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有关于“鼻冲水(氨水)”的记载:“鼻冲水,……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方不减……”下列有关“鼻冲水”的推断错误的是( )
A.鼻冲水易挥发,具有刺激性气味
B.鼻冲水滴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C.鼻冲水中含有多种分子和离子
D.鼻冲水中不存在分子
2.(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化学物质的保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亚硫酸钠固体密封保存
B.实验室里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工厂里浓硫酸保存在铁质器皿中
D.烧碱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3.(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下列过程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 B.铜与稀硝酸反应
C.根瘤菌将氮气转化成氨 D.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
4.(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硫黄是一种黄色晶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不存在硫黄
B.氯气的氧化性比硫黄强
C.硫黄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时均作还原剂
D.利用酒精可以提取黑火药(主要成分为硝酸钾、木炭、硫黄)中的硫黄
5.(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电能属于可再生性能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力发电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化学电源均是安全、无污染的
D.生活中的化学电源均属于二次电池
6.(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保持温度不变,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反应达到限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C将可能全部转化为CO
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等于零
C.容器内的压强比反应前小
D.调控反应条件可以提高反应进行的程度
7.(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已知N2(g)和H2(g)反应生成2molNH3(g)时放出的热量为QkJ,那么1mol N2(g)和3mol H2(g)在适宜的条件下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NH3(g)时,放出的热量( )
A.大于QkJ B.等于2QkJ C.小于QkJ D.无法确定
8.(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将0.1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硫粉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充分反应后,分离出的产物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3.2g,则该金属单质不可能是( )
A.钙 B.铜 C.铁 D.镁
9.(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分析下图可知( )
A.HCl分解为与时放出热量
B.断开1molHCl中化学键时吸收热量431kJ
C.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丙>乙>甲
D.1mol和1mol的总能量小于2molHCl的能量
10.(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一定条件下,硫酸亚铁固体可发生如下反应:,若将此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溶液中,则( )
A.逸出气体 B.溶液中析出沉淀
C.溶液中析出沉淀 D.溶液显中性
11.(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某气体可能含NO、、中的一种或几种,将盛满一定量此气体的集气瓶倒扣入水中(如图A),最终集气瓶内有气体剩余(如图B),则原气体( )
A.一定含有 B.一定含有NO C.一定不含NO D.一定含有
12.(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已知反应:(浓),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每生成2mol,转移的电子数为
B.标准状况下,22.4L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C.含1mol的浓硫酸中共有个
D.反应生成的和的分子数之比为2∶1
13.(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陶瓷可用于生产绝缘材料、卫生洁具等
B.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英,水泥大量用于建筑和水利工程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金刚石,具有良好的传输信号能力
D.石墨烯具有电阻率低、强度高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14.(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下图的是( )
A.锌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B.和的反应
C.钠与水的反应 D.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
15.(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能源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原动力,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煤和石油属于化石燃料
B.氢能属于清洁能源,也属于可再生能源
C.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源是应该长期坚持的能源政策
D.“减少能源的使用”能完全解决能源不足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16.(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市场上的自热快餐盒在使用时只需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就会放出热量,加热食品。其发热包中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
A.氧化钙 B.炭粉 C.浓硫酸 D.木屑
17.(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将少量的溶液与过量的KI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向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证明该反应存在一定的反应限度( )
A.氯化钠溶液 B.淀粉溶液
C.硫氰化钾溶液 D.硝酸银溶液
18.(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下列不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的是( )
A.玻璃 B.水泥 C.陶瓷 D.碳化硅
19.(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刚开始小球m(不与稀硫酸反应)悬浮于稀硫酸中,若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并闭合K,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并有气泡冒出
B.烧杯中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
C.溶液中的流向锌片,流向铜片
D.一段时间后,小球m会浮出液面
