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重庆专用)-22实验基础①
一、单选题
1.(2023·重庆·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熄灭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
2.(2023·重庆·模拟预测)盛装下列药品应使用广口瓶的是
A.稀硫酸 B.高锰酸钾 C.石灰水 D.酒精
3.(2023·重庆·模拟预测)安全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安全的是
A. B. C. D.
4.(2023·重庆·模拟预测)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塞紧橡胶塞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滴加酚酞试液
5.(2023·重庆沙坪坝·二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液体体积 B.溶解固体
C.稀释浓硫酸 D.蒸发溶液
6.(2023·重庆渝中·二模)鲁巴初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检测校园花坛里土壤的酸碱性,他们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土壤加水搅拌 B.过滤 C.检验酸碱性 D.测定pH
A.A B.B C.C D.D
7.(2023·重庆·模拟预测)下列实验室常见的仪器中,能够用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燃烧匙 B.试管
C.蒸发皿 D.锥形瓶
8.(2023·重庆·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滴管取液体 B. 贮存氧气
C. 加热液体 D. 实验后放置试管
9.(2023·重庆·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数据的测定中,合理的是
A.用50mL量筒量取7.55mL水
B.用普通pH试纸测得某雨水pH为5.6
C.用生石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石灰水
D.用托盘天平称得16.7g食盐
10.(2023·重庆南岸·统考一模)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组装仪器 B.加热固体
C.蒸发溶液 D.过滤粗盐水
11.(2023·重庆九龙坡·二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
A.取一定量粗盐 B.过滤
C.溶解 D.蒸发
12.(2023·重庆九龙坡·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倾倒液体
C.过滤 D.干燥氧气
13.(2023·重庆沙坪坝·一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量筒读数
C.滴加液体 D.称量氢氧化的固体
14.(2023·重庆彭水·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稀释浓硫酸
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测定溶液的pH
15.(2023·重庆·模拟预测)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测定pH D.称量NaOH固体
16.(2023·重庆忠县·一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配制NaC1溶液 B.稀释浓硫酸
C.浓硫酸干燥气体 D.测定溶液pH
17.(2023·重庆九龙坡·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石蜡燃烧生成CO2气体和H2O B.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C.酚酞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 D.电解水时正极端得到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18.(2023·重庆九龙坡·统考模拟预测)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 B.蒸发食盐水
C.称食盐 D.读液体体积
19.(2023·重庆·模拟预测)某课题组通过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5g白磷加入试管中并将试管置于60℃热水中,t3时,推注H2O2溶液,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应检查装置气密性
B.t4时温度大于t2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C.t3~t4对应温度升高说明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D.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和防止生成的P2O5污染空气
二、多选题
20.(2023·重庆沙坪坝·二模)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2含量多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D.CO还原氧化铁
A.A B.B C.C D.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应把浓硫酸沿器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扩散,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分析】液体药品一般盛放在细口瓶或滴瓶中,固体药品一般盛放在广口瓶中。
【详解】A.稀硫酸为液体,由分析可知,应该盛装在细口瓶或滴瓶中,故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为固体粉末,由分析可知,应该盛装在广口瓶中,故符合题意;
C.石灰水为液体,由分析可知,应该盛装在细口瓶或滴瓶中,故不符合题意;
D.酒精为液体,由分析可知,应该盛装在细口瓶或滴瓶中,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3.B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在闻药品气味时,应轻轻煽动瓶口,让少量气味飘进鼻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刚刚加热的蒸发皿温度很高,转移时应该用坩埚钳夹取,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易导致酒精洒出,发生火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能把试管底部放在桌面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故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处,故选项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5.C
【详解】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为俯视读数,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溶解固体时应该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液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 、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 pH 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 pH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7.B
【详解】A.燃烧匙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但燃烧匙不是玻璃的,错误;
B.试管属于玻璃仪器,并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正确;
C.蒸发皿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但蒸发皿不是玻璃的,错误;
D.锥形瓶属于玻璃仪器,在酒精灯上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加热,错误。
故选B。
8.D
【详解】A、用滴管取液体应该把空气排空之后再伸入试剂瓶,错误;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集气瓶应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向上贮存氧气,错误;
C、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错误;
D、洗净后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应该倒扣在试管架上,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不能用10mL量筒量取7.55 mL水,错误;B、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pH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pH不可能精确为5.6,错误。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属于微溶性物质,微溶性溶解度在0.01g 1g之间,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若取最大值1g,其溶质质量分数为,错误;
D、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可用托盘天平称取10.2g食盐样品,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A、向试管上安装橡胶塞时,不能将试管底部抵在桌面上,防止损坏试管,A错误;
B、用试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错误;
C、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C错误;
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并漏斗底端紧挨烧杯内壁,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A、取用粗盐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溶解时,将粗盐放在烧杯中,加入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12.B
【详解】A、该装置通过长颈漏斗和外界相通,无法通过图中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试管口,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用浓硫酸干燥氧气,应“长进短出”,这样干燥的比较充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B
【详解】A、如图所示,长颈漏斗管口未封住,则受热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无法在右侧看到气泡,不能检查气密性,选项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图所示,选项正确;
C、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在试管口正上方正立,不要伸到试管内,更不能触壁,如图所示,选项错误;
D、天平称量药品质量应左物右码,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在玻璃容器内称量,选项错误;
故选:B。
14.B
【详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A 不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B正确;
C、为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C不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15.C
【详解】A、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不用吹灭酒精灯,以防火灾,故B不符合题意;
C、测定pH,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到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pH,故C符合题意;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砝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氢氧化钠易潮解,有腐蚀性,不能在纸上称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C
【详解】A、不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故A错误;
B、稀释浓硫酸,应将酸入水,而不能水入酸,防止酸液飞溅,故B错误;
C、浓硫酸干燥气体,应从长管进,短管出,利于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故C正确;
D、测定溶液pH,不能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防止污染待测液,故D错误。
故选C。
17.D
【详解】A、石蜡燃烧生成CO2气体和H2O 是实验结果而不是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B错误;
C、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故C错误;
D、电解水时正极端得到的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故可观察到正极端得到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故D正确;
故选D。
18.B
【详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故A错误;
B、蒸发食盐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故B正确;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C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错误。
故选B。
19.C
【详解】A、该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A说法正确;
B、t3时,推注H2O2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t4对应的温度高于t2,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放出的热量越大,故B说法正确;
C、t3时,推注H2O2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白磷与O2接触,继续燃烧,放出大量热,故温度再次升高,故C说法错误;
D、该实验中,白磷燃烧,放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故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防止压强过大,橡皮塞被冲出,,另外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回污染空气,所以气球还可以收集五氧化二磷,防止其污染空气,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0.A
【详解】A、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2含量多,故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该装置中有长颈漏斗连通大气,无法检查装置的大气压,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说明生成了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单质,所以固体颜色会从红色变成黑色,但是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