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含解析)2022--2023下学期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2

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HCHO及构成微粒的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基态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C原子杂化轨道示意图: D.HCHO的分子结构模型:
2.弱碱性条件下,利用含砷氧化铜矿(含CuO、及少量不溶性杂质)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浸”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B.“氨浸”后的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主要有:、
C.“氧化除”过程中,每生成,消耗
D.“蒸氨”后的滤液中不含有
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含硒化合物在材料和药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一种含Se的新型AIE分子(IV)的合成路线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原子的基态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B.I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II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
D.II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4.在萜类天然产物中,氧化态升高与抗癌、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的生物活性提高密切相关。某分子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分子能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取代反应
B.该分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
C.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6:4
D.该分子中C原子有两种杂化方式
5.下列各组粒子的空间结构相同的是
①NH3和H2O;②NH和H3O+;③NH3和H3O+;④O3和SO2;⑤CO2和BeCl2。
A.全部 B.①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⑤
6.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Z的水溶液呈碱性
B.电负性:Z>Y>X>W
C.YZ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7.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原子半径在所有元素中最小,Z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大,X、Y两元素位于相邻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原子的质子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 Z> X> Y
B.W、X组成的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C.化合物ZW的水溶液呈中性
D.由W、X、Y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可用于实验室制备X的单质
8.一种新型漂白剂由短周期元素W、X、Y、Z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Y、Z三种元素分别位于不同的短周期且不同主族,W、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W、X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X>Y
B.该漂白剂的漂白原理与漂白粉相似
C.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W的氯化物的水溶液制备单质W
D.该漂白剂中X、Y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9.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A.甲烷的分子结构是正四面体型的,则一氯甲烷的分子结构也是正四面体型的
B.H2O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则CH4的沸点比SiH4的沸点高
C.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则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发生加成反应
D.加热条件下,Fe和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则加热条件下Cu和S也能直接化合生成Cu2S
10.鳌合物是口服的铁鳌合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中N原子均为杂化
B.N与以离子键结合
C.第一电离能:
D.中未成对电子数为5
11.德国科学家发现新配方:他使用了远古地球上存在的O2、N2、CH3、NH3、H2O和HCN,再使用硫醇和铁盐等物质合成RNA的四种基本碱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Fe3+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5,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Fe3+的存在时可观察到血红色沉淀
B.O2、N2、HCN中均存在σ键和π键
C.CH4、NH3、H2O分子间均存在氢键
D.沸点:C2H5SH(乙硫醇)>C2H5OH
1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采取杂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的键间的夹角与分子中的键间的夹角相等
B.分子的模型名称是平面三角形
C.分子的立体构型呈三角锥形
D.分子不能与其他粒子形成配位键
13.吡啶()具有类似于苯环的平面结构,已知N原子电子云密度越大,碱性越强。下列关于吡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大键
B.吡啶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苯在水中的溶解度
C.吡啶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2p轨道
D.3-氟吡啶()的碱性小于吡啶
14.自然界中的含硫矿物有硫磺、黄铁矿(主要含)、雄黄()、芒硝()等。以黄铁矿为原料经过煅烧可以获得,经过催化氧化反应可制取。与反应可以制取。工业制硫酸尾气中的可用氨水吸收。结构如下图所示 ,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中不含共价键 B.结构图中X表示的是As原子
C.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 D.中S的轨道杂化方式为杂化
15.下列图示或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CO2分子的结构模型
B.SO2的VSEPR模型
C.基态Cr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D.px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二、填空题
16.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如下表:
元素符号 Li Be Na S Cl
原子半径/pm 152 89 186 102 99
由此可推理:决定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
(2)和都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物质。
