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SL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6月考试试卷
物理

2023.6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二一必修三第九章第二节。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高中进行教学设施改造,在教室安装了可以左右滑动的黑板,一位老师用粉笔在其中某块
可移动的黑板上画直线。若粉笔相对于黑板从静止开始向上匀加速滑动,同时黑板以某一速

度水平向左匀速运动,则粉笔画出的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2.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为一Q和十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
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则两球间库仑力的
大小为
A品F
C.F
D.12F
3.蹲在树枝上的一只松鼠看到一个猎人正在用枪水平对准它,就在子弹出枪口时,松鼠开始逃
跑,下述各种运动方式中,松鼠能逃脱被击中厄运的是(设树枝足够高)
A自由落下
B.迎着枪口,水平跳离树枝
C,竖直上跳
D.背着枪口,水平跳离树枝
【高一6月考试试卷物理卷第1页(共6页)】
3519A
4.人造卫星甲、乙分别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见乙是地球静止卫星,卫星甲、乙的轨道平面
互相垂直,乙的轨遭半径是甲轨道半径的25倍,某时刻两卫是和地
心在同一直线上,且乙在印的正上方(称为相泅),如图所示。在这以
后,印运动8周的时间内,它们相遇了
A.4次
B.3次
(C.2次
D.1次
5.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创造了我国到月球取土的伟大历史。如图所
示,嫦娥五号取土后,在P处由圆形轨道I变轨到椭圆轨道Ⅱ,以便返回地球。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嫦娥五号在轨道I和Ⅱ运行时均超重
B.嫦娥五号在轨道I和Ⅱ运行时机械能相等
C.嫦娥五号在轨道I和Ⅱ运行至P处时速率相等
).嫦娥五号在轨道I和Ⅱ运行至P处时加速度大小相等
6.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礼记传》中提到:“投壶,射之细位。
宴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不同位置沿水平方向各射出一支
箭,箭尖插入壶中时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已知两支箭的质量相等,竖直方向下落高
度也相等,忽略空气阻力、箭长以及壶口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所射箭的速度变化量之比为tan&:tanB
B.甲、乙两人所射箭落人壶口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sina:sin3
C,甲、乙两人所射箭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tanB:tana
D,甲、乙两人投射位置与壶口的水平距离之比为tana:tanB
7.如图所示,小球以大小为6的初速度由A端向右运动,到B端时的速度减小为Y;若以同样
大小的初速度由B端向左运动,到A端时的速度诚小为℃A。已知小球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离
开该粗糙道,D为AB中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AVB
B.vn=Ua
C.VAUB
D,两次经过D点时速度大小相等
【高一6月考试试卷物理卷第2页(共6页)】
3519ASL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6月考试试卷·物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粉笔画出的轨迹可视为水平向右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类似平地运
动,粉笔向加速度方向一侧弯曲,其轨迹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C正确。
2.C
3.C因为子弹做平抛运动,其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松鼠只有竖直上跳才不会被击中,故C。
4B由于两卫星只能在题图所示位置或由题图所示位置转过半圈的位置才能相遇,故由T=2x√c√尸
知T乙=5T甲,当乙运动0.5圈、1圈、1.5圈时,甲刚好运动了2.5圈、5圈、7.5圈,即甲运动8圈时间内二者
相遇3次。
5.D嫦娥五号在轨道I和Ⅱ运行时均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嫦娥五号在轨道I上经过P点时经加速后
进人轨道Ⅱ运行,故嫦娥五号在轨道I运行至P处时的速率小于在轨道Ⅱ运行至P处时的速率;加速过程
有外力对婚峨五号做功,则机械能增大,放B.C错误。根据G=0得a=,可知嬉娥五号在轨道1
和Ⅱ运行至P处时加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
6.C投壶时箭做平抛运动,两支箭竖直方向下落高度相等,则两支箭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速度变化量△
=心一g1相同,故A错误:设箭尖插入壶中时的速度大小为,则n0=,即。一品。即两支箭落入壶口
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sn3:sina,故B错误;设箭尖插人壶中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箭射出时的初速度为
,则tan0-兴,即w一品g即两支箭射出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tamB:tana,放C正确:因两支箭在空中
的运动时间相同,甲、乙两人投射位置与壶口的水平距离之比,即初速度大小之比,等于tan3:tana,故D
错误。
7.A小球由A端向右运动时,通过凹槽的速度大于小球由B端向左运
动时通过凹槽的速度,因通过凹槽时(如图甲),有Fv一mgcos8=
尺,故小球由A端向右运动时,通过凹槽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因而受
m
到的摩擦力大,克服阻力做功多:同理,小球通过凸槽时(如图乙),有


mgc0s日一Fv",小球由A端向右运动时,通过凸槽的速度小于小
球由B端向左运动时通过凸槽的速度,所以小球向右运动时通过凸槽时受到的摩镲力也大,故克服阻力做的
功多。所以小球向右运动全过程克服阻力做功多,动能损失多,末动能小,只有A正确。
8.ACD不计空气阻力,排球在空中的抛体运动只受重力而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g,故
A正确;设排球第一次从M到P下落高度为h,重力做正功为Wc=mgh,第二次做斜上抛运动从P点经Q
点到N点,重力做功为零,故B错误;排球从M点到P点和从Q点到N点都是平抛运动,在M,Q点均只有
水平方向的速度,下落高度九相同,由h=方g知运动时间相同,但P>ov,由x=t可推出离开M点的
速率大于经过Q点的速率,故C正确:将排球从P点到Q点的斜上抛运动由逆向思维法可看成从Q点到P
点的平地运动,则由M点到P点和Q点到P点的平地运动比较,下落高度相同,则运动时间相同,竖直分速
度,一样,但M到P的水平位移大,则水平速度h较大,由=√6十心,可知从M到P的末速度大小大于
从P到Q的初速度大小,故D正确。
9.AC由图像乙可知,初始时汽车的加速度不变,所以汽车为恒加速度启动,当汽车速度达到10m/s时,汽车
的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即Pm=F=60000W,由图像甲和图像乙可知,图中A点时汽车达到最大速度,即此
时汽车牵引力等于阻力,也就是A点的数值,有P=fx,解得f=2500N所以A点的坐标为2500,故A
项正确;在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有F一f=a,解得m=5000kg,故B项错误;当汽车的速度为20
m/s时,设此时牵引力为F1,有P=F1,F1一f=a1,解得a④1=0.1m/s2,故C项正确;汽车由静止到10
m/s,由=a,由10m/s到24m/s有P&-f=名m2x-合m1=h十h≈86.29s故D项错误.
1
【高一6月考试试卷·物理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3519A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中考模拟(一)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2-2023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原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