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重点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新泰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性考试
化学试题
2023年6月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Cu 64
Ag 108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代诗词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等质量的水和冰相比,冰的能量更高
B.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石灰石煅烧是吸热反应
C.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变化只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苏轼《石炭·并引》“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指高温时碳与水蒸气反应为放热反应
2. 我国航天器“天问一号”已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此次探测由核素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55
B. 、、互为同位素
C. 已知属于过渡元素,推测其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D. 在元素周期表中,第3纵列至第12纵列均为金属元素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石油进行裂解,可以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B. 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合物,可以通过煤干馏获得
C. 灼烧蚕丝织物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D. 一定条件下,糖类、油脂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4.下列有关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C=C键数为4NA
B.医用防护口罩中层为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聚丙烯的结构简式是
C.对二氯苯只有一种,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完全相同
D.可用水鉴别苯、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5.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1.2L己烷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B. 0.5molC4H10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7NA
C. 分子式为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
D. 常温常压下,14g由乙烯和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6.图示为反应X=Z的能量变化图,其中X为气态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X=Z属于放热反应
B.反应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C.寻找合适的电极和电解质溶液可以将X=Z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D.图示反应X=Z的能量变化为(a-c)kJ mol-1
7. 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离子半径的大小:f>e>d B.简单离子的还原性:h>g
C.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d
D. e、f、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
8.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结论
A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热4~5min。冷却后向其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沉淀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C 将石蜡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裂解产生乙烯
D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发生加成反应,产物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9.空气吹出法是目前用于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最成熟的工业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可为SO2,吸收塔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Br2+2H2O=4H++SO42-+2Br-
B.步骤I与步骤III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相同
C.操作I中将液溴分离出来的方法可用裂化汽油进行萃取、分液然后再蒸馏
D.工业上每获得1molBr2,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大于44.8L
10.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Zn+Ag2O+H2O===Zn(OH)2+2Ag其工作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n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Ag2O电极是电源的正极
C.电池工作时,电子从Zn电极经导线流向Ag2O电极,
再由Ag2O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Zn电极
D.Zn电极上发生的反应:Zn-2e-+2OH-===Zn(OH)2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三硫化四磷可用于制造火柴,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只含有极性键
B.属于共价化合物
C.P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强
D.1mol分子含有9mol共价键
12.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乙、丙、丁、戊均由上述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甲为淡黄色固体,乙和丁均为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的二元化合物,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X、Y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为共价化合物 B.简单离子半径:Y>Z>W
C.阴离子的还原性:Y>W D.甲中阴阳离子个数比1∶1
13.某烷烃和某单烯烃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完全通过固体,固体质量增加,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了23.10g,另取该混合气体(标准状况),通过足量溴水,溴水质量增加了1.40g。该混合气体由哪两种烃组成( )
A.甲烷和丙烯 B.甲烷和丁烯 C.乙烷和乙烯 D.乙烷和丁烯
14.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相同条件下,将同等大小的钠分别加入无水乙醇和水中,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乙醇中氢的活泼性比水中氢的弱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加热,冷却后加入过量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少量碘水,溶液不变蓝 淀粉完全水解
C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再加入几滴溶液,溶液变红 此反应存在限度
D 在烧杯中将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混合搅拌,片刻后用手触摸烧杯底部感到冰凉,同时能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15.T1℃时,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容器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反应速率vaB.0-t2时间段,反应速率v(SO3)=mol L-1 min-1