20.(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某同学向一份溶液样品(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中加入一定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盐酸,发现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此溶液样品中一定含有( )
A. B. C. D.和
二、实验题
21.(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对于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反应,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其反应速率。某小组利用实验探究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请回答:
(1)①将0.1mol·L-1的稀硫酸滴入烧瓶中的铁片上,观察注射器活塞被外推的速度,从而判断反应的速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把铁片换为铁粉进行实验,注射器活塞被外推的速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说明 。
③适当升高烧瓶内液体的温度,注射器活塞被外推的速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说明 。
④将0.1mol·L-1的稀硫酸换为1mol·L-1的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将稀硫酸换为98.3%的浓硫酸,可观察到 ,原因是 。
(2)结合上述实验,小组成员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烧瓶中加入少量固体,增大了溶液中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B.若烧瓶中预先加入一定体积的NaCl稀溶液,反应速率将明显减小
C.加大稀硫酸的用量,反应速率会明显加快
22.(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实验室有一份粗盐样品,含有和杂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请回答:
(1)操作1和操作3的名称分别为 和 。
(2) 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A溶液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主要作用是 ,A溶液与溶液的滴加顺序 (填“能”或“不能”)交换。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制得的NaCl固体并不纯净,原因是 ,你提出的解决方案是 。
三、填空题
23.(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工具。下图是氮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请回答:
(1)图中的a可以用作火箭氧化剂,其化学式为 。
(2)无色的b和红棕色的c均为空气污染物,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任填一种)。工业上可用c生产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被氧化的氮与被还原的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生产时的尾气中含有少量的b和c(假设两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可将其通入烧碱溶液中加以吸收并生成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可以利用下图装置制取,其原理是 ,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其中盛装的是 (填物质名称)。
24.(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某同学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三根金属丝,查看实验室清单,初步判断它们可能是Cu、Fe、Al、Mg、Ag中的三种,为了确定三者的材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1)首先将三根金属丝分别编为1、2、3号,观察打磨后的金属丝外观,三者均为银白色,由此判断三者均不可能是 (填化学式,下同)。
(2)i.将三者分别插入稀硫酸,1、3号表面产生气泡,2号表面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ii.为进一步确定1、3号的材质,他将两根金属丝上端连接后同时插入稀硫酸,1号表面产生气泡,3号表面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如下图一所示)。对此他提出三种可能:
第一种:1号为Fe,3号为Mg。
第二种:1号为 ,3号为 。
第三种:1号为 ,3号为 。
(3)他继续将1、3号两根金属丝连接检流计后同时插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如上图二所示。
综合上述所有的实验现象,他判断出三根金属丝1号为 ,2号为 ,3号为 。
25.(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B、C均为气体)。
(1)结合图像信息,判断该反应可能是 (填选项序号)。
①;②;③
(2)试计算:
①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时,以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
②反应达到限度后A物质的转化率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氨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 氨水易挥发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氨气 ,A不符合题意 ;
B.氨水溶液显碱性,遇到酚酞溶液变红色,B不符合题意 ;
C. 氨水中有氨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一水合氨分子,C不符合题意 ;
D. 氨水中含有一水合氨分子,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
【分析】氨水的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可电离出氨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2.【答案】D
【知识点】化学试剂的存放
【解析】【解答】A. 亚硫酸钠易被氧化,固体密封保存,A不符合题意 ;
B. 由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不符合题意 ;
C. 浓硫酸遇到铁会发生钝化,保存在铁质器皿中,C不符合题意 ;
D. 烧碱和玻璃里面的二氧化硅反应,会生成硅酸钠,不能保存,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
【分析】A. 亚硫酸钠易被氧化;
B. 浓硝酸见光易分解 ;
C. 浓硫酸遇到铁会发生钝化;
D.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硅反应,会生成硅酸钠。
3.【答案】C
【知识点】氮的固定;氮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不属于氮的固定, A不符合题意 ;
B. 铜与硝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不属于氮的固定,B不符合题意 ;
C. 根瘤菌将氮气转化成氨,属于氮的固定,C符合题意 ;
D. 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不属于氮的固定,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分析】将游离气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才属于氮的固定。
4.【答案】B
【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自然界中的硫循环
【解析】【解答】A. 自然界有单质,A不符合题意 ;
B. 氯气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所以氧化性比硫强,B符合题意 ;
C. 硫黄与非金属单质反应也可以做氧化剂,C不符合题意 ;
D. 硫黄微溶于酒精,不能利用酒精提取,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A. 自然界有硫单质 ;
B. 非金属性越强,氧化性越强 ;
C. 单质可以做氧化剂;
D. 硫微溶于酒精 。
5.【答案】B
