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答案)

二○二三年大庆市升学模拟大考卷(三)
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到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Mg-24 A1-27 K-39 Ca-40 Fe-56 Cu-64 Ag-108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B.目前计人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SO2、CO、NO2、O3等
C.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
D钾元素、钠元素、镁元素、氟元素、硫元素、氯元素等,属于人体中常量元素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过滤液体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浓硫酸稀释 D.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3.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以下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防毒面具利用活性炭吸附毒气 B.电解水的实验测定水的组成
C.“天宫课堂”在轨演示水油分离实验 D.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
4.下列对一些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结构不同
B.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D.加洗涤剂的水可以洗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C.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入硫酸钾溶液:
6.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H4)2SO4和K2SO4两种化肥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并闻气味
B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BaCl2 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 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将两个洁净的铁片分别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和盛满蒸馏水的试管中
D 硬水软化 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
7.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
B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
C.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D.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8如图是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的值为2,y的数值为30
B.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C.锌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D.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实验室里可以用锌和浓盐酸来制取氢气
9.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①、②、③中,只有③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D.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10.如图为天然气在酸性环境中脱硫过程的原理,总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脱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整个过程溶液的pH变小
C.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Fe2+与生成的Fe3+的个数比为2:1
D.CH4是脱硫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1.(4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1)选择环保的装修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居室污染,劣质胶合板释放出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NO B.CH4 C.甲醛 D.SO2
(2)油锅着火了,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教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室内充满过氧乙酸的气味说明________________。
(4)医用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若配制2000g生理盐水,需称取NaCl固体质量________________g。
12.(5分)根据所学的知识并结合提供的下列仪器或药品,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制取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如图2的装置来引发喷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小王同学设计了C装置来制取较纯净的氢气,其中锌粒放在细铜网上,则该装置的显著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13.(8分)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从“ ”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
(1)干冰升华时__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放出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金属镁在干冰里燃烧可看到生成白色固体,集气瓶内壁附着黑色固体,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冬奥赛事场地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能有效缓解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问题。为了减缓该问题,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
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③积极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5)“碳中和”的基本途径是“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汇”(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可有效实现“增汇”,在实际生产中甲醇的产率除了与温度、浓度、压强有关,还与催化剂质量分数有关,请根据如图说明甲醇的产率与CuO质量分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生产前后CuO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
(6)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14.(6分)已知A一F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D为氧化物,A,B,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B,E放人水中能使酚酞变红,下图是它们之间的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表示转化,“一”表示相互反应,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是_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F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一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写出B一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写出A的一个用途_______________。
15.(7分)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物质的智慧。请根据如图回答。
(1)自古以来人们用“盐田法”从海水中获得粗盐,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2)流程I要经历以下环节:①加入适量盐酸;②蒸发结晶;③加水溶解;④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⑤加入过量的碳酸钠;⑥过滤,请将六步操作按正确顺序排序_______________,写出加入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流程Ⅲ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写出流程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流程IV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5)结合流程图分析,流程IV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6.(10分)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I.CO2与NaOH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
【资料】
①少量CO2得到Na2CO3;过量CO2得到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②铝、锌、铁、铜的盐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不会产生沉淀。
【提出问题】将CO2通入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Na2CO3。
猜想②:NaHCO3。
猜想③:Na2CO3、NaOH。
猜想④: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振荡;(2)再加入_______________。 (1)若_______________;有气泡产生 猜想②成立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过滤。(3)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_。 若产生白色沉淀;(4)_______________。 猜想③成立
【定量分析】将4 gNaOH固体溶解在100mL水中,理论上通入_______________gCO2气体,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2CO3。
【拓展】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如果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之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碳酸氢钙可溶于水)
A. B.
C. D.
Ⅱ.Na2CO3与盐酸反应的产物也与反应物的量有关。
【资料】少量盐酸与Na2CO3反应先得到NaHCO3,继续加入盐酸才能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实验】有两瓶无色溶液a和b,分别是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要求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鉴别两种物质,并填写实验表格。
操作 现象与结论
取适量a溶液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b溶液并振荡 (1)若看到_______________,则说明a溶液为Na2CO3溶液;(2)若看到_______________,则说明a溶液为稀盐酸
Ⅲ.还有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也与反应物的量有关,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
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D 2.B 3.B 4.C 5.B 6.A 7.B 8.A 9.D 10.A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1.(1)C(2)隔绝氧气(3)分子在不断运动 (4)18
12.(1)长颈漏斗
(2)
AF 打开弹簧夹,用手或热毛巾捂热烧瓶一段时间后移开,冷却至室温
(3)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13.(1)吸收(2)氧气 (3)
(4)温室效应 ①②③
(5)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氧化铜质量分数是50%时,甲醇的产率最高(合理即可) 不改变
(6)B
14.(1)CaO CaCO3 H2SO4(或HNO3或HCl)(其它合理的答案也可)
(2)
(3)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15.(1)蒸发结晶(2)③④⑤⑥①②
(3)更好的吸收二氧化碳
(4)分解反应(5)二氧化碳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6.(10分)
I.猜想④:Na2 CO3、NaHCO3
【实验与探究】
(1)无明显现象(2)适量稀盐酸
(3)适量CuSO4溶液(其它合理也可)(4)产生蓝色沉淀
【定量分析】2.2
【拓展】A
Ⅱ.【实验】(1)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2)立即有气泡产生
Ⅲ.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17.(12分)
【实验步骤】
①将C装置中左边导管伸入液面以下,右边导管刚露出橡皮塞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减小误差
(2)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排入C装置
(3)偏大
(4)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进入C装置
(5)25%
【实验反思】(6)c
【拓展实验】(7)HCl
【分析i讨论】(8) NaCl、Na2CO3
【反思讨论】(9)AB
四、计算题(共8分)
18.(1)氯化银(2)硝酸镁、氯化钾
(3)解:设该样品中KC1的质量为x,
(4)设该样品中MgSO4的质量为x,
结晶水的质量为

可解得n=3
答:该样品中KC1的质量分数为30%;该钾泻盐化学式中n的值为3。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海南省中考考向预测卷(二)化学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