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染料木黄酮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B.分子中的碳原子都采取杂化
C.1mol木黄酮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4mol
D.1mol木黄酮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3molNaOH
2.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采用的试剂和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含杂质的物质 试剂 除杂方法
A 苯(苯酚) NaOH溶液 分液
B 乙烯(SO2) 溴水 洗气
C 乙醇(H2O) 金属钠 过滤
D 甲烷(乙烯) 酸性 KMnO4溶液 洗气
A.A B.B C.C D.D
4.葡酚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葡酚酮中元素电负性O>C>H
B.葡酚酮需避光密闭保存
C.葡酚酮中氧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
D.葡酚酮分子中只有1个手性碳原子
5.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有少量乙杂质,可以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洗气除杂
B.乙烷中有少量乙杂质,可以通入到溴水中,洗气除杂
C.丙中有少量苯酚杂质,可以先加浓溴水,然后静置,过滤除杂
D.丁有少量乙酸杂质,可以加少量浓硫酸并加热除杂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苯既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发生反应而褪色,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的消去产物有两种
C.有机物A(C4H6O2)能发生加聚反应,可推知A的结构一定是CH2=CH-COOCH3
D.可用溴水鉴别乙醛、四氯化碳、苯和乙酸
7.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时,可以采用
A.1-丁醇与过量的乙酸反应 B.水浴加热
C.边反应边蒸出产物 D.NaOH溶液提纯
8.梓醇(结构简式如下)具有抗癌、降血糖及抗肝炎病毒等功效,其主要存在于地黄等植物中,《本草纲目》记载“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下列关于梓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5H20O10
B.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同时共面
C.能发生酯化反应和加成聚合反应
D.存在多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9.如图所示:糠醛可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糠醇或2-甲基呋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糠醇能与蚁酸反应 B.2-甲基呋喃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糠醛与互为同系物 D.糠醛在铜单质催化条件下生成糠醇为氧化反应
10.下列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A.沸点:
B.热稳定性:
C.酸性:
D.在水中的溶解度:
二、填空题
1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1)当和_____________反应时,可转化为。
(2)当和_________反应时,可转化为。
(3)当和_________反应时,可转化为。
12.分子式为C8H8O3的芳香族化合物有多种不同的结构,这些物质有广泛用途。
(1)C8H8O3的某一同分异构体尼泊金酯的结构简式如图:
①下列对尼泊金酯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
a.能发生水解反应
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能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②尼泊金酯与NaOH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8H8O3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甲如图:
①请写出甲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在一定条件下跟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甲跟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1,3—丁二烯的与Br2的1、4加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 。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1)肉桂醛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和_______。
(2)请推测B侧链上可能发生反应的类型: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两分子的乙醛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请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分子中不含羰基和羟基;②是苯的对二取代物;③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
(5)肉桂醛与新制Cu(O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6)写出A与新制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14.已知苯胺()与甲基吡啶()互为芳香同分异构体。E()的六元环芳香同分异构体中,能与金属钠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2∶1的有_______种,其中,芳香环上为二取代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三、实验题
15.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 溴丁烷的反应如下:NaBr+H2SO4=HBr+NaHSO4 ① R—OH+HBr→R—Br+H2O 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溴乙烷 正丁醇 1 —溴丁烷
密度/(g·cm-3) 0.789 3 1.460 4 0.809 8 1.275 8
沸点/℃ 78.5 38.4 117.2 101.6
(1)溴代烃的水溶性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1— 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_______(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3)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4)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aI B.NaOH C.NaHSO3 D.KCl
(5)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馏产物的方法,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馏,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己烷雌酚(白色粉末)是一种抗癌药物,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它的一种合成原理如下:
有关的实验步骤为(实验装置如图):
