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含解析)2022--2023下学期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2

第1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甲、乙、丙、丁反应关系如下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是、乙是,则以铜片为阳极电解稀硫酸可实现该转化
B.若甲是铝、丙是过量的甲与丙反应后,可加入足量的溶液充分反后,过滤,将产物乙分离出来
C.若甲、乙为和S,可以利用该转化比较氯元素和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D.若乙是一种常见半导体材料,利用上述反应制取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2.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W同主族。x、w分别为X与W对应的单质;m、n、p、q是由四种元素中部分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中p常作果实催熟剂,m、n为两种常见液体。上述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子半径: B.最简单氢化物沸点:
C.Z、W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只含有离子键 D.m和n均能与w发生反应,后者更剧烈
3.前四周期元素X、Y、Z、Q、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Y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原子在其所在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半径最大,Q与X同主族,W原子N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余能层全部排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W处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IA族
B.元素电负性:X>Y
C.元素Q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强
D.元素Y、Z形成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4.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已知X、Z、W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Z、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两种是强碱、一种是强酸或两种是强酸、一种是强碱
B.X、Z、W三种元素有两种是金属、一种是非金属
C.W元素在第三周期第ⅥA族
D.X、Y、Z三种元素的单质熔沸点依次降低
5.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砷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B.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模型:
C.氯化铵的电子式: D.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的氯原子:
6.下列各组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7.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W X
Y Z
A.W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
B.单核阴离子的还原性Y强于X
C.Y元素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
D.Z分别与钠、镁、铝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8.在一个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层上的电子能量比L层上的电子能量低
B.激发态原子释放能量一定变成基态原子
C.不可能有2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
D.若3d能级上只有2个电子,其能量不相同
9.图A和图B分别是1s电子的概率密度分布图和电子云轮廓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的每个小黑点表示1个电子
B.图B表示1s电子只能在球体内出现
C.图A中的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的多少
D.图B表明1s电子云轮廓图呈圆形,有无数对称轴
10.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1-1。请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
元素 I1 I2 I3 I4
X 500 4600 6900 9500
Y 580 1800 2700 11600
A.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
B.元素Y是IIIA族元素
C.若元素X、Y处于第三周期,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于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D.若元素Y处于第三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基态原子的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常温下,Y的氢化物呈液态,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电负性: D.原子半径:
12.下列关于Cr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ⅥB族,属于d区
B.核外电子有24个空间运动状态
C.第一电离能比Mn大
D.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13.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的能量
B.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C.氧的电负性比氮大,故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
D.铜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14.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的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
B.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
C.基态原子电子能量的高低顺序为:
D.与电子原子轨道相同,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也随能层的增大而增大
15.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可作为杀菌剂,其中元素W、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与M属于不同周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B.第一电离能:
C.电负性: D.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二、填空题
16.几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⑦元素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
(2)①③⑦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3)表中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4)①②③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⑦的非金属性强于⑧,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⑦的氢化物比⑧的氢化物稳定
B.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C.⑦的单质能将⑧从其钠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D.⑦的氢化物酸性比⑧的氢化物酸性弱
(6)①和④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17.回答下列问题:
(1)Fe、Co、N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基态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Fe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3)氮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电子排布图)为______。
(4)Co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5)Fe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6)写出基态A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
18.点击化学的代表反应为铜催化的叠氨-炔基环加成反应,等均是点击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基态O原子未成对电子有_______个。
(2)F、O、N、C的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
19.下表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电负性数值(鲍林标度)。
元素符号 N O F P S
电负性数值 1.0 1.5 3.0 3.5 4.0 0.9 1.2 1.5 2.1 2.5 3.0
(1)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元素的电负性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
(2)试推测,前四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与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元素,写出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
(3)预测元素电负性的范围__________。
(4)一般认为,如果两种成键元素之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它们的原子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电负性差值小于1.7通常形成共价键。请据此预测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__________。
20.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基态氮原子的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填编号)。
