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我国的纳米技术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例如,曾作为我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化学式为RN。已知该化合物中的R3+核外有28个电子。则关于R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R位于第四周期第IIA族之后
B.R与第四周期第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12
C.R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3列
D.R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IIIA族
2.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应用不正确的是
A.SiO2纳米管性质稳定、耐高温,可作高温下催化剂的载体
B.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Fe2O3具有磁性,古时人们用其打磨仿制司南
C.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使用的碳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小米全自动扫拖一体机“T7PrO”搭载的骁龙八核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
3.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
原子半径/ 0.160 0.111 0.106 0.066
主要化合价 +2 +1 +2 +6、-2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是金属元素
B.原子半径大小:
C.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的大
D.、可能形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的两种化合物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总是尽量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
B.单核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满足或的稳定结构
C.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D.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VⅢ族,VⅢ族有三个纵行
5.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七周期ⅣA族,称为类铅。下列关于它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为4 B.金属性比铅强
C.有7个电子层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酸
6.W、X、Y、Z为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非金属主族元素,其中只有X、Y位于同周期,四种元素可形成航天飞船的火箭推进剂[XW4]+[ZY4]-,W与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的最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X、Y、Z的最高正价均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B.X的液态简单氢化物常用来做制冷剂
C.简单阴离子还原性:W>X>Y
D.W、X、Z均可与Y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位于VIIA族,Y的原子核外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为9,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r(Y)>r(Z)>r(W)>r(X)
B.由X、Y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D.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
8.X、Y、Z是位于不同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18,Z为金属元素,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X、Y、Z组成的物质可发生反应:ZX2+2YX3Z(YX2)2+2X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ZX2发生上述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
B.YX3与Y2X4中Y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上述反应中的离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Y元素在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最强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B.工业上可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取硅
C.工业上可用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
D.将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一束光照射,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10.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某些花岗石产生氡(Rn),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R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2
B.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Se和Se互为同位素,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C.U的浓缩一直被国际社会关注,其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51
D.11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七周期VA族
11.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实验结论
A. 稀盐酸 石灰石 稀的碳酸钠溶液 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
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有脱水性、强氧化性
C. 浓硫酸 Na2SO3 品红溶液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D. 浓盐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酸性:盐酸>碳酸>硅酸
A.A B.B C.C D.D
12.科学家第一次让18个碳原子连成环,其合成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24O6C22O4C20O2C18
A.C18与金刚石结构相似
B.C24O6→C22O4过程碳元素被氧化
C.C18与石墨烯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D.1molC20O2转化为C18过程中反应生成44.8LCO
13.近年来,我国在探索太空、开发5G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都离不开化学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小米全自动扫拖一体机“T7PrO”搭载骁龙八核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使用的碳化硅陶瓷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C.5G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光缆,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超过了三千万千米,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D.碳纳米管有相当高的强度和优良的电学性能,可用于生产复合材料、电池和传感器等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难溶物PbSO4溶于CH3COONH4溶液可制得易溶于水的(CH3COO)2Pb,发生的反应为PbSO4+2CH3COONH4=CH3COO)2Pb+(NH4)2SO4,说明(CH3COO)2Pb是___(填“强”或“弱”)电解质。
(2)已知次磷酸(H3PO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H2PO2和H2O,则次磷酸是___元酸(填“一”、“二”或“三”)。
(3)工业上制玻璃和水泥需用到的共同原料是___ (填名称)。
(4)Fe(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取少量Fe(OH)3胶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逐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产生的现象为___。
(5)已知:5NH4NO32HNO3+4N2↑+9H2O,则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
(6)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进行解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 (填序号)。
A.亚硝酸盐被还原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氧化为Fe2+ D.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15.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单质溴,其中有一种工艺采用如下方法:
