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2023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2023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2022·江海模拟)下列有关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信鸽依靠地磁场进行定向
B.导体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C.物理学家安培首次揭开电与磁的关系
D.发电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A
【知识点】地磁场;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解答】A.信鸽通过辨别地磁场的强弱变化来定向的,A符合题意;
B.当导体中有电流时,通电导体周围才会存在磁场,B不符合题意;
C.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首次揭开电与磁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信鸽根据地磁场辨别方向;电流周围有磁场;奥斯特首先发现电流周围有磁场;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如图是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这些电站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有()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能源及其分类
【解析】【解答】①火力发电站烧煤,而煤需要经过亿万年才能形成,为不可再生能源;
②风力发电利用风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为可再生能源;
③水电站利用水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为可再生能源;
④核能为不可再生能源。
那么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①④。
故选A。
【分析】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否则为不可再生能源。
3.(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能和太阳能、风能、水能都是一次能源
B.“华龙一号”核电站是利用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C.和信号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等
D.是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
【答案】C
【知识点】能源及其分类;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 太阳能、风能、水能都是一次能源,而电能为二次能源,故A错误;
B. “华龙一号”核电站是利用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故B错误;
C.5G和4G信号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等,故C正确;
D.WIFI是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为一次能源;
(2)根据核电站的工作原理解答;
(3)根据电磁波的传播判断;
(4)根据电磁波的应用判断。
4.(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初冬,路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B.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
C.冬季,在雪后的马路上撒融雪剂是为了提高路面上雪的熔点
D.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汽化现象
【答案】B
【知识点】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从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形成,故A错误;
B.冰冻的衣服变干,即冰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故B正确;
C.冬季,在雪后的马路上撒融雪剂是为了减低路面上雪的熔点,故C错误;
D.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即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2)(4)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3)熔点越高,则越不容易熔化,而容易凝固。
5.(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阳光下的人影
B.露珠下的叶脉
C.玉女峰的倒影
D.雨后的彩虹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A.阳光下的人影,原理为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合题意;
B. 露珠下的叶脉,原理为光的折射,故B不合题意;
C. 玉女峰的倒影,原理为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
D. 雨后的彩虹,原理为光的色散,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分析各个选项总包含的光学原理即可。
6.(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甲、乙两个电炉子,产生的热量相同,所用时间之比为:,通过两个电炉丝的电流之比为:,则电阻丝阻值之比为()
A. :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焦耳定律Q=I2Rt得到:;

解得:.
故选D。
【分析】根据焦耳定律Q=I2Rt计算即可。
7.(2017八下·福建期中)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中,下列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
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公路两旁设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交通警示语“红灯停绿灯行”
D.公交车上的标语“请抓好扶手”
【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保持车距的目的是防止前面的车刹车时,后面的随之刹车,由于惯性后面的车仍向前运动,如果距离过近,容易撞上前面的车,A不符合题意;
B、当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由于惯性车仍要向前运动,雨天,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车就更不易停下来,所以要慢行,B不符合题意;
C、交通警示语“红灯停绿灯行”,属于交通规则的要求,是为了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所规定的,与惯性无关,C符合题意;
D、公交车上的标语“请抓好扶手”是为了防止汽车急刹车时,人体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撞击车体而对人造成伤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正确理解惯性的概念,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结合惯性的知识加以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8.(2016九上·夷陵开学考)电路中接有两只灯泡和一个开关,想判断它们是串联还是并联的,下列做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只要闭合开关两只灯泡都发光,则两灯串联
B.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它们的电流,如果电流相等,则灯泡一定是串联
C.只要把其中一只灯泡从灯座上拆下来,另一只灯也熄灭,则两灯是串联的
D.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它们的电流,如果电流相等,则灯泡一定是并联
【答案】C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解:A、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而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开关也控制整个电路,故闭合开关两只灯泡都发光,则两灯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故A错误;
BD、串联电路中处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中,支路电流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因此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它们的电流,如果电流相等,则两灯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故BD错误;
C、因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因此把其中一只灯泡从灯座上拆下,另一只也熄灭,则两灯是串联的,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并联和串联的特点分析判断.并联时各个用电器是相互不影响工作的,而串联时用电器是要相互影响工作的;对各个选择逐个分析,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9.(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塑料瓶在液面漂浮,
所以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
那么:F甲=F乙=G;
甲图:瓶子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力=GA;
ρ甲V排g=ρAVg
因为V排>VA,
所以密度ρ甲<ρA;
乙图:瓶子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力=GB;
ρ乙V排g=ρAVg
因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
所以液体密度ρ乙>ρA;
比较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浮沉条件,结合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分析判断。
10.(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中国北京举办,北京成为世界首座“双奥之城”,下列对比赛项目的分析正确的是()
A.花样滑冰运动员溜冰鞋上的冰刀非常锋利,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静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壶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短道速滑运动员滑行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平衡力的辨别;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花样滑冰运动员溜冰鞋上的冰刀非常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故A错误;
B. 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他有惯性,故B错误;
C. 静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壶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冰面的压力,二者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肯定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若短道速滑运动员滑行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2)惯性是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3)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11.(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如图所示,通电直导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此现象表明电流周围存在    ;一束与平面镜成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是    度.
