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扎兰屯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2023年扎兰屯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三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厨房是制作美食的场地。下列厨房中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面包发霉 B.葡萄酿酒 C.榨取果汁 D.铁锅生锈
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C. D.
3.钛和钛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钛酸亚铁(FeTiO3)可用来冶炼金属钛。钛酸亚铁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4 C.+3 D.+2
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一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止一种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用酒精作实验室燃料 B.用液氮作医疗冷冻剂
C.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D.用武德合金作保险丝
6.宏观辨识与微现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B.温度计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温度升高汞原子体积变大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7.缺锌会导致生长迟缓,右图为锌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锌原子的质量为65.38 B.锌的原子序数为30
C.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锌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8.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途中察看沿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为当年亲手种下的一棵不老松施肥浇水。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O(NH2)2 B.Ca(H2PO4)2 C.K2SO4 D.NH4H2PO4
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适当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B.金属制品淘汰后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C.冬季在室内用煤炉取暖时,可以放一盆水来防止煤气中毒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具有乳化功能
10.“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不同单质,其碳原子结构不同
B.C60是一种新型碳的化合物
C.“碳家族”燃烧后一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D.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1.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于燃烧、灭火、自救等生活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应打开电灯查找漏源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室内着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
1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21 10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X中未测值为零 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13.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Earth for All”。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使用天然纤维,拒绝化学纤维 B.发展生态农业,全面禁用农药
C.垃圾分类回收,减少塑料包装 D.推广电动汽车,电池集中填埋
1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铜和银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B 鉴别羊毛和棉线 取样,分别灼烧闻气味
C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1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将50克c投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的饱和溶液
B.物质b中混有少量a,采用冷却热的和溶液的方法进行提纯b
C.t2℃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是a>c>b
D.t1℃时c饱和溶液升温一定变成不饱溶液
二、填空与简答题(每空1分,共10分)
16.(4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础。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 (2)氨气分子_______。
(3)两个汞原子_______。 (4)幼儿和青少年缺_______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17.(3分)盐城濒临黄海,海盐文化全国知名,海洋资源丰富,应用前景广阔。
上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蒸发池”中质量逐渐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实验室里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一般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这三种基本操作中都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
(3)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中含有MgCl2,向母液中加入烧碱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3分)A~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一”表示相互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B、C、D、E是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B、C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E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且水溶液为蓝色。
(1)D的化学式为 _____,
(2)A转化为B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 反应(基本类型)。  
(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3小题,共18分)
19.(4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装置图是初中阶段常见的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说明 。
(2)图B是过滤实验。过滤完成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
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
(3)图C是电解水实验。该实验揭示的化学变化的实质
是 。
(4)图D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20.(7分)请结合如图1、图2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加热氯酸钾制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从图1中选用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用C装置制取CO2的优点是 。用D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填“b”或“c”)端通入。
(4)某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装置对H2和CO2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
步骤:关闭活塞K2,打开活塞K1,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H2;再关闭活塞K1,打开活塞K2,可得到CO2。X溶液最好选择______(填序号)。
a.NaOH浓溶液 b.饱和Ca(OH)2溶液
21.(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深度学习。请你参与其中,按要求回答问题和开展探究。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内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加入一定量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BaCl2; 猜想二: ;
猜想三:BaCl2和HCl 猜想四:BaCl2、HCl和Ba(OH)2。
【分析与交流】同学们一致认为上述猜想中猜想四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三是成立的。请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一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二 另一试管中盛有碳酸钠溶液,取一定量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其中
三 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第三支试管中,加入铁丝 产生气泡
【反思与拓展】
(一)在微观角度考虑,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
(二)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四、计算与分析题(2个小题,共7分)
22.(2分)我国运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xNy),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
(1)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x的数值为______。
23.(5分)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搅拌,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时,溶液的pH _____7。
(2)求所用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二模化学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自测题(含解析)-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