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一种矿物由短周期元素W、X、Y组成,溶于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W、X、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简单离子与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的常见化合价有、 B.原子半径大小为
C.YX的水合物具有两性 D.W单质只有4种同素异形体
2.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Y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层电子数相等,WX2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C.与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D.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弱酸
3.W、X、Y、Z、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W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Y2是一种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R是组成人体血红蛋白的核心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Y>X B.R的单质与冷水剧烈反应
C.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D.含氧酸的酸性:Z>X
4.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Z极上有放出;单质Z可以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又知的氧化性强于。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B.
C. D.
5.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 B.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碱
C.X与Z形成的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l2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有漂白性
B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SO2 溶液变浑浊 非金属性:S>Si
C 向酸性MnSO4溶液中加入NaBiO3固体 溶液变为紫红色 氧化性:BiO>MnO
D 相同温度下,将相同大小钠块分别加到醋酸和乙醇中 生成氢气的速率:醋酸>乙醇 结合质子能力:CH3COO->C2H5O-
A.A B.B C.C D.D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②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③两种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
8.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性质递变顺序错误的是
A.离子半径:O2->F->Na+>Al3+
B.还原性:I->Br->Cl->F-
C.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
D.稳定性:H2O>H2Te>H2Se>H2S
9.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X、Y、Z、W、R是其中的五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X2->Y+
B.沸点:H2W>H2X
C.R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于W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D.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态ZR3的方法制备金属Z
10.下列图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非金属性:S>C>Si B.制取并收集SO2 C.灼烧海带 D.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溶液
A.A B.B C.C D.D
11.物质Q常用作火箭推进剂,其化学式可以用XW4ZY4表示。W、X、Y 、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之和是33,Q在高温下可发生爆炸,产生三种单质气体和一种化合物W2Y(高温时为气态常温时为液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Q高温下的爆炸产物对大气无污染性
C.X和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Z
D.W分别与X、Y、Z组成的简单二元化合物分别是碱性、中性和酸性物质
12.某公司研发出了一种新型除草剂,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W、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M与Z同主族,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简单原子半径:M>Z>W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强于M
C.X与Y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稳定性小于Z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
D.X、Z、W三种元素既可组成共价化合物又可组成离子化合物
13.T、Q、R、W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位置如图,已知W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且W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Q R
T W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Q
C.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Q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不止一种
14.短周期元素W、X、Y、Z构成的化合物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W、Y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W、X同主族,W、Y同周期,Z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是核聚变的原料,Y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D.W组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5.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含有离子键
B.和分子中都含有共价键
C.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
D.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会产生大量白烟
二、非选择题
1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元素①~⑧所处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④⑤⑧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元素④⑦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关系为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由元素⑧和⑥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正确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
(4)元素②⑦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该酸与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5)由元素①③组成的含的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
1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几种元素的位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元素⑥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
(2)元素①和③形成含共价键的化合物电子式为__________,其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3)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的部分信息如图,写岀Y、Z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②③④简单离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5)写出④的单质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6)氰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称为“拟卤素”,它和碱的反应与卤素单质和碱的反应类似。写出氰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8.回答下列问题:
I.现有下列物质:①O2、②Na2O2、③KOH、④HBr、⑤H2O2、⑥CaF2、⑦NH4Cl,用代表上述物质的序号,完成下列问题:
(1)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
(2)只由共价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