【答案】马德堡半球实验;磁场;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大气压强的存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解答】(1)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
(2)如图所示,通电直导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此现象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3)一束与平面镜成4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90°-40°=5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为40°。
【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科学史解答;
(2)根据奥斯特实验的现象分析;
(3)入射角与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之和为90°,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计算即可。
12.(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如图所示,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上演超级大逆转,夺得了我国首个自由滑项目的冠军。跳台滑雪运动员起跳离开跳台后,由于   仍向前飞行;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运动员腾空向前的过程中,若所受力突然变为零,运动员将会一直   。
【答案】惯性;动;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1)跳台滑雪运动员起跳离开跳台后,由于惯性仍向前飞行;
(2)在空中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大,那么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员腾空向前的过程中,若所受力突然变为零,运动员将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
13.(2017·灌南模拟)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在20s内将重为54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所用拉力为200N,则他拉力的功率是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若定滑轮、动滑轮各增加一个组成新的滑轮组,将相同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90;90%;减小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则绳子移动距离为:s=3h=3×3m=9m;
拉力做功为:
W总=Fs=200N×9m=1800J;
拉力的功率为:
P= = =90W;(2)有用功为:
W有=Gh=540N×3m=1620J;
机械效率为:
η= = ×100%=90%;(3)若定滑轮、动滑轮各增加一个组成新的滑轮组,将相同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此过程中,有用功不变,但是额外功会变大,故机械效率将减小;
故答案为:90;90%;减小
【分析】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求出拉力做的功,即总功;再运用P= ,可求功率;再根据W=Gh求出有用功;然后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明确额外功的变化情况,可分析机械效率的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3.0分)
14.(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如图,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   运动。若操作正确,则图中测出的摩擦力为   。
【答案】匀速直线;1.6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 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如图,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2)根据图片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测力计的拉力为1.6N。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1.6N。
【分析】(1)当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
(2)根据图片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位置读出拉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摩擦力。
15.(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实验中,“追梦”学习小组将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两种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并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天平和   。
(2)实验中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目的是要在相同时间内使放出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实验中,用   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
(4)分析图乙可知,液体是   选填“水”或“食用油”,液体的吸热能力比液体   选填“强”或“弱”。
(5)若在和两种液体中选择,应该选择液体   选填“”或“”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答案】(1)秒表
(2)相同
(3)加热时间
(4)水;强
(5)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1)在实验过程中,还有记录加热的时间,那么还需要秒表。
(2)实验中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目的是要在相同时间内使放出的热量相同。
(3)实验中,用加热时间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4)根据图乙可知,当加热时间相同时,A升高的温度大于B升高的温度。根据Q=cm△t可知,B的吸热能力更强。因为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比水弱,因此B是水,A是食用油。
(5)若在A和B两种液体中选择,应该选择液体B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分析】(1)根据测量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2)根据W=Pt可知,当功率相同时,产生的热量与时间成正比;
(3)在实验过程中,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则吸收的热量越多;
(4)根据图乙,结合公式Q=cm△t分析解答;
(5)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则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越多,散热效果越好,据此分析解答。
16.(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小东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东先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上,从而确定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利用这种透镜可以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2)如图乙所示,小东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刻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倒立,    的实像,这一原理应用在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上;
