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科研机构研发的NO—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电极为电池负极
B.电池工作时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右向左移动
C.b电极的电极反应:
D.当外电路中通过电子时,a电极处消耗
2.科学家设计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实现了利用H2S废气资源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式:O2+4e-+4H+=2H2O
C.电极a上发生的反应式:2H2S-4e-=S2↓+4H+
D.电路中每通过4mol电子,理论上在电极a消耗44.8LH2S
3.一种无需离子交换膜的新型氯流电池可用作储能设备(如图所示),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NaTi2(PO4)3+2Na++2e-=Na3Ti2(PO4)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电极b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B.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增大
C.若用该装置作为电解精炼铜的电源,则电极a与粗铜电极相连
D.放电时,外电路通过的电子的数目为1.204×1024,消耗的氯气的质量为71g
4.铜—锌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锌电极上的反应为Zn-2e-=Zn2+
B.溶液中的SO向锌电极移动
C.电子从锌电极经过硫酸铜溶液流向铜电极
D.铜电极质量增加
5.如图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在电池工作时向O2所在的铂电极移动
B.电子由呼气的铂电极经外电路流向O2所在的铂电极
C.微处理器通过检测电流大小而计算出被测气体中酒精的含量
D.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3CH2OH+3H2O-12e-=2CO2↑+12H+
6.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充放电过程中,正极发生LiCoO2与Li1-xCoO2之间的转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为:
B.钴酸锂(LiCoO2)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3
C.放电时正极发生LiCoO2转化为Li1-xCoO2的反应
D.放电时锂离子向正极移动
7.常见镍氢电池的某极是储氢合金LaNi5H6(LaNi5H6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0),电池反应通常表示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储氢合金作负极
B.充电时储氢合金作阴极
C.充电时阴极周围c(OH-)减小
D.放电时负极反应:LaNi5H6+6OH--6e-=LaNi5+6H2O
8.有A、B、D、E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则A、B、D、E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E﹥D B.A﹥B﹥D﹥E
C.D﹥E﹥A﹥B D.D﹥A﹥B﹥E
9.结合图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和(b)中正极均被保护
B.(a)和(b)中负极反应均是
C.(a)和(b)中正极反应均是
D.(a)和(b)中均向铁电极方向移动
10.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LiFePO4电池是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之一,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LiFePO4+6CLi1-xFePO4+LixC6。充放电时,Li+在正极材料上脱嵌或嵌入,随之在石墨中发生了LixC6的生成与解离。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负极材料质量减少0.7 g,转移0.1 mol电子
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ixC6-xe-=6C+xLi+
C.放电时,Li+通过隔膜移向负极,电子由电极a沿导线流向电极b
D.充电时,电极a与电源负极连接,电极b与电源正极连接
11.某燃料电池以乙醇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强碱溶液为电解质组成,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一段时间后,正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C.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为:
D.消耗0.2mol乙醇,有1.2mol转移
12.如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B.装置Y中在负极发生反应的物质是O2
C.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
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
13.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甲和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中铜片上均发生还原反应 B.两池中铁片均发生反应:Fe-2e-=Fe2+
C.装置甲中电子由Cu→灯泡→Fe D.两池所得Fe、Cu金属活泼性相反
14.如图所示,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电极质量减少,B电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
C.A、B、C可能分别为、稀盐酸 D.A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15.新型锂空气电池具有使用寿命长、可在自然空气环境下工作的优点。其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为离子液体和二甲基亚砜),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子由电极经外电路流入Li电极
B.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C.充电时Li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D.碳酸锂涂层既能阻止锂电极的氧化又能让锂离子进入电解质
二、填空题
16.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同时废弃的电池随便丢弃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中所用的是纽扣式微型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为KOH溶液,工作时电池总反应为Ag2O+Zn+H2O=2Ag+Zn(OH)2。
①工作时电流从_______极流向_______极(填“Ag2O”或“Zn”)。
②电极反应式:正极:_______,负极:_______。
③工作时电池正极区的pH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氢镍电池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为H2+NiO(OH)Ni(OH)2。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正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甲池中电池反应式为,已知B电极质量不变,C、D为石墨电极,乙池中为200mL饱和NaCl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A极为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电极材料为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写出乙池的电极反应式:
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A电极质量减少0.64 g时,此时乙池中电解液中c(OH-)=___________ mol·L-1(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C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L。
三、实验题
18.示意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如图为该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电池的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___,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___(用a、b表示)。
(2)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是___。
(4)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I.