①向装置A中依次加入沸石、一定比例的试剂X和金属钠制备。
②控制温度为300℃,使反应充分进行。
③向冷却后的三颈烧瓶内加入HI溶液,调节pH至4~5。
④在装置B中用水蒸气进行蒸馏,除去未反应的试剂X。
⑤……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冷凝管由_______(填“a”或“b”)端通入冷凝水。
(2)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B在进行水蒸气蒸馏之前,需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玻璃管的作用为_______。
(4)当观察到装置B的冷凝管中_______,说明X蒸馏结束。
(5)进行步骤⑤时,有下列操作(每项操作只进行一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a.干燥
b.向三颈烧瓶中加入乙醇,得到己烷雌酚的乙醇溶液
c.冷却抽滤,用水洗涤晶体
d.加入水进行反萃取
(6)1mol己烷雌酚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时,最多能消耗_______。
四、计算题
17.有机物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80,完全燃烧时只生成CO2和H2O。A是具有水果香味的液态有机物。1mol A水解生成1mol乙酸和1mol B。B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比为3∶2。B中碳、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50%。B不发生银镜反应,跟金属Na反应放出气体。
(1)A与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_______。
(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五、有机推断题
18.有A、B、C三种烃的衍生物,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其中B可发生银镜反应,C跟石灰石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图是A、B、C、D、E、F等几种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是面粉的主要成分,C与E反应生成F,F具有香味。
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它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
(2)由C生成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
(3)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E与C反应生成F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能与NaHCO3反应的所有可能结构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分子中含有羟基、酮羰基、醚键、碳碳双键,其中含氧官能团有三种,A正确;
B.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均有3个键,都为sp2杂化,B正确;
C.分子中酚羟基的邻位对位可以发生取代,以及碳碳双键可以加成,最多消耗5molBr2,C错误;
D.酚羟基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ol木黄酮中含有3mol酚羟基,D正确;
答案选C
2.D
【详解】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反应规律及、、的酸性强弱顺序知可发生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D。
3.A
【详解】A.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苯酚和NaOH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苯酚钠,再通过分液可以分离出苯,A正确;
B.将含有少量SO2的乙烯通入到溴水中,SO2和乙烯都会和溴水反应,B错误;
C.向含有少量水的乙醇中加入金属钠,水和乙醇都会和钠反应,C错误;
D.将含有少量乙烯的甲烷通入到酸性KMnO4溶液溶液中,乙烯会被氧化为CO2,使得甲烷中混有新的杂质,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电负性逐渐增强,葡酚酮中元素电负性O>C>H,故A正确;
B.光照会促使酚羟基被氧化,所以葡酚酮需避光密闭保存,故B正确;
C.氧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故C正确;
D.葡酚酮分子中只有3个手性碳原子,位置为,故D错误;
故选D。
5.B
【分析】由四种常见有机物比例模型可知:A是甲烷,B是乙烯,C是苯,D是乙醇,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A.乙烯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而使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所以甲烷中含有少量乙烯杂质,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除杂,会引入新的杂质,应该用溴水除去杂质,A错误,
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产生液态1,2-二溴乙烷,而乙烷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因此可以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杂质,B正确;
C.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三溴苯酚能够溶于苯,不能通过过滤除杂,C错误;
D.苯酚具有强的还原性,容易能被浓硫酸氧化而引起变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6.D
【详解】A.甲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发生反应而褪色,选项A错误;
B.的消去产物只有一种,选项B错误;
C.有机物A还可以是不饱和羧酸,如:CH2=CH-CH2COOH,选项C错误;
D.乙醛可以被溴水氧化,使溴水褪色;四氯化碳可以从溴水中萃取溴,下层液体呈橙色;苯可以从溴水中萃取溴,上层液体呈橙色;乙酸可以和溴水互溶,不分层,现象各不相同,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7.C
【详解】A.1-丁醇的成本比乙酸的低,一般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时,醇过量,A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时用酒精灯小火加热即可,B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时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物,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方,体系中不断分离产物,可提高产率,C符合题意;
D.酯类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水解,所以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时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提纯,应该先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混合物,最后再蒸馏提纯,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A.键线式中拐点和端点均为碳原子,然后根据C的四价结构补充H原子的数量,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15H22O10,A项错误;
B.该结构中除了C=C外其余C连接的原子均为四面体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B项正确;