①的沸点(-33.5℃)高于的沸点(-129℃)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②的一种下游产品三聚氟氰(分子式为:),分子结构中显示有环状结构,请从价键理论和物质的相对稳定性角度写出三聚氟氰的结构式_______。
17.邻二氮菲( )中N原子可与通过配位键形成橙红色邻二氮菲亚铁离子,利用该反应可测定浓度,该反应的适宜范围为2~9,试解释选择该范围的原因:_______。
18.回答下列问题:
(1)键长:N N_______N=N (用“>”或“<”填空,下同)
(2)键能:2E(C C)_______E(C=C)
(3)键角:CO2_______SO2;
(4)判断:中的N是按_______方式杂化的;N空间结构为_______;
19.下图是短式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H和H互为___________。
(2)H2O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GeH4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
(3)向NaBr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若发生反应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则证明Cl原子得电子能力比Br原子强。
(4)在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冰醋酸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前三周期元素X、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X、Y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K层的2倍。工业上利用单质X制备单质Y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SF6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八面体形,如图所示。1 mol SF6中含有___________mol S—F键,它的二氯代物SF4Cl2有___________种。
20.X是合成碳酸二苯酯的一种有效的氧化还原催化助剂,可由EDTA与Fe3+反应得到。
(1)基态Si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运动状态有_______种,若其电子排布式表示为[Ne]3s2违背了_______。
(2)EDTA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EDTA中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C、N、O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
(3)Fe3+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4)EDTA与正二十一烷的相对分子质量非常接近,但EDTA的沸点比正二十一烷的沸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
(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mol碳酸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
21.①NH3 ②CO2 ③SiCl4 ④BF3 ⑤C2H4 ⑥H2O2 ⑦Cl2 ⑧P4 ⑨H2S
(1)含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含非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___________
(3)含极性共价键的极性分子___________
(4)①NH3中心原子杂化方式______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___________
(5)④BF3中心原子杂化方式______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___________
22.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是由______键形成的化合物。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种盐。
(3)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23.镍的氨合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E.键 F.键
24.离子液体被认为是21世纪理想的绿色溶剂,是指室温或者接近室温时呈液态,而本身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氯代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bmim]Cl}可以与GaCl3混合形成离子液体;[bmim]Cl也可以转化成其他离子液体。如图是[bmim]Cl与NH4BF4离子交换反应合成离子液体[bmim]BF4的流程。
(1)NH4BF4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BF的空间构型为_____。
(2)已知分子中的大π键可以用Π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大π键中的电子数,则[bmim]+中大π键可以表示为_____。
(3)GaCl3的熔点为77.8℃,则GaCl3的晶体类型为_____,GaCl3和[bmim]Cl混合形成离子液体的过程中会存在以下转化:GaCl3GaClGa2Cl,已知Ga2Cl中含有两个配位键,试画出Ga2Cl的结构式:_____。
(4)氟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
①AsF3、IF、OF2、BeF2中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微粒的立体构型为_____。
②基于CaF2设计的Born-Haber循环如图所示。
钙的第一电离能为_____kJ mol-1;F-F键的键能为_____kJ mol-1。
25.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美国的诺尔斯、夏普雷斯和日本的野依良治获得,他们发现了某些手性分子可用作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为合成对人类有用的重要化合物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则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1)某链烃的众多同分异构体中,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最多有
A.6个 B.5个 C.7个 D.4个
(2)含有手性碳原子,且与足量发生加成反应后仍具有手性碳原子,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氧元素原子序数是8,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A正确;
B.基态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B正确;
C.甲醛中C原子杂化方式是sp2杂化,C错误;
D.HCHO的分子结构模型一般指球棍模型:,D正确;
故选C。
2.C
【详解】A.“氨浸”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错误;
B.“氨浸”过程中,CuO发生的离子反应为,“氨浸”后的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主要有、,B错误;
C.“氧化除”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根据关系式:消耗生成,可知每生成,消耗,C正确;
D.“蒸氨”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蒸氨”后的滤液中含有,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A.N原子有7个电子,按排布规则基态电子轨道表达式为,选项A正确;
B.I中含有两个苯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选项B正确;
C.Ⅱ中碳碳三键中的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其他碳原子为杂化,选项C错误;