Ⅱ.LiH+H2O=LiOH+H2↑
①反应I中的还原剂是___,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___。
②已知LiH固体的密度为0.82g cm-3。用锂吸收224L(标准状况下)H2,生成的LiH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③将由②生成的LiH与H2O作用放出的H2用作电池燃料,若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19.有甲、乙两同学想利用原电池反应验证金属的活泼性强弱,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两电极放入6 mol/L 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两电极放入6 mol/L的NaOH溶液中,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方程式:____;
(2)乙中负极材料为____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甲、乙两同学都认为“如果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都是金属,则作负极的金属应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则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的活动性更强,乙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的活动性更强。(填元素符号)
(4)由该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电解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泼性顺序表已经过时,没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NO—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故a为正极、b为负极;
【详解】A.由分析可知,a电极为电池正极,A错误;
B.原电池中氢离子向正极移动,故电池工作时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B错误;
C.b电极上NO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硝酸,电极反应:,C正确;
D.没有标况,不能计算氧气的体积,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A.该装置是质子膜H2S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
B.正极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酸性条件下,氧气得电子生成水,则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故B正确;
C.a极上硫化氢失电子生成S2和氢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S-4e-= S2+4H+,C正确;
D.没有说明是否为标况状态,不能计算消耗H2S的体积,D错误;
故选D。
3.C
【详解】A.由题中信息充电时电极a得电子可知,电极a为阴极,则电极b为阳极,电极b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A正确;
B.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极a 反应Na3Ti2(PO4)3-2e-= NaTi2(PO4)3+2Na+,电极b反应Cl2+2e-=2Cl-,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增大,B正确;
C.若用该装置作为电解精炼铜的电源,电极a为负极,电极b为正极,则电极b与粗铜电极相连,C错误;
D.放电时,电极b反应Cl2+2e-=2Cl-,外电路通过的电子的数目为1.204×1024即2mol,消耗氯气1mol,质量为71g,D正确;
故答案选C。
4.C
【详解】A.锌的活动性强于铜,锌作负极,则锌电极上的反应为Zn-2e-=Zn2+,A正确;
B.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SO向锌电极移动,B正确;
C.电子从锌电极经过导线流向铜电极,溶液不能传导电子,C错误;
D.铜电极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在正极放电析出铜,因此铜电极质量增加,D正确;
故选C。
5.D
【分析】酸性燃料电池中呼出的乙醇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呼气所在的铂电极是负极,O2所在的铂电极是正极。
【详解】A.在原电池中H+移向正极,即O2所在的铂电极,A正确;
B.在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移向正极,即由呼气的铂电极经外电路流向O2所在的铂电极,B正确;
C.呼气中乙醇含量越高,单位时间内转移电子越多,电流越大,从而根据电流大小计算出被测气体中酒精的含量,C正确;
D.由图可知,电子负极上乙醇失去电子生成乙酸,电极反应式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D错误;
故答案为:D。
6.C
【详解】A.放电时为原电池,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负极反应式为:,故A正确;
B.钴酸锂(LiCoO2)中Li为+1价,O为-2价,则钴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B正确;
C.放电时正极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Li1-xCoO2+xe-+xLi+=LiCoO2,即发生Li1-xCoO2转化为LiCoO2的反应,故C错误;
D.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锂离子向正极移动,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7.C
【详解】A.镍氢电池放电时作原电池,发生反应:LaNi5H6+6NiO(OH)=LaNi5+6Ni(OH)2,储氢合金是还原剂,作原电池的负极,A正确;
B.充电时,外电源的负极接在原电池的负极上,所以充电时储氢合金作阴极,B正确;
C.充电时阴极:LaNi5+6H2O+6e-=LaNi5H6+6OH-,所以充电时阴极周围c(OH-)应该增大,C错误;
D.镍氢电池放电时,负极LaNi5H6中0价的氢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LaNi5H6+6OH--6e-=LaNi5+6H2O,D正确;
故选C。
8.D
