性;
(3)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大;
(4)ClO2和碱溶液反应生成亚氯酸盐(阴离子是ClO2-)和氯酸盐,为氧化还原反应,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1)酸酐与对应酸中Cl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则Cl2O是为HClO的酸酐,Cl2O的结构为Cl O Cl,其电子式为;
(2)a.氧化氯的分子式中O为负价,则非金属性O大于Cl,故a正确;
b.与金属反应得电子的数目,不能比较非金属性,故b错误;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的为水,则非金属性O大于Cl,故c正确;
d.O元素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3)上表中相对分子质量是Cl2O7>Cl2O>ClO2,其沸点的变化不是Cl2O7>Cl2O>ClO2的原因是Cl2O7、Cl2O、ClO2结构不相似,不符合分子间作用力对沸点影响的变化规律;
(4)ClO2和碱溶液反应生成亚氯酸盐(阴离子是ClO2 )和氯酸盐,为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为2ClO2+2OH-=ClO2-+ClO3-+H2O,Cl元素失去电子被氧化,则氧化产物为ClO3 。
14.(1)
(2)
(3)HF
(4) 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
(5)
(6)BC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①是H元素;②是C元素;③是N元素;④是F元素;⑤是Na元素;⑥是Al元素;⑦是S元素;⑧是Cl元素。
(1)②是C元素,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常用于文物年代测定,该核素的符号为。⑧是Cl元素,Cl-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钠的金属性最强,碱性最强的是NaOH;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F、O没有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HClO4。
(3)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S,简单气态氢化物中更稳定的是HF。
(4)C与H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是CH4,CH4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NaOH是离子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
(5)Al2O3溶于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A.单质的熔点、沸点高低与元素非金属性无关,故不选A;
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H2SO4酸性弱于HClO4的酸性,说明非金属性SC.将Cl2通入H2S溶液中生成S沉淀,说明Cl2氧化性大于S,则非金属性SD.简单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与元素非金属性无关,故不选D;
选BC。
15. Na Al2O3 HClO4 HCl
11~18号元素都位于第三周期,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
(1)除稀有气体外,同一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呈两性的是Al2O3;
(3)同一周期元素,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第三周期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Cl元素,则酸性最强的是HClO4;
(4)同一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第三周期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Cl元素,所以稳定性最强的氢化物是HCl。
16.(1)分液漏斗
(2)B处棉花变为橙色(或橙黄色)
(3)S2-+Cl2=S+2Cl-
(4) SCN-被氧化 KSCN溶液 溶液颜色变红
(5)AB
A装置用于制备Cl2,没有加热装置,H中为浓盐酸,圆底烧瓶中为KMnO4,生成的Cl2进入玻璃管中,B处发生反应Cl2+2NaBr=Br2+2NaCl,C处发生反应Cl2+2KI=2KCl+I2,Cl2进入D装置中,将S置换出来,S2-+Cl2=S+2Cl-,Cl2再进入E中,发生反应Cl2+2Fe2+=2Cl-+2Fe3+,生成的Fe3+与KSCN反应溶液变红,最后用F吸收尾气,F可以盛放NaOH溶液。
(1)由仪器的外形可知,H为分液漏斗;
(2)根据分析,B处反应Cl2+2NaBr=Br2+2NaCl,因此B处棉花变为橙色(或橙黄色);
(3)根据分析,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
(4)验证a.铁离子被氧化;b.SCN-被氧化,若Fe3+被氧化,再加KSCN不会变红,若SCN-被氧化,再加SCN-会与溶液中Fe3+反应变为红色,因此这两种假设的实验方案为取一支试管加入褪色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若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红,则说明假设b成立;
(5)A.氯气通入B处蘸有溴化钠溶液的棉花,置换出溴单质,取出B处的棉花与另一个蘸有淀粉-KI溶液的棉花G接触,棉花G变蓝,溴置换出碘单质,说明氧化性Cl2>Br2>I2,A正确;
B.由于氧化性Cl2>Br2>I2,故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B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递变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C错误;
D.Cl、Br、I对应含氧酸的种类太多,无法比较,应该是Cl、Br、I对应最高价含氧酸酸性逐渐减弱,D错误;
故选AB。
17. 分液漏斗 防止倒吸 浓盐酸 KMnO4 Na2S S2-+Cl2===S↓+2Cl-
(1)仪器A为分液漏斗,球形干燥管D能够防止倒吸,可以避免C中液体进入锥形瓶中;正确答案:分液漏斗;防止倒吸。
(2)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性:,利用氯气与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验证,则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应分别为浓盐酸、、溶液,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正确答案:浓盐酸 ; KMnO4; Na2S ; S2-+Cl2===S↓+2Cl-。
