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检测题 (答案)2022-2023高二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O2(g),发生如下反应:2NO2(g)2NO(g)+O2(g),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C.混合气体中NO2、NO、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D.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同时生成2n mol NO2
2.将装有气体的圆底烧瓶(封口)置于冰水浴中,圆底烧瓶中气体颜色变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
B.烧瓶内压强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新的平衡
C.气体颜色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新的平衡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新的平衡
3.对可逆反应,有关反应条件改变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
C.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
D.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加
4.利用可消除的污染,反应原理为。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和,测得不同温度下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 温度/K 时间/ 物质的量 0 10 20 40 50
① 0.50 0.35 0.25 0.10 0.10
② 0.50 0.30 0.18 M 0.18
A.由实验数据可知,温度
B.实验①中内,的降解速率为
C.,且该反应为
D.该反应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
5.在反应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6.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应2X(s)Y(s)+Z(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若c(Z)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
B.再加入一定量Z,达新平衡后m(Y)减小
C.再加入等物质的量的Y和Z,达新平衡后c(Z)增大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可判断该反应达平衡
7.在下列变化中,体系的熵增大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 B.硝酸铵溶于水
C.水结冰 D.
8.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20mol/L。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x+y<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降低 D.C的体积分数增大
9.某温度下,把一定量的NH4Cl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4Cl(s) NH3(g)+HCl(g),2HCl(g) Cl2(g)+H2(g)。2 min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 mol·L-1,HCl的浓度为4 mol·L-1,若上述反应速率用v(NH3)表示,则下列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A.2.5 mol·L-1·min-1 B.2.0 mol·L-1·min-1
C.1.25 mol·L-1·min-1 D.0.5 mol·L-1·min-1
10.某温度下,可逆反应: 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11.下图表示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制H2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I是将太阳能转化为了化学能
B.过程I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C.过程II中每消耗72gFeO转移2mol电子
D.该方法具有节约能源、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12.已知1molH2O2分解放出热量98kJ。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是:i. H2O2+I-=H2O+IO-,ii.H2O2+IO-=H2O+O2↑+I-。H2O2分解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加催化剂后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①的活化能等于98kJ mol-1
C.i和ii均为放热反应
D.i的化学反应速率比ii的小
13.温度为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甲、乙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CO(g)和,发生反应: .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 甲 乙
反应物 CO CO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1.2 0.6 2.4 1.2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0.9 0.3 a b
A.甲容器中,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3.2kJ
B.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C.乙容器中,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35%
D.平衡时,乙中CO的浓度是甲中的2倍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吸热或放热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1)反应A(g)+B(g)=C(g)+D(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ΔH=___________ (用E1、E2表示);
②加入催化剂对该反应的ΔH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
(2)CO2会带来温室效应。目前,工业上采用氢气还原CO2制备乙醇的方法已经实现:2CO2(g)+6H2(g) C2H5OH(g)+3H2O(g)。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CO2和8mol H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测得混合气体中c(C2H5OH)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0~10min内,v(H2O)=___________mol L-1 min-1。
②反应达到平衡时,n(H2)=___________mol。
③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4(g)+4NO2(g) 4NO(g)+CO2(g)+2H2O(g)。下列说法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是____。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v正(NO2)=4v逆(CO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NO2的同时生成n mol NO
15.与研究物质变化一样,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
(1)已知二甲醚(CH3OCH3,常温下呈气态),H2的燃烧热分别为1455kJ/mol、286kJ/mol。请写出表示二甲醚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利用二甲醚制取H2,总反应为CH3OCH3(g)+3H2O(g)6H2(g)+2CO2(g)。已知H2O(g)=H2O(l) △H=-44kJ/mol,则总反应的△H=___。总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选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2)二甲醚制H2的总反应分两步完成:
二甲醚水解:CH3OCH3(g)+H2O(g)2CH3OH(g) 活化能Ea1
甲醇与水蒸气重整:CH3OH(g)+H2O(g)CO2(g)+3H2(g) 活化能Ea2
已知Ea1远小于Ea2。在恒温恒容容器内,一甲醚与水按1∶3投料进行制氢,请在图中画出甲醇(CH3OH)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___。
(3)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某二甲醚熔融碳酸钾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Y为氧化物。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___。
三、实验题
16.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
实验序号 A溶液 B溶液
① 20mL0.1mol·L-1H2C2O4溶液 30mL0.01mol·L-1KMnO4溶液
② 20mL0.2mol·L-1H2C2O4溶液 30mL0.01mol·L-1KMnO4溶液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若实验①在2min末收集了4.48mLCO2(标准状况下),则在2min末,c(MnO)=___mol·L-1。
(3)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外,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___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4)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图二,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该反应放热、②____。
17.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反应:+H2C2O4+H+→Mn2++CO2↑+H2O(未配平)。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利用酸性KMnO4溶液和H2C2O4溶液的反应来研究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