【详解】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则金属活泼性为A>B;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则金属活泼性为D>A;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B失去电子,则金属活泼性为B>E,综上所述,金属活泼性为D>A>B>E,故答案为:D。
9.A
【分析】锌比铁活泼,装置(a)中锌做负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铁做正极,溶液呈中性,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铁比铜活泼,装置 (b)中铁为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为铜,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所以正极的反应式为:2H++2e-=H2↑;原电池中阳离子定向移动到正极。
【详解】A.题给装置(a)、 (b)都是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首先被腐蚀,不活泼金属作正极,被保护,选项A正确;
B.(a)中的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而 (b)中负极是铁,反应式为:Fe-2e-=Fe2+,选项B错误;
C.(a)溶液显中性,其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而 (b)溶液显酸性,电极反应式为:2H++2e-=H2↑,选项C错误;
D.原电池中阳离子定向移动到正极,(a)中向铁电极方向移动, (b)中向铜电极方向移动,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0.C
【分析】二次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还原剂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内电路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由图知,Li+向右侧区域移动,则电极b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a为负极,据此回答。
【详解】A.由题干中电池反应式、结合图示可知: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ixC6-xe-=6C+xLi+,则电池工作时,负极材料质量减少0.7 g,即产生0.1molLi+、转移0.1 mol电子,A正确;
B.由题干中电池反应式、结合图示可知: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ixC6-xe-=6C+xLi+,B正确;
C.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C错误;
D.据分析,放电时电极b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a为负极,则充电时,电极a为阴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电极b为阳极与电源正极连接,D正确;
故选C。
11.C
【分析】由题意可知,乙醇燃料电池中通入乙醇的一极为负极,碱性条件下,乙醇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2H5OH+16OH--12e-=2CO+11H2O,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氧气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详解】
A.由分析可知,放电时,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氧气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A错误;
B.由分析可知,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氧气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正极附近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放电时,通入乙醇的一极为负极,碱性条件下,乙醇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2H5OH+16OH--12e-=2CO+11H2O,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放电时,通入乙醇的一极为负极,碱性条件下,乙醇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2H5OH+16OH--12e-=2CO+11H2O,由电极反应式可知,消耗0.2 mol乙醇,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4mol,D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A.该图中有太阳能向电能的转化,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电能向化学能、机械能的转化,不止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错误;
B.装置Y是原电池装置,负极发生反应的物质为氢气,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错误;
C.装置X应是电解池,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正确;
D.无论原电池海水电解池能量的转化率都不是100%,所以不可能实现零排放,错误;
答案选C。
13.C
【详解】A.甲池中在室温下Fe在浓硝酸中会钝化,Cu与硝酸会发生剧烈反应,所以Cu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乙池中由于Fe比Cu活泼,Fe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所以铁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u做正极,正极上发生H+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A错误;
B.甲池中铜作负极,电极反应为Cu-2e-=Cu2+,乙池中Fe为负极,发生电极反应:Fe-2e-=Fe2+,B错误;
C.甲池中铜作负极、铁作正极,电子由负极(Cu)经过用电器(灯泡)到达正极(Fe),C正确;
D.在原电池中一般活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作正极,但根据电极反应判断金属活泼性时,还要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及电解质浓度对电极判断的影响,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4.B