(3)若将乙图中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原因是    ,此时成像情况符合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4)在乙图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呈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某同学将焦距相同、直径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则光屏上呈现的像比原来的像   选填“更大”“更小”或“更亮”。
【答案】(1)远视
(2)缩小;照相机
(3)能;光路是可逆的;幻灯机
(4)更亮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小东先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上,从而确定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利用这种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2)根据甲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f=60cm-50cm=10cm。当蜡烛在20cm刻度时,物距u=50cm-20cm=30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
(3)若将乙图中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能看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光路是可逆的,此时成像情况大小与原来相反,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幻灯机的成像原理;
(4)在乙图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呈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某同学将焦距相同、直径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则光屏上呈现的像比原来的像更亮。
【分析】(1)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2)根据甲图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再将物距和焦距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成像特点及应用;
(3)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解答。
(4)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会影响成像的大小和虚实,而直径大小只会影响会聚光线的多少,从而影响成像的亮度,据此分析解答。
17.(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测定额定电压为,额定功率不大于的小灯泡功率的实物连接图。
(1)在小明连接好的电路中存在错误或不要之处,请你找出其中的两处:   ;   。
(2)改正错误和不妥之处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可能的原因是   填写选项中的字母。
A.小灯泡短路
B.连接小灯泡的导线接触不良
C.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过大
(3)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依次正确读取三组实验数据,随手写在了草稿纸上如图乙所示。如表是小明在老师指导下设计的记录数据及现象的表格,请你补出处所缺的内容,分析数据后得到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额定功率为   。
次数 小灯泡两端电压 通过灯丝电流 小灯泡的电功率    
       
       
       
(4)实验后,小明将一只的定值电阻与标有“”的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在电压恒定为的电源上,请你帮小明计算出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
【答案】(1)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滑动变阻器没有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
(2)C
(3)0.30;0.75;亮度
(4)0.45
【知识点】功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实验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为:
①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②滑动变阻器没有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
(2)改正错误和不妥之处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可能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过大,故选C。
(3)在实验过程中,还要记录对应电压下灯泡的亮度,即③为亮度。
电压表的示数依次为:2V、2.5V和3V,那么电流表的示数依次为:0.26A、0.3A和0.32A,则2.5V对应的电流为0.3A,那么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3A=0.75W。
(4)当变阻器的电阻等于5Ω时,它的电功率最大,
则它的最大功率为:P=I2R=。
【分析】(1)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除了电压表和灯泡并联,其它的都是串联,要注意电表的量程和接线柱的选择,还要注意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
(2)在闭合开关前,为了防止电流太大而烧毁用电器,要求变阻器的滑片要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3)在实验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也能反映电功率的大小。在灯泡两端电压增大的过程中,电流也在不断增大,据此确定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然后根据P=UI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
(4)当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串联时,如果变阻器的阻值等于定值电阻的阻值,那么此时变阻器的电功率最大。
18.(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同学们利用如下器材来探究“浮力的大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你觉得图1中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2)小明同学在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发现石块受到的浮力大于排开水的重力,造成这种结果不可能的原因是 。
A.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B.步骤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
C.石块吸水
D.在进行步骤前,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满
(3)小红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改变,如图2所示,将容器放在升降台上,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红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在重物浸没之前,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 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而证明了。在这个过程中容器对升降台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1)CABD
(2)A
(3)等于|不变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图1可知,实验的步骤应该为:
C.用测力计测出空桶的重力;
A.用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
B.将物体浸没在溢水杯中,流出的水用小桶承接,记下测力计的示数;