【知识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 火力发电先把煤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再转化为电能,A不符合题意 ;
B. 原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符合题意 ;
C. 化学电源有的是有害环境,包含了重金属,C不符合题意 ;
D. 生活中的化学电源也有一次电池,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A. 燃烧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B. 原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包含了重金属的化学电源有害环境;
D.化学电源还有一次电池。
6.【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 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A不符合题意 ;
B. 当反应达到限度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不等于零,B不符合题意 ;
C. C是固体,所以这是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恒容条件,容积内压强在增大,C不符合题意 ;
D. 反应条件会改变反应进行的程度,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
【分析】A. 可逆反应是部分转化 ;
B.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是零 ;
C. 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恒容条件,压强会增大 ;
D. 反应条件会改变反应进行的程度 。
7.【答案】C
【知识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解析】【解答】 1molN2和3molH2反应生成 2mol NH3为可逆反应,在适应的条件下混合物发生反应生成 NH3 ,放出的热量小于Q;
故答案为:C。
【分析】可逆反应放出的热量比燃烧热放出能量少。
8.【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通性;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充分反应后,分离出的产物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3.2克,消耗的硫粉物质的量为 0.1mol ,金属与硫的物质的量相等,需满足1:1的化学式 ;
A. 钙与硫反应生成CaS,A不符合题意 ;
B. 硫和铜反应生成Cu2S,B符合题意 ;
C. 铁与硫反应生成FeS,C不符合题意 ;
D. 镁跟硫反应生成MgS,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产物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3.2克,硫粉物质的量为 0.1mol ,需满足1:1的化学式。
9.【答案】B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物质结构中的化学键数目计算
【解析】【解答】A. 盐酸分解为氢气加氯气时需要吸收能量,A不符合题意 ;
B. 断开2mol盐酸中化学键吸收862kJ,所以断开1mol盐酸中化学键吸收431KJ,B符合题意 ;
C. 根据图中吸热放热过程,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的总能量的大小关系为乙大于甲大于丙,C不符合题意 ;
D. 放热反应,1molH2和1molCl2的总能量大于2molHCl的能量,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A. 分解时需要吸收能量 ;
B. 吸收能量和化学计量数成比例关系;
C. 根据吸热放热过程;
D.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高 。
10.【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硫的性质;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 三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硫酸,A不符合题意 ;
B. 三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硫酸,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B符合题意 ;
C. 二氧化硫跟氯化钡反应不反应,C不符合题意 ;
D. 三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硫酸,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盐酸,溶液显酸性,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三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硫酸,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二氧化硫跟氯化钡反应不反应。
11.【答案】A
【知识点】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探究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解析】【解答】从A到B,水面上升,一定有能和水反应的气体,三种气体中只有二氧化氮能跟水反应,所以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氮;
故答案为:A。
【分析】二氧化氮能跟水反应,瓶内气体体积会减少。
12.【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 硫化合价由+6价变成为+4价,每生成2molSO2转移的电子数为4NA,A不符合题意 ;
B. 标准状况下,22.4L二氧化碳为1mol,含有的分子数为NA,B不符合题意 ;
C. 浓硫酸中主要硫酸分子形式存在,C符合题意 ;
D.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跟二氧化碳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为2:1,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分析】A. 硫化合价由+6价变成为+4价,转移2个电子;
B. 1mol物质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C. 浓硫酸中主要硫酸分子形式存在 ;
D.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
13.【答案】A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解答】A. 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能用于生产绝缘材料,卫生洁具,A符合题意 ;
B. 硅酸盐水泥原料是石灰石、黏土,B不符合题意 ;
C. 光导纤维成分是二氧化硅,C不符合题意 ;
D. 石墨烯具有电阻率低等特点,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分析】A. 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
B. 硅酸盐水泥原料是石灰石;
C. 光导纤维成分是二氧化硅 ;
D. 石墨烯具有电阻率低等特点 。
14.【答案】B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A. 锌片与稀硫酸是放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 ;
B. NH4Cl和Ba(OH)2.8H2O是吸热反应,B符合题意 ;
C. 钠与水是放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 ;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A. 锌片与稀硫酸是放热反应;
B. NH4Cl和Ba(OH)2.8H2O是吸热反应;
C. 钠与水是放热反应;
D.燃烧是放热反应 ;
15.【答案】D
【知识点】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解析】【解答】A. 煤和石油属于化石燃料,A不符合题意 ;
B. 氢能属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B不符合题意 ;
C. 应该坚持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源,C不符合题意 ;
D. 减少能源的使用不能完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
