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电子仅存在于两核之间
B.HF晶体沸点高于HCl,是因为HCl共价键键能小于HF
C.气态物质均由气体分子构成
D.0族元素氙可形成,分子为平面正方形结构
2.氯胺是饮用水消毒剂,包括一氯胺(NH2Cl)、二氯胺(NHCl2)和三氯胺(NCl3),三者中N的化合价均为 3。NH2Cl极易水解,生成一种用于杀菌的强氧化性酸,制备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
B.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也能
C.是极性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D.一氯胺与浓盐酸混合可产生
3.关于氢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
B.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C.含氢原子的物质之间均可形成氢键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4.“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关联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明矾净水 明矾具有强氧化性
B 用高浓度白酒浸泡药材制成药酒 相似相溶原理
C 利用氢氟酸雕刻玻璃 氢氟酸具有酸性
D 用NaOH固体和铝粉制成管道疏通剂 NaOH的吸水性
A.A B.B C.C D.D
5.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选项 微粒 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空间结构
A l V形
B 2 直线形
C 0 平面三角形
D 0 正四面体形
A.A B.B C.C D.D
6.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上带有一对孤电子对的是
①BeCl2②CH4③NH3④CH2O⑤SO2⑥H2S⑦C⑧N
A.①②③⑤⑥⑦ B.③⑦⑧
C.④⑥⑧ D.③⑤
7.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HClO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O
C.NH3分子的VSEPR模型:
D.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8.X、Y两元素可形成型共价化合物,则X、Y最外层的电子排布最不可能是
A.X: Y: B.X: Y:
C.X: Y: D.X: Y:
9.过氧硫酸氢根( )参与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pH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B.、均有较强的氧化性
C.该过程中无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D.总反应可表示为:+OH- + ++ H2O
10.下列各组微粒中,都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A.、、、 B.、、、
C.、、 D.、、、
1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D.在氧化钠中,只存在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12.已知:K12CN+H14CNK14CN+H12CN。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体系中只含有K14CN和H12CN
B.KCN的电子式为
C.67g39Kl4C14N所含中子数为35NA
D.1molHl2CN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2NA
13.2017年《科学》杂志报道哈佛大学成功制造出金属氢(H),制备方法为超高压条件下压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氢”中的氢原子只有1个质子
B.氢气转变为“金属氢”时,有共价键断裂
C.氢气转变为“金属氢”时,不存在能量变化
D.金属氢能够导电
14.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
①HCl ②H2O ③H2O2 ④C2H4 ⑤C2H2
A.仅①②③ B.仅③④⑤ C.仅①③⑤ D.仅④⑤
15.下列关于乙醇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之间都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含有6个活泼性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连上一个羟基就形成了乙醇 D.因存在羟基而易溶于水
二、填空题
16.Ⅰ.有以下物质:①HF ②Cl2 ③H2O ④N2 ⑤C2H4
(1)只含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
(2)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
(3)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
(4)只含有σ键的是_______。
(5)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_______。
(6)属于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
(7)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
Ⅱ.COCl2分子的结构式为,COCl2分子内含有_______(填选项字母)。
A.4个σ键 B.2个σ键、2个π键
C.2个σ键、1个π键 D.3个σ键、1个π键
17.(1)写出Al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比较结合OH-能力的相对强弱:Al3+___________ (填“>”“<”或“=”),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1g 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的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常温下,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8.CF2=CF2和聚四氟乙烯(ETFE)分子中C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高于聚乙烯,从化学键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
19.卟啉化合物在生命科学、太阳能储存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四苯基金属锌卟啉配合物具有促进细胞组织呼吸、改善蛋白质和糖代谢等作用,其合成过程如下(ph-为苯基):
(1)基态Z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
(2)合成过程所用的试剂乙醇中所含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0.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