点睛:证明非金属性:,利用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原理,则B中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试管C中发生二氧化碳与硅酸钠的反应,出现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若将A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试管C中会出现同样的现象,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盐酸不是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酸),且盐酸易挥发。
18. 有红褐色沉淀和气泡产生 ③①④①② 在B、C之间连接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滴下最后一滴KMnO4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且半分钟(30s)内不褪色 12KO2+6SO2=2K2SO3+4K2SO4+7O2
黄色超氧化钾(KO2)与水反应生成KOH溶液和放出大量氧气,实验探究KO2与SO2的反应,先排除装置内空气,再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KO2反应,根据实验探究生成的产物进行实验分析,再根据得到硫酸钾和亚硫酸钾的物质的量书写方程式。
Ⅰ. 探究KO2与水的反应:取少量KO2固体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水快速产生气泡,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复燃;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溶液中含有大量的KOH溶液和H2O2溶液,向褪色后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因此产生的现象为有红褐色沉淀和气泡产生;故答案为:红褐色沉淀和气泡产生。
Ⅱ(1)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再打开K1通入N2,并维持一段时间,排除装置内空气后关闭,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K2,产生二氧化硫气体,KO2与SO2反应,再打开K1通入N2,并维持一段时间,将生成的SO2全部排除后关闭,实验完成,拆卸装置,因此正确的操作依次是③①④①②;故答案为:③①④①②。
(2)A装置是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用上述装置验证“KO2与SO2反应生成O2”还存在不足,由于二氧化硫通入到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中带出了水,水可能与KO2反应生成O2,因此改进措施是在B、C之间连接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故答案为:在B、C之间连接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4)②将N溶液移入锥形瓶中,用0.20 mol L 1酸性KMnO4溶液滴定,当出现滴下最后一滴KMnO4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且半分钟(30s)内不褪色的现象,达到滴定终点;故答案为:滴下最后一滴KMnO4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且半分钟(30s)内不褪色。
③向M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得BaSO4沉淀4.66g即物质的量为0.02mol。N中亚硫酸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根据5~2,n()=2.5×0.20 mol L 1×0.02L =0.01mol,生成的K2SO4和K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请写出装置C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KO2+6SO2=2K2SO3+4K2SO4+7O2;故答案为:12KO2+6SO2=2K2SO3+4K2SO4+7O2。
【点睛】化学实验是常考题型,主要考查对实验仪器及使用的规范要求、实验过程的分析及实验原理的理解,滴定原理的及误差分析等。
19. AlO2- +H++H2O=Al(OH)3↓ 130 0.02 5.2 g
向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开始阶段沉淀的质量不变,说明溶液中NaOH过量,则铝离子完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溶液中存在的1.16g白色沉淀为Mg(OH)2;A-B段,盐酸和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2O+AlO2-+H+=Al(OH)3↓,B点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氯化钠,沉淀为Mg(OH)2、Al(OH)3;B-C段,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氯化镁,所以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铝、氯化镁和氯化钠。
(1)A-B段偏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AlO2-+H+=Al(OH)3↓。
(2)由(3)的计算结果,C点溶液为MgCl2、AlCl3和NaCl混合液,此时所加盐酸物质的量:n(HCl)=n(NaOH)=0.13mol,C点所表示盐酸的体积为:V=0.13mol÷1mol/L=0.13L=130mL。
(3)30mL处,计算NaOH的质量,此时为NaCl溶液,溶液中Cl-来源于原混合物中的AlCl3、MgCl2和加入的30mLHCl,溶液中Na+来源于原混合物中的NaOH,A-B段发生反应:NaAlO2+HCl+H2O=Al(OH)3↓+NaCl,n(NaAlO2)=n(HCl)= 0.02L×1mol/L=0.02mol,
由Al原子守恒得原混合物中:n(AlCl3)=n(NaAlO2)=0.02mol;
由Mg原子守恒得原混合物中:n(MgCl2)=n[Mg(OH)2]=1.16g÷58g/mol=0.02mol;
由Na+离子和Cl-离子守恒得,原混合物中n(NaOH)=n(NaCl)=n(Cl-)=2n(MgCl2)+3n(AlCl3)+n(HCl)
=0.02mol×2+0.02mol×3+0.03L×1mol/L=0.13mol,m(NaOH)=nM=0.13mol×40g/mol=5.2g。
【点睛】对于图象分析题的解题规律:要明确每一段图象发生的化学反应、知道拐点代表的含义及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结合方程式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多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考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等相关物理量的转化关系,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或产物的产率的计算,同时还可以融入多种化学解题思想,比如极值法、差量法、守恒法、讨论法、特殊值法等。