【分析】减少能源的使用不能完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多利用新能源。
16.【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A符合题意 ;
B. 炭粉与水不反应,B不符合题意 ;
C.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C不符合题意 ;
D. 木屑与水不反应,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分析】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 ,木屑炭粉与水不反应,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17.【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化学平衡中反应条件的控制
【解析】【解答】将少量的氯化铁溶液与过量的碘化钾溶液混合,如果反应存在反应限度,则还有铁离子,检验铁离子的试剂为硫氰化钾溶液;
故答案为:C。
【分析】检验铁离子的试剂为硫氰化钾溶液。
18.【答案】D
【知识点】含硅矿物及材料的应用
【解析】【解答】碳化硅不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
故答案为:D。
【分析】碳化硅不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玻璃,水泥,陶瓷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
19.【答案】B
【知识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 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
B. 铜在正极不参与反应,溶液不会由无色变为蓝色,B符合题意 ;
C. 硫酸根向负极移动,氢离子向正极移动,C不符合题意 ;
D. 反应后溶质变成硫酸锌,溶液密度增大,小球m会浮出水面,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A.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 铜不参与反应;
C.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
D. 溶质增加,密度增大 ;
20.【答案】A
【知识点】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一定有硫酸钡,溶于盐酸的沉淀可能为碳酸钡或者亚硫酸钡,氯离子跟钠离子不一定有;
故答案为:A。
【分析】硫酸钡不和盐酸反应,碳酸钡或者亚硫酸钡能和盐酸反应。
21.【答案】(1);增大;增大固体反应物接触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增大;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增大;铁片表面无明显现象;浓硫酸将铁钝化
(2)B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铁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铁片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把铁片换成铁粉,反应速率增大,因为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将 0.1mol·L-1的稀硫酸换为1mol·L-1的稀硫酸 ,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换成 98.3% 的浓硫酸后铁片会钝化,没有现象。
故答案为:
第1空、
第2空、增大
第3空、增大固体反应物接触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第4空、增大
第5空、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第6空、增大
第7空、铁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第8空、浓硫酸将铁钝化。
(2)A. 加入少量硫酸钠固体,增大了硫酸根的浓度,但硫酸根与铁不反应,A不符合题意 ;
B. 加入氯化钠稀溶液,水变多了氢离子浓度降低,B符合题意 ;
C. 加大稀硫酸的用量,硫酸浓度不变,C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增大,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铁片在浓硫酸中会钝化;硫酸根与铁不反应,水多了之后氢离子浓度会降低,用量加大,浓度不变。
22.【答案】(1)加水溶解;加热蒸发
(2)除尽溶液中的 ;;除尽溶液中的 和 ;不能
(3)NaCl固体中还含有少量的 ;向溶液2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几组未知物的检验;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除去硫酸银,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加热蒸发得到氯化钠固体。氯化钡主要作用是除硫酸根离子,碳酸钠主要作用除钙离子和钡离子,若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顺序交换后,钡离子无法除去, NaCl固体并不纯净是含有少量的碳酸钠,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除去少量的碳酸钠。
(1)故答案为:第1空、加水溶解 第2空、加热蒸发。
(2)故答案为:第1空、除尽溶液中的
第2空、
第3空、除尽溶液中的 和
第4空、不能
(3)故答案为:第1空、NaCl固体中还含有少量的
第2空、向溶液2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分析】过量氯化钡溶液可除去硫酸银,过量碳酸钠可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过量稀盐酸可除去碳酸钠。
23.【答案】(1)
(2)酸雨或光化学烟雾;;2∶1;
(3)CaO遇水反应放热,将氨水中的 加热分解放出氨气;干燥生成的氨气;碱石灰
【知识点】氮气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中氮元素可知,a为正一价的氧化氮,b为正二价的一氧化氮,c为正四价的二氧化氮或者N2O4,d为正五价的硝酸,e为正三价的亚硝酸钠。
(1)故答案为:N2O。
(2)氮的氧化物能造成环境问题是酸雨或光化学,工业上可用二氧化氮加水生成硝酸加一氧化氮,反应中被氧化的氮变为硝酸中的氮,被还原的氮变为一氧化氮的氮,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通入烧碱溶液中加以吸收并生成亚硝酸钠,所以反应方程式为氢氧化钠加一氧化氮加二氧化氮生成亚硝酸钠加水。
故答案为:第1空、酸雨或光化学烟雾
第2空、
第3空、2∶1
第4空、
(3) 实验室制取氨气根据氧化钙遇水反应放热,将氨水加热分解放出氨气的原理,干燥生成的氨气,干燥氨气用碱石灰。
故答案为:第1空、CaO遇水反应放热,将氨水中的 加热分解放出氨气
第2空、干燥生成的氨气
第3空、碱石灰
【分析】根据化合价判断化学式, 二氧化氮能和水,碱反应,氧化钙遇水反应放热,干燥氨气用碱石灰。
24.【答案】(1)Cu
(2)Fe;Al;Al;Mg
(3)Al;Ag;Mg
【知识点】金属的通性;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 (1)铜为紫红色,不可能是Cu
故答案为: 第1空、Cu
(2)将三者分别加入稀硫酸, 1、3 表面产生气泡,2号表面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2号是Ag,将两根金属丝上端连接后同时插入稀硫酸,1号表面产生气泡,3号表面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所以1号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故答案为:
第1空、Fe
第2空、Al
第3空、Al
第4空、Mg
(3)继续将 1 、 3号两根金属丝连接 检流计后同时插入稀氢氧化钠溶液,1号金属有气泡,是Al
故答案为:
第1空、Al
第2空、Ag
第3空、Mg
【分析】铜不和稀硫酸反应,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判断
25.【答案】(1)②
(2)0.1mol/(L·min);40%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 (1) 由图像可得,AB是反应物,C为生成物,2分钟内A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 2mol ,B的物质的量变化量 1mol ,C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2mol
故答案为: 第1空、② 。
(2) B的物质量变化量为 1mol, 平均反应速率V(B)等于1mol /5L/2min,等于0.1 mol/(L·min) ,A的物质量变化量为 2mol ,A的转化率为2/5x100%,等于40%。
