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单元复习检测卷——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
一、单选题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A.氧气 B.氦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2.材料、能源、环境、健康与化学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B.太阳能、水能、风能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霉变的大米经高温蒸煮后可食用
D.回收废弃金属,既可节约资源,又能防止污染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石油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原子数目不同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
D.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锈蚀
4.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等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B.汽车要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C.燃煤中加入氧化钙,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要合理利用与开发
5.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酱油与食醋
B.酶是重要的蛋白质,具有高效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C.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并称三大合成材料
D.在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以满足人们对瘦猪肉的需求
7.下列节水措施不恰当的是( )
A.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B.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C.用洗菜水冲洗马桶 D.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8.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大量使用含硫燃料会导致酸雨的增多
D.水体污染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9.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治理雾霾势在必行。下列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
A.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D.使用清洁能源
10.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物质的分类 B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C“低碳经济”的措施 D用“化学”眼光分析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减少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起乳化作用 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
A.A B.B C.C D.D
11.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的质量减小,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碳酸盐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2.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营造一个环境优美、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城市,而最重要的是要推崇“绿色生活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使用新型的“零排放”无污染交通工具,如氢氧燃料电池车
B.对城市生活和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分级使用
C.使用光降解或生物降解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D.注意个人卫生,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
二、科普阅读题
13.请阅读和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易溶于水,溶于水中时,会形成亚硫酸(H2SO3)。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火山的喷发、工业废气的排放以及煤的燃烧。二氧化硫也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广泛应用于干制果蔬、面粉、葡萄酒等食品的加工,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范围和标准使用。
(1)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举一例即可)。它属于 (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2)二氧化硫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问题是 。为了减少其对大气的污染,你认为在生活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举一例即可)。
(3)写出二氧化硫溶于水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
14.水是生命之源、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操作是
(2)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用的物质是 、它具有 性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明矾可以软化硬水
B.为了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
C.上述步骤Ⅲ目的是杀菌、消毒
D.上述步骤中的沉降、过滤、吸附都属于物理变化
E.软水就是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写出防止水资源污染的一种方法
(5)如图2都和水有关的装置及标志,回答下列问题:
①A装置是加热水实验,用分子知识解释:
②B装置是最简易的净水装置,其中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起的作用是
③C装置是电解水实验,根据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④该图示是节水标记,它的寓意是
⑤E装置是硫粉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 .
15.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 2H2O)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1)设备1中,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设备2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将H2SO3转化为 .
(3)设备3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
四、推断题
16.已知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反应④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D ;G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反应① ;反应③ , 其中反应③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3)气体B可作燃料,其优点有 (写一点即可)。
五、计算题
17.工业上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制取石膏,简易流程如下图所示,主要的反应为2CaCO3+2SO2+ O2+4H2O=2CaSO4·2H2O(石膏)+2CO2。
(1)将石灰石加水制成石灰石浆的目的是 。
(2)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是为了 。
(3)现将50 t含杂质20%的石灰石制成石灰石浆,运用上述反应原理吸收SO2气体(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①列式计算最多可以吸收SO2气体的质量。
②最多生成石膏的质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N2)约占78%,氧(O2)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39%,二氧化碳(CO2)约占0.031%,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2.【答案】D
【解析】【解答】A、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水能、风能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经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以防危害人体健康,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回收废弃金属,不仅能够提升金属利用率,还能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一氧化碳不溶于水;
B.太阳能、水能、风能都是可再生资源;
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
3.【答案】C
【解析】【解答】A、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不符合题意。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不符合题意。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符合题意。
D、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疏松多孔,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锈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进行分析
B、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
C、根据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进行分析
D、根据铁锈的结构进行分析
4.【答案】B
【解析】【解答】A、焚烧塑料时能够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物质,对环境污染很严重,故不符合题意;
B、铅是有毒的重金属,所以要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故符合题意;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但是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故不符合题意;
D、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要合理利用与开发,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白色污染的原因分析;
B、根据空气污染的原因分析;
C、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分析;
D、根据化石燃料的特点分析。
5.【答案】B
【解析】【解答】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二氧化碳过多会形成温室效应,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空气中的成分不是大气污染物分析
6.【答案】D
【解析】【分析】A、酱油具有特殊的气味,食醋具有特殊的酸味;
B、生物酶是一种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C、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
D、瘦肉精对人体有害.
【解答】A、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酱油与食醋.正确;
B、酶是重要的蛋白质,具有高效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正确;
C、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并称三大合成材料.正确;
D、瘦肉精对人体有害,不能在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以满足人们对瘦猪肉的需求.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分类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对物质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7.【答案】D
【解析】【解答】A、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推广使用节水龙头,能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C、用洗菜水冲洗马桶,可以实现“一水多用”,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D、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水的循环利用、安装节水龙头、生活污染处理后排放或处理后再利用都可达到节水目的保护水资源分析。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正确;
B、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正确;
C、二氧化硫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故正确;
D、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造成土地沙化,水体污染不是主要原因,故错误.
故选:D.
【分析】A、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B、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D、根据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造成土地沙化进行解答.
