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周口市沈丘县刘庄店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16 分)
1. 如图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B. 图乙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C. 图丙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
D. 图丁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速度最大
2. 2023年 3月 31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温超导磁浮全要素试验系统,首次
悬浮运行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超导电动悬浮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下列
有关说法中( )
①碰悬浮列车的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②行驶的磁悬浮列车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减小摩擦的
③磁悬浮列车高速行驶时,列车周围的空气压强增大
④以行驶的磁悬浮列车为参照物,站台是静止的
A. 只有①②正确 B. 只有①③正确 C. 只有②④正确 D. 只有③④正确
3. 物体 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 竖直向下的压力为 1,竖直向上的压力 2,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
是( )
A. 1大于 2
B. 1与 2是一对平衡力
C. 1与 2的合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D. 1与 2的合力的大小大于物体 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4.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班级大扫除中,总重为 150 的水桶静止在水平
地面上,小琳用 100 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时,地面对水桶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 250 ,竖直向上B. 250 ,竖直向下 C. 50 ,竖直向下 D. 50 ,竖直向上
5. 小聪在小制作展示活动中展示了用焦距为 10 的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如图所
第 1页,共 15页
示,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与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12
B. 所用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种透镜
C. 在墙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要使墙上清晰的画面放大些,可将透镜靠近墙面
6. 关于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密度计上标有刻度,其刻度示数从上到下是逐渐变小的
B. 轮船在长江行驶过程中,期间若卸去部分货物,则所受浮力变小
C. 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D. 要使潜水艇下沉,水舱应向外排水
7. (多选) 物理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直观、简洁地展示物理规律,下列各选项
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所示的图像的是(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B. 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C. 压力相同时,物体所受的压强跟受力面积的关系
D.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
8. (多选) 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用木棒的一端缠绕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不同的液体中,
会呈竖直漂浮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棒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密度计的重力等于水对它的浮力
B. 木棒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说明该液体密度越大
C. 读数时需用手扶住密度计
D. 木棒越细,测量误差越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6 分)
9. 2022年 3月 23日“天宫课堂”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处于微重力环境,重
力可以忽略不计。如图是“太空抛物”实验,王亚平对冰墩墩施加一个力,冰墩墩
运动起来,当冰墩墩离开王亚平的手后,我们看到冰墩墩保持______ (选填“静止”
或“匀速直线运动”),证明______ (选填“亚里士多德”或“伽利略”)关于“力
与运动”的观点是正确的。
10. 如图,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翩跹舞姿勾勒出了如诗如画的山河
图景,用舞蹈语言复活了国宝级文物《千里江山图》。全国人民通过电视收看到该
节目,是利用______ 传递信息的,舞蹈演员跳跃旋转停下后,衣摆才缓缓落下,是
由于衣摆具有______ 。
第 2页,共 15页
11. 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硬凳子上感到舒服,是因为人受到的压力______,受力面积______,压强______的
缘故。(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12. 气象观测工程师用探空气球(氢气球)将探空仪器带上高空,如图,在加速上升过程中,气
球与仪器受到的浮力______重力(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气球上升至 3万米高度会自行爆裂,爆
裂的这一瞬间,绳下悬挂的仪器向______运动。
13. 科技制作活动中,小明将金属夹夹在吸管一端使其密闭,制成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
为了给密度计标刻度,他将密度计分别放入水和煤油中,密度计均竖直漂浮,吸管露出液面
的长度为 。密度计在水中时 为 12 ,浮力大小为 1;在煤油中时 为 10 ,浮力大小为
2,则 1 ______ 2(选填“>”“<”或“=”)。若将密度计放入密度为 1.25 / 3的液体
3 3
中,则 为______ 。( 水 = 1.0 / 、 煤油 = 0.8 / )
14. 生活中许多事物与物理知识或方法有关系,请仿照示例,根据所学的压强和浮力知识,
再举出两个相关事例并写出对应的物理知识。
示例:用吸管“吸”饮射—一大气压强
(1) ___ ___ ; (2) __ ____ 。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 分)
15. 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箱自动上水装置的示意图。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时,
浮标带动杠杆压住进水口,自动停止上水。请你画出:浮标所受浮力的示意图和浮
力的力臂。
16. 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顺利升空到海拔 9032 ,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
观测的世界纪录。当浮空艇静止在高空某位置时可构建为如图所示的模型,请作出浮空艇悬挂的
探测仪器的受力示意图。( 是探测仪器的重心,不计空气阻力)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