故答案为:第1空、0.1mol/(L·min)
第2空、40%
【分析】反应物物质的量在减少,生成物物质的量在增加,再根据公式可求出。
山西省临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有关于“鼻冲水(氨水)”的记载:“鼻冲水,……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方不减……”下列有关“鼻冲水”的推断错误的是( )
A.鼻冲水易挥发,具有刺激性气味
B.鼻冲水滴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C.鼻冲水中含有多种分子和离子
D.鼻冲水中不存在分子
【答案】D
【知识点】氨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 氨水易挥发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氨气 ,A不符合题意 ;
B.氨水溶液显碱性,遇到酚酞溶液变红色,B不符合题意 ;
C. 氨水中有氨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一水合氨分子,C不符合题意 ;
D. 氨水中含有一水合氨分子,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
【分析】氨水的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可电离出氨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2.(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化学物质的保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亚硫酸钠固体密封保存
B.实验室里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工厂里浓硫酸保存在铁质器皿中
D.烧碱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答案】D
【知识点】化学试剂的存放
【解析】【解答】A. 亚硫酸钠易被氧化,固体密封保存,A不符合题意 ;
B. 由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不符合题意 ;
C. 浓硫酸遇到铁会发生钝化,保存在铁质器皿中,C不符合题意 ;
D. 烧碱和玻璃里面的二氧化硅反应,会生成硅酸钠,不能保存,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
【分析】A. 亚硫酸钠易被氧化;
B. 浓硝酸见光易分解 ;
C. 浓硫酸遇到铁会发生钝化;
D.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硅反应,会生成硅酸钠。
3.(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下列过程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 B.铜与稀硝酸反应
C.根瘤菌将氮气转化成氨 D.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
【答案】C
【知识点】氮的固定;氮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不属于氮的固定, A不符合题意 ;
B. 铜与硝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不属于氮的固定,B不符合题意 ;
C. 根瘤菌将氮气转化成氨,属于氮的固定,C符合题意 ;
D. 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不属于氮的固定,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分析】将游离气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才属于氮的固定。
4.(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硫黄是一种黄色晶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不存在硫黄
B.氯气的氧化性比硫黄强
C.硫黄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时均作还原剂
D.利用酒精可以提取黑火药(主要成分为硝酸钾、木炭、硫黄)中的硫黄
【答案】B
【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自然界中的硫循环
【解析】【解答】A. 自然界有单质,A不符合题意 ;
B. 氯气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所以氧化性比硫强,B符合题意 ;
C. 硫黄与非金属单质反应也可以做氧化剂,C不符合题意 ;
D. 硫黄微溶于酒精,不能利用酒精提取,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A. 自然界有硫单质 ;
B. 非金属性越强,氧化性越强 ;
C. 单质可以做氧化剂;
D. 硫微溶于酒精 。
5.(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电能属于可再生性能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力发电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化学电源均是安全、无污染的
D.生活中的化学电源均属于二次电池
【答案】B
【知识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 火力发电先把煤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再转化为电能,A不符合题意 ;
B. 原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符合题意 ;
C. 化学电源有的是有害环境,包含了重金属,C不符合题意 ;
D. 生活中的化学电源也有一次电池,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A. 燃烧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B. 原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包含了重金属的化学电源有害环境;
D.化学电源还有一次电池。
6.(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保持温度不变,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反应达到限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C将可能全部转化为CO
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等于零
C.容器内的压强比反应前小
D.调控反应条件可以提高反应进行的程度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 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A不符合题意 ;
B. 当反应达到限度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不等于零,B不符合题意 ;
C. C是固体,所以这是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恒容条件,容积内压强在增大,C不符合题意 ;
D. 反应条件会改变反应进行的程度,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
【分析】A. 可逆反应是部分转化 ;
B.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是零 ;
C. 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恒容条件,压强会增大 ;
D. 反应条件会改变反应进行的程度 。
7.(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已知N2(g)和H2(g)反应生成2molNH3(g)时放出的热量为QkJ,那么1mol N2(g)和3mol H2(g)在适宜的条件下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NH3(g)时,放出的热量( )
A.大于QkJ B.等于2QkJ C.小于QkJ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解析】【解答】 1molN2和3molH2反应生成 2mol NH3为可逆反应,在适应的条件下混合物发生反应生成 NH3 ,放出的热量小于Q;
故答案为:C。
【分析】可逆反应放出的热量比燃烧热放出能量少。
