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机合成及其应用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检测题 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含解析)

第三章《有机合成及其应用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含有30个氢原子的烷烃为C14H30
B.假如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则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10H22
C.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气的密度是H2的36倍C2H6
D.1L烷烃D的蒸气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5L水蒸气C14H3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的研发和推广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B.人摄入蔬菜、粗粮等主要是利用纤维素水解为葡萄糖来提供能量
C.四氯乙烯是一种干洗剂,聚四氯乙烯是不粘锅涂层材料
D.汽车尾气中含有CO、CO2、 NO2等大气污染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苯酚和甲醛通过聚合反应可制得高分子材料
B.顺-2-丁烯和反-2-丁烯加氢产物不相同
C.采用多次盐析和溶解,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
D.淀粉和纤维素在酸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4.某实验小组设计一种固定CO2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H2NCH2CH2NHCH2CH2Cl在一定条件下可缩聚成X
B.在cat催化下,总反应为CO2+3H2=CH3OH+H2O
C.Y和Z均为内盐
D.该过程涉及还原反应、脱水反应、加成反应
5.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纳米管、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B.快餐餐盒使用的聚乳酸材料可由乳酸()缩聚制得
C.重油裂解为轻质油作燃料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D.自然界中“氮循环”过程一定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6.用来减轻感冒症状的布洛芬片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布洛芬与苯甲酸乙酯互为同系物
B.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13H16O2
C.布洛芬不能与Na发生反应
D.布洛芬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2种(不含立体结构)
7.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氧炔焰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
B.聚氯乙烯在建筑材料、人造革、食品包装膜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C.乙二醇可用于生产汽车防冻剂
D.乙醚有特殊气味,具有麻醉作用
8.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冠病毒,其有效成分黄芩苷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芩苷的分子式是C21H18O11
B.黄芩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黄芩苷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3种
D.1mol黄芩苷最多与7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9.国际奥委会在兴奋剂药检中检测出的两种兴奋剂的结构如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Y与足量的反应,最多生成3
B.1X与足量的氢气反应,最多消耗4
C.Y能与足量的饱和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Y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烷烃和烯烃命名时都要选择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质谱图中最右边的谱线表示的数值为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几个吸收峰就有几个氢原子
④石油的裂化、裂解和煤的气化均为化学变化
⑤裂化汽油可以作为萃取溴水的萃取剂
⑥“氟利昂”是氟氯代烷的俗称,是一类卤代烃的总称,会造成“臭氧空洞”
⑦对甲基苯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它含有碳碳双键
A.只有三种说法正确 B.只有五种说法正确
C.只有两种说法正确 D.都正确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乙醇中含有3NA个C-H键
B.标准状况下,2.24L氟化氢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C.1L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OH-的个数为0.1NA
D.22.4L(标准状况)乙烯和甲烷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水分子总数为2NA
12.合成高分子金属离子螯合剂的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聚合物应避免与碱性物质(如NaOH)长期接触
B.该聚合物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1mol聚合物与足量银氨溶液作用可析出2nmolAg
D.通过质谱法测定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13.有机物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将12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所得的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碱石灰,浓硫酸增重14.4 g,碱石灰增重26.4 g,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
A.C4H10 B.C3H8O C.C2H6O D.C2H4O2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1)参考的结构示意图,画出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2)有机物和互为同分异构体,但熔点(-90℃)远低于(240℃),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5.以苯酚为原料合成 的路线如图所示.请按要求作答
(1)写出鉴别苯酚与A这2种有机物的方法_____________.