20.(1)Al(OH)3+OH-=AlO+2H2O
(2)0.54g
(3)80
(4)0≤a<50
(5)2.5
根据图可知,首先发生的反应是中和过量的酸:H++OH-=H2O,然后是沉淀两种金属离子:Mg2++2OH-=Mg(OH)2↓、Al3++3OH-=Al(OH)3↓,最后是Al(OH)3的溶解:Al(OH)3+ OH-=AlO+2H2O,据此分析解答。
(1)根据图可知,首先发生的反应是中和过量的酸:H++OH-=H2O,然后是沉淀两种金属离子:Mg2++2OH-=Mg(OH)2↓、Al3++3OH-=Al(OH)3↓,最后是Al(OH)3的溶解:Al(OH)3+ OH-=AlO+2H2O,即80~90ml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 OH-=AlO+2H2O;
(2)从横坐标80mL到90mL这段可以求出n[Al(OH)3]=n(OH-)=2 mol·L-1×=0.02mol,则n(Al)= n[Al(OH)3]=0.02mol,即为0.54g;
(3)镁、铝混合物投到盐酸中,生成氯化镁和氯化铝,并且从图上可知盐酸过量,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氧化钠先与过量的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后氢氧化钠又与氯化镁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钠,当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80mL时,盐酸中的氯离子都与钠离子结合成氯化钠,根据原子守恒可知,n(HCl)=n(NaOH)=2 mol·L-1×,则盐酸的体积为V==80mL;
(4)假设盐酸溶解金属后不剩,这种情况下,酸恰好与合金反应完全,即a=0,通过极值法,当合金中完全是铝时,因为沉淀Al3+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为30mL,从图可知,中和过量的酸所消耗的碱液体积最大为50mL,但是假设不成立,最大值是不存在的,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0≤a<50;
(5)n(Al)=Al(OH)3=2mol L-1×0.01L=0.02mol,所以沉淀Al3+需要的OH-为0.06mol,即NaOH溶液的体积为30mL,镁离子和铝离子沉淀完全消耗的碱的体积为80-a,若假设盐酸不剩,所以沉淀Mg2+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最大值为50mL,求出n(Mg)的最大值为0.05mol,所以该合金中镁铝两元素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大值为0.05mol:0.02mol=2.5。
21. 同位素 2Na+2H2O=2NaOH+H2↑ 3H++Al(OH)3═Al3++3H2O Cl bc
由表中信息可知,X的阳离子核外无电子,则X为H元素;Y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其主要化合价为-4和+4,则Y为Si;Z的焰色反应呈黄,则Z为Na;W的主要化合价只有-2,则W为O;R的主要化合价为-1和+7,则R为Cl;P的主要化合价为-3和+5,其原子半径比R小,则P为N;Q的主要化合价为+3,其离子半径比Z大,则Q为Al。
(1)Cl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和37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同位素。
(2)Na的单质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
(3)Cl与Al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HClO4和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Al(OH)3═Al3++3H2O。
(4)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Si与Cl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Cl,
a.常温下Si的单质呈固态,Cl的单质呈气态,不能解释二者的非金属性强弱,故a不选;
b.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HCl>SiH4,可以解释非金属性较强的是Cl,故b选;
c.Si与Cl形成的化合物中Si呈正价,说明Si吸引电子的能力较弱,非金属性较弱,故从选。故选bc。
22. He、Mg CH2=CHCH3 NH4NO3 或NH4NO2 离子键和共价键 黄 MgCl2(熔融) Mg+Cl2↑ H2O
元素①~⑩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因素①~⑩分别是H、He、Li、C、N、O、Na、Mg、Al、Cl,据此解答。
(1)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有He、Mg;⑨是Al元素,易失3个电子形成简单离子Al3+,结构示意图为;①是H、⑥是O,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是H2O2,电子式为;⑦是Na、⑩是Cl,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为。
(2)①是H、④是C,形成相对分子质量为42的链状化合物是C3H6,结构简式为CH2=CHCH3;①是H、⑤是N、⑥是O,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盐是硝酸铵或亚硝酸铵,化学式为NH4NO3或NH4NO2,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
(3)⑦是Na、⑩是Cl,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高温灼烧时,火焰呈黄色。⑧是Mg,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备,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镁冶炼金属镁,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 Mg+Cl2↑。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④、⑤、⑥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2O。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三章铁金属材料 单元测试(答案)2022-2023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下一篇: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含解析)2022-2023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