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04氧化还原反应通关练习(含解析)

2024年高考易错题专项练习04氧化还原反应通关练习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性:
B.当反应中有转移时,被氧化的为
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产物和都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
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2.8gFe中加入100mL3mol/LHCl,Fe完全溶解。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转移电子为0.1mol B.HCl溶液中数为3NA
C.含有的中子数为1.3NA D.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3.36L
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关于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B.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生成FeO、、
C.溶于氢碘酸(HI),再加萃取,有机层呈紫红色
D.在空气中,与高温反应能生成
4.(湖南攸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实验室制备KMnO4过程为:①高温下在熔融强碱性介质中用KClO3氧化MnO2制备K2MnO4;②水溶后冷却,调溶液pH至弱碱性,K2MnO4歧化生成KMnO4和MnO2;③减压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减压过滤得KMn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用瓷坩埚作反应器
B.①中用NaOH作强碱性介质
C.②中K2MnO4只体现氧化性
D.MnO2转化为KMnO4的理论转化率约为66.7%
5.(2022年北京市高考真题化学试题(部分试题))某的多孔材料刚好可将“固定”,实现了与分离并制备,如图所示:
己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体温度升高后,不利于的固定
B.被固定后,平衡正移,有利于的去除
C.制备的原理为:
D.每制备,转移电子数约为
6.(2022年北京市高考真题化学试题(部分试题))捕获和转化可减少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①完成之后,以为载气,以恒定组成的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在催化剂上有积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反应②为
B.,比多,且生成速率不变,可能有副反应
C.时刻,副反应生成的速率大于反应②生成速率
D.之后,生成的速率为0,是因为反应②不再发生
7.(2022秋·山东威海·高一乳山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SO4的分解产物X为FeO B.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
C.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 D.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
8.(2022秋·湖南常德·高三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由含硒废料(主要 含S、Se 、Fe2O3、CuO 、ZnO 、SiO2等)制取硒的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时得到含硫煤油的方法是蒸馏
B.“酸溶”时能除去废料中的全部氧化物杂质
C.“酸化”的离子反应为:+2H+=Se↓+SO2↑+H2O
D.若向“酸溶”所得的滤液中加入少量铜,铜不会溶解
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CuS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以下实验现象可以反复出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uSO4是催化剂
B.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
C.CuSO4将H2O2还原为O2
D.H2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10.(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利用锌灰(主要成分为ZnO,含有CuO、PbO、、FeO、等杂质)制备高纯ZnO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
B.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加入的试剂a为Zn,目的是除去
D.取步骤3后的干燥滤饼11.2g煅烧,可得产品8.1g,则x=2
1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利用氧化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已知:锰酸钾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D中的试剂为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
B.若去掉装置B,可能会导致产率降低
C.B和D装置名称不一样,即使在没装试剂之前,二者位置也不能互换
D.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2.(2023秋·湖南衡阳·高二衡阳市八中校考期末)H2和O2在钯的配合物离子[PdCl4] 的作用下合成H2O2,反应历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的总反应为H2+O2H2O2
B.[PdCl2O2]2 在此过程中作为催化剂
C.生成1molH2O2的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2mol
