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课堂练习题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医生建议青少年早餐应该多吃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体质,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青菜 B.鸡蛋 C.西红柿 D.小米粥
2、下列太阳能路灯所用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灯罩 B.硅电池板 C.不锈钢灯柱 D.铝合金灯壳
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2023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个主题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放置
B.工厂的废气,处理后排放
C.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来减少“白色污染”
4、微量元素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缺乏或过量均能引发甲状腺疾病的元素是( )
A.I B.Zn C.Fe D.Cu
5、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之后,饮用运动饮料主要补充的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无机盐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木插座具有热塑性,破裂后可以修补再使用
B.铁制品表面常涂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C.木材着火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霉变的食物含有黄曲霉素,加热煮熟可以食用
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生成物丙丁质量比为9:4
C.该反应中分子种类改变、分子个数不变
D.该反应实现了有机物到无机物的转化
8、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含洗涤剂的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发生了乳化
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C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草木灰(含K2CO3) K2CO3属于复合肥料
D 用铁锅炒菜 可以预防佝偻病
A.A B.B C.C D.D
9、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类别 内容
A 有机合成材料 塑料、橡胶、玻璃钢
B 呈碱性的溶液 氨水、雨水、肥皂水
C 人体所需营养素 糖类、水、蛋白质
D 复合肥料 碳铵、尿素、硝酸钾
A.A B.B C.C D.D
10、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振荡产生泡沫多的是硬水
D.分别点燃一小块纯棉布和羊毛绒,都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11、下列各组数据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A.硬度:黄铜>铜 B.地壳中元素含量:铁>铝
C.含碳量:钢>生铁 D.人体中元素含量:碳>氧
12、构建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A.微粒性质模型 B.物质分类模型
C.燃烧条件模型 D.合成材料模型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淮南豆腐是安徽省的传统美食,口感细腻,营养味美。大豆有“绿色乳牛”、“营养之花”的美称。自然界中,植物蛋白含量最高的是大豆;每百克淮南豆腐中含钙376毫克、磷541毫克、铁110毫克。
淮南豆腐是淮南市的地方名小吃,尤其是八公山豆腐。选用淮南八公山地区的黄豆,经过选料→浸泡→磨浆→榨浆分离→煮浆→凝浆等工艺后,和笋片等辅料烹饪而成。
取一定量的黄豆,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黄豆浸泡好后,捞出,和水按一定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即榨出豆浆。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使蛋白质化学特性发生变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豆浆凝结成豆腐花。豆腐花凝结后,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制即成水豆腐。
(1)淮南豆腐中含较多的钙、磷、铁等,这里的钙、磷、铁等指的是 (填“物质”、“元素”或“原子”)。
(2)制作淮南豆腐过程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筛选黄豆
B.磨浆分离
C.加热煮浆
D.卤水点浆
(3)浸泡黄豆时,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用微观知识解释原因是: 。
(4)制作时,榨浆分离过程相当于水净化过程中过滤操作,其中豆腐布缝制成的袋子,相当于过滤实验操作中用到的 (填实验用品)。
(5)豆腐制品需及时食用,久置于空气中,易发生 而变质。
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洗涤剂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作用。
(2)刚装修好的房屋内含有甲醛,除通风外,还可以在室内放置 吸附异味。
(3)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4)刚泡好的茶,会闻到茶的香味,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5)下列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填字母,下同)
A.鸡蛋
B.大米
C.奶油
D.黄瓜
(6)下列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棉布围裙
B.玻璃杯
C.铝合金门窗
D.汽车轮胎
15、如图是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
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 能转变为电能来发电。
(2)为了不污染环境,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必须通入 (填“酸”或“碱”)性溶液来吸收。
(3)请你谈谈对“H2”的认识: (任写一点)。
(4)SO2 是形成 (填“白色污染”或“酸雨”)的主要物质;写出酸雨的一点危害: 。
(5)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填“过滤”或“蒸馏”),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 。
(6)请你对身边的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16、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查阅资料可知下列信息:
部分性质 生理作用
维生素C(Vc),
又名抗坏血酸,
化学式:C6H8O6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遇热易被破坏;能与碘反应;在酸性溶液中稳定,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化学兴趣小组B组的同学们在沈老师的带领下做了以下维生素C的系列实验,请你完成下列空白。
一制备维生素C溶液
(1)取5片维生素C片在仪器甲中研细后倒入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溶解,取上层无色清液以得到维生素C溶液。
①维生素C片通常要避光、 、 保存。
②上述制备过程中用到的仪器甲的名称是 。
③若要加速维生素C片在水中的溶解,还可进行的操作方法是 。
二检验维生素C的酸性
(2)用石蕊试液检验维生素C溶液的酸碱性。取少量维生素C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石蕊试液,观察到 ,说明维生素C溶液显酸性。
(3)用pH试纸测定维生素C溶液的pH.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将一小条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 ,读数。
实验测得该维生素C溶液的pH=3。
三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4)对维生素C的还原性进行实验探究,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实验说明了维生素C在空气中被氧化除了跟氧气有关外,还与 有关。
②为了充分利用黄瓜中的维生素C(即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日常食用黄瓜的最佳方法是 、 。
17、2023年3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所用燃料之一是偏二甲肼[C2H8N2],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2CO2↑+4H2O+3N2↑。若有30g的C2H8N2参加反应,理论上需要N2O4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A D C B A C A
11 12
A C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1)元素;
(2)ABD;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滤纸;
(5)氧化反应。
14、(1)乳化;
(2)活性炭(或木炭等,合理即可);
(3)气体压强;
(4)分子不断运动;
(5)D;
(6)D。
15、(1)内;
(2)碱;
(3)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
(4)酸雨;使土壤酸化;
(5)过滤;防止硫酸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6)分类回收重新利用。
16、(1)避热、密封;②研钵;③搅拌;
(2)溶液变成红色;
(3)玻璃棒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4)①温度;②生吃、食用新鲜的。
17、解:设理论上需要N2O4的质量是x。
解得:x=92g
答:理论上需要N2O4的质量是9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