9.【答案】A
【解析】【解答】雾霾已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A、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可以保护自己,但不可以治理雾霾;A符合题意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减少雾霾的发生,属于雾霾治理措施;B不符合题意
C、植树绿化,美化环境,可以减少雾霾的发生,属于雾霾治理措施;C不符合题意
D、使用清洁能源,保护空气,以免污染,可以减少雾霾的发生,属于雾霾治理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是由固体小颗粒造成的,据此分析解答
10.【答案】C
【解析】【解答】A、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但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混合物中不一定含有多种元素,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一种元素;故该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B、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保护金属资源还通过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实现;故该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C、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能减少能耗、二氧化碳的排放等,均属于“低碳经济”的措施,故该选项化学知识归纳完全正确;
D、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故该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合成材料的种类、氧化物的特征、混合物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B、根据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C、“低碳经济”是指生产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
D、根据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分子的基本性质、明矾净水的作用等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C
【解析】【解答】A.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机物,A不符合题意
B.,恒温时,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不符合题意;
C.指示剂可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C符合题意;
D.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也可能是金属单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碳酸盐、碳酸、碳的氧化物不是有机物解答
B根据恒温时,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解答
C根据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解答
D根据金属和碳酸盐都能与酸产生气泡解答
12.【答案】D
【解析】【分析】A、根据新型燃料的优点判断.
B、根据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判断.
C、根据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判断.
D、根据节能环保的措施判断.
【解答】
A、使用新型的“零排放”无污染交通工具,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所以错误.
B、对城市生活和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分级使用,既防止了水污染,又能节约用水,还能间接节约能源,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所以错误.
C、使用光降解或生物降解塑料,防止白色污染,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所以错误.
D、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既浪费资源,又消耗生产所用的能源,不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所以正确.
答案:D.
13.【答案】(1)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易溶于水;氧化物
(2)酸雨;使用脱硫煤(合理即可)
(3)
【解析】【解答】(1)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是: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二氧化硫是由S、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2)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导致酸雨的发生;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火山的喷发、工业废气的排放以及煤的燃烧,为了减少其对大气的污染,生活生产中可以使用脱硫煤,开发利用新能源等;
(3)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不需化学变化体现,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分析;
(2)根据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使用脱硫煤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分析;
(3)根据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分析。
14.【答案】(1)沉降、过滤
(2)活性炭;吸附
(3)B;C;D
(4)减少使用含磷洗衣粉,工厂废水处理再排放
(5)水受热蒸发,水分子不断地运动,分子间隔变大;过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节水: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解析】【解答】解:(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杂质,形成大颗粒,沉降能除去不溶性固体大颗粒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小颗粒,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操作是沉降、过滤;(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3)A、硬水软化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明矾只是除去不溶性杂质,不可以使硬水软化,故错误;
B、为了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正确;
C、液氯可以杀菌消毒,故正确;
D、上述步骤中的沉降、过滤、吸附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E、软水就是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较少的水,故错误.(4)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很多,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一水多用、节约用水等.减少水体污染,可以从控制污水的排放做起,如:减少使用含磷洗衣粉,工厂废水处理再排放;(5①A装置是加热水实验,水受热蒸发,水分子不断地运动,分子间隔变大;②B装置是最简易的净水装置,其中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起的作用是过滤;③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④该图示是节水标记,它的寓意是节水: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⑤E装置是硫粉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答案:(1)沉降、过滤;(2)活性炭;吸附;(3)BCD;(4)减少使用含磷洗衣粉,工厂废水处理再排放;(5)①水受热蒸发,水分子不断地运动,分子间隔变大;②过滤;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④节水: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⑤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杂质,形成大颗粒,沉降能除去不溶性固体大颗粒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小颗粒解答;(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解答;(3)根据净水的方法及作用解答;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解答.(4)根据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主要应从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方面进行分析解答.(5)①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②根据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起的作用是过滤解答;③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及注意事项解答;④根据寓意节水: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⑤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
15.【答案】(1)SO2+H2O=H2SO3
(2)CaSO3
(3)O,S
【解析】【解答】(1)SO2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
(2)据H2SO3和CaCO3反应生成亚硫酸钙;
(3)氧气和CaSO3反应生成硫酸钙,氧元素由0价变为﹣2价,硫元素由+4价变为+6价.
答案:(1)SO2+H2O=H2SO3;(2)CaSO3;(3)O,S.
【分析】(1)根据SO2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解答;
(2)根据H2SO3和CaCO3反应生成亚硫酸钙解答;
(3)根据氧气和CaSO3反应生成硫酸钙解答.
16.【答案】(1)H2O;CH4;CaCO3
(2);;放热;化合反应
(3)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且燃烧值大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A为水,化学式为:H2O;D为甲烷,化学式为:CH4;G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2)反应①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③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3)气体B为氢气,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且燃烧值大。
【分析】根据已知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推断A 是水;
根据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推断D 是甲烷;
根据反应④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推断是氢氧化钙, 是碳酸钙;
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气,甲烷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推断A是水,B是氢气,C 是氧气。
17.【答案】(1)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SO2的吸收率
(2)减少酸雨的形成
(3)①解:设最多可以吸收SO2的气体为x
2 CaCO3 + 2SO2+ O2+4 H2O=2 CaCO4·2 H2O+2CO2
200 128
50tX(1-20%) x
X=25.6t 答:最多可以吸收SO2的气体为25.6t;68.8t
【解析】【解答】(1)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2)二氧化硫跟雨水结合生成亚硫酸,造成酸雨
(3)根据方程式计算代入的已知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方程式计算二氧化硫的同时也能算出水合硫酸钙的质量,即石膏的质量
【分析】此工艺既可以吸收除去大气的污染物又能制得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