D.用测力计测出小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
则正确顺序为: CABD 。
(2)A.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则测出的所有的力都有有差异,但是由于采用两个数据相减的形式计算出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因此这个差异会相互抵消,不会产生影响,故A符合题意;
B.步骤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由于底面会产生向上的支持力,从而使测力计的示数偏小,而计算出的浮力偏大,故B不合题意;
C.石块吸水,那么测出石块的重力偏大,根据F浮=G-F拉计算出的浮力偏大,故C不合题意;
D.在进行步骤前,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满,那么放入物体后,不会马上溢出水,会使排开水的重力偏小,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3)根据图片可知,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减小量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而测力计B示数的增大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二者大小相等。
在这个过程中,容器对升降台的压力F=G杯+G水-G排+F浮力,而F浮=G排,因此这个压力保持不变。
【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关键是测量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据此确定实验顺序。
(2)根据探究过程,对各个选项中的情形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可;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分析解答。根据升降台的压力=G杯+G水-G排+F浮力分析即可。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9.(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滑片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当滑片置于变阻器的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在内定值电阻产生的热量为求:的阻值大小、电源电压
【答案】解:由电路分析可知,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设 在中点时,干路电流为 ; 在 点时,干路电流为 ;
则由 可得:电压表示数分别为:
由 得: ;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 ,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则 ,
即: ,
所以,
当滑片 置于变阻器的 端时, 内产生的热量为 ,
则根据功率 ,
所以,
由 式即可解得: , ;
所以, .
答: 的阻值大小为 ;电源电压为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焦耳定律的应用
【解析】【分析】由电路分析可知, 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可知P在b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即:4V+2V=6V;
根据欧姆定律U=IR,利用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作比,计算出P在中点和在b端时电流之比。接下来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U=U1+U变对两个状态列出两个方程,代入欧姆定律U=IR,然后进行简化得到P在b端时电流与R1的关系式。根据公式计算出P在b端时R1的电功率,且根据P=I2R得到另一个方程,二者联立解得P在b点时的电流和R1的阻值,最后计算电源电压即可。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2023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2022·江海模拟)下列有关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信鸽依靠地磁场进行定向
B.导体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C.物理学家安培首次揭开电与磁的关系
D.发电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如图是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这些电站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有()
A. B. C. D.
3.(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能和太阳能、风能、水能都是一次能源
B.“华龙一号”核电站是利用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C.和信号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等
D.是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
4.(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初冬,路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B.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
C.冬季,在雪后的马路上撒融雪剂是为了提高路面上雪的熔点
D.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汽化现象
5.(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阳光下的人影
B.露珠下的叶脉
C.玉女峰的倒影
D.雨后的彩虹
6.(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甲、乙两个电炉子,产生的热量相同,所用时间之比为:,通过两个电炉丝的电流之比为:,则电阻丝阻值之比为()
A. : B.: C.: D.:
7.(2017八下·福建期中)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中,下列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
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公路两旁设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交通警示语“红灯停绿灯行”
D.公交车上的标语“请抓好扶手”
8.(2016九上·夷陵开学考)电路中接有两只灯泡和一个开关,想判断它们是串联还是并联的,下列做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只要闭合开关两只灯泡都发光,则两灯串联
B.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它们的电流,如果电流相等,则灯泡一定是串联
C.只要把其中一只灯泡从灯座上拆下来,另一只灯也熄灭,则两灯是串联的
D.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它们的电流,如果电流相等,则灯泡一定是并联
9.(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B.,
C., D.,
10.(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中国北京举办,北京成为世界首座“双奥之城”,下列对比赛项目的分析正确的是()
A.花样滑冰运动员溜冰鞋上的冰刀非常锋利,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静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壶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短道速滑运动员滑行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11.(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如图所示,通电直导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此现象表明电流周围存在    ;一束与平面镜成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是    度.
