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落英缤纷 B.愚公移山 C.星火燎原 D.飞沙走石
2.结合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建设正当其时,潜水搜救具有重要意义。潜水员进行水下搜救时必须随身携带的气体是
A. B. C. D.
3.化学材料在航天、国防、天文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物质的制作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羊毛手套 B.陶瓷花盆 C.合金船壳 D.塑料水杯
4.《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下列行为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B.及时清理河道垃圾
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D.大量开采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张
5.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生石灰 B.水银 C.甲烷 D.硫酸钡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 B. 蒸发食盐水
C. 量取液体 D. 收集氢气
7.亚氯酸钠是常见的漂白剂和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则亚氯酸钠的化学式为
A. B. C. D.
8.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石油、氯化氢、黄铜 B.澄清石灰水、干冰、金刚石
C.天然气、空气、汞 D.乙醇、小苏打、红磷
9.为了使蔬菜等绿色植物叶色浓绿,需施用的肥料是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10.一氯乙酸可用作除锈剂,下列有关一氯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氯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5g
B.1个一氯乙酸的分子中含有1个氧气分子
C.一氯乙酸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一氯乙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烟
C.米饭、面条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D.合金比其组成金属的熔点低、硬度大
12.实验室通过稀释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需加入水的质量为30g
B.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D.实验的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1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除去中少量的:加入足量蒸馏水,溶解后过滤
B.除去中少量的:高温煅烧
C.鉴别和:用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D.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14.取40g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加入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可能为
A.25g B.45g C.55g D.65g
二、填空题
15.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
(2)构成纯碱的阴离子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_____。
16.如图A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B、C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钙的原子序数为_____;
(2)构成B粒子和C粒子的元素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钙原子与B粒子的化学性质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17.
(1)大气污染物中的氮氧化物(如、NO)可用溶液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2)和NO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
1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_____。时,195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_____。甲物质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_____的方法提纯甲。
19.甲烷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清洁能源,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若3.2g甲烷不完全燃烧,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测得生成的气体中有2.2g二氧化碳,则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0.A、B、C、D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以一步进行,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A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B、C、D均为碱,D为蓝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_____,写出D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写出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三、简答题
21.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的汞柱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长。
(2)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四、填空题
22.向绿色低碳发展是人类转型之路。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可用于温室气体的消除。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_____。
五、实验题
23.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的装置图。
(1)实验开始前,为什么要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喷灯?
(2)写出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一种尾气处理的方法。
六、简答题
24.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金属的性质:将镁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若将所得滤渣投入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
(2)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哪些物质?
(3)写出上述两种情况中,均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七、计算题
25.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氢气是一种最理想的绿色能源。
(1)氢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了氢气的_____性质。
(2)点燃氢气时,必须先_____,再点燃,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下图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氢气。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若用C装置(原来瓶中是空气且正立)收集,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要制得干燥的氢气可让气体先通过B装置再收集,则B中应盛放_____(填试剂名称)。
(4)电解水可制得氢气和氧气,图D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水中添加了少量的)。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玻璃管a尖嘴口,打开活塞,若观察到_____,则证明该气体为。
(5)将一根10g的已生锈的铁钉(不含其他与稀硫酸反应的杂质)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共收集到0.3g氢气,计算铁钉中未生锈的铁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C
【详解】A、落英缤纷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愚公移山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星火燎原过程中,可燃物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D、飞沙走石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C。
2.B
【详解】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潜水与理疗急救时供给呼吸,化学式O2,故选B。
3.D
【详解】A、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有利于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故选项A正确;
B、及时清理河道垃圾,有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故选项B正确;
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故选项C正确;
D、大量开采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张,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故选项D错误;
故选:D。
5.C
【详解】A、生石灰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氧离子构成;
B、水银是汞单质,由汞原子构成;
C、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
D、硫酸钡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
故选C。
6.B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选项A错误;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选项B正确;
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C错误;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氢气时,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亚氯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 则亚氯酸钠的化学式为NaClO2。
故选B。
8.B
【详解】A、石油含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氯化氢是含氢、氯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黄铜含铜、锌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B、澄清石灰水含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化合物;金刚石是碳单质,选项正确;
C、天然气、空气均含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汞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选项错误;
