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博爱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至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至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在科幻电影《全面回忆》中有一种地心车,无需额外动力就可以让人在几十分钟内到达地球的另一端。如图沿地球直径挖一个通道AB,地心车从通道A端静止释放,只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地心处为O点,则乘客( )
A.在O处速度最大 B.从A到O受到的万有引力一直增大
C.从A到O的时间大于O到B的时间 D.在A、B处加速度相同
2.如图所示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三颗炭粒运动时的位置连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炭粒越小,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明显
B. 每段线段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炭粒运动的位移
C. 炭粒的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造成的
D. 炭粒运动其实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3. 某同学为了研究水波的传播特点,在水面上放置波源和浮标,两者的间距为L。时刻,波源开始从平衡位置沿y轴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产生的水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视为简谐波),时刻传到浮标处使浮标开始振动,此时波源刚好位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波源和浮标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则( )
A.浮标的振动周期为 B.水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C.时刻浮标沿y轴负方向运动 D.水波的波长为
4. 如图所示是正弦式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发电机是旋转电枢式发电机
B. 两磁极之间产生的磁场是辐向磁场
C. 图示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也为零
D. 逆时针转至图示位置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
5.如图所示,建筑工地常使用打柱机将圆柱体打入地下一定深度。设定某打桩机每次打击过程对圆柱体做功相同,圆柱体所受泥土阻力f与进入泥土深度h成正比(即为常量),圆柱体自重及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打桩机第一次打击过程使圆柱体进入泥土深度为,则打桩机第n次打击过程使圆柱体进入泥土深度为( )
A. B. C. D.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一系列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过程中,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增大
B. 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变小
C. 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体积不变
D. 在c状态时,气体的体积最小
7.如图所示,位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物体B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A相连,从滑轮到A、B的两段绳都与斜面平行。已知A与B之间及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A、B两物块质量分别为m和M,滑轮的质量、绳与滑轮及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拉B使它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的拉力为
B.绳子的拉力为
C.拉力F的值为
D.拉力F的值为
8.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两个物块M和m,轻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一端与m相连,另一端悬挂重物A。用外力F缓慢拉结点方向与夹角为且保持不变,使从竖直拉至水平,两物块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m对M的摩擦力一直在增大
C.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D.桌面对M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在减小
9. 如图所示为某电站向其他地区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图中交流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输电线电阻为,可变电阻R为用户端负载,发电机输出电压有效值保持不变。当输电功率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输电功率的,电压表示数为220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电线上的电流为
B.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C.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50:1
D.随着用电高峰到来,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小
10.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牛顿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以一定的速度水平抛出,只要初速度足够大,物体就无法落回地面,而成为地球的卫星。以不同速度抛出的物体的4条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轨迹①为圆弧
B.轨迹③为变加速曲线运动
C.“足够大”的速度是指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轨迹④对应物体的加速度比其他3条轨迹对应物体的加速度大
11.如图所示是卫星分别绕行星在不同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图像,其中T为卫星的周期,r为卫星的轨道半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a的质量小于卫星b的质量
B.行星P的质量小于行星Q的质量
C.卫星a在2处的速率小于卫星b在3处的速率
D.卫星a在1处的加速度小于卫星a在2处的加速度
1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加速度计,如图所示。较重的滑块2可以在光滑的框架1中平移,滑块两侧用弹簧3拉着;R为滑动变阻器,4是滑动片,它与电阻器任一端之间的电阻值都与它到这端的距离成正比。这个装置就是一个加速度传感器。两个电池E的电压相同,内阻不计。按图连接电路后,电压表指针的零点位于表盘中央,当P端的电势高于Q端时,指针向零点右侧偏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物体具有图示方向的加速度a时,电压表的指针向右偏转
B. 电压表的示数与加速度的大小成正比
C. 要提高该加速度计的测量范围,可以减小弹簧的劲度系数
D. 要提高该加速度计的测量范围,可以减小电池的电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3.(6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a)的实验装置校对流量计。盛水容器上端开口,下端有横截面一定的细管(厚度可忽略)与流量计相连(流量计可测得每秒流出液体的体积)。打开开关让水沿水平方向喷出,为保证流速恒定,实验时不断给容器加水保持液面稳定,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请完善如下实验步骤:
