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具有氧化性,可用作葡萄酒抗氧化剂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其热溶液除去金属餐具表面油污
C.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D.次氯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有色物质的漂白剂
2.某电镀厂废水的pH为0.45,主要含有Sn2+、Ni2+和SO,还含有少量的Fe2+和Co2+,处理该废水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氧化沉铁”时,可适当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
B.调节pH至6.5,进行“氧化沉钴”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Co2++H2O+4OH-=2Co(OH)3↓+Cl-
C.“滤液”中溶质主要为Na2SO4,可回收利用
D.“酸溶”所得SnSO4经电解可回收得到金属Sn
3.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应用或说法与水解无关的是
A.用浓氨水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
B.TiO2化学性质稳定,制备时用TiCl4加入大量水,同时加热,生成物再经焙烧可得
C.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晶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至指定浓度
D.长期施用硫酸铵化肥的土壤,易变酸性,可施用适量的熟石灰
4.盐类水解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事实跟水解原理无关的是
A.热的溶液可以增强清洗油污的效果 B.铵态氮肥不适宜与草木灰混用
C.用制备时加入大量的水并加热 D.保存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
5.下列哪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
A.K+、、、CH3COO-
B.常温,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浓度为1×10-10mol/L的溶液中:K+、Na+、Cl-、
C.Fe3+、Na+、Cl-、
D.Fe2+、H+、Cl-、
6.25℃时,将HCl气体缓慢通入0.1 mol/L的氨水中,溶液的pH、 体系中微粒浓度的对数值(lgc) 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t=]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时, 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0-9.25
B.P2所示溶液: c ()>100c (NH3·H2O)
C.t=0.5时,c ()+c (H+)
7.下列溶液一定显中性的是
①常温下pH=7的溶液
②c(H+)=c(OH-)的溶液
③遇酚酞试液不变色的溶液
④水电离的c(H+)=1×10-7mol/L的溶液
⑤能使甲基橙溶液显黄色的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⑤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除去Cu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选用CuO固体
B.配制一定浓度的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稀硫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C.在NaHS溶液中,滴入少量CuCl2溶液,产生黑色沉淀,的水解程度增大,pH增大
D.用饱和氯化铵溶液可以清洗钢铁表面的锈迹
9.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数目为
B.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减小
C.
D.加入固体,溶液酸性减弱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Al3+、Na+、S2﹣、NO
B.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C.实验室盛放Na2CO3,Na2SiO3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D.相同浓度的NaX、NaY、NaZ的溶液,其pH依次增大则HX、HY、HZ的酸性依次减弱
11.镀锌铁皮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锌(),其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酸溶过程中使用浓硫酸可以提高浸取率
B.“氧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调pH”中可以用Zn(OH)2代替ZnO
D.从“过滤”所得滤液中获取晶体的操作为:蒸发滤液至有大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12.常温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知盐溶液NaX的,则当升高温度时,溶液的pH可能减小
B.的HCl溶液与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小于7
C.的盐酸、溶液中,
D.往的盐酸中分别加入的氨水、NaOH溶液至中性,消耗氨水的体积小
13.常温时,向(苯甲酸)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与微粒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溶液对应的pH为3.2
B.b点对应的NaOH溶液体积为10.00mL
C.c点溶液中:
D.常温时,的水解常数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25℃时,某些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如下: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NH3·H2O
电离平衡常数K 1.8×10-5 K1=4.3×10-7 K2=5.6×10-11 3.0×10-8 1.8×10-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0.1mol·L-1的CH3COOH在水中约有1%发生电离,将该溶液加蒸馏水稀释,在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____。
A.c(H+) B.c(CH3COOH)/c(H+) C.c(H+)·c(OH-) D.c(OH-)/c(H+)
(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八种溶液:①Na2CO3②NaClO③CH3COONa④NaHCO3⑤NH4NO3⑥(NH4)2SO4⑦NH4HSO4⑧CH3COONH4,这些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填编号,下同);上述⑤⑥⑦⑧四种溶液中c()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3)实验室中配制FeSO4溶液时常加入_______;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_______。
