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临考冲刺卷(E)(答案)

试卷类型:A
2023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临考冲刺卷(E)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Fe-56 Cu-64 Zn-65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分类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空气 水银 水 金刚石
类别 混合物 纯净物 氧化物 化合物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涤剂去除餐具上的油污属于溶解现象
B.寒冬时节腊梅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植树造林能促进自然界碳、氧循环转化
D.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
3.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与液体有关的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倾倒液体 B.量取液体 C.滴加液体 D.加热液体
4.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见的盐,可作化肥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由和构成
C.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铷(Rb)原子钟被称为北斗卫星的“心脏”。图1为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x=38 B.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图2中与铷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③ D.图2中②属于阳离子,⑤属于阴离子
6.为区别木炭粉、氧化铜粉、铁粉、二氧化锰四种黑色粉末,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四种黑色粉末样品于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硫酸,有大量气泡生成的是甲。
②给其余三支试管用酒精灯微热,溶液变为蓝色的是乙。
③将没有明显现象的两支试管内物质过滤,将滤渣放入试管中加热,滤渣发红且质量减小的是丙,没有明显现象的是丁。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排序正确的是( )
A.铁粉、氧化铜粉、木炭粉、二氧化锰 B.氧化铜粉、铁粉、二氧化锰、木炭粉
C.木炭粉、氧化铜粉、铁粉、二氧化锰 D.铁粉、二氧化锰、氧化铜粉、木炭粉
7.我国古代以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和木炭粉为原料制得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发生的反应主要为:
① 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②③属于置换反应
B.三个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均不变
C.反应②③中消耗等质量的木炭粉所得金属单质的质量相等
D.将形状、大小相同的铜片、锌片分别放入10%的稀硫酸中,可验证锌、铜的金属活动性
8.利用如图装置分别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可验证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C.挤压胶头滴管,碳酸钙表面有气泡冒出,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D.可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制备氯化铁溶液 将稀盐酸加入氧化铁粉末至固体恰好全部溶解
B 检验氯化铜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铜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蓝色沉淀生成
C 比较MnO2、Fe2O3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 将质量均为0.1g粉末状的MnO2、Fe2O3分别同时加入5mL5%的H2O2溶液中
D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后过滤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4分)如图为我国2022年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状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风电、光伏发电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2)以下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太阳能 B.氢能 C.天然气
(3)目前我国主要还是燃煤发电。推广使用脱硫煤是为了防止煤燃烧时产生的________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4)硅是光伏组件的核心原材料。如图为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11.(4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无人机制造常使用玻璃钢、塑料、铝合金等,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
(2)无人机用于小麦播种。小麦中富含淀粉、粗纤维、钙、磷、钾等。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________病和发育不良。
(3)无人机用于消防灭火。发生森林火灾时,无人机将灭火弹投入火灾现场,可迅速释放出超细干粉,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4)无人机灯光秀。出现五彩缤纷的灯光是因为灯管中填充了________(填“稀有气体”或“氮气”)。
12.(3分)我省的南水北调工程使北方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1)为保证水甘甜如初,沿途监测平台要实时对溶解氧、含氟量进行检测。氧和氟均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沿途的自动取水设备要采集水样,测水的pH。下列在实验室中测水样pH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流进北方百姓家中的一杯水,硬度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13.(4分)金属材料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1)《吕氏春秋》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注: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相较于铜、锡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为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方案: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其依据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
(3)在含有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浅绿色。此时滤渣中最多有________种金属。
14.(4分)图1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将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KNO3________(填“>”、“<”或“=”)NaCl。
(2)图2试管底部有未溶解的KNO3固体,向烧杯的水中加入物质M后,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M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氯化钠固体 B.氢氧化钠固体 C.冰块 D.生石灰
(3)60℃时,向装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3。
①ts时,烧杯中的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60℃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15.(5分)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时,同学们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试管内试剂 NaOH溶液+试剂X MgCl2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硫酸后的现象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1)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试管①③中均发生了反应。则试剂X是________,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试管②中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同学们又进行如下探究。已知Ag2SO4微溶于水。
①老师指出步骤Ⅰ中试剂选择有误,应将BaCl2溶液改为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②改正后,步骤Ⅱ、Ⅲ中都观察到________现象,说明试管②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6分)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甲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收集完毕,应先________(填“熄灭酒精灯”或“将导管移出水面”)。
(2)用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做发生装置,其优点是可以控制________。
(3)丙装置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瓶1、瓶2中充满氧气,瓶3和水槽中装有80℃的热水。瓶1中装有白磷,瓶2中装有红磷,在瓶3中加入________(填“白磷”或“红磷”),可同时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17.(7分)过氧碳酸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4,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家用洗涤剂等领域。同学们发现,将过氧碳酸钠粉末加入到水中后,会产生无色气体,得到的澄清溶液pH>7。
为探究无色气体和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分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NaHCO3溶液呈碱性,且与CaCl2不反应。CaCl2溶液呈中性。
甲组 乙组
提出问题 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 澄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H2 猜想二:O2 猜想三:CO2 猜想四:CO 猜想五:以上气体中的多种 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Cl 猜想四:NaHCO3 猜想五:以上物质中的多种
讨论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CO(1)________,与用途不符。 有同学指出,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3)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青青设计了如图实验: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通入无色气体,然后加热。 悠悠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澄清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将滤液分为a、b两份,①向a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②向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表达交流 观察到装置A中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装置B中无明显变化,C中溶液质量不变。 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4)________________。
反思改进 悠悠认为,该实验无法排除气体中含有CO2的可能,于是将C中试剂改为(2)________,重新实验后,观察到C中无明显变化。 青青认为,该方案中应加入稍过量的CaCl2溶液,目的是(5)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猜想二成立,产生的无色气体是O2。 改进后再进行实验,观察到实验①中溶液为无色,实验②中(6)________,可得出猜想一成立,溶液中的溶质是Na2CO3。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5分)为测定某钢铁厂炼出的生铁(假设只含铁和碳)中碳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1.5g样品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所得数据如下表:
烧杯质量/g 样品质量/g 所加盐酸次数 所加盐酸质量/ g烧杯+剩余物的质量/g
50 11.5 1 50 111.3
2 50 161.1
3 50 211.1
请分析并计算:
(1)至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气体总质量为g。
(2)计算生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试卷类型:A
2023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临考冲刺卷(E)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D 2.A 3.C 4.B 5.D 6.A 7.C 8.C 9.B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24分)
10.(4分)(1)无空气污染物生成或零碳排放或可节约化石能源(答案合理均可给分)
(2)C
(3)二氧化硫或SO2
(4)28.09
11.(4分)(1)铝合金
(2)佝偻
(3)隔绝氧气或空气
(4)稀有气体
12.(3分)(1)非金属 (2)③ (3)加热煮沸
13.(4分)(1)硬度大
(2)或
(3)2
14.(4分)(1)= (2)C
(3)①饱和 ②141.6
15.(5分)(1)酚酞试液
(2)① ②产生白色沉淀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3分)
16.(6分)(1) 将导管移出水面
(2)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反应速率
(3)白磷
17.(7分)(1)有毒
(2)澄清石灰水或溶液
(3)反应物中无氯元素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答案合理即可)
(4)
(5)除去Na2CO3或避免剩余的Na2CO3干扰对NaOH、NaHCO3的检验
(6)无明显现象或无气泡产生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5分)(1)0.4
(2)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56 2
x 0.4g

生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答:略。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天津市滨海实验学校2022-2023高一下学期6月第二次质量调查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第1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含解析)2022--2023下学期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