12.(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如图所示,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上演超级大逆转,夺得了我国首个自由滑项目的冠军。跳台滑雪运动员起跳离开跳台后,由于   仍向前飞行;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运动员腾空向前的过程中,若所受力突然变为零,运动员将会一直   。
13.(2017·灌南模拟)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在20s内将重为54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所用拉力为200N,则他拉力的功率是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若定滑轮、动滑轮各增加一个组成新的滑轮组,将相同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3.0分)
14.(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如图,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   运动。若操作正确,则图中测出的摩擦力为   。
15.(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实验中,“追梦”学习小组将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两种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并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天平和   。
(2)实验中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目的是要在相同时间内使放出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实验中,用   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
(4)分析图乙可知,液体是   选填“水”或“食用油”,液体的吸热能力比液体   选填“强”或“弱”。
(5)若在和两种液体中选择,应该选择液体   选填“”或“”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16.(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小东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东先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上,从而确定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利用这种透镜可以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2)如图乙所示,小东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刻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倒立,    的实像,这一原理应用在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上;
(3)若将乙图中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原因是    ,此时成像情况符合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4)在乙图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呈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某同学将焦距相同、直径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则光屏上呈现的像比原来的像   选填“更大”“更小”或“更亮”。
17.(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测定额定电压为,额定功率不大于的小灯泡功率的实物连接图。
(1)在小明连接好的电路中存在错误或不要之处,请你找出其中的两处:   ;   。
(2)改正错误和不妥之处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可能的原因是   填写选项中的字母。
A.小灯泡短路
B.连接小灯泡的导线接触不良
C.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过大
(3)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依次正确读取三组实验数据,随手写在了草稿纸上如图乙所示。如表是小明在老师指导下设计的记录数据及现象的表格,请你补出处所缺的内容,分析数据后得到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额定功率为   。
次数 小灯泡两端电压 通过灯丝电流 小灯泡的电功率    
       
       
       
(4)实验后,小明将一只的定值电阻与标有“”的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在电压恒定为的电源上,请你帮小明计算出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
18.(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同学们利用如下器材来探究“浮力的大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你觉得图1中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2)小明同学在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发现石块受到的浮力大于排开水的重力,造成这种结果不可能的原因是 。
A.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B.步骤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
C.石块吸水
D.在进行步骤前,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满
(3)小红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改变,如图2所示,将容器放在升降台上,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红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在重物浸没之前,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 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而证明了。在这个过程中容器对升降台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9.(2023·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模拟)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滑片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当滑片置于变阻器的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在内定值电阻产生的热量为求:的阻值大小、电源电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地磁场;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解答】A.信鸽通过辨别地磁场的强弱变化来定向的,A符合题意;
B.当导体中有电流时,通电导体周围才会存在磁场,B不符合题意;
C.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首次揭开电与磁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信鸽根据地磁场辨别方向;电流周围有磁场;奥斯特首先发现电流周围有磁场;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答案】A
【知识点】能源及其分类
【解析】【解答】①火力发电站烧煤,而煤需要经过亿万年才能形成,为不可再生能源;
②风力发电利用风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为可再生能源;
③水电站利用水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为可再生能源;
④核能为不可再生能源。
那么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①④。
故选A。
【分析】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否则为不可再生能源。
3.【答案】C
【知识点】能源及其分类;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 太阳能、风能、水能都是一次能源,而电能为二次能源,故A错误;
B. “华龙一号”核电站是利用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故B错误;
C.5G和4G信号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等,故C正确;
D.WIFI是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为一次能源;
(2)根据核电站的工作原理解答;
(3)根据电磁波的传播判断;
(4)根据电磁波的应用判断。
4.【答案】B
【知识点】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从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形成,故A错误;
B.冰冻的衣服变干,即冰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故B正确;
C.冬季,在雪后的马路上撒融雪剂是为了减低路面上雪的熔点,故C错误;
D.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即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2)(4)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3)熔点越高,则越不容易熔化,而容易凝固。
5.【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A.阳光下的人影,原理为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合题意;
B. 露珠下的叶脉,原理为光的折射,故B不合题意;
C. 玉女峰的倒影,原理为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
D. 雨后的彩虹,原理为光的色散,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分析各个选项总包含的光学原理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焦耳定律Q=I2Rt得到:;

解得:.