(2)由和构成,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根据化合物判断,、B、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21.有以下物质:①HF、②Cl2、③H2O、④N2、⑤C2H4、⑥H2O2、⑦H2。
(1)只含有σ键的是_______(填序号);
(2)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_______(填序号)。
(3)写出以下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NH3:_______,BeCl2:_______,SO:_______。
(4)NH3和CO2中N、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2.在光照条件下,氯气和氢气反应过程如下:
① ② ③
反应②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反应③中被破坏的化学键属于___________键(填“共价”或“离子”)。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3.现有部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的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的相关信息
T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
X 常温下单质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 3 对共用电子对
Y M 层比K 层少 1 个电子
Z 其离子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
(1)T、X、Y、Z 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元素 Y 与元素 Z 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 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Y 单质的熔点比 Z 单质的低
b.Y 的化合价比Z 的低
c.常温下Y 单质与水反应的程度很剧烈,而Z 单质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水反应
d.Y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Z 的强
(3)T、X、Y、Z 中有两种元素能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常见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元素 X 与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 1∶2 化合形成常用于火箭燃料的化合物 W,写出 W 的电子式_______
(4)元素 T 和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 1∶1 化合形成化合物 Q, Q 能与 W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X 的单质和T 的另一种氢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A.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两核间的电子并不仅存在于两核之间,而是在两核之间出现的几率大,故A错误;
B.氟化氢晶体的沸点高于氯化氢是因为氟化氢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氯化氢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与共价键键能大小无关,故B错误;
C.气态物质不一定均由气体分子构成的,如汞蒸气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
D.四氟化氙中氙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6,则氙原子不可能为sp3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可能为正四面体形,应该为平面正方形,故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A.根据三氯胺(NCl3),三者中N的化合价均为 3,得到电负性:,故A错误;
B.能形成分子间氢键,As电负性小,因此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故B错误;
C.是极性分子,是三角锥形,因此是极性分子,故C错误;
D.NH2Cl极易水解,生成一种用于杀菌的强氧化性酸,说明生成了次氯酸,因此一氯胺中+1价Cl与浓盐酸中 1价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3.B
解析:A.氢键比范德华力强,但氢键不是化学键,A错误;
B.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大大加强了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能够显著提高物质的熔、沸点,B正确;
C.含氢原子的物质之间不一定能形成氢键,如甲烷分子间无氢键,C错误;
D.氢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是因为键的稳定性强,D错误;
答案选B。
4.B
解析:A.明矾净水是铝离子水解成胶体,呈吸附性,与强氧化性无关,A错误;
B.高浓度白酒浸泡药材制成药酒,利用乙醇能溶解药材中某些成分的性质,是相似相溶原理的具体运用,B正确;
C.利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是利用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的特殊性质,C错误;
D.用固体和铝粉制成管道疏通剂是因为的强碱性,促进油污水解,同时与铝粉反应生成气体,起到管道疏通的作用,不是因为吸水性,D错误;
故选:B。
5.D
解析:A.的中心原子C的孤电子对数为0,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空间结构为直线形,选项A错误:
B.中O原子形成2个σ键,孤电子对个数=×(6-2×1)=2,价层电子对数为4,的中心原子O的杂化类型为,空间结构为V形,选项B错误:
C.的中心原子O的孤电子对数为=1,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选项C错误;
D.的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为,孤电子对数为,杂化类型为,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6.D
解析:①BeCl2中孤电子对数==0;②CH4中孤电子对数==0;③NH3中孤电子对数==1;④CH2O中孤电子对数==0;⑤SO2中孤电子对数==1;⑥H2S中孤电子对数==2;⑦C单质中孤电子对数为0;⑧N原子中孤电子对数为0,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上带有一对孤电子对的是③⑤,故选D。
7.C
解析:A.HClO中O元素成负化合价,在结构中得到H和Cl共用的电子,因此HClO的电子式为,A正确;