(4)常温下0.1mol·L-1的(NH4)2CO3溶液呈_______性(填“酸”、“中”、“碱”)。
(5)在25℃下,将a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c(C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
15.在一定温度下,有 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用 a、b、c 填空):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若三者 pH相同时,中和等体积的该三种溶液所需 NaOH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3)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4)在25℃下,将a mol/L的醋酸与0.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 pH=7,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5℃时 CH3COOH的电离常数 Ka=_______
16.已知:25℃时,CH3COOH的Ka=1.6×10-5,NH3·H2O的Kb=1.6×10-5。
(1)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趋势图如图所示。
①加水前冰醋酸的导电能力几乎为零,原因是_______。
②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中,n(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用a、b、c表示)。
③c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种类共有_______种。
(2)常温下,在0.1mol·L-1的CH3COOH溶液和0.1mol·L-1的NH3·H2O溶液中:
①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_______mol·L-1;0.1mol·L-1的NH3·H2O溶液中c(H+)=_______mol·L-1。
②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1mol·L-1的NH3·H2O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两种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向CH3CO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的过程中,的值逐渐减小
b.0.1mol·L-1的NH3·H2O溶液与0.2mol·L-1的NH3·H2O溶液中,Kb的值相同
c.常温下,将10mL0.1mol·L-1NH3·H2O溶液加水稀释至10L后,的值减小
d.CH3COOH溶液和NH3·H2O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相同
三、实验题
17.亚硝酰氯 是一种黄色气体, 熔点为-64.5℃, 沸点为-5.5℃, 常用于合成洗涤剂, 触媒及用作中间体, 可由 与 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夹持装置略)。
已知:①
②
③
④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有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装置 C 中所盛试剂名称是_______; 若装置 B 中压强过大,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3)实验时, 待装置 D中三颈烧瓶内充满黄绿色气体时, 再将干燥的NO压于三颈烧瓶中,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4)装置 D 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
(5) 纯度测定, 步骤如下 (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
Ⅰ. 取5.00g三颈烧瓶中所得产物溶于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中, 然后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和KI, 并通入足量,将全部赶出, 最后将溶液稀释至
Ⅱ.取 上述所得溶液, 用淀粉作指示剂, 用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最终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 则 纯度为_______%
18.某实验小组对FeCl3溶液与Na2SO3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已知:铁氰化钾的化学式为K3[Fe(CN)6],用于检验Fe2+,遇Fe2+离子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1】
装置 实验现象
现象ⅰ:一开始溶液颜色加深,由棕黄色变为红褐色。 现象ⅱ: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变为浅黄色。
(1)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溶于浓盐酸,再稀释至指定浓度。结合化学用语从化学平衡角度说明浓盐酸的作用:_________。
(2)探究现象ⅰ产生的原因:
①甲同学认为发生反应:2Fe3++3+6H2O2Fe(OH)3(胶体)+3H2SO3;他取少量红褐色溶液于试管中,继续滴加1 mol/LNa2SO3溶液,发现溶液红褐色变深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认为还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他取少许红褐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和_________,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产物中含有。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严谨,因为在上述过程中可能被其它物质氧化。为了进一步确认被氧化的原因,丙同学设计了实验2。
【实验2】
用下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
③实验2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丙同学又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正极的产物,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解释现象ⅱ产生的原因:综合上述结果,请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现象ⅱ产生的原因为_________。
四、计算题
19.计算,已知 lg2=0.3; lg5=0.7。