D、乙醇是含碳、氢、氧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属于化合物,红磷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选项错误。
故选B。
9.A
【详解】氮肥充足会使植物枝繁叶茂、果实硕大,为了使蔬菜等绿色植物叶色浓绿,需施用的肥料是氮肥;
故选:A。
10.D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常省略不写,故选项A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一氯乙酸的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B错误;
C、一氯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3):35.5:(16×2)=24,:3:35.5:32,所以一氯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C错误;
D、一氯乙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16×2)=3:4,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遇水会在瓶口出现白雾,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米饭、面条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合金比其组成金属的熔点低、硬度大,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详解】A、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需要10%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则加入水的质量为50g-20g=30g。正确;
B、稀释前后只向溶液中加入溶剂水,则溶质的质量不变,正确;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会使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偏大,错误;
D、实验的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因为使用的是溶液稀释进行配置,不需要称量质量。正确;
故选C。
13.D
【详解】A、硝酸钾和硫酸镁都能溶于水,故加入足量蒸馏水,溶解后过滤无法除去硝酸钾中的硫酸镁,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高温煅烧把碳酸钙除掉了,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用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无法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烧杯,观察现象,若有水雾生成,证明酒精燃烧产物有水,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酒精中含有氢元素,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4.B
【详解】根据,。则盐酸中溶质质量应在36.5g~54.75g之间,故选B。
15.(1)
(2)
(3)
【详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氮气由氮元素组成,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符号为N。
(2)纯碱是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阴离子是碳酸根离子,符号为。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元素与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氧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
16.(1)20
(2)相同
(3)相似
【详解】(1)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中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钙的原子序数为20;
(2)B粒子和C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构成B粒子和C粒子的元素相同;
(3)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钙原子与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2,则钙原子与B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17.(1)NaNO2
(2)分子构成不同
【详解】(1)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2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2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反应后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2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2个钠原子,1个X分子中含有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1个钠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NaNO2;
(2)分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NO2 和NO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18.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详解】t1℃时为甲、乙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则此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为25g;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则195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195g-150g;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则甲物质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9. 4.2
【详解】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若3.2g甲烷不完全燃烧,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测得生成的气体中有2.2g二氧化碳,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守恒,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之和,3.2g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的2.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故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4g-0.6g=1.8g,所以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20.
【详解】A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则A是碳酸钠,化学式Na2CO3。
B、C、D均为碱,D为蓝色沉淀,则D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若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C是氢氧化钙。A碳酸钠可以和B相互转化,则B是氢氧化钠,C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B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21.(1)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增大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详解】(1)水银温度计的汞柱是由金属汞组成,而汞是由汞原子构成,根根原子的共同特征:“原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知,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的汞柱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长,故答: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增大。
(2)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因此氮气可用于作保护气。
22.(1)
(2)
【详解】(1)从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水和乙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甲烷和丁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参加反应的甲水和乙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18):44=9:11。
23.(1)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
(3)在实验装置尾部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
【详解】(1)一氧化碳可燃,不纯时点燃易发生爆炸,故实验开始前,要先通入CO一段时间,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玻璃管中发生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3)尾气中含有毒的一氧化碳,不处理会污染空气,可在实验装置尾部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
24.(1)硝酸镁、硝酸亚铁[或、]
(2)银、铁(或、)
(3)
【详解】(1)活动性Mg>Fe>H>Ag,则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如硝酸银有剩余,则继续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将所得滤渣投入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没有镁和铁。则一定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生成,不确定是否有硝酸银剩余。
(2)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亚铁,则滤渣中一定有铁和置换出的银,不确定镁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是否有剩余。
(3)一定发生镁和硝酸银生成银和硝酸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可确定一定没有发生铁和硝酸银的反应。(1)可确定一定发生铁和硝酸银的反应。
25.(1)密度比空气小
(2) 验纯
(3) a 浓硫酸
(4)木条复燃
(5)解:设铁钉中未生锈的铁的质量分数为。
答:铁钉中未生锈的铁的质量分数为84%。
【详解】(1)氢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了氢气密度小于空气的性质。
(2)氢气有可燃性,所以点燃氢气时,必须先验纯,再点燃,以免氢气不纯发生爆炸。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3)锌粒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应从短管a中通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要制得干燥的氢气,应在B中盛放浓硫酸。
(4)根据水电解产生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可判断产生气体较少的a中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玻璃管a尖嘴口,打开活塞,若观察到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为O2。
(5)见答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