17. 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小刚找了这些器材:规格相
同的两块海绵和相同的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如图所示,图( )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 )海绵上平放一本字典;图( )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 )海绵上立
放一本字典:图( )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实验中,小刚是根据______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实验图( )、( ),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
第 3页,共 15页
(3)通过观察比较图______ 和______ 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假设图( )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 ,图( )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 ,则 ______ (选填“>”“<”或
“=”) 。
18. 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
的焦距为______ 。
(2)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 50 刻度线处,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
调到______ 。
(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 20 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倒立、______ 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
工作的。
(4)接着,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如果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
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 的。
(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
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______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19. 韦聪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从图①②③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 有关。
(2)图⑤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 。
(3)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呢?请你在韦聪同学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叙述你的做法和得到的结论。
做法:____ __ ;
结论:___ __ _ 。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
第 4页,共 15页
20. 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 100 2,重为 5 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
45 、深 40 的水。( 取 10 / )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多大?
(2)容器(包括水)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3)如图容器中装的是另外一种液体,液体深度仍为 40 ,若 点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2400 ,则这一种液体的
密度为多少?
21. 如图所示的 055型驱逐舰是日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空导弹驱逐舰。该导弹驱逐舰排水量为
12300 ,满载时船底最深处距离水面 10 ,该舰满载做匀速直线航行时,最
大航速为 54 / ,此时受到海水的阻力是船重的 0.1倍、( = 10 /
, 海水 = 1.03 × 10
3 / 3)求:
(1)满载时船底最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055型驱逐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055型驱逐舰以最大航速匀速直线航行 10 ,牵引力做功是多少?
第 5页,共 15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 .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有惯性;但它总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
用,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A 错误;
B.跳远运动员运动前助跑,跳远运动员在腾空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跳得更远,利用了身体的惯性,故 B
正确;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车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到的是平衡力,即他的推力等于车所受的阻力,故 C 错误;
D.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动能和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为零,速度为零,故 D 错误。
故选: 。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3)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会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弹性势能与弹性形变有关。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与运动的关系、平衡状态的判断、惯性的理解和掌握。
2.【答案】
【解析】解:
①碰悬浮列车的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①正确;
②磁悬浮列车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和铁轨之间相互脱离来减小摩擦,故②正确;
③列车高速行驶时,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增大,使列车周围的压强减小,故③错误;
④以行驶的磁悬浮列车为参照物,站台与列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④错误。
故选: 。
(1)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
(3)在流体中,流动速度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4)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被
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本题考查了电流的磁效应、减小摩擦的方法、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属于综合题。
3.【答案】
第 6页,共 15页
【解析】解:
A、物体悬浮时,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分别为: 1 = 1, 2 = 2, 2 > 1,由 = ,可知 2 > 1,故 A
错误;