D.根据乙炔分子的4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乙烯分子的6个原子共面、苯分子中12个原子共面,若碳碳双键连接的四个苯基能重叠于同一面,则II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4.D
【详解】A.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含有-CN,能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
B.该分子中含有单键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故B正确;
C.该分子中,碳氧双键中有1个π键1个σ键,碳碳双键中有1个π键1个σ键,碳氮三键中有2个π键1个σ键,单键全是σ键,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6:4,故C正确;
D.该分子中,单键碳原子为sp3杂化、双键中的碳原子为sp2杂化、碳氮三键中碳原子为sp杂化,C原子有三种杂化方式,故D错误;
选D。
5.C
【分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微粒空间构型,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孤电子对个数,孤电子对个数=×(a-xb),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个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详解】①NH3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5-3)=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为三角锥形,H2O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6-2)=4且含有两个孤电子对,所以为V形结构,二者空间构型不同,故①错误; 
②NH4+中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为正四面体形结构;H3O+中O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6-1-3×1)=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为三角锥形结构,二者空间构型不同,故②错误;
③NH3为三角锥形结构、H3O+中O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6-1-3×1)=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为三角锥形结构,所以二者空间构型相同,故③正确; 
④O3、SO2中价层电子对个数都是3且都含有一对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空间构型都是V形,故④正确;
⑤CO2分子中价层电子对=σ 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2+(4-2×2)=2,二氧化碳是直线型结构,BeCl2分子中价层电子对=σ 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2+(2-2×1)=2,BeCl2是直线型结构,CO2和BeCl2分子都是直线型分子,故⑤正确;
答案选C。
6.B
【分析】X形成四个键,应该是碳或硅。Z只形成一个键,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所以X为Si,Z为Cl。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Y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Y为P元素。由W的电荷数可知,W为Na元素。
【详解】A.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A错误;
B.同周期元素随核电核数增加电负性逐渐增大,电负性:Cl>P>Si>Na,B正确;
C.P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错误;
D.该化合物中P元素化合价为-3价,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故选B。
7.D
【分析】元素原子半径在所有元素中最小的是H,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大的是Na,所以W为H,Z为Na。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即为最外层电子数,且位于相邻主族的X、Y两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Na的质子数11,所以X、Y分别为N和O。
【详解】A.根据序小径大的规律,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N3->O2->Na+,A错误;
B.H与N组成的分子N2H4中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B错误;
C.化合物NaH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其水溶液显碱性,C错误;
D.NH4NO2受热分解可制少量的氮气,D 错误。
答案选D。
8.C
【分析】W、Y、Z为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H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根据图示可知Z为H元素;根据图示可知,W带有2个正电荷,X形成2个共价键,W、X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W位于第三周期,为Mg元素,X位于第二周期,为O元素;W、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Y最外层电子数为6-1-2=3,位于第二周期,则Y为B元素,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X、Y分别 O、B,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可知,元素的非金属性O>B即X>Y,A正确;
B.由题干漂白剂的结构可知,分子中含有过氧键,具有强氧化性,漂白粉也是由于能够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而漂白的,故该漂白剂的漂白原理与漂白粉相似,B正确;
C.由分析可知,W为Mg,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MgCl2来制备单质Mg,而不是电解W的氯化物的水溶液,C错误;
D.由题干漂白剂的结构可知,该漂白剂中X、Y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正确;
故答案为:C。
9.D
【详解】A.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四个键完全相同,一氯甲烷分子,三个C-H键完全相同,但与C-Cl不同,所以呈三角锥型结构,选项A错误;
B.CH4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CH4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SiH4,所以CH4的沸点比SiH4的沸点低,选项B错误;
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发生氧化反应,选项C错误;
D.S的氧化性弱,加热条件下,Fe和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Cu和S能直接化合生成Cu2S,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0.D
【详解】A.该结构中单键N为杂化,双键N为杂化,故A错误;
B.与连接的N原子形成1个单键、2个双键,N原子已达8电子稳定结构,N与以配位键结合,故B错误;
C.C、N、O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最外层为半满稳定结构,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的O,因此第一电离能:,故C错误;
D.价电子排布为,d轨道5个电子均为未成对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A.Fe为26号元素,基态Fe3+价电子排布为3d5,硫氰化钾与铁离子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不是沉淀,A错误;