(3)由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
(4)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物质是_______;
(5)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物质是_______。
II.有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E. 电子层数,用代表上述概念的字母,完成下列问题:
(6)原子的种类由_______决定;
(7)元素的种类由_______决定;
(8)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_______决定。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W、X、Y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简单离子X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则它们均为10电子微粒, X为O,Y为Mg,W、X、Y组成的物质能溶于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W为C,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据此解答。
【详解】A.X为O,氧的常见价态有-1价和-2价,如H2O2和H2O,A正确;
B.W为C,X为O,Y为Mg,同主族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为:Y>W>X,B错误;
C.Y为Mg,X为O,他们可形成MgO,水合物为Mg(OH)2,Mg(OH)2只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能与碱反应,所以YX的水合物没有两性,C错误;
D.W为C,碳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石墨烯、富勒烯、碳纳米管等,种类不止四种,D错误;
故选A。
2.C
【分析】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2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根据原子序数的规律,则W为N,X为O,Y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层电子数相等,又因为Y的原子序数大于氧的,则Y电子层为3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Y为Mg,四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Z为S,据此解答。
【详解】A.X为O,W为N,同周期从左往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半径大小为W>X,A错误;
B.X为O,Z为S,X的简单氢化物为H2O,含有分子间氢键,Z的简单氢化物为H2S,没有氢键,所以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为X>Z,B错误;
C.Y为Mg,X为O,他们可形成MgO,为离子化合物,C正确;
D.Z为S,硫的最高价含氧酸为硫酸,是强酸,D错误;
故选C。
3.C
【分析】W、X、Y、Z、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W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则W为C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Y为O元素,X为N元素;ZY2是一种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则Z为Cl元素;R是组成人体血红蛋白的核心金属元素,则R为Fe元素。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N的原子半径大于O,故A错误;
B.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不能与水反应,故B错误;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则氨气的稳定性强于甲烷,故C正确;
D.次氯酸是弱酸,酸性弱于硝酸,所以Cl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于N的最高价含氧酸,但Cl的含氧酸的酸性不一定强于N的含氧酸,故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所以X是负极,Z是正极,故金属的活动性:;单质Z可以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说明金属的活动性:;离子的氧化性强于离子,所以金属的活动性;综上可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项正确。
5.D
【分析】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则X次外层电子数为2(不可能是8,若是8,则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就不是主族元素了),则Y最外层电子数为2,X与Z同族,X、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则X、Z最外层电子数为4,其可能是C、Si元素,X次外层电子数是2,则X是C元素,Z是Si元素,Y原子半径大于Z,则Y是Mg 元素,则X、Y、Z三种元素分别是指C、Mg、Si三种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X、Y、Z三种元素分别是指C、Mg、Si三种元素,则原子序数为Z>Y>X,故A错误;
B.Y为Mg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中强碱,故B错误;
C.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SiC,其为共价晶体,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C错误;
D.X、Z分别是指C、Si两种元素,C的非金属性比Si强,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故D正确;
答案D。
6.C
【详解】A.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l2,Cl2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溶液呈酸性所以先变红,后褪色的原因是HClO具有漂白性,故A错误;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SO2产生硅酸沉淀,溶液变浑浊,说明酸性:H2SO3>H2SiO3,H2SO3不是S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不能证明非金属性:S>Si,故B错误;
C.向酸性MnSO4溶液中加入NaBiO3固体,溶液变为紫红色,说明BiO将Mn2+氧化为MnO,则氧化性:BiO>MnO,故C正确;
D.相同温度下,将相同大小钠块分别加到醋酸和乙醇中,生成氢气的速率:醋酸>乙醇,说明电离H+(质子)能力:CH3COOH>C2H5OH,则结合质子能力:CH3COO-
7.B
【详解】①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而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如氢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正确;
②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故错误;
③两种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不一定都是极性共价键,如过氧化氢是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错误;
②③错误,故选B。
8.D
【详解】A.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O2->F->Na+>Al3+,A正确;
B.非金属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F>Cl>Br>I,则还原性:I->Br->Cl->F-,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则非金属性:Cl>S>P>Si,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O>S>Se>Te,则稳定性:H2O>H2S>H2Se>H2Te,D错误;
故选:D。
9.A
【分析】根据短周期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X、Y、Z、W、R分别是O元素、Na元素、Al元素、S元素、Cl元素。
【详解】A.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离子半径:O2->Na+,故A正确;
B.水分子能形成氢键,沸点:H2O>H2S,故B错误;
C.Cl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强于S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如酸性:H2SO4>HClO,故C错误;
D.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态Al2O3的方法制备金属Al,故D错误;
选A。
10.A
【详解】A.利用H2SO4制备CO2,再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制备出H2SiO3,即酸性H2SO4>H2CO3>H2SiO3,所以非金属性S>C>Si,A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Cu常温下不与浓H2SO4反应,B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海带灼烧在坩埚中,C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重铬酸钾强氧化性腐蚀橡胶管,需用酸性滴定管量取,D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11.D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W、X、Y 、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Q在高温下可发生爆炸,产生三种单质气体和一种化合物W2Y(高温时为气态常温时为液态),故W2Y为H2O,即W为H,Y为O,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33,Z的原子序数最大为17,此时X的原子序数为7,而比Y原子序数小的最大值为7,故X只能为N,Z为Cl,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X、Y、Z分别为N、O、Cl,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径Cl>N>O即Z> X > Y,A错误;