8.(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将0.1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硫粉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充分反应后,分离出的产物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3.2g,则该金属单质不可能是( )
A.钙 B.铜 C.铁 D.镁
【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通性;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充分反应后,分离出的产物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3.2克,消耗的硫粉物质的量为 0.1mol ,金属与硫的物质的量相等,需满足1:1的化学式 ;
A. 钙与硫反应生成CaS,A不符合题意 ;
B. 硫和铜反应生成Cu2S,B符合题意 ;
C. 铁与硫反应生成FeS,C不符合题意 ;
D. 镁跟硫反应生成MgS,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产物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3.2克,硫粉物质的量为 0.1mol ,需满足1:1的化学式。
9.(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分析下图可知( )
A.HCl分解为与时放出热量
B.断开1molHCl中化学键时吸收热量431kJ
C.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丙>乙>甲
D.1mol和1mol的总能量小于2molHCl的能量
【答案】B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物质结构中的化学键数目计算
【解析】【解答】A. 盐酸分解为氢气加氯气时需要吸收能量,A不符合题意 ;
B. 断开2mol盐酸中化学键吸收862kJ,所以断开1mol盐酸中化学键吸收431KJ,B符合题意 ;
C. 根据图中吸热放热过程,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的总能量的大小关系为乙大于甲大于丙,C不符合题意 ;
D. 放热反应,1molH2和1molCl2的总能量大于2molHCl的能量,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A. 分解时需要吸收能量 ;
B. 吸收能量和化学计量数成比例关系;
C. 根据吸热放热过程;
D.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高 。
10.(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一定条件下,硫酸亚铁固体可发生如下反应:,若将此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溶液中,则( )
A.逸出气体 B.溶液中析出沉淀
C.溶液中析出沉淀 D.溶液显中性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硫的性质;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 三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硫酸,A不符合题意 ;
B. 三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硫酸,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B符合题意 ;
C. 二氧化硫跟氯化钡反应不反应,C不符合题意 ;
D. 三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硫酸,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盐酸,溶液显酸性,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三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硫酸,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二氧化硫跟氯化钡反应不反应。
11.(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某气体可能含NO、、中的一种或几种,将盛满一定量此气体的集气瓶倒扣入水中(如图A),最终集气瓶内有气体剩余(如图B),则原气体( )
A.一定含有 B.一定含有NO C.一定不含NO D.一定含有
【答案】A
【知识点】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探究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解析】【解答】从A到B,水面上升,一定有能和水反应的气体,三种气体中只有二氧化氮能跟水反应,所以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氮;
故答案为:A。
【分析】二氧化氮能跟水反应,瓶内气体体积会减少。
12.(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已知反应:(浓),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每生成2mol,转移的电子数为
B.标准状况下,22.4L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C.含1mol的浓硫酸中共有个
D.反应生成的和的分子数之比为2∶1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 硫化合价由+6价变成为+4价,每生成2molSO2转移的电子数为4NA,A不符合题意 ;
B. 标准状况下,22.4L二氧化碳为1mol,含有的分子数为NA,B不符合题意 ;
C. 浓硫酸中主要硫酸分子形式存在,C符合题意 ;
D.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跟二氧化碳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为2:1,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分析】A. 硫化合价由+6价变成为+4价,转移2个电子;
B. 1mol物质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C. 浓硫酸中主要硫酸分子形式存在 ;
D.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
13.(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陶瓷可用于生产绝缘材料、卫生洁具等
B.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英,水泥大量用于建筑和水利工程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金刚石,具有良好的传输信号能力
D.石墨烯具有电阻率低、强度高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答案】A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解答】A. 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能用于生产绝缘材料,卫生洁具,A符合题意 ;
B. 硅酸盐水泥原料是石灰石、黏土,B不符合题意 ;
C. 光导纤维成分是二氧化硅,C不符合题意 ;
D. 石墨烯具有电阻率低等特点,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分析】A. 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
B. 硅酸盐水泥原料是石灰石;
C. 光导纤维成分是二氧化硅 ;
D. 石墨烯具有电阻率低等特点 。
14.(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下图的是( )
A.锌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B.和的反应
C.钠与水的反应 D.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
【答案】B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A. 锌片与稀硫酸是放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 ;
B. NH4Cl和Ba(OH)2.8H2O是吸热反应,B符合题意 ;
C. 钠与水是放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 ;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A. 锌片与稀硫酸是放热反应;
B. NH4Cl和Ba(OH)2.8H2O是吸热反应;
C. 钠与水是放热反应;
D.燃烧是放热反应 ;