A. B.
C. D.
21.Ca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Ga,理由是___________。
22.磷酸铁锂()是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O围绕Fe和P分别形成正八面体和正四面体,它们通过共顶点、共棱形成空间链结构。
①图-1、图-2中小球表示的是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②图-1中每个晶胞中含有的单元数有___________个。
(2)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MgO、CaO、等杂质)制备磷酸铁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部分工业流程如图4所示:
①基态与离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
②磷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③1mol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
④煅烧得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⑤制备的过程中,理论上所需17%双氧水与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3.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尿素的合成揭开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序幕。其中各组成元素(氢除外,下同)电负性最弱的是_______(填元素名称),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氮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4.完成下表
核素 核电荷数 中子数 电子排布 元素所在周期 元素所在族
3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 VI A族
_______ _______ 2,8,8 _______ _______
25.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是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贡献。
(1)基态氮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的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个伸展方向。
(2)原子中运动的电子有两种相反的自旋状态,若一种自旋状态用“”表示,与之相反的用“”表示,称为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对于基态的氮原子,其价电子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_______。
(3)铁触媒是普遍使用的以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通常还含有、、CaO、MgO、等氧化物中的几种。
①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第四周期ds区元素中,与基态C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相同的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
②上述氧化物所涉及的元素中,处于元素周期表中p区的元素有_______(填元素符号)
(4)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了M-LiH(M为Fe、Mn等金属)等催化剂,使得合成氨工业的温度,压强分别降到了350℃、1MPa,这是近年来合成氨反应研究中的重要突破。
①M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基态Mn原子未成对的电子数为_______。
②第三电离能_______(填“>”或“<”),原因是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若甲是、乙是,可以通过以铜片为阳极电解稀硫酸实现该转化,A项正确;
B.若甲是铝、丙是过量的甲与丙反应后,生成氧化铝和铁,可加入足量的溶液, 铝和氢氧化钠反应,铁不反应,过滤,将产物乙分离出来,B项正确;
C.若甲、乙为和S,则可以是氯气和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和氯化钠,可以利用该转化说明氯元素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C项正确;
D.若乙是一种常见半导体材料,即为硅,利用上述反应制取乙的化学方程式为,D项错误。
故选D。
2.C
【分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W同主族。x、w分别为X与W对应的单质;m、n、p、q是由四种元素中部分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中p常作果实催熟剂,p是乙烯,m、n为两种常见液体,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所以n是水,m是乙醇,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则w是Na,x是氢气,所以X、Y、Z、W分别为H、C、O、Na,据此解答。
【详解】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离子半径:,A正确;
B.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水的沸点高于甲烷的沸点,B正确;
C.Z、W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例如过氧化钠中含有共价键,C错误;
D.水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水和钠反应比乙醇和钠反应更剧烈,D正确;
答案选C。
3.D
【分析】前四周期元素X、Y、Z、Q、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X为氮;Y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 为氧;W原子N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余能层全部排满,为铜;Q与X同主族,且原子序数小于铜,为磷;Z原子在其所在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半径最大,为钠;
【详解】A.铜处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IB族,A错误;
B.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元素的电负性变强,元素电负性:XC.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P,则元素P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O弱,C错误;
D.元素Y、Z形成化合物氧化钠、过氧化钠均是离子化合物,D正确;
故选D。
4.B
【分析】根据“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可知,一定有一种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是Al(OH)3 ,因为第三周期的元素中排在Al左边的有Na和Mg,而Mg(OH)2 不与 Al(OH)3 反应,因此第三周期排在Al左边的元素一定是Na,因为三者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1,则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1-1-3=7,即Z元素是Cl.因此X、Y、Z分别是Na、Al、Cl。
【详解】A.Na、Al、Cl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是NaOH、Al(OH)3 、HClO4,只有NaOH是强碱,HClO4是强酸,而 Al(OH)3 是两性氢氧化物,故A错误;
B.X、Y、Z分别是Na、Al、Cl,其中Na、Al是金属元素,Cl是非金属元素,故B正确;
C.Z是Cl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第VIIA族,故C错误;
D.X、Y、Z分别是Na、Al、Cl,沸点Al>Na>Cl2,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A.砷是第33号元素,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A错误;
B.二氧化碳分子为直线形,B错误;
C.氯化铵的电子式为,C错误;
D.Cl有17个质子,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故中子数为18,质量数为35,可以表示为,D正确;
故选D。
6.A
【分析】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增大,同一主族从上至下电负性呈现减小的趋势。
【详解】A.PB.SC.NaD.Zn故选A。
7.D