D.历程中发生了Pd+O2+2Cl =[PdCl2O2]2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Cl2O为淡棕黄色气体,是次氯酸的酸酐,可由新制的HgO和Cl2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上述制备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ClO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NaClO2、NaHSO4、NaHCO3的“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溢出大量气泡,得到ClO2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ClO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1 mol ClO2消耗NaClO2的量为____mol;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FeO Cr2O3+Na2CO3+NaNO3Na2CrO4+Fe2O3+CO2+NaNO2,上述反应配平后FeO 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____。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
1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高铁酸钾被称为“绿色化学试剂”,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溶液呈紫红色,具有强氧化性,与反应时,溶液颜色会逐渐褪去,并出现红褐色沉淀。
(1)可用于自来水处理,其原理是_______。
(2)电解法可制得,装置如图所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若电解质溶液中混有少量杂质,电解效果会显著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
1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回答下列问题:
(1)和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的除去(双碱法):用吸收,并用使再生,溶液溶液,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和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的溶液中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
②+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将废液中的还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钒性能优良,用途广泛,有“金属维生素”之称。完成下列填空:
(1)将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为V2O5)与稀硫酸、亚硫酸钾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VO2+等离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KClO3溶液,完善并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ClO+VO2++______=Cl-+VO+______。
(3)V2O5能与盐酸反应产生VO2+和一种黄绿色气体,该气体能与Na2SO3溶液反应从而被吸收,则SO、Cl-、VO2+还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在20.00mLc(VO)=0.1mol L-1的溶液中,加入0.195g锌粉,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______(填标号)。
a.VO2+ b.V2+ c.V
17.(2023·吉林·统考二模)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铜是性能优异的超导材料,工业上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备纳米铜粉,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2)无水常用于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吸水后会形成_______色晶体,俗称_______。
(3)的名称为碱式碳酸铜,是铜绿、孔雀石的主要成分,受热分解可生成黑色的Cu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常用作媒染剂、杀虫剂等。Cu与稀盐酸在持续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的化学式为_______。
(5)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在高于300℃,HCl气流中热分解可以制备CuCl,其中HCl的作用是_______。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硫酰氯(SO2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氯化法是合成硫酰氯(SO2Cl2)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硫酰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
已知:①SO2(g)+Cl2(g)=SO2Cl2(l) ΔH=-97.3 kJ mol-1。
②硫酰氯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熔点为-54.1℃,沸点为69.1℃,在潮湿空气中“发烟”。
③100℃以上或长时间存放硫酰氯都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装置B的作用为____,若缺少装置C,装置D中SO2与Cl2还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E中冷凝水的入口是____(填“a”或“b”),F的作用为____。
(4)当装置A中排出氯气1.12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时,最终得到5.4 g纯净的硫酰氯,则硫酰氯的产率为____,为提高本实验中硫酰氯的产率,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____(填序号)。
①先通冷凝水,再通气
②控制气流速率,宜慢不宜快
③若三颈烧瓶发烫,可适当降温
④加热三颈烧瓶