(1)向海水中通入氯气将海水中的溴化物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向上述混合液中吹入热空气,将生成的溴吹出,用纯碱溶液吸收,这时,溴就转化成溴离子和溴酸根离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通入空气吹出Br2,并用Na2CO3吸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将(2)所得溶液用H2SO4酸化,又可得到单质溴,再用有机溶液萃取溴后,还可以得到副产品Na2SO4。 这一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
(4)为了除去工业Br2中微量的Cl2,可向工业Br2中加入________(填字母)。
a.CCl4 b.NaBr溶液 c.NaOH溶液 d.Na2SO3溶液
16.(1)实验室可以用KMnO4制备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①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氧化产物是_____,还原产物是____。
②当有15.8gKMnO4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HCl有___mol,标况下生成Cl2的体积为____L,有____mol电子转移。
(2)A的核电荷数为n,A2+和B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B原子的质子数是__。
(3)在1H216O、2H217O、2H218O、1H35Cl、1H37Cl中,共存在__种原子,_种元素。
(4)将K(Al2Si3O9)(OH)改写为氧化物形式:____。
三、实验题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各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镁、铝、钾金属块,通过观察现象判断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1)反应最剧烈的烧杯中的金属是____(填字母)。
A.钠 B.镁 C.铝 D.钾
(2)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目的,请你帮他选出合适的方法____(填字母)。
A.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
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
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浓硝酸
Ⅱ.乙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3)实验步骤:连接仪器、____、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4)问题探究:
①装置E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
②试管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③能说明非金属性碳强于硅的实验现象是____。
④依据试管D中的反应,能否证明非金属性硫强于碳?____(填“能”或“否”)。
18.某化学课外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步骤为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20 mL碘水和5 mL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
G.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步骤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H→___________→E→F。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容量瓶内下层溶液的颜色是___________。
(3)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能选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9.(1)35Cl-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2)16.4 g NaR含有Na+ 0.2 mol,则NaR的摩尔质量为____,则含R-的质量为5.9 g的NaR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3)标准状况下,3.2 g甲烷(CH4)所占的体积为___L,它与标准状况下__L硫化氢(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4)在200 g浓度为18 mol·L-1、密度为ρ (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 mol·L-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_____200 mL。(填“>”“<”、“=”)
20.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构成HmX分子,在a g HmX中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所含质子数为___________,所含电子数为___________。
21.已知元素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与W同主族,Z元素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
(1)W与X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甲,其中W、X的化合价分别是它们各自的最低价和最高价,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X、Y、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
(3)W、Z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乙和丙,X与Z元素形成的化学物为丁。结构陶瓷材料甲的一种合成方法的反应如下:①丁+乙→丙+戊;②戊→甲+乙
其中,戊中含有三种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8,上述反应均在高温下进行。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2.2019年为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工具,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A、D、F、G、Q、M、R、N、T分别代表某种化学元素。请依据这9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A
D F
G Q M R
N
(1)表中半径原子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元素的非金属性:M________R(填“>”或“<”)。
(3)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F、G两元素形成的淡黄色固体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
(5)F、G、Q原子可形成与Ne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简单离子,这些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6)F的一种氢化物,可使稀硫酸酸化的淀粉碘化钾变蓝,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3.a、b、c、d、e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a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e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
(1)e的元素符号是____。
(2)a、b、c的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用分子式表示)____;b的氢化物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则Z的化学式为____;d、e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
(3)一定量的d2c2与ac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恰好与0.8mol稀盐酸完全反应,并收集到0.25mol气体,则用物质的量表示该固体物质的组成为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D 4.A 5.D 6.A 7.C 8.D 9.A 10.A 11.B 12.C 13.D
14. 弱 一 石灰石 先聚沉为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5:3 AB
15.(1)Cl2+2Br-=Br2+2Cl-
(2) 3Br2 + 3Na2CO3 = 5NaBr+NaBrO3 + 3CO2↑ 富集溴
(3)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
(4)b
16. KMnO4 Cl2 MnCl2 0.5mol 5.6L 0.5mol n-5 7 3 K2O 2Al2O3 6SiO2 H2O
17.(1)D
(2)AB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 除去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干扰 CO2+H2O+SiO=H2SiO3↓+CO或2CO2+2H2O+SiO=H2SiO3↓+2HCO E试管中的溶液褪色不完全,F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否
18.(1)C →B→D→A→H→G→E→F
(2)紫红色
(3)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E操作时漏斗里的液体顺利流出
(4) 四氯化碳与水和碘都不反应 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 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
19. 82 g/mol 0.1 4.48 8.96 <
20. (m+1) mol N mol (m+A-N)NA (m+A-N)NA
21.(1)Si3N4
(2)HCl>PH3>SiH4
(3) SiCl4+4NH3Si(NH2)4+4HCl 3Si(NH2)48NH3+Si3N4
22.(1) H K
(2)<
(3)HClO4
(4) 离子键、共价键
(5)O2->Na+> Al3+
(6)H2O2 + 2I- + 2H+ = 2H2O + I2
23.(1)S
(2) CH4<NH3<H2O NH4NO3
(3)0.3molNa2O2、0.1mol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