故选D。
【分析】根据焦耳定律Q=I2Rt计算即可。
7.【答案】C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保持车距的目的是防止前面的车刹车时,后面的随之刹车,由于惯性后面的车仍向前运动,如果距离过近,容易撞上前面的车,A不符合题意;
B、当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由于惯性车仍要向前运动,雨天,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车就更不易停下来,所以要慢行,B不符合题意;
C、交通警示语“红灯停绿灯行”,属于交通规则的要求,是为了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所规定的,与惯性无关,C符合题意;
D、公交车上的标语“请抓好扶手”是为了防止汽车急刹车时,人体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撞击车体而对人造成伤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正确理解惯性的概念,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结合惯性的知识加以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8.【答案】C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解:A、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而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开关也控制整个电路,故闭合开关两只灯泡都发光,则两灯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故A错误;
BD、串联电路中处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中,支路电流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因此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它们的电流,如果电流相等,则两灯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故BD错误;
C、因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因此把其中一只灯泡从灯座上拆下,另一只也熄灭,则两灯是串联的,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并联和串联的特点分析判断.并联时各个用电器是相互不影响工作的,而串联时用电器是要相互影响工作的;对各个选择逐个分析,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9.【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塑料瓶在液面漂浮,
所以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
那么:F甲=F乙=G;
甲图:瓶子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力=GA;
ρ甲V排g=ρAVg
因为V排>VA,
所以密度ρ甲<ρA;
乙图:瓶子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力=GB;
ρ乙V排g=ρAVg
因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
所以液体密度ρ乙>ρA;
比较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浮沉条件,结合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分析判断。
10.【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平衡力的辨别;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花样滑冰运动员溜冰鞋上的冰刀非常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故A错误;
B. 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他有惯性,故B错误;
C. 静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壶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冰面的压力,二者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肯定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若短道速滑运动员滑行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2)惯性是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3)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
11.【答案】马德堡半球实验;磁场;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大气压强的存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解答】(1)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
(2)如图所示,通电直导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此现象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3)一束与平面镜成4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90°-40°=5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为40°。
【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科学史解答;
(2)根据奥斯特实验的现象分析;
(3)入射角与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之和为90°,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计算即可。
12.【答案】惯性;动;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1)跳台滑雪运动员起跳离开跳台后,由于惯性仍向前飞行;
(2)在空中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大,那么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员腾空向前的过程中,若所受力突然变为零,运动员将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
13.【答案】90;90%;减小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则绳子移动距离为:s=3h=3×3m=9m;
拉力做功为:
W总=Fs=200N×9m=1800J;
拉力的功率为:
P= = =90W;(2)有用功为:
W有=Gh=540N×3m=1620J;
机械效率为:
η= = ×100%=90%;(3)若定滑轮、动滑轮各增加一个组成新的滑轮组,将相同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此过程中,有用功不变,但是额外功会变大,故机械效率将减小;
故答案为:90;90%;减小
【分析】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求出拉力做的功,即总功;再运用P= ,可求功率;再根据W=Gh求出有用功;然后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明确额外功的变化情况,可分析机械效率的变化.