15.(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能源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原动力,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煤和石油属于化石燃料
B.氢能属于清洁能源,也属于可再生能源
C.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源是应该长期坚持的能源政策
D.“减少能源的使用”能完全解决能源不足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解析】【解答】A. 煤和石油属于化石燃料,A不符合题意 ;
B. 氢能属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B不符合题意 ;
C. 应该坚持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源,C不符合题意 ;
D. 减少能源的使用不能完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
【分析】减少能源的使用不能完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多利用新能源。
16.(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市场上的自热快餐盒在使用时只需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就会放出热量,加热食品。其发热包中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
A.氧化钙 B.炭粉 C.浓硫酸 D.木屑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A符合题意 ;
B. 炭粉与水不反应,B不符合题意 ;
C.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C不符合题意 ;
D. 木屑与水不反应,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分析】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 ,木屑炭粉与水不反应,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17.(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将少量的溶液与过量的KI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向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证明该反应存在一定的反应限度( )
A.氯化钠溶液 B.淀粉溶液
C.硫氰化钾溶液 D.硝酸银溶液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化学平衡中反应条件的控制
【解析】【解答】将少量的氯化铁溶液与过量的碘化钾溶液混合,如果反应存在反应限度,则还有铁离子,检验铁离子的试剂为硫氰化钾溶液;
故答案为:C。
【分析】检验铁离子的试剂为硫氰化钾溶液。
18.(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下列不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的是( )
A.玻璃 B.水泥 C.陶瓷 D.碳化硅
【答案】D
【知识点】含硅矿物及材料的应用
【解析】【解答】碳化硅不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
故答案为:D。
【分析】碳化硅不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玻璃,水泥,陶瓷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
19.(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刚开始小球m(不与稀硫酸反应)悬浮于稀硫酸中,若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并闭合K,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并有气泡冒出
B.烧杯中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
C.溶液中的流向锌片,流向铜片
D.一段时间后,小球m会浮出液面
【答案】B
【知识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 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
B. 铜在正极不参与反应,溶液不会由无色变为蓝色,B符合题意 ;
C. 硫酸根向负极移动,氢离子向正极移动,C不符合题意 ;
D. 反应后溶质变成硫酸锌,溶液密度增大,小球m会浮出水面,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A.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 铜不参与反应;
C.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
D. 溶质增加,密度增大 ;
20.(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某同学向一份溶液样品(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中加入一定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盐酸,发现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此溶液样品中一定含有( )
A. B. C. D.和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一定有硫酸钡,溶于盐酸的沉淀可能为碳酸钡或者亚硫酸钡,氯离子跟钠离子不一定有;
故答案为:A。
【分析】硫酸钡不和盐酸反应,碳酸钡或者亚硫酸钡能和盐酸反应。
二、实验题
21.(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对于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反应,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其反应速率。某小组利用实验探究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请回答:
(1)①将0.1mol·L-1的稀硫酸滴入烧瓶中的铁片上,观察注射器活塞被外推的速度,从而判断反应的速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把铁片换为铁粉进行实验,注射器活塞被外推的速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说明 。
③适当升高烧瓶内液体的温度,注射器活塞被外推的速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说明 。
④将0.1mol·L-1的稀硫酸换为1mol·L-1的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将稀硫酸换为98.3%的浓硫酸,可观察到 ,原因是 。
(2)结合上述实验,小组成员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烧瓶中加入少量固体,增大了溶液中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B.若烧瓶中预先加入一定体积的NaCl稀溶液,反应速率将明显减小
C.加大稀硫酸的用量,反应速率会明显加快
【答案】(1);增大;增大固体反应物接触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增大;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增大;铁片表面无明显现象;浓硫酸将铁钝化
(2)B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铁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铁片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把铁片换成铁粉,反应速率增大,因为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将 0.1mol·L-1的稀硫酸换为1mol·L-1的稀硫酸 ,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换成 98.3% 的浓硫酸后铁片会钝化,没有现象。
故答案为:
第1空、
第2空、增大
第3空、增大固体反应物接触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第4空、增大
第5空、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第6空、增大