(5)氯磺酸(ClSO3H)加热分解,也能制得硫酰氯2ClSO3H=SO2Cl2+H2SO4,分离产物的方法是____。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6)长期存放的硫酰氯会发黄,其原因可能为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在反应中,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对应的是还原产物,氯化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对应的的是氧化产物,据此回答问题。
【详解】A.有分析可知,氯酸钠是氧化剂,氯气是氧化产物,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氧化性:,故A不选;
B.当反应中有转移时,氯化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则被氧化的为 ,故B选;
C.有分析可知,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有方程式 可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不选;
D.产物和都具有氧化性,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故D不选;
故选:B。
2.A
【分析】2.8gFe的物质的量为0.05mol;100mL 3mol·L-1HCl中H+和Cl-的物质的量均为0.3mol,两者发生反应后,Fe完全溶解,而盐酸过量。
【详解】A.Fe完全溶解生成Fe2+,该反应转移电子0.1mol,A正确;
B.H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3mol,因此,Cl-数为0.3NA,B不正确;
C.56Fe 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30,2.8g56Fe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因此,2.8g56Fe含有的中子数为1.5NA,C不正确;
D.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D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A。
3.B
【分析】已知化合物中Fe的化合价为+3价,CH3O-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化合物中Fe的化合价为+3价,故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反应原理为:FeO(OCH3)+3HCl=FeCl3+H2O+CH3OH,A不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化合物中Fe的化合价为+3价,C为-2,若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生成FeO、、则得失电子总数不相等,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即不可能生成FeO、、,B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化合物中Fe的化合价为+3价,故其溶于氢碘酸(HI)生成的Fe3+能将I-氧化为I2,反应原理为:2FeO(OCH3)+6HI=2FeI2+I2+2H2O+2CH3OH,再加萃取,有机层呈紫红色,C不合题意;
D.化合物在空气中高温将生成Fe2O3、CO2和H2O,然后Fe2O3为碱性氧化物,SiO2为酸性氧化物,故化合物与高温反应能生成,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D
【详解】A.①中高温下在熔融强碱性介质中用氧化制备,由于瓷坩埚易被强碱腐蚀,故不能用瓷坩埚作反应器,A项错误;
B.制备时为为防止引入杂质离子,①中用KOH作强碱性介质,不能用,B项错误;
C.②中歧化生成和,故其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C项错误;
D.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歧化生成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根据Mn元素守恒可知,中的Mn元素只有转化为,因此,转化为的理论转化率约为66.7%,D项正确;
答案选D。
5.D
【详解】A.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四氧化二氮的浓度减小,所以气体温度升高后,不利于四氧化二氮的固定,故A正确;
B.四氧化二氮被固定后,四氧化二氮的浓度减小,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减小,所以四氧化二氮被固定后,有利于二氧化氮的去除,故B正确;
C.由题意可知,被固定后的四氧化二氮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正确;
D.四氧化二氮转化为硝酸时,生成1mol硝酸,反应转移1mol电子,则每制备0.4mol硝酸,转移电子数约为0.4mol×6.02×1023=2.408×1023,故D错误;
故选D。
6.C
【详解】A.由题干图1所示信息可知,反应①为,结合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可得反应②为,A正确;
B.由题干图2信息可知,,比多,且生成速率不变,且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在催化剂上有积碳,故可能有副反应,反应②和副反应中CH4和H2的系数比均为1:2,B正确;
C.由题干反应②方程式可知,H2和CO的反应速率相等,时刻可知,H2的流速为2mmol/min,而CO流速v(范围1D.由题干图2信息可知,之后,CO的速率为0,CH4的速率逐渐增大,最终恢复到1,说明生成的速率为0,是因为反应②不再发生,而后副反应逐渐停止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C。
7.A
【详解】A.据图可知FeSO4分解时生成SO2和SO3,部分S元素被还原,则Fe元素应被氧化,X为Fe2O3,A错误;
B.H2SO4与KNO3在蒸馏条件下生成HNO3和K2SO4,为复分解反应,B正确;
C.H2SO4与KNO3混合后,蒸馏过程中生成HNO3,说明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C正确;
D.硫酸、硝酸均可以和铁反应,所以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8.C
【分析】由流程可知,煤油溶解S后,过滤分离出含硫的煤油,分离出Se、Fe2O3、CuO、ZnO、SiO2后,加硫酸溶解、过滤,滤液含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铁,滤渣含Se、SiO2,再加亚硫酸钠浸取Se生成Na2SeSO3,最后酸化生成粗硒。