甲组方案:通过测定生成CO2气体体积的方法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5℃时将装置中的A溶液一次性加入B溶液(均已加入等量硫酸酸化)中。

实验编号 A溶液 B溶液
① 2 mL 0. 1 mol/LH2C2O4溶液 4mL0.0l mol/L酸性KMnO4溶液
② 2 mL 0. 2 mol/LH2C2O4溶液 4mL0.0l mol/L酸性KMnO4溶液
(1)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现该实验目的还欠缺的仪器:_______。比较①、②两组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乙组方案:用4mL0.0l mol/L酸性KMnO4溶液与2 mL 0. 01 mol/L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具体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 10%硫酸的体积/mL 温度/℃ 其他物质
Ⅰ 2 20 —
Ⅱ 2 20 少量MnSO4粉末
Ⅲ 2 30 —
Ⅳ 1 20 1mL蒸馏水
(3)若要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应对比实验______(填序号,下同);
若要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应对比实验________。
(4)对比实验I和实验Ⅳ,可以研究硫酸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Ⅳ中加入1 mL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8.将等物质的量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 mol/(L·min)。求:
(1)此时A的浓度________及反应开始前放入容器中A、B物质的量____________。
(2)B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
(3)x值_______。
19.一定条件下,用Fe2O3作催化剂对燃煤烟气进行回收。反应为:2CO(g)+SO2(g)2CO2(g)+S(s),ΔH<0.T℃时,在容积恒为1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总物质的量为2mol气体,此时体系总压强为P0,按n(CO)∶n(SO2)为1∶1、3∶1投料时SO2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如图。
(1)图中表示n(CO)∶n(SO2)=3∶1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用SO2的浓度变化表示曲线b在0~30min内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此时该平衡体系的Kp为___________(Kp以分压表示)。
20.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需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在净化装置中CO和NO发生反应2NO(g)+2CO(g) N2(g)+2CO2(g) ΔH=-746.8kJ·mol-1。实验测得:v正=k正·c2(NO)·c2(CO),v逆=k逆·c(N2)·c2(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1)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逆增大的倍数。
(2)若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NO,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达平衡时总压为起始时的90%,则=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1.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可以作为水溶液中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ⅱ补充完整。
ⅰ.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ⅰ、ⅱ反应速率与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
分别将18饱和溶液加入2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易溶解在溶液中)
序号 A B C D
试剂组成 0.4 a 和0.2mol·L-1H2SO4 0.2 0.2和0.0002
实验现象 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 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 无明显现象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为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____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的歧化反应速率。结合ⅰ、ⅱ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2.下图所示各物质是由1~20号元素中部分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条件未列出。已知D、L、M为气体单质,C、E、H为气体化合物,反应②、④、⑥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反应⑤是实验室制备气体C的重要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的结构式为 __________。
(2)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用编号填空)。
(3)C、H的熔沸点比较:C___H(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物质A由三种元素组成,1molA与水反应可生成1molB和2molC,A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
(5)在一定温度下,有甲、乙两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
I.向甲容器中通入3 mol M和4 mol L,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a mol。此时,M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下列能提高反应物L的转化率,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并没有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①降低合成塔温度 ②适当增大压强
③不断分离出产物C ④加入合适催化剂
II.向乙中通入2 mol C,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与I中第一次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还需通入__________mol M和__________mol L。
III.若起始时,向乙中通入6mol M和8mol L,达到平衡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b mol,
则________(选填“>”、“<”或“=”)。
23.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常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Z M Q R T X
原子半径/nm 0.077 0.130 0.111 0.099 0.073 0.102
常见化合价 +4,-4 +2 +4,-4 -1,+7 -2 +6,-2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如需填化学用语的,请用各元素的元素符号表示)
(1)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
(2)R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气态氢化物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3)写出M的单质与ZT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Q的最高价氧化物在现代通信的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
(5)已知XO2在500℃,1大气压下被氧气氧化,每生成1 mol气态XO3,放出98.3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用Z的单质与水蒸气反应制水煤气,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B 6.B 7.B 8.C 9.A 10.B 11.C 12.D 13.D
14. 放热 E1-E2或-(E2-E1) 无影响 0.15 2 1.69 BC
15.(1) CH3OCH3(g)+3O2(g)=2CO2(g)+3H2O(l) △H=-1455kJ/mol 129kJ/mol 高温
(2)
(3)CH3OCH3+6-12e-=8CO2+3H2O
16. 浓度 0.0052 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时间) 产物Mn2+(或MnSO4)是反应的催化剂
17.(1)2:5
(2) H2C2O4的浓度 秒表 测定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或者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的时间)
(3) I、Ⅱ I、Ⅲ
(4)确保两组实验中c(KMnO4)、c(H2C2O4)和溶液总体积相同
18.(1) 0.75mol/L 3mol
(2)0.05mol/(L·min)
(3)2
19.(1)a
(2) 0.0083mol·L-1·min-1
20.(1)小于
(2)20/81
21. 0.4 是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反应ⅱ比反应ⅰ快,D中由反应ⅱ产生的使反应ⅰ加快
22. O=C=O ③⑧ > C中含有氢键,造成熔沸点偏高 CaCN2 a/6 ① 2 1 <
23.(1)第三周期第VIA族
(2)稳定
(3)2Mg+CO22MgO+C
(4)光导纤维
(5)SO2(g)+O2(g)SO3(g) △H=-98.3kJmol-1
(6)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五原中学化学中考模拟试卷(三)(含解析)

下一篇: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