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在图④的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
(2)在实验中,小车动能越大,发生碰撞时对木块所做的功就越,木块被碰撞后在
不溢出),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将(选填“变大”“变小”或“无法判断”)·
木板上移动的距离就越·:
24.小明用一根常见的筷子做了一些实验,请回答以下的问题。
(3)若将场景①和②中的木块均移走,利用这两个场景可探究
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并由此推断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将
五、计算题(本题满分14分,共2题)
26.图甲是小雨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
重物
重物
石块
表面高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实验装置,其中A是实心均匀
丙
人
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A,使其缓慢浸入水
(1)如图甲,小明把筷子用绳子悬挂静止后的情形,此时筷子是的(选填“平衡”或
中(水未溢出),得到F与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中实线所
“不平衡”),要使筷子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悬挂点向(选填“左”或“右”)调节,调
示,换用另一种未知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绘制出图乙中虚
节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线所示图像。求:
(2)如图乙,筷子在水平位置平衡,标记支点的位置为0,若将筷子从0点折断,设折断后
(1)物体A的密度;
的左端和右端的筷子的重力分别为G和G,则GG(选填“>”、“<”或“=”),
(2)液体的密度。
(3)小明用筷子、刻度尺、杯子和水巧妙地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①如图丙所示重物悬挂在筷子A处,移动石块悬挂在筷子B处,此时筷子在水平位置恢复平
衡,用刻度尺分别测得OA、OB的长度为8cm和6cm;
②保持重物的悬挂点位置A不变,将小石块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杯中,目的是为了保证排开水
的体积(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石块的体积,调整小石块的悬挂点位置(且
27.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
未与杯底、杯壁接触),直至在筷子C处,如图丁所示筷子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用刻度尺测得
32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小明同学用两个
(m/s)
0C的长度为10cm。通过计算,测得石块的密度为kgm'。
完全相同的滑轮设计了如图甲的滑轮组装
巴25.“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
置。当小明用如图乙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
释放,运动至木板上后与木块碰撞。通过改变小车释放时高度h、在小车中增如钩码和在木板上铺
下拉力F拉绳时,重物的速度~随时间t
垫棉布的方法,得到了图2虚线框内的四个实验场景。
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若重物与地面的!
接触面积=200cm2,不计绳重和摩擦,绳
甲
场
场景
①R
2
10c
网
10cm
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求:
圆棉布
场景
场景
(1)2-3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小车
100g钩码
父100g钩码
斜面木块
(2)2-3s,拉力F的功率,
cm
网
(3)0-1s,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图1
图2
(1)为探究小车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选用场景①和
(选填“②”、“③”或“④")
进行实验:选用场景③和④进行实验时,可探究小车动能与」
的关系:
初三物理试题
第7页共8页
初三物理试题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