【详解】A. 煤油溶解S后,过滤分离出含硫的煤油,滤渣为Se、Fe2O3、CuO、ZnO、SiO2,“分离”时得到含硫煤油的方法是过滤,故A错误;
B.加硫酸溶解、过滤,滤液含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铁,滤渣含Se、SiO2,“酸溶”时能除去废料中的部分氧化物杂质,二氧化硅不溶于硫酸,故B错误;
C. Na2SeSO3酸化生成粗硒,“酸化”的离子反应为:+2H+=Se↓+SO2↑+H2O,故C正确;
D. 若向“酸溶”所得的滤液中加入少量铜,滤液含硫酸铁,铜会溶解,2Fe3++Cu=Cu2++2Fe2+,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A.CuSO4先被过氧化氢还原为Cu2O,Cu2O又被过氧化氢氧化为CuSO4,所以CuSO4是催化剂,故A正确;
B.第二步Cu2O被过氧化氢氧化为CuSO4,发生反应:Cu2O+H2O2+4H+→2Cu2++3H2O,故B正确;
C.第一步CuSO4将H2O2氧化为O2,故C错误;
D.总反应为H2O22H2O+O2↑,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H2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故D正确;
选C。
10.D
【分析】锌灰的主要成分为ZnO,含有CuO、PbO、、FeO、等杂质,加稀硫酸溶解,PbSO4不溶,过滤,滤渣1为PbSO4、,滤液中含有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铁,加入高锰酸钾氧化硫酸亚铁为氢氧化铁、硫酸锰被氧化为二氧化锰,为除去硫酸铜可采用置换反应,试剂a为Zn,锌粉发生置换反应:Zn+CuSO4═Cu+ZnSO4,滤渣2为铜与过量的锌粉,过滤,滤液为硫酸锌,加入碳酸氢铵生成ZnCO3 xZn(OH)2,再煅烧得到ZnO。
【详解】A.不与稀硫酸反应,锌灰中PbO加稀硫酸溶解得到 PbSO4不溶于水,过滤,滤渣1为PbSO4、,A正确;
B.加入高锰酸钾氧化亚铁离子为氢氧化铁、硫酸锰被氧化为二氧化锰,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为除去硫酸铜可采用置换反应,试剂a为Zn,锌粉发生置换反应:Zn+CuSO4═Cu+ZnSO4,目的是除去,C正确;
D.设ZnCO3 xZn(OH)2的物质的量为ymol,ZnCO3 xZn(OH)2煅烧得到ZnO,则固体质量减少的质量为二氧化碳、水的质量,,根据固体质量减少的质量、ZnO的物质的量列方程为44y+18xy=11.2-8.1、y+xy=0.1,解得 x=1、y=0.05,D错误;
故选:D。
11.C
【详解】A.氯气有毒,对环境有污染,因此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环境,因此装置D应盛放氢氧化钠溶液,选项A正确;
B.A装置产生中混有,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知,在碱性减弱时容易变质,因此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防止氯化氢与C装置中强碱发生反应,导致产率降低,选项B正确;
C.D装置是洗气瓶,B装置是简易洗气瓶.没装试剂之前,二者位置可以互换,选项C错误;
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与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2.B
【详解】A.由图可知, 在反应过程中先消耗后生成,反应前后不变,为反应的催化剂,总反应为氢气与氧气在催化作用下生成过氧化氢,反应的方程式为H2+O2H2O2,故A正确;
B.由图可知,[PdCl2O2]2 先生成后消耗,为反应中间体,故B错误;
C.根据H2+O2H2O2可知,生成转移2mol电子,故C正确;
D.由图示可知,过程中发生了,故D正确;
答案选B。
13.(1)2Cl2+HgO=HgCl2+Cl2O
(2) 1.25 NaHCO3+NaHSO4=CO2↑+Na2SO4+H2O
(3) 2∶7 陶瓷在高温下会与Na2CO3反应
【详解】(1)Cl2O为淡棕黄色气体,是次氯酸的酸酐,可由新制的HgO和Cl2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除产生Cl2O外,还形成了HgCl2,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HgO=HgCl2+Cl2O;
(2)根据化合价变化,NaClO2中+3价的Cl发生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1生成ClO2中+4价的Cl,必然有NaClO2中+3价的Cl化合价降低4价变为Cl-,生成稳定价态-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结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可得配平离子方程式:5+4H+=Cl-+4ClO2↑+2H2O。结合反应方程式中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1 mol ClO2消耗NaClO2的量为1.25 mol;NaHSO4与NaH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 NaHSO4=Na2SO4+CO2↑+H2O;
(3)首先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分析价态变化可知,1 mol FeO·Cr2O3失去7 mol电子,1 mol NaNO3得到2 mol电子,则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二者系数比应为2∶7;该步骤中主要反应的反应物中有Na2CO3,而陶瓷中含有SiO2,二者在熔融时反应,cs Na2SiO3、CO2气体,会腐蚀陶瓷设备,故不能使用陶瓷容器。
14.(1)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且自身被还原为,水解生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而使其沉降
(2) 随着电解的进行,生成的与溶液中反应生成,沉淀覆盖在铁电极表面,阻碍电解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详解】(1)中铁元素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为,水解生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而使其沉降,因此可以用于自来水处理;
(2)该装置为电解池,Fe转化为,发生氧化反应,则Fe棒为阳极,阳极反应为;
若电解质溶液中混有少量杂质,电解效果会显著降低,其原因是随着电解的进行,生成的与溶液中反应生成,沉淀覆盖在铁电极表面,阻碍电解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15.(1)