B.中子数为10,质子数为8的O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8,其原子表示为O,B正确;
C.根据VSEPR模型计算,NH3分子中有1对故电子对,N还连接有3和H原子,因此NH3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型,C错误;
D.基态N原子是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3,其电子排布图为,D正确;
故答案选C。
8.C
【分析】根据题中X、Y两元素可形成型共价化合物可知,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共价化合物判断,运用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及元素的判断、元素的电负性分析。
解析:A.X为Al,Y为Cl,二者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X为S,Y为O,二者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X为Ga,Y为F,二者可形成离子化合物,故C符合题意;
D.X为N,Y为H,二者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解析:A.由机理图可知,中间过程中OH-参与反应,该反应受体系pH的影响,故A正确;
B.从参与的反应可知中含有过氧键, 中也含有过氧键,结构中含有过氧键,具有类似于双氧水的强氧化性,说明、 均有较强的氧化性,故B正确;
C.如图中间产物 和中均存在非极性键,整个过程中存在非极性键断裂,故C错误;
D.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有:、OH- 、 HSO,生成物为:、SO、H2O,总反应方程式为:+OH- + HSO+SO+H2O,故D正确;
故选C。
10.D
解析:A.、、、的原子个数相同,价电子数不完全相同,它们不互为等电子体,A不符合题意;
B.、、、的原子个数相同,价电子数不完全相同,它们不互为等电子体,B不符合题意;
C.、、的原子个数不完全相同,价电子数也不完全相同,它们不互为等电子体,C不符合题意;
D.、、、的原子个数都为5,价电子总数都为32,它们互为等电子体,D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解析:A.在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均通过共用电子对相结合,不存在离子键,A错误;
B.离子化合物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因此,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除离子键外,离子化合物中还可能含共价键,如NaOH是由Na+和OH-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而OH-中含O—H共价键,故B正确;
C.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C错误;
D.在离子化合物中除阴、阳离子电荷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D错误;
故选B。
12.C
解析:A.反应为可逆反应,充分反应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A错误;
B.KCN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B错误;
C.67g39Kl4C14N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中子数为35NA,C正确;
D.1molHl2CN中含有共价键4mol,数目为4NA,D错误;
答案选C。
13.C
解析:A.H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金属氢”中的氢原子只有1个质子,故A正确;
B.氢气转变为“金属氢”时,共价键H-H键断裂,故B正确;
C.由氢气转变为“金属氢”时,氢气中的共价键断裂,生成金属键,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氢气转变为“金属氢”时,肯定存在能量变化,故C错误;
D.“金属氢"具备超导性能,具有金属单质的特征,能够导电,故D正确;
故选C。
14.D
解析:①HCl的结构式为H—Cl,只含σ键,无π键;②H2O的结构式为H—O—H,只含σ键,无π键;③H2O2的结构式为H—O—O—H,只含σ键,无π键;④C2H4的结构式为,含σ键,其中碳碳双键中含一个π键;⑤C2H2的结构式为H—C≡C—H,含σ键,其中碳碳三键中含2个π键;综上所述,④⑤符合题意,D正确;
故答案选D。
15.B
解析:A.乙醇的结构式为,由结构式可知乙醇中原子之间都以单键相连,故A正确;
B.乙醇分子中含有3种活泼性不同的氢原子,左边碳原子连接的3个H原子活泼性相同,中间碳原子上的2个H原子活泼性相同,羟基上的氢原子,故B错误;
C.乙醇可以看作一个羟基取代了乙烷中的一个H原子,因此乙基连上一个羟基就形成了乙醇,故C正确;
D.乙醇中存在羟基,与水形成氢键,导致其易溶于水,故D正确;
答案选B。
二、填空题
16. ①③ ②④ ⑤ ①②③ ④⑤ ①③ ②④⑤ D
解析:Ⅰ. (1)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则只含有极性键的是①③;
(2)由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则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②④;
(3)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⑤;
(4)单键都是σ键,双键或三键中既有σ键也有π键,所以只含有σ键的是①②③;
(5)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④⑤;
(6) 分子中各键全部为非极性键时,分子是非极性的(O3除外)。当一个分子中各个键完全相同,都为极性键,但分子的构型是对称的,则分子是非极性的,属于极性分子的是①③;
(7)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分布是均匀的,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②④⑤;
Ⅱ. σ键存在于单键中,在双键中一个为σ键,一个为π键;在三键中,一个为σ键,二个为π键;即可得COCl2 分子内含有3个σ键、1个π键;答案选D。
17. 2Al+2KOH+2H2O=2KAlO2+3H2↑ > Al3++3NH3·H2O=Al(OH)3↓+3 H2(g)+O2(g)=H2O(l) ΔH=-285.8 kJ/mol;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氨气分子和水分子均是极性分子,且氨分子和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大大增强溶解能力
解析:(1)Al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钾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KOH+2H2O=2KAlO2+3H2↑;
(2)由反应Al3++3NH3·H2O=Al(OH)3↓+3可知,Al3+结合OH-能力比强;
(3)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1g 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的热量,1mol H2(g)(即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的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 ΔH=-285.8 kJ/mol;