C.分子中含有很多-OH可以与酸发生酯化反应,而C=C可以发生加聚反应,C项正确;
D.该分子中含有4个环和一个C=C共5个不饱和度,该分子存在含苯环(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的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故选A。
9.A
【详解】A.醇和羧酸能发生酯化反应,糠醇能与蚁酸发生酯化反应,故A正确;
B.2-甲基呋喃中含有甲基,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故B错误;
C.糠醛含有醛基,不含醛基,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糠醛在催化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糠醇,分子中H原子数增加,为还原反应,故D错误;
选A。
10.D
【详解】A.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氢化物熔沸点较高,H2O能形成分子间氢键、H2S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沸点:H2O>H2S,A选项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Cl>I,所以热稳定性HCl>HI,B选项错误;
C.Cl原子为吸引电子基团,能使-OH上的H原子活泼性增强,使得CH2ClCOOH酸性比CH3COOH强,C选项错误;
D.一元醇中,烃基基团越大,其溶解度越小,所以在水中的溶解度:CH3CH2OH>CH3CH2CH2CH2CH2OH,D选项正确;
答案选D。
11. NaHCO3 NaOH 或 Na
【分析】该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羧基 (-COOH)、酚羟基(-OH)和醇羟基(-OH),各官能团的活性顺序为-COOH>酚羟基 > 醇羟基,酸性:-COOH>H2CO3>>HCO3-,能和Na反应的是羧基 (-COOH)、酚羟基(-OH)和醇羟基(-OH);能和NaOH或的是酚羟基和-COOH;能和NaHCO3反应的是-COOH;利用这些性质进行解答。
【详解】(1)中应加入NaHCO3,只与-COOH反应,可转化为;
(2)中应加入NaOH或,与酚羟基和-COOH反应,可转化为;
(3)中应加入Na,与三种官能团都反应,可转化为。故答案:NaHCO3;NaOH 或 ;Na。
12.(1) abd +2NaOH+H2O
(2) 羟基 羧基 +2Na+H2↑ +NaHCO3+CO2↑+H2O
(3) 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 + CO2+H2O+NaHCO3 CH2=CHCH=CH2+Br2 Br CH2CH=CHCH2Br HOCH2(CHOH)4CHO+2Ag(NH3)2OH HOCH2(CHOH)4COONH4+2Ag↓+3NH3↑ +H2O
【详解】(1)①a.由结构简式可知,尼泊金酯分子中含有的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故正确;
b.由结构简式可知,尼泊金酯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表现酚的性质,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正确;
c.由结构简式可知,尼泊金酯分子中含有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饱和碳原子,则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错误;
d.由结构简式可知,尼泊金酯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表现酚的性质,能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正确;
故选abd;
②由结构简式可知,尼泊金酯分子中含有的酚羟基和酯基一定条件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O,故答案为:+2NaOH+H2O;
(2)①由结构简式可知,甲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羧基,故答案为:羟基、羧基;
②由结构简式可知,甲分子中含有的羟基和羧基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2↑,故答案为:+2Na+H2↑;
③由结构简式可知,甲分子中含有的羧基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羧酸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CO2↑+H2O,故答案为:+NaHCO3+CO2↑+H2O;
(3)①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溴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故答案为: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
②二氧化碳与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NaHCO3,故答案为:+ CO2+H2O+NaHCO3;
③1,3—丁二烯的与溴水发生1、4—加成1,4—二溴—2—丁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CH=CH2+Br2 Br CH2CH=CHCH2Br,故答案为:CH2=CHCH=CH2+Br2 Br CH2CH=CHCH2Br;
④碱性条件下,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生成葡萄糖酸铵、银、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OCH2(CHOH)4CHO+2Ag(NH3)2OH HOCH2(CHOH)4COONH4+2Ag↓+3NH3↑ +H2O,故答案为:HOCH2(CHOH)4CHO+2Ag(NH3)2OH HOCH2(CHOH)4COONH4+2Ag↓+3NH3↑ +H2O。
13.(1) 碳碳双键 醛基
(2) 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等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3)2CH3CHOCH3-CH=CH-CHO+H2O
(4) 、
(5)+2Cu(OH)2+NaOH +
(6)
【详解】(1)肉桂醛的结构简式为,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和醛基。
(2)B即肉桂醛的结构简式为,侧链上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碳碳双键可能发生反应的类型: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醛基能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3)两分子的乙醛在上述条件下发生反应,可以看作先加成后消去,化学方程式为2CH3CHOCH3-CH=CH-CHO+H2O。
(4)B为、其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分子中不含羰基和羟基;②是苯的对二取代物;③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则其侧链含醚键、碳碳三键,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5)肉桂醛与新制Cu(OH)2 反应生成、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u(OH)2+NaOH+。
(6)A为苯甲醛,与新制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氨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14. 6
【详解】已知苯胺与甲基吡啶互为芳香同分异构体。E()的六元环芳香同分异构体中,能与金属钠反应,则其分子中也有羟基;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2∶1。六元环芳香同分异构体有2类,一类是苯环上含取代基有:、 、3种,另一类是吡啶环上含取代基,由、、3种,共6种,其中,芳香环上为二取代的结构简式为。答案:6;。