B、水对物体 竖直向下的压力为 1,竖直向上的压力为 2,且 2 > 1,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B 错误;
C、水对物体 竖直向下的压力为 1,竖直向上的压力为 2,且 2 > 1,所以二力的合力方向向上,故 C 正确;
D、物体受到了重力、上表面的压力和下表面的压力,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1与 2的合力大小
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故 D 错误。
故选: 。
利用液体压强公式 = ,即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对物体在竖直方向进行受力分析,受到
了重力、上表面的压力和下表面的压力,利用 = 计算出上下表面所受压力,由于物体处于悬浮状态,所以物体
受力平衡。
解决此类题目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关键,可以从压强入手,得出上下表面所受压力的关系。
4.【答案】
【解析】解: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物体仍然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故合力为零;物体受重力 、拉力 和支持
力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支持力为:
= = 150 100 = 50 ,方向竖直向上。
故选: 。
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仍然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5.【答案】
【解析】解: 、投影仪工作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所以手机与透镜的距离
可能为 12 ,故 A 正确;
B、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近视眼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 B 错误;
C、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C 错误;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透镜远离墙面,故 D 错误。
故选: 。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成实像时根据物
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判断其像与物的变化关系。
本题以自制简易投影仪为例,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知其成像的特点与规律,并会分析其物距和像距
第 7页,共 15页
的关系。
6.【答案】
【解析】解: .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不变,如果液体的密度越大,则密度计浸入液体
中的体积越小,即越往上浮,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值越大,故 A 错误;
B.轮船从河水中驶向海水中,船处于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期间若卸去部分货物,则轮船重力减小,
所以,所受浮力变小,故 B 正确;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受到的重力不变,但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的,故 C 错误;
D.原来潜水艇悬浮,浮力等于重力,要使潜水艇下沉,则重力应大于浮力,由于潜水艇浮力不变,则应向水舱充水,
来增大重力,故 D 错误。
故选: 。
A.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不变,如果液体的密度越大,则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小,
即越往上浮,据此分析;
B.轮船从河水中驶向海水中,船处于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据此得出若卸去部分货物,则轮船所受浮
力的变化情况确;
C.小船漂浮,是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
D.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潜。
本题考查浮沉条件的应用,并考查液体压强的知识,是一道综合题。
7.【答案】
【解析】解: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故 A 正确;
B、在同种液体中,其密度相同,所以在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故 B 正确;
C、压力相同时,物体所受的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故 C 错误;
D、物体所受的重力 = , 值是一个常量,所以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故 D 正确。
故选: 。
观察分析图象,找出图中两个量( , )之间的关系,看选项中哪两个量的关系与图象中的相符,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
系不符合的选项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如何准确分析图像中的比例关系,知道选项中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关系,即可解答此类问题。
8.【答案】
【解析】解: 、同一支自制密度计的重力不变,不同的液体中,会呈竖直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知,
重力不变,浮力不变,故 A 正确,
第 8页,共 15页
B、根据 浮 = 液 排知,在浮力不变时,木棒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小,故 B 错误;
C、读数时自制密度计在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且下部较重,能直立在水中,不需要用手扶住密度计,故 C 错误;
D、根据 浮 = 液 排 = 液 知,在浮力、液体密度不变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若木棒越细,刻度值越稀,
测量误差越小,故 D 正确。
故选: 。
同一支自制密度计的重力不变,不同的液体中,会呈竖直漂浮状态,根据漂浮的条件可知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
大小关系;
根据 浮 = 液 排判断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的读数关系;
根据 浮 = 液 排 = 液 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利用好物体漂浮条件 浮 = 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9.【答案】匀速直线运动 伽利略
【解析】解:王亚平对冰墩墩施加一个力,冰墩墩运动起来,当冰墩墩离开王亚平的手后,是失重状态,根据牛顿
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所以上述情况证明了伽利略关于“力与运动”的观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运动;伽利略。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这是伽利略等人的运动与力的观点。
本题考查运动和力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0.【答案】电磁波 惯性
【解析】解:全国人民通过电视收看到该节目,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舞蹈演员跳跃旋转停下后,衣摆才缓缓落下,是由于衣摆具有惯性。
故答案为:电磁波;惯性。
(1)电磁波能传递信息;
(2)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此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惯性现象。
11.【答案】不变 变大 变小
第 9页,共 15页