(4)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氨气分子和水分子均是极性分子,且氨分子和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大大增强溶解能力,因此,氨气极易溶于水。
18. sp2 sp3 C—F键的键能大于聚乙烯中C—H的键能,键能越大,化学性质越稳定
解析:CF2=CF2中双键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聚四氟乙烯中饱和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由于F元素的电负性较大,因此在与C原子的结合过程中形成的C—F键的键能大于聚乙烯中C—H的键能,键能的强弱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键能越大,化学性质越稳定,所以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高于聚乙烯,故答案为:sp2;sp3;C—F键的键能大于聚乙烯中C—H的键能,键能越大,化学性质越稳定。
19.(1) 3d104s2 sp2
(2)O>C>H
解析:(1)Zn是30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Z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Ar] 3d104s2,故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
在该物质分子中C原子形成了共价双键,因此其杂化类型是sp2杂化;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该元素的电负性就越大。在乙醇分子中含有C、H、O三种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O>C>H,则元素的电负性大小关系为:O>C>H。
20. 离子键、共价键 正四面体形
解析:(1)中存在共价键和共价键,铵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故其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
(2)中中心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形;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B、H三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H元素,其次是B元素,非金属性最弱的是元素,所以、B、H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故答案为:正四面体形;。
21.(1)①②③⑥⑦
(2)④⑤
(3) 三角锥形 直线形 正四面体形
(4) sp3 sp
解析:(1)单键全是σ键,双键含1个σ键和1个π键,三键含1个σ键和2个π键:
①HF结构式H-F,只含σ键;
②Cl2结构式Cl-Cl,只含σ键;
③H2O结构式H-O-H,只含σ键;
④N2结构式N≡N,含σ键和π键;
⑤C2H4结构式CH2=CH2,含σ键和π键;
⑥H2O2结构式H-O-O-H,只含σ键;
⑦H2结构式H-H,只含σ键;
综上所述,只含有σ键的是①②③⑥⑦;
(2)结合(1)可知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④⑤;
(3)NH3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3+(5-1×3)÷2=4,孤电子对数为1,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BeCl2中Be的价层电子对数=2+(2-1×2)÷2=2,孤电子对数为0,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SO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4+(6+2-4×2)÷2=4,孤电子对数为0,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4)NH3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3+(5-1×3)÷2=4,N为sp3杂化;
CO2中的价层电子对数=2+(4-2×2)÷2=2,C为sp杂化。
22. 共价
解析:反应②中形成的化合物是HCl,属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反应③中Cl2分子中Cl-Cl被破坏,Cl2由Cl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则被破坏的化学键化学键属于共价键。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3. N3->O2->Na+>Al3+ Na cd 2H2O2+N2H4=N2+4H2O
【分析】T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T为氧元素;X常温下单质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 3 对共用电子对,X为氮元素;Y 的原子结构中M 层比K 层少 1 个电子,Y为钠元素;Z的离子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Z为铝元素。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律,电子层数相同时,序数小的离子半径大,则T、X、Y、Z 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3->O2->Na+>Al3+,故答案为:N3->O2->Na+>Al3+;
(2)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则钠的金属性比铝的金属性强;
a.熔点为物理性质,不能用熔点大小来比较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
b.化合价可以衡量得失电子的数目,但不能用来说明是否容易得失电子,则不能通过钠和铝的化合价来说明钠和铝的金属性强弱,故b错误;
c.通过比较钠和铝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可知钠比铝活泼,即钠的金属性强于铝,故c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律,金属性强的元素对应的碱的碱性也强,故d正确;
综上所述,故答案为:Na;cd;
(3)由两种元素形成的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为过氧化钠,其电子式为;氮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W为N2H4,可用于作火箭的燃料,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4)化合形成化合物 Q为双氧水,化合物W为N2H4,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N2H4=N2+4H2O,故答案为:2H2O2+N2H4=N2+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