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碱性
B.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4︰5
C.Zn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4.5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所氢气0.2克,则另一种金属可能是Fe
D.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9.8%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6g
2.验证Zn、Fe、Ag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试剂组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FeSO4溶液、Zn、Ag
B.ZnSO4溶液、FeSO4溶液、Ag
C.ZnCl2溶液、 AgNO3溶液、Fe
D.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Ag
3.下列有关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空气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雾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C.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并放出大量的热
4.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CO+O22CO2 B.C+2CuO2Cu+CO2↑
C.2H2O2H2↑+O2↑ D.CaCO3+2HCl=CaCl2+H2O+CO2↑
5.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的原因是
A.化学性质不活泼 B.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C.金属活动性不强 D.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6.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金属的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C.含硫杂质的燃料燃烧会产生空气污染物
D.室内放一盆石灰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7.下列对金属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金属常温常压下都是固体
B.金属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
C.金属熔点比较低
D.金属缺乏延展性,密度较小
8.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验证HCl分子发生了运动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验证Fe、Cu、Ag的活动性依次减弱
9.2014年5月29日《环球时报》报道: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纸一样薄的手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等产品.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A.含碳元素和铝元素 B.是一种碳单质
C.具有导电性 D.具有可燃性
10.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加入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
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
D.当溶质种类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
11.有三种金属M、N、R。其氧化物中只有N的氧化物溶于水,且水溶液pH值大于7,又知R能从AgNO3溶液中置换出Ag,R不溶于盐酸,M能在O2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则M、N、R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正确位置是
A.M、N、(H)、R B.N、M、(H)、R C.R、(H)、M、N D.R、M、(H)、N
12.为了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甲醇,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13.请你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哪一种金属发现最晚
A.铝 B.铁 C.金 D.银
14.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Fe3O4 B.Zn→ZnCl2 C.H2CO3→CO2 D.S→SO3
15.中国传统鎏金工艺是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火除汞,使金附着在器物表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汞漆属于合金 B.鎏金时金发生了化学反应
C.鎏金工艺利用了汞的还原性 D.金汞漆加入盐酸中会产生大量气泡
二、填空题
16.下图为某反应过程中,同一容器内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微观示意图。
(1)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
(2)一个A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原子。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中A、B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比)
(4)上述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17.仔细分析下表中所列物质的各种参数,请写出你从表中发现的三条规律或信息:
金属 密度 /(g/cm3) 熔点 /℃ 导热性能 1表示最强 9表示最弱 导电性能 1表示最强 9表示最弱
铝 2.7 660 4 4
铜 8.9 1083 2 2
金 19.3 1064 3 3
铅 11.3 327 9 9
镍 8.9 1453 7 6
银 10.5 962 1 1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青少年一定要爱护眼睛,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如图是一种照明用台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金属及金属材料有很多优良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灯光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性,台灯上面的铜质插头利用了铜_______性。
(3)铝制品比铁制品耐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9.在CuC12和ZnC1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为______,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乙图所示)。
(1)试管①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试管底部剩余的金属是___________。
(3)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___________2ag(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题
21.依据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硫燃烧时产生的______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减少酸雨的措施之一是______(填一条即可)。
(2)图2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写出该实验中热水的两个作用______。
(3)图3是将打磨后的铝丝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根据实验现象探究铝和铜活动性强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请你再写出一种可以判断铝和铜活动性的实验操作______。
(4)图4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由该实验可知,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
参考答案:
1.C2.B3.A4.B5.D6.D7.B8.B9.B10.C11.B12.D13.A14.D15.A
16.(1)D BC
(2)4/四
(3) 17:24
(4)置换反应
17.(1)不同金属的密度一般不同
(2)不同金属的熔点一般不同
(3)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不同
18.(1)abe
(2)延展 导电
(3)4Al+3O2=2Al2O
19.Fe和Cu ZnCl2和FeCl2
20.(1)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铁、铜
(2)Fe+CuCl2=FeCl2+Cu 铜/Cu
(3)氯化亚铁、氯化锌 大于
21.(1)二氧化硫/SO2 使用脱硫煤/使用清洁能源(合理即可)
(2)隔绝氧气;提供热量,提高温度
(3) 将打磨后的铝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4)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