【解析】解:人对座位的压力大小等于本身重力,故压力相同,坐沙发身体被包围的面积大,压强就小;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变小。
此题是考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方法,进行实例分析。
在平时我们坐沙发时,如果沙发越软,则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感觉越舒服,反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感觉越不舒服。
12.【答案】大于 向上
【解析】解:(1)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气球要加速上升所受浮力应大于物体的重力;
(2)爆裂的这一瞬间,绳下悬挂的仪器由于具有惯性仍会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再因重力作用而下落。
故答案为:大于;向上。
(1)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时, 浮 > ,悬浮时, 浮 = ,下沉时, 浮 < ;物体的浮沉条件同样适用于
气体;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惯性,属基础题。
13.【答案】= 13.6
【解析】解:密度计在煤油和水中都处于漂浮状态,由物体沉浮条件可知, 1 = 2 = ;
设吸管长度为 ,底面积为 ,密度计重力为 ,
3 3 3
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水中,密度计静止时 为 12 , 水 = 1.0 / = 1.0 × 10 / ,
由 1 = ,可得:
[( 0.12 ) ] × 1.0 × 103 / 3 × 10 / = --------①,
3 3 3
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煤油中,密度计静止时 为 10 , 煤油 = 0.8 / = 0.8 × 10 / ,
由 2 = ,可得: 煤油 排煤油 = ,
即[( 0.1 ) ] × 0.8 × 103 / 3 × 10 / = -----②,
由①②可得, = 0.2 ;
设该密度计上对应密度值为 1.25 / 3的刻度线到密度计顶端的距离为 ,
则[( ) ] × 1.25 × 103 / 3 × 10 / = --------③,
将 = 0.2 分别代入①和③,并将①③联立,
解得 = 0.136 = 13.6 。
故答案为:=;13.6。
设吸管长度为 ,底面积为 ,密度计重力为 ,根据密度计漂浮在液面上时, 浮 = ,分别列出在煤油和水中的等
第 10页,共 15页
式,求得吸管的长度,然后将其带入密度计上对应密度值为 1.25 / 3的刻度线时的等式即可求得答案。
此题考查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主要是漂浮时 浮 = 的应用,同时考查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14.【答案】发烧病人用酒精擦拭——蒸发吸热 白炽灯发光——电流的热效应
【解析】解:我们可以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出发来解答此类题,如:
声:敲击力度越大,鼓声越大——响度;
光:三点一线——光的直线传播;
力:使用天平称重——天平;
热:发烧病人用酒精擦拭——蒸发吸热;
电:白炽灯发光——电流的热效应。
故答案为:(1)发烧病人用酒精擦拭——蒸发吸热;(2)白炽灯发光——电流的热效应。(合理即可)
我们以从声光力热电的角度分析具体事例。
此类题较为简单,主要考查我们发现物理现象,并能用物理知识解释这类问题的能力。
15.【答案】解:浮标与杠杆相连且静止浮在水中,杠杆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
点在浮标的重心上,浮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从支点 做浮力作用线的垂线段,用 表示浮力的力臂,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浮标浸浮水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据此画图。
从支点 画浮力作用线的垂线,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该力的力臂。
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画力臂关键要画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16.【答案】解:浮空艇与探测仪器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探测仪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由于探测器的体
积很小,因此探测器受的浮力远小于细线对它的拉力,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探测仪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探测仪
器肯定还受到一个与重力等大反向的力,这个力是细线对其竖直向上的拉力 ;
过探测器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 和 表示;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
第 11页,共 15页
衡力,所以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解析】不计空气阻力,浮空艇在空中沿虚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受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根
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这两个力。
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关键是分析出物体所受的力及方向,同时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7.【答案】海绵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产生效果越明显 ( ) ( ) >
【解析】解:
(1)实验中,根据转换法,小刚是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通过实验图( )、( )知,受力面积相同,( )中压力大,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故可以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
压力越大,压力产生效果越明显;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通过观察比较图( )和( )后得出:在压力一定
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 图( )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 ,图( )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 ,根据 = ,因压力相同,( )中受力面积小,
则 > 。
故答案为:(1)据海绵的凹陷程度;(2)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产生效果越明显;(3)
( )( );(4) >。
(1)(2)(3)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用到的
科学实验方法是转换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4) 根据 = 分析。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和 = 的运用,体现了对过
程和方法的考查。
18.【答案】10.0 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可逆 近视眼
【解析】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
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 30.0 20.0 = 10.0 ;
第 12页,共 15页