(1)安装器材前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细管的直径如图(b),其直径为________mm;
(2)按图(a)安装好实验器材,测定喷口到地面的竖直距离y,再打开开关让水喷出;
(3)待水流运动稳定后,读出流量计读数:测量________,计算水喷出时的初速度;
(4)测得水喷出时的初速度为v,则液体的流量表达式________,代入具体数值可计算出实际流量。
(5)将实际流量值与读数值比较,进行流量计校对。
14.(8分)发光二极管具有耗能少、体积小、亮度高等优点,现已逐步取代传统光源。某同学研究某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经正确实验操作后,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为实验备选器材:
A.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
B.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约)
C.电流表(量程0~50 mA,内阻约)
D.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约)
E.滑动变阻器(0~,额定电流2 A)
F.滑动变阻器(0~,额定电流0.1 A)
G.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不计)
H.开关S,导线若干
(1)实验时,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电流表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用________(填选项字母)。
(2)图甲为实验时的部分电路实物图,请用连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3)已知该发光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流为15 mA。现将它与电动势为3 V、内阻不计的电池组相连,根据乙图,还需串联一个阻值________Ω的电阻才能使它工作在最佳状态。(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5.(12分) 紧靠在一起的甲、乙两小物块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甲距左侧竖直墙壁。某时刻使甲、乙同时获得相反方向的速度,大小分别为、,整个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为,乙的加速度大小为。不计甲与竖直墙壁的碰撞时间,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求:
(1)甲、乙间的最大距离;
(2)乙停止运动时两者间的距离。
16.(12分)小明同学将开水灌入热水瓶中但未灌满,为了保温,用软木塞将瓶口盖紧,这样热水瓶中的上方空间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过了一会,听到“砰”的一声,发现软木塞跳了出来。小明对此现象建立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进行研究。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温度为。设木塞塞住瓶口的瞬间封闭气体的压强、温度均与外界相同。封闭气体的体积为,木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塞入的深度为,木塞跳出后在最高点时其底面距离瓶口的高度为,木塞与瓶口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假设木塞在冲出瓶口过程中瓶口密封性良好且摩擦力恒为。(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求:
(1)木塞刚开始松动时瓶内气体的温度T;
(2)气体在顶起木塞的过程中对木塞做的功W。
17.(14分)如图所示,匝数匝的矩形线圈,线圈总电阻,边长为cm,cm。外电路电阻,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试求:
(1)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从此位置开始转过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
(3)在时间内R上消耗的电能。(取)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至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至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答案:A
解析:A.乘客达到地心时处于平衡位置,故其速度最大,加速度等于零,故A正确;
B.乘客达到地心时受到的万有引力为零,故B错误;
C.地心车从通道A端静止释放,只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所以从A到O的时间等于O到B的时间,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A、B处受万有引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所以在A、B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D
解析:ACD.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造成的,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和颗粒大小有关,温度越高,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故AC正确,D错误;
B.图像是每隔一定时间固体颗粒的位置连线,对应的是颗粒的在这段时间内炭粒运动的位移,故B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
3. 答案:A
解析:解:A.根据振动图像可知,波源在0时刻振动,波形经过传递到浮标处,浮标的振动周期为,故A正确:
B.波源的振动情况经过传到距离L处的浮标,可知波速大小为,故B错误;
C.根据虚线图像可知浮标在时刻沿y轴正方方向运动,故C错误;
D.水波的波长为,故D错误。
故选:A。
答案:A
解析:A.电枢转动,磁极不动的发电机叫做旋转电枢式发电机,故A正确;
B.两磁极之间产生的磁场可近似为匀强磁场,故B错误;
C.图中位置为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的位置,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大,故C错误;
D.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逆时针转至图示位置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故D错误。故选A。
5. 答案:D
解析:设定打桩机每次打击过程对圆柱体做功为W,由题意得:第一次打击后,。第次打击后,圆柱体进入泥土总深度为,第n次打击后,圆柱体进入泥土总深度为,则打桩机第n次打击过程使圆柱体进入泥土深度为,选项D正确。
6. 答案:C
解析:A、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温度降低,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得知,体积应减小,故A错误;
B、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即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pV=C得知,由于压强减小,故体积增大,故B错误;
CD、过程中,由图可知,p与T成正比,过坐标原点,则气体发生等容变化,体积不变,而压强增大,综上所述可知在b状态时,气体的体积最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答案:C
解析:对A物体分析,,
解得:,选项A、B错误;
对B物体分析,,
带入解得:,
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8.答案:C
解析:A、对结点O受力分析,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使从竖直缓慢拉至水平过程,β的变化范围先小于90°,后逐渐增大到大于90°,先增大后减小;γ的变化范围是先等于180°,后逐渐减小到等于90°,逐渐增大;所以F一直增大,T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
B、对m受力分析可知