(2)
【详解】(1)过程①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的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根据电子转移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
(2)从题图看出,在酸性条件下逐渐转化成,离子方程式为;
中的化合价为,具有强氧化性;中为价,具有还原性,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6.(1)
(2)
(3)
(4)b
【详解】(1)由题意知,与稀硫酸、亚硫酸钾反应可生成和,根据质量守恒知生成物中还有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与反应生成和,氯元素的化合价由降低到,V元素的化合价由升高到,由得失电子守恒知,和的化学计量数为1,和的化学计量数为6,结合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配平该离子方程式为;
(3)与盐酸反应生成,V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产生的黄绿色气体为,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可知,还原性,氯气与反应生成、、作还原剂,则还原性,故、还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锌粉的物质的量为,设V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根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得,解得,则还原产物为,答案为:b。
17.(1)+1
(2) 蓝 胆矾或蓝矾
(3)
(4)
(5)用HCl气流带走产生的水蒸气,提供酸性环境抑制水解的发生,防止CuCl被氧化
【详解】(1)中硫元素为-2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
(2)无水常用于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吸水后会形成蓝色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
(3)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4)Cu与稀盐酸在持续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铜生成铜离子化合价升高,根据电子守恒可知,M生成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故为亚铁离子;
(5)氯化铜加热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和挥发性酸,HCl可抑制其水解,CuCl中铜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在HCl气流中热分解可以制备CuCl,其中HCl的作用是用HCl气流带走产生的水蒸气,提供酸性环境抑制水解的发生,防止CuCl被氧化。
18.(1)2MnO+10Cl-+16H+=2Mn2++5Cl2↑+8H2O
(2) 除去HCl SO2+Cl2+2H2O=2HCl+H2SO4
(3) a 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防止水蒸气进入
(4) 80% ①②③
(5)C
(6)硫酰氯分解产生氯气
【分析】由合成硫酰氯的实验装置可知:A中发生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因浓盐酸易挥发,B中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氯气中的HCl;C中浓硫酸可干燥氯气,D为三颈烧瓶,D中发生SO2(g)+Cl2(g)=SO2Cl2(1);E中冷却水下进上出效果好,结合信息②可知,F中碱石灰吸收尾气、且防止水蒸气进入D中,以此解答。
【详解】(1)在装置A中发生反应制取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 2MnCl2+2KCl+5Cl2↑+8H2O,其离子方程式为:2MnO+10Cl-+16H+=2Mn2++5Cl2↑+8H2O;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生成的Cl2中含有HCl杂质,因此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为除去HCl;
装置C中盛有浓硫酸,作用是干燥Cl2。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SO2,因此若缺少装置C,装置D中SO2与Cl2及H2O还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2HCl+H2SO4;
(3)为了增强冷凝效果,装置E中冷凝水方向是下进上出,即冷却水的入口是a;
氯气和SO2都是污染性气体,直接排放会造成大气污染,F的作用为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又因为硫酰氯在潮湿空气中“发烟”,因此装置F同时还可以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D;
(4)氯气的物质的量为n(Cl2)==0.05 mol,由方程式SO2(g)+Cl2(g)=SO2Cl2(l)中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n(SO2Cl2)=n(Cl2)=0.05 mol,则理论上生成SO2Cl2的质量为m(SO2Cl2)=0.05 mol×135 g·mol-1=6.75 g,实际反应制取得到5.4 g SO2Cl2,故其产率为×100%=80%;
为提高本实验中硫酰氯的产率,可以控制气体流速,宜慢不宜快,使其充分反应;由于100℃以上SO2Cl2开始分解,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可以对三颈烧瓶进行适当的降温,先降温,再通气,故合理选项是①②③;
(5)氯磺酸(ClSO3H)与SO2Cl2二者为互溶液体,沸点相差较大,采取蒸馏法进行分离;
(6)100℃以上或长时间存放硫酰氯都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故长期存放的硫酰氯会发黄可能是溶解氯气所致。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下一篇:第八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步练习 (含解析)2022——2023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