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铁杵磨针 C. 火上浇油 D. 刻舟求剑
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一致的是( )
A. 露天焚烧树叶 B. 积极植树造林 C. 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D. 掩埋废旧塑料制品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量取液体 B. 测溶液的酸碱度
C. 过滤液体 D. 称量固体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水通电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 硬水中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多浮渣少
5.我国钼、钛、锡等多种矿物储量位居世界前列。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钼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金属钼的化学式是MO
C. 钼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2 D. 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稀盐酸能与Fe2O3反应,可用于除铁锈
B. 干冰升华时能吸热,可制造舞台上的云雾
C. 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7.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的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
运动场上用水造冰——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开幕式上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奥运村中日常消毒——消毒液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
氢能源汽车出行——氢气燃烧,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8.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炭黑常用来制作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只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9.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
B.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b=c
C.t2℃时,75g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g
D.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0.郑州大学常俊标教授团队合成的“阿兹夫定”(C9H11FN6O4)是一种抗新冠病毒药物。下列关于“阿兹夫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为286g B. 该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
C. C、H、O元素的质量比为9:11:4 D. 一个“阿兹夫定”分子中含有30个原子
11.“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节能减排。“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
降低其在空气中的含量。科学家正致力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三种
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改变
参加反应的甲分子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11
12.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开设的“天宫课堂”进行了泡腾片(由碳酸氢钠、酸和香料等组成)实验。下列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
A 从水袋中挤出水,形成水球漂浮在空中 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B 将水溶性颜料溶于水球,水球呈美丽的蓝色 颜料与水反应生成蓝色物质
C 将泡腾片放入水球,水球充满气泡并变大 发生化学变化生成CO2气体
D 靠近水球,闻到阵阵香气 太空中的水分子有香味
1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将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C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MgSO4 加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镁粉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 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 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0分)
15.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铜元素___________;②两个氧分子___________;③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④画出第19号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⑤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___________。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①新基建使用了大量塑料制品,塑料是一种 (填字母序号)。
A. 复合材料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合成材料
②大米、玉米、薯类中主要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蛋白质 B. 油 C. 糖类 D. 维生素
③净水器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自来水硬度较大不宜直接饮用,为了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④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蔬菜,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
⑤ 小凯家的麦地大片小麦叶色发黄,并且茎秆容易折断,小凯想给麦地施点肥料,那么最好选择下列化肥中的____。
A.NH4H2PO4 B.NH4NO3 C.KNO3 D.Ca(H2PO4)2
16.“扬帆起航,逐梦九天”。2022年5月起,中国空间站将进入建造阶段。今年年底前,我国6名航天员还将搭乘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分两批进入空间站,并实现太空会师。
(1)飞船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卫星天线,空间站的建造也使用到大量铝合金和钛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________(填“大”或“小”)。
(2)铝比铁的抗腐蚀性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制造飞船运载火箭所需要的钢铁常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寻找“鲁班爱心锁”之钥匙,规则为:相邻物质间都能发生反应才能解锁。A、B、C、D、E为初中常见不同类别的物质,固态A叫做“干冰”,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为硫酸盐,其水溶液为蓝色。
(1)B的俗名为_________。
(2)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颖同学寻找到氢氧化钠可作为解锁钥匙F,则C和F反应属于________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6分)
18.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b的名称:b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发生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若要可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填字母),应选用收集装置 _______(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9.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样品溶液,同学们对溶液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样品溶液中溶质可能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 Na2CO3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溶液中出现碳酸钠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______溶液 有气泡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乙同学 ①先另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__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②然后静置,过滤,向反应后的滤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变红
【讨论与交流】
(1)有同学提出将乙同学步骤①中的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小李认为不合理,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乙同学步骤②中所加的试剂替换为下列中的______(填字母),也可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
A.测溶液的pH值 B.滴加氯化铁溶液 C.通入CO2
四、计算题(共6分)
20.小明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粗锌中的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