【分析】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电极质量减少,B电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则上述装置涉及的是原电池工作原理,A为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呢,电极质量会减少,B为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如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气体,所以B电极上会有气泡产生,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有气泡产生,A正确;
B.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C中阳离子向B极移动,B错误;
C.A、B、C可能分别为、稀盐酸,Zn失电子生成锌离子,电极质量减少,Cu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C正确;
D.A电极上固体失电子生成阳离子,所以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
故选B。
15.A
【分析】根据总反应可知,放电时Li电极失去电子为负极,极得到电子为正极;充电时,Li电极得到电子,极失去电子。
【详解】A.放电时为原电池,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入正极,则由Li电极经外电路流入电极,A错误;
B.放电时,空气中的氧气在正极上得电子,反应式为,B正确;
C.充电时,Li电极得到电子,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C正确;
D.碳酸锂涂层既能阻止锂电极的氧化又能让锂离子进入电解质,D正确;
故选A。
16.(1) Ag2O Zn Ag2O+2e-+H2O=2Ag+2OH- Zn-2e-+2OH-=Zn(OH)2 增大
(2) H2-e-+OH-=H2O NiO(OH)+e-+H2O=Ni(OH)2+OH- 增大
【详解】(1)该电池中Zn失电子为负极,正极为Ag2O,故电流从Ag2O极流向Zn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工作时电池正极区生成OH-,故正极区的pH增大;
(2)氢镍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e-+OH-=H2O,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e-+H2O=Ni(OH)2+OH-,正极区生成OH-,故正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17.(1) 负 铜 氧化
(2) 2Cl--2e-=Cl2↑ 2H++2e-=H2↑
(3) 0.1 0.224
【详解】(1)甲池中电池反应式为,B电极质量不变,可知B电极反应为:,B为正极,则A为负极,电极材料为Cu,电极反应为:,发生氧化反应,故答案为:负;铜;氧化;
(2)乙池为电解池,C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Cl--2e-=Cl2↑,D为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故答案为:2Cl--2e-=Cl2↑;2H++2e-=H2↑;
(3)A极有0.64 g Cu溶解时,转移0.02 mol电子,乙池中C极上生成0.01 mol Cl2,体积为:0.224L,溶液中生成0.02 mol OH-。;故答案为:0.1;0.224;
18.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由a到b 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H2、O2的分子数,加快电极反应速率 Li H2O 20 32
【分析】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为,氢气所在电极为负极,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在导线中从a流向b,依此解答。
【详解】(1)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总反应为,其中H元素从0价升至+1价,失去电子,即电子在导线中从a流向b;
(2)负极为失去电子的一极, 失电子生成,由于溶液呈碱性,故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电极表面镀铂粉可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的分子数,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4)①反应I中元素从0价升至+1价,故作还原剂;反应Ⅱ中中的H元素从+1价降至中的0价,故作氧化剂;
②由反应I可知,当锂吸收标准状况下时,生成;
③可生成,则实际参加反应的为,
因1mol转化成1mol的过程中转移2mol电子,所以16mol在反应中转移32mol电子。
19. 2H++2e-=H2↑ Al 2Al+2OH-+2H2O=2AlO2-+3H2↑ Mg Al AD
【详解】(1)镁易失电子作负极、Al作正极,负极上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2)在碱性介质中铝易失电子作负极、镁作正极,负极上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总的反应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3)甲中镁作负极、乙中铝作负极,根据作负极的金属活泼性强判断,甲中镁活动性强、乙中铝活动性强;
(4)A.根据甲、乙中电极反应式知,原电池正负极与电解质溶液有关,故正确;
B.镁的金属性大于铝,但失电子难易程度与电解质溶液有关,故错误;
C. 因金属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电解质溶液有关,该实验对研究物质的性质有实用价值,故错误;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与条件有关,电极材料相同其反应条件不同导致其产物不同,所以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正确;
答案为AD。
【点睛】一般来说,活泼性强的金属为原电池的负极,但是要具体分析所处的电解质环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秋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平衡同步练习 (含解析)2022-2023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