15.(1) 小于 醇可以和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溴代烃不能
(2)下层
(3)ABC
(4)C
(5) 及时将生成的溴乙烷蒸出,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 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相差不大,若边反应边蒸馏,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
【详解】(1)由于醇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所以卤代烃的水溶性小于醇的;
(2)1-溴丁烷的密度大于水的,所以在下层;
(3)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且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正确的答案选ABC。
(4)A.单质溴能氧化碘化钠生成单质碘,从而引入杂质碘,A不正确;
B.氢氧化钠容易使溴代烷水解,B不正确;
C.亚硫酸氢钠具有还原性,能被单质溴氧化,C正确;
D.氯化钾和单质溴不反应,D不正确;
故选C。
(5)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可以促进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由于1—溴丁烷的沸点与水接近,蒸馏产物中混有大量的水,所以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
16.(1)a
(2)+2HI+2CH3I
(3) 检验装置气密性 平衡气压,检查装置是否阻塞
(4)液体变为无色透明
(5)bdca
(6)4
【分析】本实验是利用和金属钠先制备,再将与HI溶液,在pH为4~5条件下反应,生成;
(1)
根据采用逆流冷凝效果好可知,冷凝管由a端通入冷凝水;
(2)
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在钠的作用下先生成,在酸性条件下与HI反应生成,所以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I+2CH3I;
(3)
装置B在进行水蒸气蒸馏之前,需进行的操作为检验装置气密性;根据装置图可知,玻璃管的作用为平衡气压,检查装置是否阻塞;
(4)
X、碘甲烷难溶于水,所以当观察到装置B的冷凝管中液体变为无色透明,说明X蒸馏结束;
(5)
步骤⑤主要目的是提纯己烷雌酚,用反萃取的方法,先将己烷雌酚溶于乙醇,再用水除去乙醇,过滤可得到最终产品,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dca;
(6)
根据酚的性质,1mol己烷雌酚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时,最多能消耗。
17.(1)42
(2)CH3COOCH3
【分析】先根据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80及A+H2O=C2H4O2+B推断出A与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根据B的化学性质推断其含有的官能团类型,再根据B中碳、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50%计算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通过讨论判断B分子中氧原子数目;先计算出B的分子量,然后根据反应A+H2O=C2H4O2+B得出A的分子量,最后结合A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可能的 结构简式。
(1)
因为1mol A水解生成1mol乙酸和1mol B,根据反应A+H2O=C2H4O2+B可知:M(A)+18=60+M(B),则A与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60-18=42,故答案为:42;
(2)
B不发生银镜反应,但跟Na反应放出气体,故B中含有羟基,又因为B是A的水解产物,所以B中含有1个羟基,即B分子中含有1个O原子;设B的分子式为CxHyO,则有,因为B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比为3∶2,所以(x+-):x=3:2,化简得:2x+2=y(①);B中碳、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50%,所以氧原子的质量分数为:1-50%=50%,即B中,碳、氢元素的总质量和氧元素的总质量相等,则有12x+y=16(②);①②联立解得x=1,y=4,即该物质为CH4O,是甲醇,所以A为乙酸甲酯,故答案为:CH3COOCH3。
18. 2CH3CH2OH+O22CH3CHO+2H2O 2CH3CHO+O22CH3COOH CH3CHO+H2CH3CH2OH
【详解】气体和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则该气体为CH2=CH2,则A应为CH3CH2OH,B可发生银镜反应,应为CH3CHO,C跟石灰石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应为CH3COOH。A为CH3CH2OH,在Cu或Ag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可被氧化为CH3CH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B为CH3CHO,可被氧化为CH3COOH,反应的方程式为2CH3CHO+O22CH3COOH,B为CH3CHO,含有-CHO,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H2CH3CH2OH,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2CH3CHO+O22CH3COOH;CH3CHO+H2CH3CH2OH。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注意醛处在含氧衍生物的相互转变的中心环节,是联系醇和羧酸的桥梁,在有机推断题中应特别注意。本题的突破口为:气体和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则该气体为乙烯。
19.(1) 葡萄糖 Cu2O
(2) 2CH3CH2OH+O2 2CH3CHO+ 2H2O 氧化反应
(3) 羧基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 +H2O
(4)CH3CH2CH2COOH、(CH3)2CHCOOH
【分析】A是面粉中的主要成分,则A为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A充分水解得B发酵得C、C氧化生成D,D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则D中含有醛基,所以B为葡萄糖:CH2OH(CHOH)4CHO,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则C为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则D为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则E为乙酸,符合B与E的实验式相同的条件,乙酸与乙醇发生正反应生成F,则F为乙酸乙酯,据此分析可得结论。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 B为葡萄糖,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是Cu2O;
(2)C→D的转化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属于氧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根据分析可知E为乙酸,官能团名称为羧基;C+E→F的转化为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4)根据分析,F为乙酸乙酯,分子式C4H8O2,其中能与NaHCO3反应的同分异构体必须含有-COOH,可以将-COOH看作取代基,那么可以有以下结构:CH3CH2CH2COOH、(CH3)2CHCOOH。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