T先增大后减小,则M对m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m对M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
C、用外力F缓慢拉结点方向与夹角为且保持不变,使从竖直拉至水平过程中,结点O处于动态平衡,三个力变化如图所示
对桌子、物块和重物整体分析可知,整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等于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由图可知F沿水平方向分力先增大后减小,故正确;
D、对M和m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桌面对M的摩擦力
T先增大后减小,则桌面对M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CD
解析:A.设输电线上的电流为,则有,解得,故A错误;
C.设降压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电流为,则有,解得,则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故C正确;
B.降压变压器的原线圈输入电压为,升压变压器的副线圈输出电压为,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故B错误;
D.随着用电高峰到来,输电功率变大,则升压变压器的原线圈电流变大,副线圈电流变大;输电线电阻损失电压变大,则降压变压器的原线圈输入电压变小,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输出电压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小,故D正确。
故选CD。
10.答案:BC
解析:轨迹①可近似认为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所以物体运动可看作平抛运动,选项A错误;由于物体水平抛出的速度较大,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重力方向改变,轨迹③为椭圆的一部分,选项B正确;当物体速度达到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时,物体将沿轨迹④运动,选项C正确;4条轨迹对应的加速度大小几乎相等,严格来讲轨迹④的加速度最小,选项D错误。
11.答案:BC
解析:根据绕行关系与绕行天体的质量无关,故A错误。由2、3两处相比较可知道,行星P的质量小于行星Q的质量,故B正确。由可知,卫星a在2处的速率小于卫星b在3处的速率,故C正确。由可知,卫星a在1处的加速度大于卫星a在2处的加速度,故D错误。
12.答案:BD
解析:A.当系统水平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滑块向左移动,带动变阻器的滑片4移向中点左方,电阻中点到滑片位置的电流方向向左,电压表P端的电势低于Q端的电势,则电压表的指针将向零点左侧偏转,故A错误;
B.设滑块偏离中间位置x距离时,设电阻器总长度为L,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则流过电阻器的电流为
电压表的示数为
U=Ixr
设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kx=ma
解得
电压表的示数与加速度的大小成正比,故B正确;
CD.由
可知,要提高该加速度计的测量范围,可以增大弹簧的劲度系数或减小电池的电压,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
二、非选择题
13.(6分)答案:(1)6.860
(3)水的水平射程x
(4)
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需要先读出主尺的刻度,为:1mm,然后读出可动刻度,为:。
所以总读数为:;
(3)水做平抛运动,根据
得:,
水从水管中射出的速度为:,
因此需要测量出水的水平射程x,才能求出水喷出时的初速度。
(4)水管内径部分的横截面积为:,
则水泵的流量为:。
14.(8分)答案:(1)A;C;E
(2)见解析
(3)53(50~53均可)
解析:(1)电源电动势为6 V,绘制出发光二极管的图像中的电压范围是0~3 V,若选量程为0~15 V的电压表,则表盘指针的偏转将小于满偏值的,读数误差较大,故选电压表,故选A;绘制出发光二极管的图像中的电流范围是0~30 mA,若选量程0~6 A的电流表,则表盘指针的偏转将小于满编值的,读数误差较大,故选电流表,故选C;绘制出的发光二极管的图像中的电流从零开始变化,则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为方便调节,滑动变阻器应选阻值较小的,故选E。
(2)滑动变阻器采用的是分压式接法,且由图像可看出发光二极管的最大电阻阻值约为,而,则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则完整的电路实物图如图所示。
(3)由绘制出发光二极管的图线可看出发光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流为15 mA时,电压为2.2 V,则将它与电动势为3 V、内阻不计的电池组相连,还需串联一个的电阻。
15.(12分)答案:(1)14.5m
(2)11m
解析:(1)由题意知,甲、乙两物体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甲与墙壁碰撞前由
得,甲与墙壁碰撞前的速度为
故碰撞时距离最大


1s内乙的位移为
解得
此时,甲乙间的距离最大
(2)甲运动时间为
乙运动时间为
因,故乙停止运动时甲早已停止运动,甲碰后运动位移为,乙的位移为

停止时两者间距为


16.(12分)答案:(1);(2)
解析:(1)取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初态压强为,温度为,顶起瓶塞前瞬间压强为p,温度为T。
其中
等容变化得
以上两式得
(2)气体在顶起木塞的过程中,需克服摩擦力、大气压力、自身重力而做功,克服摩擦力做功
克服大气压力做功
克服重力做功
气体顶起木塞做功

17.(14分)答案:(1);(2)0.1C;(3)67500J;
解析:(1)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平均感应电动势
平均电流
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3)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
感应电流的有效值
1 min内R上消耗的电能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1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下一篇: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单元同步测试题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