B.O2分子中存在双键,N2分子中存在三键,HCN分子中存在三键,双键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B正确;
C.NH3、H2O分子间均存在氢键,C元素的电负性较弱,CH4分子间不存在氢键,C错误;
D.乙醇含有-OH,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高于乙硫醇,D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A.二者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NF3为三角锥形,中心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而CH4分子中心原子无孤电子,所以NF3分子的N-F键夹角小于CH4分子中的C-H键的夹角,A错误;
B.NF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3+×(5-3×1)=4,模型名称是四面体,B错误;
C.NF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3+×(5-3×1)=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该分子是三角锥形结构,C正确;
D.NF3分子含有一个孤电子对,可形成配位键,D错误;
故选C。
13.C
【详解】A.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大π键,每个C原子、N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形成大π键,选项A正确;
B.吡啶分子能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吡啶分子和H2O分子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所以吡啶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苯在水中的溶解度,选项B正确;
C.吡啶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sp2轨道,选项C错误;
D.甲基是推电子基,使N原子电子云密度增大,结合质子能力更强,碱性增强,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4.D
【详解】A.中S的化合价为-1价,硫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
B.结构S只能形成2个共价键,As有3个单电子,可以形成3个共价键,图中X表示的是S原子,故B错误;
C.分子中有2个共价键,1对孤对电子,价层电子对为3,,空间构型为V型,故C错误;
D.中S的价层电子对为4,轨道杂化方式为杂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5.C
【详解】A.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为直线形结构,且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其结构模型为,故A正确;
B.根据VSEPR理论,SO2中,则其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即,故B正确;
C.基态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故C错误;
D.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沿x轴延展的纺锤状,故D正确;
答案选C。
16.(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和核外电子间的排斥力
(2) 分子间存在氢键而分子间没有
【解析】(1)
图中Li、Be处于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Na、S、Cl处于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Li的核电荷数小于Be,Na核电荷数小于S小于Cl,Li的原子半径大于Be,Na、S、Cl原子半径依次减小,说明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是决定原子半径的因素之一。Na和Li位于同一主族,Na比Li多一个电子层,尽管Na核电荷数大于Li,Na的原子半径还是大于Li,S、Cl在Be的下一周期,原子半径也都大于Be,说明了核外电子间的排斥力是决定原子半径的因素之一。故决定原子半径的因素有原子核对外电子的吸引力和核外电子间的排斥力。
(2)
NH3分子间存在氢键,NF3分子间没有氢键,故氨气分子间作用力更强,沸点高于NF3的沸点。NF3的一种下游产品三聚氟氰(分子式为C3N3F3),分子结构中显示有环状结构,C形成4个共价键,N形成3个共价键,从价键理论和物质的相对稳定性角度可知,C、N之间应该形成C=N,则三聚氟氰的结构式为。
17.当H+浓度较高时,邻二氮菲中的N优先与H+形成配位键,导致与Fe2+配位的能力减弱;若OH-浓度较高时,OH-与Fe2+反应,也会影响与邻二氮菲配位
【详解】邻二氮菲中N原子上有孤电子对,Fe2+具有空轨道,邻二氮菲中N原子能与Fe2+形成配位键;H+具有空轨道,当H+浓度较高时,邻二氮菲中的N优先与H+形成配位键,导致与Fe2+配位的能力减弱;当H+浓度较低、OH-浓度较高时,OH-与Fe2+反应,也会影响与邻二氮菲配位;故利用邻二氮菲测定Fe2+浓度的反应适宜的pH范围为2~9;答案为:当H+浓度较高时,邻二氮菲中的N优先与H+形成配位键,导致与Fe2+配位的能力减弱;若OH-浓度较高时,OH-与Fe2+反应,也会影响与邻二氮菲配位。
18.(1)>
(2)>
(3)>
(4) sp2 直线形
【详解】(1)键长:N N中共用电子对比N=N少一对,则两对共用电子对对氮原子作用力强,键长N N>N=N,故答案为:>。
(2)碳碳单键中为σ键,碳碳双键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σ键重叠程度大于π键,故键能:2E(C C)>E(C=C),故选:>。
(3)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杂化轨道与氧原子成键是直线型分子,分子中化学键键角为180。,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是sp2杂化为V型分子,分子中键角119.5。,键角:CO2>SO2,故答案为:>。
(4)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3,中的N是按sp2杂化的,N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 =2,且没有孤电子对,则N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19.(1)同位素
(2) 正四面体形
(3) 氯水 Cl2+2Br—=2Cl—+Br2
(4)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5)2C+SiO2Si+2CO↑
(6) 6 2
【解析】(1)
H和H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同位素;
(2)
水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锗化氢中锗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故答案为:;正四面体形;
(3)
向溴化钠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的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能证明氯原子得电子能力比溴原子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故答案为:氯水;Cl2+2Br—=2Cl—+Br2;
(4)
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冰醋酸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在浓硫酸作用下,无水乙醇和冰醋酸共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5)
由前三周期元素X、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X、Y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K层的2倍可知,X为C元素、Y为Si元素,工业上利用单质碳制备单质硅的反应为碳在高温下与二氧化硅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Si+2CO↑,故答案为:2C+SiO2Si+2CO↑;
