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综合Ⅰ试卷(化学部分)
(满分:7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u-64 Ni-59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0 分)
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捏制泥人 B.烧制陶器 C.锡绣花鸟 D.采摘茶叶
2.稻谷类食物富含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维生素
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CuCuOCuSO4溶液 B.SSO2H2SO4溶液
C.Fe3O4FeFeCl3溶液 D.NaOH溶液Na2CO3溶液NaCl溶液
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氯化氢 二氧化碳 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再通过浓硫酸
B 氯化钾 二氧化锰 先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后洗涤、干燥
C 硫酸亚铁溶液 硫酸铜 先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过量氯化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5.下列实验装置中,导管位置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氧气 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收集氧气 D.除去CO中少量的CO2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A.活性炭用作冰箱除味剂——吸附性
B.石墨常用来作电极——导电性
C.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硬度大
D.武德合金制作保险丝——质软
7.小慧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名称为三氧化硫 B.B物质的化学式为H2SO4
C.关系图中放错位置的物质是Na2SD.X和Y分别表示单质、盐
8.厨房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小苏打 Na2CO3 B.食盐 NaCl C.白醋 CH3COOH D.黄酒 C2H5OH
9.“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并顺利完成“挖土”,其使用的同位素温差电池的原科是化学性质活泼的钚,如图是钚元素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钚的化学式为Pu2 B.钚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94
C.一种钚原子的中子数为150 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1.为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应该选择施用的化肥是
A.(NH4)2SO4 B.K2CO3 C.磷矿粉 D.KNO3
12.下列课外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
B.用空塑料瓶子、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纱布制作简易净水器
C.用柠檬酸、果汁、小苏打、白糖、水等制汽水
D.用淬火后的缝衣针做鱼钩
13.经探测,月幔中含橄榄石(主要成分:原硅酸镁Mg2SiO4)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A.原硅酸镁属于氧化物 B.原硅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原硅酸镁中镁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D.原硅酸镁中含有2个镁原子、1个硅原子和4个氧原子
14.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
B.30℃时,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C.氯化铵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D.在30℃到60℃范围内,硫酸钠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15.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现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100g该混合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0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19.6g B.氢氧化钠溶液中钠元素质量为9.2g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8.4g D.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
16.(3分)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下列做法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a.植树造林 b.燃煤供暖 c.风力发电
(2)下列防治“白色污染”的正确方法是______。
a.使用可降解塑料 b.露天焚烧废旧塑料 c.直接填埋废弃塑料
(3)下列物质可用于净水的是______。
a.纯碱 b.硝酸 c.明矾
17.(11分)(一)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大容器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B.小容器中的水为淡水
C.获得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______,用来吸附水中一些溶解性杂质,除去臭味。
(3)下图为水在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和太阳光的作用下分解的原理图,其中反应Ⅱ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二)高炉炼铁所需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其过程可用下图简要表示:
已知气体①、气体②和固体③均属于氧化物。
(1)炼铁高炉底部通过不同高度的出口分离铁水与炉渣(如图2所示),能实现渣铁分离的原因是因为炉渣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2)焦炭在高炉炼铁的作用除了提供热量外,另外一个作用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反应Ⅲ中氧化铁被还原,请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
(4)高炉气体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含量最高(占55%~60%)的是______(填化学式),此外还含有25~30%的可燃性气体______(填化学式)。
18.(15分)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饱和NaHCO3,溶液可除去CO2中的HCl。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2)利用A装置制取O2,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O2,当________________时,再收集,O2会较纯。
(3)制取并收集CO2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从A-E中选择),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改用F装置收集CO2,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制得的CO2中常含有少量的HCI气体与水蒸气,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________(用端口字母c、d、e、f表示)
(4)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实验室制法的一种原理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据此设计出的发生装置可以是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装置可以是_____(填“C”、“D”或“E”)。若用F装置进行密封收集氨气,气流应从_____端(填“a”或“b”)流入集气瓶。
19.(11分)镍粉常用于各种高光泽装饰漆和塑料生产,也常用作催化剂。
I.【镍粉制备】
工业用电解镍新液(主要含 NiSO4、NiCl2)制备碱式碳酸镍晶体 xNiCO3 yNi(OH)2 zH2O, 并利用其制备镍粉的流程如下:
【资料】(1)反应器中一个重要反应为:3NiSO4+3Na2CO3+2H2O=NiCO3 2Ni(OH)2↓+3Na2SO4+2CO2↑
(2)操作 2 含过滤、水洗、95%酒精浸泡、晾干等操作。
①操作 1 名称是__________, 洗涤操作 1 所得固体时,需用纯水洗涤,检验其洗净的 方法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 __________溶液,若无明显变化,则固体已洗净。
②气体 Y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名称是__________。
③物料在反应器中反应时需控制反应条件。分析下图, 反应器中最适合的温度为 __________℃,最适合的 pH 为__________。
Ⅱ.【测定碱式碳酸镍晶体的组成】 为测定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 yNi(OH)2 zH2O]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及装置:
【资料】(1)碱式碳酸镍晶体受热会完全分解生成 NiO、CO2及 H2O
(2)400℃左右,NiO 会氧化生成 Ni2O3.
【实验步骤】
装置 C/g 装置 D/g
加热前 200.00 180.00
加热后 201.08 180.44
① 连接装置,________;②准确称取 3.77g 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 yNi(OH)2 zH2O] 放在 B 装置中,连接仪器;③打开弹簧夹 a,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装置 C、D 的质 量;④关闭弹簧夹 a,加热装置 B 至装置 C 中导管末端无气泡冒出;⑤打开弹簧夹 a,缓 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⑥准确称量装置 C、D 的质量;⑦根据数据进行计算(相关数据如表格)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完善实验步骤①中的填空。
(2)装置 A 的作用是__________。
(3)步骤⑤的实验目的为__________。
(4)计算 xNiCO3 yNi(OH)2 zH2O 中 x:y:z 的值为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