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金属》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鉴别与除杂的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H4和H2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B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取样后,加水溶解,测溶液温度
D 除去KCl中少量的KClO3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加热
A.A B.B C.C D.D
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双氧水分解 B.石灰石高温分解 C.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3.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留下的黑色物质
D.氯化钡溶液和纯碱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4.乙醇俗称酒精(CH3CH2OH),很少与常见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能和金属钠发生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属于有机物
B.金属钠性质非常活泼,自然界中钠元素常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
C.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推理,金属钾也能和酒精发生反应
5.向AgNO3、NaNO3、Cu(NO3)2、Fe(NO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有的固体是
A.Ag 、Cu、Fe B.Ag 、Cu、Zn C.Cu 、Fe、Zn D.Ag 、Cu、Na
6.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宜选用的药品是
A.铜粉 B.铝粉 C.银粉 D.铁粉
7.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A.转化①可选用金属Mg和Sn B.转化②只能通过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现
C.通过与木炭发生置换反应可实现转化③ D.反应④中能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
8.在溶质为Cu(NO3)2、AgNO3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C.滤液中一定无AgNO3 D.滤液中可能有三种金属离子
9.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S+O2SO2 B.2H2O2H2↑+O2↑
C.C+2CuOCO2↑+2Cu D.Al(OH)3+3HCl=AlCl3+3H2O
10.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则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的混合物的质量为
A.13.6g
B.13.4g
C.13g
D.12.4g
11.下列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雾
C.铜在空气中受热,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D.滴瓶中的滴管使用后,应及时放回原瓶
12.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甲在自然界可以找到,乙、丙、丁在自然界找不到。丁盐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丙>丁>乙>甲 B.甲>乙>丁>丙 C.乙>丁>丙>甲 D.丙>乙>丁>甲
二、填空题
13.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目的是全面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1)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高氯酸铵(NH4Cl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价。
(2)现已探明月球上含有丰富的核能原料He-3(3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氦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填字母编号)。
(3)月球背面的陨石坑土壤中有天然的铁、铝、银等金属颗粒。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分析,铁在月球上不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嫦娥四号上搭载的月面微型生态圈,是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罐子。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铝离子(Al3+)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
14.“玉兔号”月球车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它成功到达月球表面让我们实现了“上九天揽月”的愿望,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新的里程碑。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车的制备材料中选用了铝合金,比纯铝有很多优良性能,如 (填字母)。
A.硬度小
B.强度高
C.熔点高
(2)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为硅。工业上利用氢气和四氯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取它,同时生成了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3)飞机上的镀铬铁制品能防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阻止了铁与_______接触。
(4)若要验证飞机材料中的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需一种试剂直接与上述三种金属反应就能达到目的,该试剂是 (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15.金属在国防科技、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航天器舱体材料多为铝合金或钛合金,合金和其成分金属相比,合金具有的优良性能之一是________。
(2)航天器内的导线常用铜制,主要是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3)在一些钢铁制品表面喷涂一层油漆,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可防止钢铁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________同时接触。
(4)将m g Zn加入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 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 g。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没有________,滤渣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16.绿矾(FeSO4·7H2O)、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是重要的化工试剂。工业上常利用机械加工行业产生的废铁屑为原料制备绿矾、硫酸亚铁铵(如下图)。
已知:
(1)废铁屑中含有FeS等杂质,FeS+H2SO4=FeSO4+H2S↑,生成的H2S气体有毒。
(2)在0~60℃时,硫酸亚铁铵的溶解度比硫酸铵、硫酸亚铁的小,冷却混合液至室温便析出硫酸亚铁铵。
(3)硫酸亚铁易被氧气氧化为硫酸铁,影响硫酸亚铁铵的等级。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制备绿矾:
图Ⅰ中仪器①盛放的液体是 _____ ,除了发生的反应FeS+H2SO4=FeSO4+H2S↑外,还发生的另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广口瓶的作用是 _____ ,烧杯中主要的反应是CuSO4+H2S=CuS↓+H2SO4,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 _____ ;此处烧杯中的导管最好换成多孔球泡,目的是 _____ 。
实验二:制备硫酸亚铁铵:
如图Ⅱ。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仪器, _____
②制备FeSO4溶液:先关闭止水夹A,再打开止水夹 _____ ,从分液漏斗滴入稀H2SO4至锥形瓶中。其中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此过程中氢气的作用是 _____ 。
③制备硫酸亚铁铵:待锥形瓶中的铁屑快反应完时,关闭止水夹 _____ ,打开止水夹 _____ ,不久会看到锥形瓶中的液体被压入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试剂瓶底部将结晶出硫酸亚铁铵晶体。
实验三:对所制得的硫酸亚铁铵样品进行加热分析:
温度与TG%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200℃以前只有结晶水失去。[Mr(FeSO4·(NH4)2SO4·6H2O)=392],已知:TG%=×100%。
TG%从100%降低为72.4%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试计算AB段物质的化学式 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四、计算题
17.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含量,某同学称取20g黄铜(含铜和锌)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9.6%的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稀硫酸100g,求:
(1)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_______。
(2)将反应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87.4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
18.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可用于生产催化剂。
(1)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赤铁矿经提纯后得到的纯净Fe2O3可用于生产某种工业催化剂(主要成分为FeO和Fe2O3),其反应原理为2Fe2O3+C4FeO+CO2↑。现将焦炭和过量的Fe2O3混合均匀,按上述原理充分反应,如图所示为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由图可知: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
②计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FeO的质量分数______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参考答案:
1.C
2.B
3.B
4.B
5.A
6.D
7.C
8.D
9.B
10.B
11.D
12.C
13. +7 B 月球上缺少水和氧气 26.98 10
14.(1)B
(2)
(3)氧气和水
(4)B
15. 硬度大(合理即可) 导电 氧气和水/水和氧气 AgNO3/硝酸银 Zn/锌
16. 稀硫酸 安全瓶(或防倒吸) 尾气处理,防止污染大气 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C 排出装置和硫酸铵溶液中的氧气 BC A FeSO4·(NH4)2SO4·2H2O
17.(1)13g(2)16.1%
18.(1)30%;(2)①1.1g;②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