(2)写出以下物质的结构简式:B________,F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④_________,
(4)反应⑤可以得到E,同时可能得到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三、实验题
16.某液态卤代烃RX(R是烷烃基,X是某种卤素原子)的密度为,为了测定RX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步骤如下:
Ⅰ.准确量取10.90mLRX,放入试管中;
Ⅱ.在试管中加入过量NaOH稀溶液,并放入些许沸石,塞上带有长导管的塞子,如图所示,加热、发生反应;
Ⅲ.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入足量的稀酸化,再滴加溶液得到浅黄色沉淀;
Ⅳ.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得到27.26g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不考虑实验过程中造成的质量损失。
(1)步骤Ⅳ中,过滤时常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发生有机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若实验进行过程中,发现未加入沸石,则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3)步骤Ⅲ中,加入稀的作用是_______。
(4)依据上述实验步骤所提供的实验数据,R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5)若步骤Ⅲ中加入稀的量不足,则测得卤代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7.三苯甲醇()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实验室中合成三苯甲醇时采用图1所示的装置,其合成流程如图2所示。
Ⅰ.已知:①格氏试剂易潮解,生成溶于水的Mg(OH)Br。
②三苯甲醇可通过格氏试剂与苯甲酸乙酯按物质的量比2:1反应合成。
③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 熔点 溶解性
三苯甲醇 260 380℃ 164.2℃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乙醚 — 34.6℃ -116.3℃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溴苯 — 156.2℃ -30.7℃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苯甲酸乙酯 150 212.6℃ -34.6℃ 不溶于水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使用无水氯化钙主要是为避免发生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制备三苯甲醇:通过恒压滴液漏斗往过量的格氏试剂中加入13mL苯甲酸乙酯(0.09mol)和15mL无水乙醚的混合液,反应剧烈,要控制反应速率除使用冷水浴外,还可以___________(答一点)。回流0.5h后,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有晶体析出。
(3)提纯:冷却后析出晶体的混合溶液含有乙醚、溴苯、苯甲酸乙酯和碱式溴化镁等杂质,可先通过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下同)除去有机物杂质,得到固体17.2g。再通过___________纯化,得白色颗粒状晶体16.0g,测得熔点为164℃。
(4)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本实验需要在通风橱中进行且不能有明火,原因是___________。
Ⅱ.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山梨酸的分子式,将22.4g山梨酸放在燃烧管C中充分燃烧:
①装置中盛放的物质是: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②该装置可能产生误差,造成含氧量偏低,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③已知山梨酸是一元酸,用改进合理后的装置进行实验,称得:
装置 实验前/g 实验后/g
E 22.4 36.8
F 21.2 74.0
山梨酸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
18.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定量分析最早是由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I,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燃烧管C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产生氧气按从左向右流向,根据气流方向进行装置连接顺序判断,燃烧管C不能先与装置D连接而是先与装置E连接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若准确称取1.38g样品I(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D管质量增加2. 64 g,E管质量增加1.62 g,则该有机物I的实验式是___________。
(4)有人提出装置D和空气相通,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在D后再增加一个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5)①取另一物质M进行燃烧法测定,发现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某次燃烧后,经换算得到了0.25molCO2和0.30molH2O。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②另一实验中,取6.8 g蜡状有机物M在6.72L(标准状况下,下同)氧气中完全燃烧,两者均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 L CO2和液态水。由此得出M的实验式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9.某混合气体由两种烃等体积分数组成,标准状况下1.12 L该混合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若将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7.5 g;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增重5.1 g。通过计算推断混合气体由哪两种烃组成为_______和_______
20.为了测定某有机物A的结构,做如下实验:
①将2.3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0.1 mol CO2和2.7 g水;
②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如图1所示的质谱图;
③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得到如图2所示图谱,图中三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2)有机物A的分子式是________。
(3)写出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21.某含氧有机化合物X,其相对分子质谞为46,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2.2%,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0%。 X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X与酸性K2Cr2O7溶液反应可生成Z,在加热和浓硫酸作用下,X与Z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若120 g X和150 g Z反应能生成106 g W,计算该反应的产率__________(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2.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态烃,0.1mol该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0.6molCO2和0.3mol水。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电子式为_____,B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与A 相邻的同系物C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反应类型:____。
(3)在碘水中加入B物质,充分振荡、静置后的现象:_________。
(4)B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在55~60℃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
(5)等质量的A、B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物质的量:_______(填“A>B”“A23.用于治疗慢性肺阻塞病的药物E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E的分子式为______,其中_______(填“含”或“不含”)手性碳。
(2)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 ) 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考虑顺反异构)。
(6)结合流程图设计以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C 6.D 7.B 8.A 9.C 10.A 11.D 12.C 13.B
14. 以共价分子形式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弱,熔点低;可形成内盐,相互间作用力强(有类似离子键的作用),熔点高
15.(1)分别加入浓溴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物质为苯酚,没有沉淀的为;
(2);;
(3);
(4).
16.(1) 漏斗 玻璃棒
(2)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先停止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然后补加沸石
(3)除去未反应完的NaOH
(4)CH3CH2Br
(5)偏小
17. +H2O→ 缓慢滴加混合液等 蒸馏 重结晶 68% 乙醚易发挥,有毒且易燃 CaCl2或P2O5 碱石灰 将通入的空气先除去CO2和水蒸气,在装置F后加一个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F的装置 C6H8O2
18.(1) 干燥氧气 防止影响实验结果使有 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
(2)装置D装的碱石灰既能吸收H2O又能吸收CO2
(3)C2H6O
(4)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装置D中,影响实验结果
(5) 分子中N(C):N(H)=5:12,分子式为C5H12Ox (x=0,1,2 ……) C5H12O4
19. 甲烷 乙烯
20. 46 C2H6O CH3CH2OH
21. CH3CH2OH 48.2%
22. CH2=CHCH3+Br2→CH2BrCHBrCH3 加成反应 溶液分层,下层无色,上层呈紫红色 +HO-NO2(浓)+H2O 取代反应 A>B
23. 羟基和醛基 C17H14Cl2F2N2O3 不含 取代反应 11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2离子反应同步练习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PDF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