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一、单选题
1.(2022·河南·统考中考真题)分类是研究物质的科学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煤、酒精 B.干冰、小苏打 C.水银、烧碱 D.金刚石、石油
2.(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会造成酸雨的物质是( )
A.SO2 B.H2 C.CH4 D.N2
3.(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
A.绿色出行 B.植树造林
C.发展氢能源 D.推广燃煤发电
4.(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
A.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B.加快煤的开采与使用,大力发展经济
C.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D.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CO2,将其转化为氮肥
5.(2022·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为了防止天然气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如图安装位置最合理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以上各处都可以
二、填空题
6.(2022·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在科技冬奥、绿色冬奥的理念下,北京冬奥会广泛使用氢能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1)北京冬奥火炬首次使用氢气作为燃料,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氢气作为一种理想的燃料,其优点有_______。
(2)氢能源汽车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它是将氢和氧的化学能转化成____的装置。
(3)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在光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7.(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是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汽油是_____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排放到空气中,会增强________效应。新能源的利用可有效缓解该问题,目前人类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是_________。
三、科普阅读题
8.(2022·辽宁鞍山·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材料1】海洋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南海中南部油气地质资源量占我国总储量的53%,可采资源量占66%。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含碳量相对较少,燃烧较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比起煤和石油制品相对较少,通常被称为“清洁能源”。
【材料2】海洋是化学资源宝库,含有80多种元素,钠和氯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海水中存在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盐类物质,生活中的食盐主要来自海洋。
【材料3】海洋是能力出众的“捕碳者”。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这个庞大的碳库储碳量是陆地的20倍、大气的50倍。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大约48%被海水吸收。
(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
回答下列问题:
(1)石油是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得粗盐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海洋作为“捕碳者”可以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一、单选题
1.(2022·河南·统考中考真题)分类是研究物质的科学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煤、酒精 B.干冰、小苏打 C.水银、烧碱 D.金刚石、石油
【答案】D
【详解】A、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酒精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干冰、小苏打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水银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烧碱是由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石油是一种黏稠状的液体。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会造成酸雨的物质是( )
A.SO2 B.H2 C.CH4 D.N2
【答案】A
【详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氧化硫等污染物,这些物质或物质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氢气、甲烷均不会造成酸雨,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也不会造成酸雨。
故选:A。
3.(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
A.绿色出行 B.植树造林
C.发展氢能源 D.推广燃煤发电
【答案】D
【详解】A、绿色出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措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可以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选项措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发展氢能源,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是水,无污染,选项措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煤含有碳元素,燃烧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选项措施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
A.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B.加快煤的开采与使用,大力发展经济
C.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D.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CO2,将其转化为氮肥
【答案】D
【详解】A、脱硫煤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加快煤的开采与使用,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不符合题意;
C、可燃冰即固态甲烷和水的结合物,甲烷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氨水捕集废气中的CO2,会固定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2·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为了防止天然气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如图安装位置最合理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以上各处都可以
【答案】A
【详解】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报警器安装最合理位置是最上面a处,故A正确;
B. b处高度低于一般成年人身高,不容易察觉天然气泄漏,故B错误;
C. c处高度更低,更不容易察觉天然气泄漏,故C错误;
D. 根据以上分析,a处最合理,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6.(2022·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在科技冬奥、绿色冬奥的理念下,北京冬奥会广泛使用氢能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1)北京冬奥火炬首次使用氢气作为燃料,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氢气作为一种理想的燃料,其优点有_______。
(2)氢能源汽车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它是将氢和氧的化学能转化成____的装置。
(3)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在光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答案】(1) 可燃性 能放出大量的热;能源来源广;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2)电能
(3)
【详解】(1)氢气可作为燃料使用,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氢气作为一种理想的燃料,其优点能放出大量的热,能源来源广,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等。
(2)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和氧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3)该反应是水在光催化剂和太阳能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7.(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是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汽油是_____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排放到空气中,会增强________效应。新能源的利用可有效缓解该问题,目前人类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是_________。
【答案】(1) 不可 天然气 石油
(2) 温室 太阳能(合理即可)
【详解】(1)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其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汽油是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排放到空气中,会增强温室效应;新能源的利用可有效缓解该问题,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 、核能 、风能 、地热能 、潮汐能 等。
三、科普阅读题
8.(2022·辽宁鞍山·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材料1】海洋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南海中南部油气地质资源量占我国总储量的53%,可采资源量占66%。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含碳量相对较少,燃烧较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比起煤和石油制品相对较少,通常被称为“清洁能源”。
【材料2】海洋是化学资源宝库,含有80多种元素,钠和氯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海水中存在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盐类物质,生活中的食盐主要来自海洋。
【材料3】海洋是能力出众的“捕碳者”。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这个庞大的碳库储碳量是陆地的20倍、大气的50倍。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大约48%被海水吸收。
(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
回答下列问题:
(1)石油是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得粗盐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海洋作为“捕碳者”可以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答案】(1)不可再生
(2)
(3)蒸发结晶
(4)温室效应
【解析】(1)
石油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故填:不可再生
(2)
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3)
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得粗盐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故填:蒸发结晶
(4)
由文中可知,海洋作为“捕碳者”,捕的是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的减少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故填: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