14.【答案】匀速直线;1.6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 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如图,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2)根据图片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测力计的拉力为1.6N。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1.6N。
【分析】(1)当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
(2)根据图片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位置读出拉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摩擦力。
15.【答案】(1)秒表
(2)相同
(3)加热时间
(4)水;强
(5)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1)在实验过程中,还有记录加热的时间,那么还需要秒表。
(2)实验中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目的是要在相同时间内使放出的热量相同。
(3)实验中,用加热时间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4)根据图乙可知,当加热时间相同时,A升高的温度大于B升高的温度。根据Q=cm△t可知,B的吸热能力更强。因为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比水弱,因此B是水,A是食用油。
(5)若在A和B两种液体中选择,应该选择液体B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分析】(1)根据测量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2)根据W=Pt可知,当功率相同时,产生的热量与时间成正比;
(3)在实验过程中,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则吸收的热量越多;
(4)根据图乙,结合公式Q=cm△t分析解答;
(5)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则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越多,散热效果越好,据此分析解答。
16.【答案】(1)远视
(2)缩小;照相机
(3)能;光路是可逆的;幻灯机
(4)更亮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小东先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上,从而确定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利用这种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2)根据甲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f=60cm-50cm=10cm。当蜡烛在20cm刻度时,物距u=50cm-20cm=30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
(3)若将乙图中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能看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光路是可逆的,此时成像情况大小与原来相反,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幻灯机的成像原理;
(4)在乙图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呈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某同学将焦距相同、直径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则光屏上呈现的像比原来的像更亮。
【分析】(1)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2)根据甲图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再将物距和焦距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成像特点及应用;
(3)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解答。
(4)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会影响成像的大小和虚实,而直径大小只会影响会聚光线的多少,从而影响成像的亮度,据此分析解答。
17.【答案】(1)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滑动变阻器没有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
(2)C
(3)0.30;0.75;亮度
(4)0.45
【知识点】功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实验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为:
①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②滑动变阻器没有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
(2)改正错误和不妥之处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可能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过大,故选C。
(3)在实验过程中,还要记录对应电压下灯泡的亮度,即③为亮度。
电压表的示数依次为:2V、2.5V和3V,那么电流表的示数依次为:0.26A、0.3A和0.32A,则2.5V对应的电流为0.3A,那么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3A=0.75W。
(4)当变阻器的电阻等于5Ω时,它的电功率最大,
则它的最大功率为:P=I2R=。
【分析】(1)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除了电压表和灯泡并联,其它的都是串联,要注意电表的量程和接线柱的选择,还要注意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
(2)在闭合开关前,为了防止电流太大而烧毁用电器,要求变阻器的滑片要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3)在实验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也能反映电功率的大小。在灯泡两端电压增大的过程中,电流也在不断增大,据此确定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然后根据P=UI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
(4)当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串联时,如果变阻器的阻值等于定值电阻的阻值,那么此时变阻器的电功率最大。
18.【答案】(1)CABD
(2)A
(3)等于|不变
【知识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图1可知,实验的步骤应该为:
C.用测力计测出空桶的重力;
A.用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
B.将物体浸没在溢水杯中,流出的水用小桶承接,记下测力计的示数;
D.用测力计测出小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
则正确顺序为: CABD 。
(2)A.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则测出的所有的力都有有差异,但是由于采用两个数据相减的形式计算出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因此这个差异会相互抵消,不会产生影响,故A符合题意;
B.步骤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由于底面会产生向上的支持力,从而使测力计的示数偏小,而计算出的浮力偏大,故B不合题意;
C.石块吸水,那么测出石块的重力偏大,根据F浮=G-F拉计算出的浮力偏大,故C不合题意;
D.在进行步骤前,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满,那么放入物体后,不会马上溢出水,会使排开水的重力偏小,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3)根据图片可知,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减小量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而测力计B示数的增大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二者大小相等。
在这个过程中,容器对升降台的压力F=G杯+G水-G排+F浮力,而F浮=G排,因此这个压力保持不变。
【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关键是测量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据此确定实验顺序。
(2)根据探究过程,对各个选项中的情形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可;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分析解答。根据升降台的压力=G杯+G水-G排+F浮力分析即可。
19.【答案】解:由电路分析可知,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设 在中点时,干路电流为 ; 在 点时,干路电流为 ;
则由 可得:电压表示数分别为:
由 得: ;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 ,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则 ,
即: ,
所以,
当滑片 置于变阻器的 端时, 内产生的热量为 ,
则根据功率 ,
所以,
由 式即可解得: , ;
所以, .
答: 的阻值大小为 ;电源电压为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焦耳定律的应用
【解析】【分析】由电路分析可知, 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可知P在b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即:4V+2V=6V;
根据欧姆定律U=IR,利用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作比,计算出P在中点和在b端时电流之比。接下来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U=U1+U变对两个状态列出两个方程,代入欧姆定律U=IR,然后进行简化得到P在b端时电流与R1的关系式。根据公式计算出P在b端时R1的电功率,且根据P=I2R得到另一个方程,二者联立解得P在b点时的电流和R1的阻值,最后计算电源电压即可。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2023年中考物理二诊测试卷

下一篇: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直属学校、台儿庄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Word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