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练习 (答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13.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练习
1.手机通信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从理论上预言电磁波存在和第一次用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  )
A.安培 法拉第      B.麦克斯韦 法拉第
C.法拉第 赫兹 D.麦克斯韦 赫兹
2.下列关于电磁场理论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
B.只要有电场或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C.均匀变化电场(磁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电场)
D.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3.如图所示,一台收音机的屏板,当向右调指针(图中黑块)时,所接收的电磁
波 (  )
A.频率变大,波长变大
B.频率变大,波长变小
C.频率变大,波长不变
D.频率变小,波长变大
4.下列有关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和X射线都有很高的穿透本领,常用于医学上透视人体
B.过强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的皮肤健康
C.电磁波中频率最高的为γ射线,可用于消毒
D.紫外线和X射线都可以使感光底片感光
5.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人的体温越高,发射的红外线越强,有时物体温度较低,不发射红外线,导致无法使用
B.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低,医学中常用于杀菌消毒,长时间照射人体可能损害健康
C.卫星通信、电视等的信号传输一般用长波
D.手机通信使用的是无线电波,其波长较长
6.(多选)下列关于磁场、电场及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B.只要空间某处的电场或磁场发生变化,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波
C.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空间某个区域有振荡变化的电场或磁场,能产生电磁波
7.根据电磁波谱,从下列选项中选出电磁波的频率顺序由高到低排列且中间没有间断的是(  )
A.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
B.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
C.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
D.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
8.科学家发现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分子不断受到破坏。下列各项电磁波,会因臭氧层受损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最大危害的是(  )
A.可见光 B.紫外线
C.γ射线 D.微波
9.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得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电视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用它的光束来控制电视机、空调等家电。对于它们发出的光可判定:验钞机发出的光是     ,遥控器发出的光是     。
10.下列有关电磁波谱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①电磁波按照波长从大到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②可见光只是电磁波中的一小部分,可见光不能用来通讯。
③无线电波中的长波、中波、短波可以用于广播信号的传输。
④微波可以用于卫星通信、电视等的信号传输。
⑤紫外线可以用来加热理疗,红外线可以消毒。
⑥X射线可以用于诊断病情,γ射线可以杀死癌细胞。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CD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紫外线 红外线
10.答案:①③④⑥
13.5 能量量子化练习
1.光子的能量与其(  )
A.频率成正比      B.波长成正比
C.速度成正比 D.速度平方成正比
2.关于对热辐射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
B.一般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电磁波越强
C.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D.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物体辐射电磁波的颜色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放出的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之差
B.原子处于能级最高的状态时是最稳定的
C.气体放电管中的原子受到高速运动的电子的撞击只会跃迁到较低的能量状态
D.原子的发射光谱是一些连续的亮线
4.一个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该氢原子(  )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5.人眼对绿光最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 nm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觉察,普朗克常数为h=6.63×10-34 J·s,光速为3.0×108 m/s,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  )
A.2.3×10-18 W      B.3.8×10-19 W
C.7.0×10-10 W D.1.2×10-18 W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A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陕西省中考物理真题(word版 有答案)

下一篇:天津市滨海实验学校2022-2023高一下学期6月第二次质量调查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