C.t2时刻,向容器中充入一定体积的气体氦,则v正、v逆均不变
D.若反应在T2℃进行(T2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上述反应中X、Y、Z分别为H2、N2、NH3,某温度下,在容积恒定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N2和2.0mol H2,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平衡状态,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t/s 0 50 150 250 350
n(NH3)/mol 0 0.36 0.48 0.50 0.50
0~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键能指在标准状况下,将lmol气态分子AB(g)解离为气态原子A(g)、B(g)所需的能量,用符号E表示,单位为kJ/mol。H-H的键能为436kJ/mol,N-H的键能为391kJ/mol,生成lmol NH3过程中放出46kJ的热量。则N≡N的键能为______________kJ/mol。
(4)CO与H2反应可制备CH3OH,由CH3OH和O2构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则c电极是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d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外电路中转移2 mol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所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 L。
(5)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__________(填序号)
①物质燃烧 ②炸药爆炸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
⑤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⑥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⑦硝酸铵溶解使温度降低
17. 已知T、X、Y、Z、W、R均为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具有如下特征:
T 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简单氢化物可以反应生成一种盐
Z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难溶于水,是一种很弱的酸
W 焰色反应呈黄色
R 元素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代数和为4
(1)Z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___________,Y的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____ 。
(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来探究碳、Z、R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①A中化学方程式为___ _,
②酸性溶液的作用是 ,
③D中实验现象为 ,
④由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为_ 。
(3)由上述元素中的X、Y、W组成的某剧毒化合物WXY不慎泄漏时,消防人员通常采用喷洒过氧化氢溶液的方式处理,以减少污染。反应生成一种酸式盐和一种气体,二者的水溶液均呈碱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
I.实验一:探究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及方案: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反应生成碘,反应原理是,生成的碘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序号 0.01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0.01溶液的体积/mL 水的体积/mL 实验温度/℃ 出现蓝色的时间/s
① 5 5 0
② 5 5 40 25
③ 5 35 25
(1)则_______mL,_______mL。
Ⅱ.请选择合适的试剂除去括号内的杂质(填字母)
序号 提纯物(杂质) 试剂
① 乙烷(乙烯) ___________
② 乙酸乙酯(乙酸) ___________
③ 乙醇(水) ___________
a.NaOH溶液 b.饱和溶液 c.CaO d.溴水 e.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Ⅲ.800℃时A、B、C三种气体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时的浓度变化如图,分析图像回答问题: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min内,用C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
(5)在其他条件下,测得A的反应速率为0.05,此时的反应与800℃时相比,_______(填字母)。
A.比800℃时快 B.比800℃时慢 C.和800℃时速率一样
19.已知A是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性物质,A. B. C. D. E. F.G均为有机物,E是一种有香味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官能团的名称:A ,D中官能团的结构简式 。
(2)写出与F互为同系物且含5个碳原子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3)反应⑤、⑥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
(4)写出下列编号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③ 。
(5)A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
20. 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已知:+H2O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0.96 25 161 能溶于水
环己烯 0.81 -103 83 难溶于水
(1)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后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_。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 ___。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层(填“上”、“下”),分液后用_____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如图装置蒸馏,仪器a的名称为 。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 左右。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新泰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性考试
化学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D D C D D C C
11 12 13 14 15
AC B B AC BC
16.
(1) 3X(g)+Y(g) 2Z(g) (2) (3)946 (4)负极 ; 11.2 (5) ④⑥
17. (1) ①. 第3周期IVA族 ②.
(2) ②. 除去 ③. 产生白色沉淀
④. 碳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大于硅 (3)
18.(1) 40 10(2) d b c
(3)或 (4)0.05 (5)B
19.
20. (1). ①防止暴沸 (1分) ;冷凝回流 (1分) ②防止环己烯的挥发 (1分) (2). ①上 (2分) ; c (2分) ② . 蒸馏烧瓶 (2分) ;83℃ (2分) (3). bc (2分)
(1)碳碳双键
(1分)
-COOH
(1分)
CH3
CH:CHCHCH:
(2)CH3CH2CH2CH2CH3
CH;CCH;
(3分
CH
CH
(3)取代反应(1分)
加成反应(1分)
(4)2CHCH0H+0,%
2CH;CHO +2H2O
(2分)
CHCH2OH CH:COOH
浓硫酸
CHCOOCH2CH3+H2O
引发剂
(5)nCH2=CH2
十CH,CHn
(2分)
Cu+21,S0,=0S0+S0,1+2H,0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同步练习 2022——2023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含解析)

下一篇:西藏自治区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内地班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