第7空、铁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第8空、浓硫酸将铁钝化。
(2)A. 加入少量硫酸钠固体,增大了硫酸根的浓度,但硫酸根与铁不反应,A不符合题意 ;
B. 加入氯化钠稀溶液,水变多了氢离子浓度降低,B符合题意 ;
C. 加大稀硫酸的用量,硫酸浓度不变,C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增大,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铁片在浓硫酸中会钝化;硫酸根与铁不反应,水多了之后氢离子浓度会降低,用量加大,浓度不变。
22.(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实验室有一份粗盐样品,含有和杂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请回答:
(1)操作1和操作3的名称分别为 和 。
(2) 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A溶液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主要作用是 ,A溶液与溶液的滴加顺序 (填“能”或“不能”)交换。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制得的NaCl固体并不纯净,原因是 ,你提出的解决方案是 。
【答案】(1)加水溶解;加热蒸发
(2)除尽溶液中的 ;;除尽溶液中的 和 ;不能
(3)NaCl固体中还含有少量的 ;向溶液2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几组未知物的检验;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除去硫酸银,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加热蒸发得到氯化钠固体。氯化钡主要作用是除硫酸根离子,碳酸钠主要作用除钙离子和钡离子,若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顺序交换后,钡离子无法除去, NaCl固体并不纯净是含有少量的碳酸钠,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除去少量的碳酸钠。
(1)故答案为:第1空、加水溶解 第2空、加热蒸发。
(2)故答案为:第1空、除尽溶液中的
第2空、
第3空、除尽溶液中的 和
第4空、不能
(3)故答案为:第1空、NaCl固体中还含有少量的
第2空、向溶液2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分析】过量氯化钡溶液可除去硫酸银,过量碳酸钠可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过量稀盐酸可除去碳酸钠。
三、填空题
23.(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工具。下图是氮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请回答:
(1)图中的a可以用作火箭氧化剂,其化学式为 。
(2)无色的b和红棕色的c均为空气污染物,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任填一种)。工业上可用c生产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被氧化的氮与被还原的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生产时的尾气中含有少量的b和c(假设两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可将其通入烧碱溶液中加以吸收并生成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可以利用下图装置制取,其原理是 ,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其中盛装的是 (填物质名称)。
【答案】(1)
(2)酸雨或光化学烟雾;;2∶1;
(3)CaO遇水反应放热,将氨水中的 加热分解放出氨气;干燥生成的氨气;碱石灰
【知识点】氮气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中氮元素可知,a为正一价的氧化氮,b为正二价的一氧化氮,c为正四价的二氧化氮或者N2O4,d为正五价的硝酸,e为正三价的亚硝酸钠。
(1)故答案为:N2O。
(2)氮的氧化物能造成环境问题是酸雨或光化学,工业上可用二氧化氮加水生成硝酸加一氧化氮,反应中被氧化的氮变为硝酸中的氮,被还原的氮变为一氧化氮的氮,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通入烧碱溶液中加以吸收并生成亚硝酸钠,所以反应方程式为氢氧化钠加一氧化氮加二氧化氮生成亚硝酸钠加水。
故答案为:第1空、酸雨或光化学烟雾
第2空、
第3空、2∶1
第4空、
(3) 实验室制取氨气根据氧化钙遇水反应放热,将氨水加热分解放出氨气的原理,干燥生成的氨气,干燥氨气用碱石灰。
故答案为:第1空、CaO遇水反应放热,将氨水中的 加热分解放出氨气
第2空、干燥生成的氨气
第3空、碱石灰
【分析】根据化合价判断化学式, 二氧化氮能和水,碱反应,氧化钙遇水反应放热,干燥氨气用碱石灰。
24.(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某同学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三根金属丝,查看实验室清单,初步判断它们可能是Cu、Fe、Al、Mg、Ag中的三种,为了确定三者的材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1)首先将三根金属丝分别编为1、2、3号,观察打磨后的金属丝外观,三者均为银白色,由此判断三者均不可能是 (填化学式,下同)。
(2)i.将三者分别插入稀硫酸,1、3号表面产生气泡,2号表面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ii.为进一步确定1、3号的材质,他将两根金属丝上端连接后同时插入稀硫酸,1号表面产生气泡,3号表面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如下图一所示)。对此他提出三种可能:
第一种:1号为Fe,3号为Mg。
第二种:1号为 ,3号为 。
第三种:1号为 ,3号为 。
(3)他继续将1、3号两根金属丝连接检流计后同时插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如上图二所示。
综合上述所有的实验现象,他判断出三根金属丝1号为 ,2号为 ,3号为 。
【答案】(1)Cu
(2)Fe;Al;Al;Mg
(3)Al;Ag;Mg
【知识点】金属的通性;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 (1)铜为紫红色,不可能是Cu
故答案为: 第1空、Cu
(2)将三者分别加入稀硫酸, 1、3 表面产生气泡,2号表面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2号是Ag,将两根金属丝上端连接后同时插入稀硫酸,1号表面产生气泡,3号表面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所以1号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故答案为:
第1空、Fe
第2空、Al
第3空、Al
第4空、Mg
(3)继续将 1 、 3号两根金属丝连接 检流计后同时插入稀氢氧化钠溶液,1号金属有气泡,是Al
故答案为:
第1空、Al
第2空、Ag
第3空、Mg
【分析】铜不和稀硫酸反应,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判断
25.(2023高一下·临汾期中)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B、C均为气体)。
(1)结合图像信息,判断该反应可能是 (填选项序号)。
①;②;③
(2)试计算:
①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时,以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
②反应达到限度后A物质的转化率 。
【答案】(1)②
(2)0.1mol/(L·min);40%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 (1) 由图像可得,AB是反应物,C为生成物,2分钟内A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 2mol ,B的物质的量变化量 1mol ,C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2mol
故答案为: 第1空、② 。
(2) B的物质量变化量为 1mol, 平均反应速率V(B)等于1mol /5L/2min,等于0.1 mol/(L·min) ,A的物质量变化量为 2mol ,A的转化率为2/5x100%,等于40%。
故答案为:第1空、0.1mol/(L·min)
第2空、40%
【分析】反应物物质的量在减少,生成物物质的量在增加,再根据公式可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