B.由分析可知,Q即NH4ClO4高温下产生三种单质气体即N2、O2和Cl2和一种化合物W2Y即H2O,故爆炸产物Cl2对大气有污染性,B错误;
C.由分析可知,X为N,Z为Cl,由于Cl的非金属性强于N,故X和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即HClO4>HNO3即X<Z,C错误;
D.由分析可知,W即H分别与X即N、Y即O、Z即Cl组成的简单二元化合物分别是NH3、H2O和HCl,故分别是碱性、中性和酸性物质,D正确;
故答案为:D。
12.B
【分析】X、Y、Z、W、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W为氧元素。由图中信息可知,X的原子序数最小、且能形成1个共价键,则X为氢元素;Y可形成4个共价键,则Y为碳元素;Z能形成3个共价键、且原子序数介于C和O之间,则其为氮元素;M与Z同主族,则M为磷元素。从而得出X、Y、Z、W、M分别为H、C、N、O、P。
【详解】A.Z、W、M分别为N、O、P,P3-的电子层数为3层,N3-、O2-的电子层数都为2层,且N的原子序数比O小,所以简单原子半径:P3->N3->O2-,A正确;
B.Z为N元素,O为P元素,虽然N的非金属性比P强,但N对应含氧酸的酸性不一定强于P对应的含氧酸,如HNO2的酸性比H3PO4弱,B错误;
C.X与Y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为CH4,Z与X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为NH3,C的非金属性比N弱,则该化合物的稳定性CH4<NH3,C正确;
D.X、Z、W三种元素既可组成共价化合物HNO3、HNO2,又可组成离子化合物NH4NO3等,D正确;
故选B。
13.C
【分析】W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WO2,WO2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W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W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W的质子数为16,W是S元素;根据T、Q、R、W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位置,可知T、Q、R分别是Al元素、C元素、N元素。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稳定性:CH4
C.分子中S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C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CO、CO2,故D正确;
故选:C。
14.B
【分析】短周期元素W、X、Y、Z构成的化合物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W、Y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Z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是核聚变的原料,则,Z为H,Y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Y为O,W有三个价键,W、Y同周期,则W为N,W、X同主族,则X为P。
【详解】A.根据层多径大,则原子半径:,故A正确;
B.根据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故B错误;
C.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故C正确;
D.W(N)组成的某些化合物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草等植物生长旺盛,鱼类缺少氧气而死亡,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5.C
【详解】A.氯化铵含有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选项A正确;
B.和HCl都由非金属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选项B正确;
C.极易溶于水,因为水为极性分子且含有氢键,为极性分子、含有氢键,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选项C不正确;
D.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会产生大量白烟,白烟为氯化铵颗粒,D正确;
答案选C。
16.(1)
(2)
(3) 共价化合物 氯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
(4)
(5)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①是H元素;②是C元素;③是N元素;④是O元素;⑤是Na元素;⑥是Al元素;⑦是S元素;⑧是Cl元素。
【详解】(1)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O2-、Na+、Cl-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关系为H2O>H2S。
(3)由元素Cl和Al组成的化合物AlCl3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氯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可以证明AlCl3是共价化合物。
(4)元素非金属性:Cl>S>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C、S、Cl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的是HClO4,A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Al(OH)3,HClO4与元素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由H、N元组成的含的分子是N2H4,电子式是。
17.(1) 第五周期VIIA族
(2) 1∶2
(3) HClO
(4)
(5)
(6)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是O元素;②是F元素;③是Na元素;④是Al元素;⑤是Cl元素;⑥是I元素。
【详解】(1)①是O元素,O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 ;⑥是I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五周期VIIA族。
(2)元素O和Na形成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Na2O2,Na2O2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其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3)Y是+7价氯的氧化物,Y的化学式,Z是氯元素+1价含氧酸,Z的化学式为HClO。
(4)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F-、Na+、Al3+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5)Na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是NaOH,Al与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根据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可知氰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CN、NaCNO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1)⑥
(2)①④⑤
(3)③⑦
(4)②③⑥⑦
(5)④⑤
(6)AB
(7)A
(8)DE
【详解】(1)CaF2由钙离子和氟离子构成,只含有离子键,故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⑥。
(2)O2、HBr、H2O2由非金属元素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只含有共价键,只由共价键构成的物质是①④⑤。
(3)KOH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氢氧根离子中O与H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NH4Cl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铵根离子中N与H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故由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构成的物质是③⑦。
(4)Na2O2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CaF2由钙离子和氟离子构成,KOH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NH4Cl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物质是②③⑥⑦。
(5)HBr、H2O2是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故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物质是④⑤。
(6)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故选AB。
(7)含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统称为元素,故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故选A。
(8)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所在族序数,电子层数决定所在周期数,故选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