(6)
由图可知,六氟化硫分子中含有6个硅氟键,则1 mol六氟化硫分子中含有6mol硅氟键;六氟化硫分子的分子结构为结构对称的正八面体形,一氯代物和二氯代物均为2种,故答案为:6;2。
20.(1) 4 洪特规则
(2) sp2和sp3 H(3)3d5
(4)EDTA分子间存在氢键
(5)5NA
【详解】(1)基态Si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23p2,把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称为一个原子轨道,因而空间运动状态个数等于轨道数;而在同一原子轨道下最多可以有两个自旋方向不同的电子,自旋方向不同,运动状态也就不相同,即运动状态个数等于电子数,故基态Si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运动状态有4种;洪特规则:在相同能量的原子轨道上,电子的排布将尽可能占据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若其电子排布式表示为[Ne]3s2违背了洪特规则;
(2)EDTA中羧基碳原子为sp2杂化、饱和碳原子为sp3杂化;EDTA中四种元素为C、N、O、H,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元素的电负性变强;同主族由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电负性减弱,故其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3)Fe3+为铁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
(4)EDTA中含羧基,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导致沸点升高;
(5)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1个π键;1个碳酸分子中存在5个σ键,则1mol碳酸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5NA。
21.(1)②③④⑤
(2)⑤⑦⑧
(3)①⑥⑨
(4) sp3 三角锥
(5) sp2 平面三角形
【分析】NH3中存在N-H键,CO2中存在C=O键,SiCl4中存在Si-Cl键,BF3中存在B-F键,C2H4中存在C=C非极性共价键和C-H键,H2O2中存在O-O非极性共价键和O-H键,Cl2中存在Cl-Cl非极性共价键,P4为正四面体结构存在P-P非极性共价键,H2S中存在H-S键,据此答题。
(1)
含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为CO2、SiCl4、BF3、C2H4,符合条件的非极性分子为②③④⑤;
(2)
含非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为C2H4、Cl2、P4,符合条件的含非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为⑤⑦⑧;
(3)
含极性共价键的极性分子为NH3、H2O2、H2S,符合条件的含极性共价键的极性分子为①⑥⑨;
(4)
①NH3中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电子对数为1,则NH3中心原子杂化方式sp3;
②由于受孤电子对的影响NH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5)
①BF3中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0,则BF3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sp2;
②孤电子对数为0,则BF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22. 离子键 2 复分解
【详解】试题分析:(1)钠和氮分别是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所以二者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
(2)氮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氨气,则另外一种生成物应该是氢氧化钠。所以氮化钠和盐酸反应的生成物应该是氯化钠和氯化铵,共计是2种盐。
(3)氮化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Na3N+3H2O=3NaOH+NH3↑,所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考点:考查化学键的有关判断、化学反应类型的有关判断等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3.BCE
【详解】[Ni(NH3)6]2+中Ni2+与配体NH3中N原子间形成配位键,配体NH3分子中N与H之间形成N—H共价键,单键和配位键都是σ键,即[Ni(NH3)6]2+中存在的化学键有共价键、配位键、σ键;答案选BCE。
24.(1) sp3 正四面体形
(2)Π
(3) 分子晶体 /
(4) 直线形 590 158
【详解】(1)NH4BF4中N原子周围有4对电子,故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因为中B原子与4个F原子形成4个σ键,所以B原子也是sp3杂化,故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2)[bmim]+中环上圆圈表示大π键,环上的N、C原子都是sp2杂化,每个C原子有一个未杂化的电子,每个N原子有两个未杂化的电子该离子为正离子,失去了一个电子,故参与形成大π键的有6个电子,可表示为Π;
(3)GaCl3的熔点为77.8℃,熔点低,所以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根据转化过程,GaCl3先与形成配位键,接着GaCl再与形成,其结构为或。
(4)①AsF3中A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IF中I的价层电子对数为:、OF2中O的价层电子对数为:、BeF2中Be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微粒的是BeF2,其空间构型为直线型;
②第一电离能为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第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最低能量,从图中分析可知,钙的第一电离能为590 kJ mol-1;键能是指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F-F键的键能为158kJ mol-1。
25.(1)C
(2)D
【详解】(1)根据不饱和度,其中代表碳原子的数目,代表氢和卤素原子的总数,则的不饱和度为,其结构中可能含有一个碳碳三键和一个碳碳双键,或者三个碳碳()双键( );其中碳碳三键为直线形结构,与三键中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且共面;碳碳双键为平面形结构,与碳碳双键中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共面,在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中,共面碳原子数最多的结构简式为,有7个碳原子共面,故选C;
(2)A.如图,中标 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与足量反应后的产物中,依然存在手性碳原子,故A不选;
B.如图,中标 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与足量反应后的产物中,依然存在手性碳原子,故B不选;
C.如图,中标 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与足量反应后的产物中,依然存在手性碳原子,故C不选;
D.中,与碳原子相连的其中三个基团相同,不存在手性碳原子,故D选;
故选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单元练习(含解析)2022——2023下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下一篇:第3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检测题(含解析)2022-2023下学期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