(1)常温下硫酸溶液的浓度为0.005mol·L-1.则pH=_______; 用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100倍,则pH=_______; 再继续稀释100000倍,则pH=_______。
(2)常温下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1,则溶液的pH=_______;由水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_______;
(3)常温下将pH=4的盐酸和pH=12的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_;
20.向产品中依次加入足量和足量稀,加热至充分反应,再用溶液滴定剩余至终点,消耗溶液的体积为(已知:及均被还原为。相对分子质量: 86.94; 134.0)产品纯度为__________(用质量分数表示)。
21.实验室中有6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纯碱、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铝、硫酸氢钠、氯化钾。除蒸馏水和试管、胶头滴管外,无其它任何试剂和仪器。某学生通过以下实验步骤即可鉴别它们。请填写下列空白:
(1)各取适量固体于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观察到的现象以及被检出的一种物质是: ______;
(2)分别将所剩5种溶液依次编号为A、B、C、D、E,然后进行两两混合。观察到C没有出现任何现象;D分别和A、B、E混合时均产生了白色沉淀;B和E混合时既有白色沉淀产生,又有无色气体放出。据此可推断出:
①A、C、D三物质的化学式依次是______;
②B、E两者中有一种可与A反应,它与足量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在两两混合时,能确定BE成份的实验现象及结论是:______;
(3)上述物质溶于水抑制水的电离,且溶液显酸性的物质的化学式及其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
22.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是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物质A与物质B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C是离子化合物,D是一种强碱,写出C的一种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若E的水溶液呈现弱酸性,D是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化合物。
①用电离方程式解释D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等式表示E与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正盐的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是一种气体,D是一种强酸,则:
①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变为红棕色,则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常温下物质A与物质B生成1mol气体C的△H为-57.07kJ·mol-1,1 mol气体C与H2O反应生成D溶液和E气体的△H为-46kJ ·mol-1,写出物质A与物质B及水生成D溶液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A—I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A—I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化合物A的焰色反应显黄色,C、D、E是气态单质,F、H是气态化合物,两者在通常状况下反应产生大量白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I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2)写出电解A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F、空气和水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可以合成酸M,M的浓溶液与铜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写出M的浓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的溶液可使Mg(OH)2悬浊液溶解。若Mg(OH)2饱和溶液中的c(Mg2+)=0.18mol/L,则溶液的pH是__________。
(已知:Ksp[Mg(OH)2]=1.8×10-11mol/L)
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A 6.C 7.A 8.C 9.D 10.A 11.C 12.B 13.B
14.(1)D
(2) 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⑥⑦⑤⑧
(3) 铁粉和稀硫酸 水解大于电离 Al3++3=Al(OH)3↓+3CO2↑
(4)碱
(5)10-9/(a-0.01)
15. b>a>c c>a=b a=b>c
16.(1) 冰醋酸中几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a(2) 1.265×10-3 7.9×10-12 等于 CH3COOH+NH3·H2O=CH3COO—+NH+H2O
(3)b
17.(1) 恒压滴液漏斗 ClO+6H++5Cl—=3Cl2↑+3H2O,
(2) 浓硫酸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3)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NO被氧化
(4)防止水蒸气进入D中,降低NOCl的产率
(5)78.6
18.(1)Fe3++3H2OFe(OH)3+3H+,盐酸抑制氯化铁水解
(2) SO2 2Fe3+++H2O=2Fe2+++2H+ 足量BaCl2溶液 Fe3++e-=Fe2+ Fe3+能够氧化
(3)随着FeCl3与Na2SO3之间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FeCl3与Na2SO3浓度降低,使得平衡2Fe3++3+6H2O2Fe(OH)3(胶体)+3H2SO3逆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
19. 2 4 7 12 11.7
20.
21. 有一支试管中的物质不溶于水,该种物质是Mg(OH)2 NaHSO4、KCl、BaCl2 CO+2H+=H2O+CO2↑ 在B、E两溶液中,与A混合时产生气体的是纯碱,否则是硫酸铝 NaHSO4;原因是:NaHSO4=Na++H++SO,所产生的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
22. Na2O2 H++A1O2-+H2OA1(OH)3 A13++3OH- c(Na+)+ c(H+)=c(OH-)+ c(HS-)+2 c(S2-) 3NO2+H2O=2HNO3+NO NO2能溶于浓H2SO4,因而不能用浓H2SO4干燥NO2 4NO(g) +3O2(g)+2H2O(1)=4HNO3(aq);△H=-618.42kJ·mol-1
23.(1)
(2)2Cl-+2H2OCl2↑+H2 ↑+2OH-
(3)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