【详解】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结合位置可知,W、X为第二周期元素,Y、Z为第三周期,设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则x+x-1+x+x+1=24,解得x=6,则W为N,X为O,Y为S,Z为Cl。
A.W元素的简单氢化物NH3易液化,可用作制冷剂,选项A正确;
B.同主族从上到下阴离子还原性依次增强,所以S2-的还原性比O2-强,选项B正确;
C.Y元素最高正价+6和最低负价-2的代数和为4,选项C正确;
D.Z分别与钠、镁、铝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Cl、MgCl2都属于离子化合物,但AlCl3是共价化合物,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8.A
【详解】A.根据构造原理可知,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高,则K层上的电子能量比L层上的电子能量低,A正确;
B.激发态原子释放能量不一定变成基态原子,可能变为较低能量的激发态,B错误;
C.每个轨道中最多可以填充两个电子,自旋相反,这两个电子的能量完全相同,另外在等价轨道上填充的电子能量也相同,可能有2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C错误;
D.在等价轨道上填充的电子能量相同,则2个电子均在3d能级上,其能量相同,D错误;
故选A。
9.C
【详解】A.图A中小黑点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小黑点越密集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越大,A错误;
B.图B是电子云轮廓图,取电子云的90%的部分即出现概率比较大的部分,界面外出现电子的概率为10%,即1s电子可能出现在球体外,B错误;
C.图A中小黑点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的多少,C正确;
D.1s轨道呈空间上的球形,而非圆形,D错误;
故选C。
10.D
【分析】X和Y都是主族元素,I是电离能,X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相差较大,则说明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X为第IA族元素;Y元素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电离能相差较大,则Y是第IIIA族元素,X第一电离能小于Y,说明X活泼性大于Y。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第IA族元素,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Y是第IIIA族元素,故B正确;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X活泼性大于Y,则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于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故C正确;
D.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为Al元素,它不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D。
11.B
【分析】X基态原子的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可能为2p3或者3p3,则X可能为N或P,又因为X、Y、Z、W、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则X只能为N;常温下,Y的氢化物呈液态,则Y为O;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则为Al在浓硫酸中钝化,即Z为Al、W为S,则Q只能为Cl。据此解答该题。
【详解】A.X为N,N的2p轨道半充满,较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的C、O元素,A正确;
B.W为S,Q为Cl,Cl的电负性更强,非金属性更强,与H形成的共价键键能更高,更稳定,则氢化物的稳定性:W<Q,B错误;
C.Y为O,W为S,同主族元素,电负性由上往下依次递减,电负性Y>W,C正确;
D.Z为Al,X为N,铝的电子层数更多,半径更大,D正确;
故选B。
12.A
【详解】A.Cr位于第四周期ⅥB族,属于d区,故A正确;
B.Cr是24号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核外有15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有24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故B错误;
C.Mn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Mn的最外层处于全满,能量低,稳定,因此Mn的第一电离能大,故C错误;
D.Cr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Cr的3d轨道上有5个电子,4s上有1个电子,故D错误;
答案为A。
13.B
【详解】A.同一能层中的p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比s轨道电子能量高,但外层s轨道电子能量则比内层p轨道电子能量高,故A错误;
B.基态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依据价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外围电子排布图为:,故B正确;
C.N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满,其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故C错误;
D.铜为29号元素,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Cu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故D错误;
故选:B。
14.D
【详解】A.电子云是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A项错误;
B.s能级的原子轨道为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不仅能在球壳内运动,也可在球壳外运动,只是在球壳外运动概率较小,B项错误;
C.p能级的3个原子轨道能量相同,C项错误;
D.距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其能量越大,所以p原子轨道电子的平均能量也会随能层的增大而增加,D项正确;
故选D。
15.B
【分析】Z形成+1价的阳离子,且原子序数较大,则Z为Na元素,W形成1对电子对且原子序数最小,则W为H元素,X形成四对电子对,则X为C元素,Y形成三对电子对,则Y为N元素,X与M属于不同周期,M形成2对电子对,则M为S元素;
【详解】分析可知,W为H、X为C、Y为N、Z为Na、M为S元素;
A.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故A错误;
B.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元素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故B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则电负性,故C错误;
D.W为H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只有2,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故选:B。
16.(1)
(2)Na>Al>Cl
(3) 第三周期IA族
(4)KOH
(5)ABC
(6)离子
【详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⑦元素为Cl元素,其氢化物为HCl,HCl的电子式是为;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为Na,③为Al,⑦为Cl,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减小,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Al>Cl;
(3)核外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原子电子层为三层,最外层1个电子,故该原子为Na,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IA族;
(4)①为Na,②为K,③为Al,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故K>Na>Al,①②③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KOH;
(5)A. 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故⑦的氢化物比⑧的氢化物稳定,故A正确;
B.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故B正确;
C. 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氧化性越强,⑦的单质能将⑧从其钠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C正确;
