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九年级毕业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无答案)

2023年春季泉州初三毕业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1-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全球的冰雪盛会,下列举措不符合“绿色冬奥”的是()
A.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生活垃圾要分类,有利于回收再利用
C.为方便运动员用餐,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D.使用不破坏臭氧层的二氧化碳作制冷剂制冰
2.下列关于燃烧、灭火和自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有利于逃生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C.图书馆内图书着火,可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D.炉火越吹越旺是因为吹气降低了木柴的着火点
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安全的保证。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在玻璃管上套上胶皮管 B.收集CO2
C.胶头滴管使用后,用水洗涤,放回原滴瓶 D.移走蒸发皿
4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气温升高,气球胀大:气体分子变大
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5.如图是一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③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B.②和③代表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C.硫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
D.①所表示的微粒符号为
6.深海鱼油中的DHA(化学式为C22H32O2)是一种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细胞形成、发育及运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DHA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DHA由56个原子构成
B.DHA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16:1
C.DH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g
D.DHA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7.据文献报道:一种特殊的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情性,可替代黄金做精密电子元器件。下列对该铜纳米颗粒的判断,正确的是()
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B.在空气中容易锈蚀
C.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 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8.测定不同晶型甘氨酸的溶解度对研究其结晶具有重要意义,现测得α甘氨酸和γ甘氨酸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γ甘氨酸的溶解度大于α甘氨酸
B将70℃的饱和γ甘氨酸溶液降温至55℃,析出固体0.10g
C.采用恒温蒸发溶剂可使M点的α甘氨酸溶液变饱和
D.55℃时,Y甘氨酸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4%
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将硬水软化 加入肥皂水
B 证明某气体是氢气 点燃,罩干冷烧杯观察是否有水珠
C 鉴别涤纶和蚕丝 取样,灼烧闻气味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Na2SO4 加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二氧化硫通入水中模拟酸雨的形成。待pH稳定在3.73左右,向装置中通入氧气,待pH稳定在3.67左右,向装置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实验中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入二氧化硫前,水的pH值略小于7,可能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B.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C.通入氧气和注入过氧化氢溶液相比较,前者pH变化更明显
D.二氧化硫的排放易导致硫酸型酸雨,因此煤应脱硫处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
11.(8分)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我们从化学的几个角度分析物质:
(1)分类角度:钨钼合金是神州12号发动机燃气舵的材料之一,合金属于____________(填标号)。
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无机材料
(2)变化角度:如图为碳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图。
A点所表示的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D可被海水吸收转化为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F对应物质是一种农村常用的钾肥主要成分,遇酸会产生气泡,该钾肥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营养角度:鱼头豆腐汤味道鲜美,其主要食材鱼和豆腐中都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填营养素),进入人体后会逐步分解成易被吸收的氨基酸。此汤中含量最低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水 b.油脂 c.维生素
12.(8分)某研究小组展开对电解水和氢氧燃料电池的研究。
(1)如图是电解水和氢氧燃料电池的组合装置。
断开S2,闭合S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再断开S1,闭合S2,观察到小灯泡发光,此时的能量转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该装置中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用50g98%的浓硫酸配制9.8%的稀硫酸用于电解水实验,需要水_______________ml。(p水=lg/mL)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将_______________加入_______________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3.(8分)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一直被人类广泛应用。
(1)明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其器冶铁锥,其尖使极刚利”,“铁锥”为开挖盐井的工具;所取盐井水“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釜”指生铁制作的铁锅。上述描述中利用了铁的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导热性 b.导电性 c.硬度大
(2)铁的化合物在现代更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①现代工业用CO高温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冶炼出的铁露置在空气中易生锈,请你写出一种防锈方法________________。
②补血剂FeCO3不溶于水,服用后与胃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被人体吸收,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
③火星探测器发回的信息表明,火星上存在FeOOH,从而证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过水,其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
14.(9分)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锂元素(Li)的电化学过程来合成氨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据此回答问题。
(1)反应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氢氧化锂固体。通电后氢氧化锂发生分解,在正极上有氧气和水产生,负极上析出银白色金属锂。根据上述信息,将反应中正极附近生成物微粒的示意图补充完整(要求体现反应中微粒数目的最简整数比,但不考虑生成物以外的物质)。
(2)反应②是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中参加反应的和生成的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该项工艺流程设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该流程可生产氮肥
b.该设计利用了太阳能,减少了环境污染
c.LiOH和O2可在该流程中循环利用
d.该流程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15.(7分)盐卤是海水晒盐后的富含镁盐的溶液,盐卤中主要盐类物质及其含量如图甲,利用盐卤生产金属镁的主要流程如图乙,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①操作a是过滤,如在实验室进行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烧杯、玻璃棒。写出盐卤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写一个)。
②试剂B是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若生产中镁元素没有损失,且其他盐类中镁元素质量可忽略不计,则1000克盐卤可制备金属镁_____________克。
16.(13分)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1)图中仪器的名称:a是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干燥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可以是A和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请写出相应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为更好地达到实验目的,可增加装有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H装置。
某同学在使用A装置时发现试管固定得太高,该同学应调节如图I中的旋钮_____________(填“①”“②”或“③”)。
若把A装置改为图J装置,酒精灯应加热Y形管的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D装置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B、C装置相比,其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
17.(11分)化学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将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到装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甲、乙中,微热,观察到黑色固体完生溶解,试管甲中的溶液显绿色,试管乙中的溶液显蓝色。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1)写出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探究一:为什么CuCl2溶液显绿色而CuSO4溶液显蓝色?
【猜想与假设】①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硫酸根离子有关;②氯化铜溶液显绿色与氯离子有关。
【实验1】
(2)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加热,观察到黑色固体完全溶解,溶液仍显蓝色,说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_____________无关,而是与铜离子有关。
【实验2】
(3)小组的操作:取试管乙中的溶液滴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绿色,则猜想②成立。
(4)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猜想②成立:取试管甲中的溶液,______________(请简述实验操作与现象)。
探究二:氯化铜溶液显绿色是否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实验3】
步骤I:用托盘天平称取无水氯化铜固体5.0g置于小烧杯中;
步骤Ⅱ:往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搅拌,观察溶液的颜色并记录。
室温下的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如下表(p水=lg/mL);
加入水的体积/mL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溶液颜色 深绿 墨绿 墨绿 蓝绿 绿色 深蓝 蓝色 蓝色 浅蓝 淡蓝
(5)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6)仅从上述实验数据判断,为配制蓝色(深蓝~淡蓝)的氯化铜溶液,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超过_____________(数据精确到0.1%)。
探究三:氯化铜溶液显绿色是否与溶液的温度有关。
【实验4】
资料:透光率越小,溶液颜色越深。
化学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技术研究温度对溶液颜色的影响。取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蓝色氯化铜溶液作为待测液,用色度计测定其透光率,绘出如图。
(7)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加热过程中,氯化铜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18.(6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安全消毒剂,可由NaClO2与Cl2反应制得。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x=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生成117 gNaCl,。计算参加反应的Cl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2022-2023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