(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 20 刻度线处,此时物距 = 50 20 = 30 > 2 ,根据 > 2 ,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4)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如果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
清晰的像,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此时像
成在光屏的前方,此现象可以体现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故答案为:(1)10.0;(2)同一高度;(3)缩小;照相机;(4)可逆;(5)近视眼。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
一位;
(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
(3)根据 > 2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4)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5)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19.【答案】浸在水中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1 在③或④图的基础上,向水中加入食盐(或换另一种密度不同的液
体),读出水加盐(或换液体)前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计算并比较浮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密
度有关
【解析】解:(1)图①是测量物体的重力,图②显示,当把物体浸入水中时,示数在减小,图③进一步显示,物体
排开的水越多,示数越小,表明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水中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关系;
(2)比较图①④可以看出,当物体完全浸没时它受到的浮力为 4 3 = 1 ,图⑤中与图④中物体排开了相同的水,
因此浮力不再变小。示数减小那是因为物体受到了杯底支持力的缘故;
(3)要想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就得改变液体的密度,可考虑向水中加相食盐,或换不同的液体来
进行比较。探究的结果是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故答案为:(1)浸在水中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2)1;
(3)在③或④图的基础上,向水中加入食盐(或换另一种密度不同的液体),读出水加盐(或换液体)前后弹簧测力计示
数的大小,计算并比较浮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重点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与所悬挂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情
况之间的关系,并对比不同的情况做出判断。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样用到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实验中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判断浮力的大
第 13页,共 15页
小,同时关注浮力大小与排水体积、浸没深度、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20.【答案】解:(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 = 1 × 103 / 3 × 10 / × 40 × 10 2 = 4000 ;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 = 容器 + 水 = 45 + 5 = 50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 ′′ = 50 4 2 = 5000 ; 100×10
(3) 点的深度
′ = 0.4 0.1 = 0.3 ,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 知液体的密度
= = 2400 液 10 / ×0.3 = 0.8 × 10
3 / 3
′ 。
答:(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4000 ;
(2)容器(包括水)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5000 ;
(3)如图容器中装的是另外一种液体,液体深度仍为 40 ,若 点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2400 ,则这一种液体的密度
为 0.8 × 103 / 3。
【解析】(1)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 = 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水与容器的总重力,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 = 求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根据压强公式 = 求解液体的密度。
此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知道液体中某处的深度指的是该处到液面的距离。
21.【答案】解:(1) 3 3满载时船底最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 = 海水 = 1.03 × 10 / × 10 / × 10 = 1.03 ×
105 ;
(2)055 3 8型驱逐舰满载时排开水的重力 排 = 排 = 12300 × 10 × 10 / = 1.23 × 10 ,
8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 055型驱逐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 浮 = 排 = 1.23 × 10 ;
(3) 8驱逐舰在水面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则驱逐舰的重力为 = 浮 = 1.23 × 10 ;
055型驱逐舰以最大航速匀速直线航行时受到的阻力 = 0.1 = 0.1 × 1.23 × 108 = 1.23 × 107 ,
因为驱逐舰匀速直线航行,受力平衡,牵引力 = = 1.23 × 107 ,
驱逐舰以最大速度航行 10 通过的路程 = = 54 / × 1060 = 9 = 9000 ,
第 14页,共 15页
牵引力做的功 = = 1.23 × 107 × 9000 = 1.107 × 1011 。
答:(1)满载时船底最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1.03 × 105 ;
(2)055型驱逐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 1.23 × 108 ;
(3)055型驱逐舰以最大航速匀速直线航行 10 ,牵引力做的功是 1.107 × 1011 。
【解析】(1)根据 = 计算船底最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
(2)根据 = 计算驱逐舰满载时排开水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 055型驱逐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
水受到的重力;
(3)驱逐舰在水面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题意计算驱逐舰航行时受到的阻力,因为驱逐舰匀速直线航行,受力
平衡,牵引力等于阻力,根据 = 计算驱逐舰 10 通过的距离,根据 = 计算牵引力做的功。
本题考查了压强、浮力和功的计算,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第 15页,共 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