D. 非金属性与其氢化物的酸性无关,⑦的氢化物酸性比⑧的氢化物酸性弱,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C
(6)①为Na,④为H,①和④形成的化合物是NaH,NaH属于离子化合物。
17.(1) 第四周期第Ⅷ族 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2)[Ar]3d6(或1s22s22p63s23p63d6)
(3)
(4)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
(5)[Ar]3d5(或1s22s22p63s23p63d5)
(6)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或[Ar]3d104s24p3)
【详解】(1)Fe、Co、Ni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Fe的原子序数为26,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基态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2)Fe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基态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或[Ar]3d6;
(3)N原子位于第二周期第ⅤA族,价层电子是最外层电子,即轨道表示式是;
(4)Co为27号元素,Co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
(5)铁是26号元素,Fe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或1s22s22p63s23p63d5;
(6)As的原子序数是33,则基态A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或[Ar]3d104s24p3。
18.(1) 2
(2)
【详解】(1)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基态O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因此未成对电子数为2。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第IIA族和第VA反常,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F、O、N、C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的第VIIA族、第VIA族、第VA族、第IVA族,所以F、O、N、C的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19.(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递增,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电负性递减
(2) K、F K+
(3)(1.5,2.1)
(4)离子化合物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递增,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电负性递减,故答案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递增,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电负性递减。
(2)前四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为K,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F,二者形成化合物为KF,KF为离子化合物,由钾离子和氟离子构成,故电子式为K+,故答案为:K+。
(3)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周期从左至右电负性增大,而同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减小,Si元素的电负性应小于P的而大于Al的,即Si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1.5,2.1),故答案为:(1.5,2.1)。
(4)Li的电负性为1.0,Cl元素的电负性是3.0,二者差值为2.0大于1.7,所以为离子化合物,故答案为:离子化合物。
20.(1)
(2)C
【详解】(1)基态铝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故答案为:。
(2)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根据洪特规则和泡利原理可知,其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C。
21. 大于 Ga的4p轨道上有一个电子,易失去,而Ca的4p轨道上全空,较稳定
【详解】Ca的第一电离能大于Ga,理由是Ga的4p轨道上有一个电子,易失去,而Ca的4p轨道上全空,较稳定。
22.(1) Li+ 4
(2) 4:5 正四面体形 7NA
【详解】(1)①由题中图示可以看出图-1、图-2中小球表示的是Li+;
②根据Li+ 数目计算,Li+位于顶点和面心和棱心,Li+ 数为,故图-1中每个晶胞中含有的单元数有4个;
故答案为:Li+;4。
(2)①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6,未成对的电子有4个,电子排布式为[Ar]3d5,未成对的电子有5个,离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4:5;
②磷酸根离子中心原子成4个键,价层电子对为4,采取sp3杂化,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③1mol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7NA;
④根据流程图可知、和煅烧得到,化学方程式为;
⑤由得失电子守恒:,有煅烧方程式可知:,故有,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理论上所需17%双氧水与的质量比为;
故答案为:4:5;正四面体形;7NA;;100:63。
23. 碳
【详解】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强,电负性为小的为碳;第一电离能增大,第一电离能ⅡA元素>ⅢA元素,ⅤA元素>ⅥA元素,三者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氮元素的原子序号为7,电子排布1s22s22p3;故答案为:碳;C<O<N; 。
24. 4 2,1 2 I A族 8 10 2,8 18 22 3 0
【详解】的核电荷数为3、中子数为7—3=4,电子排布为2,1,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I A族;的核电荷数为8、中子数为18—8=10,电子排布为2,8,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VI A族;的核电荷数为18、中子数为40—18=22,电子排布为2,8,8,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三周期0族,故答案为:4;2,1;2;I A族;8;10;2,8;18;22;3;0。
25.(1)3
(2)或
(3) Cu Al、O
(4) 第四周期ⅦB族 5 < 价电子排布为,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比较稳定的半满状态,而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处于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所以难失去
【详解】(1)基态氮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为2p电子,电子云在空间有3个伸展方向。
(2)基态氮原子电子排布为1s22s22p3,则其价电子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或;
(3)①Cr为24号元素,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第四周期ds区元素中,铜的价电子为3d104s1,与基态C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相同的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u。
②上述氧化物所涉及的元素中,处于元素周期表中p区的元素有Al、O;
(4)①Mn为2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ⅦB族,基态M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54s2,故基态Mn原子未成对的电子数为5;
②价电子排布为,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比较稳定的半满状态,而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处于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所以难失去,故第三电离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临考冲刺卷(E)(答案)

下一篇: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