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题-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分题系列(解析版+原卷版)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选择题-第15题-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题前知道】
酯的水解(酸性条件水解成相应的酸和醇,水解程度小。碱性条件水解生成相应酸的盐和醇,水解程度大),油脂的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特殊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为肥皂的主要成份和甘油。化学方程式:

判断完全反应的依据:反应后混合物不分层、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滴入热水中不出现油膜。
盐析:在皂化反应完全的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的食盐水硬脂酸钠(肥皂的主要成份以固体形式浮出水面,食盐加入后,降低硬脂酸钠的溶解度,增加溶液的密度有利于硬脂酸钠的析出、硬脂酸的结构简式C17H35COOH、与乙酸是同系物)。
糖类:多羟基的醛或多羟基的酮,能水解产生单糖的物质。单糖:不能水解,最简单的糖如葡萄糖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不水解能发酵生成乙醇。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C12H22O11,属于二糖,是同分异构体,水解生成两个单糖但产物不同,蔗糖为1分子的葡萄糖和1分子的果糖,而麦芽糖生成2分子的葡萄糖。纤维素和淀粉是多糖,为高分子化合物不是同分异构体,能水解生成葡萄糖,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1、完全水解,取水解产物加入少量的淀粉溶液不变色,再取少量产物,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出现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2、部分水解,取水解产物加入少量的淀粉溶液变蓝色,再取少量产物,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出现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3、没有水解,取水解产物加入少量的淀粉溶液变蓝色,再取少量产物,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无现象。
蛋白质的盐析:加入轻金属的盐,如钠、钾、铵盐,蛋白质从溶液析出,还具有原来的活性,放入水中可以再溶解,常用于蛋白质的提纯。
变性: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盐、酸、碱、强氧化剂、有机物、紫外线照射、加热等,变性的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放入水中不再溶解,常用作消毒。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生成氨基酸,蛋白质中加入硝酸会变黄色,灼烧有烧焦的羽毛气味。
氨基酸的结构:有氨基(呈碱性)和羧基(呈酸性),能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肽类或蛋白质。两种不同氨基酸生成二肽共有4种,非常重要。
高分子的概念:分子量很大的有机物,结构特点是分子式中右下标有n,能水解生成小分子。常见高分子化合物有:蛋白质、纤维素、淀粉(天然的),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橡胶(人工合成的)。油脂一定不是高分子化合物,糖类也不是,多糖是(即纤维素和淀粉)。
【真题回顾】
1.(2021年7月浙江学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碘溶液滴到一片馒头上,出现蓝色
B. 蛋白质都能溶于水,并能水解生成氨基酸
C. 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但吞服钡餐(BaSO4)不会引起中毒
D.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油脂在人体中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答案】B
【解析】
A.馒头中含有遇碘变蓝的淀粉,所以将碘溶液滴到一片馒头上,出现蓝色,故A正确;
B.有的蛋白质难溶于水,如毛发、蚕丝等,故B错;
C.BaSO4为难溶性的盐,所以服钡餐(BaSO4)不会引起中毒,故C从正确;
D.酶的催化作用下油脂在人体中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然后高级脂肪酸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故D正确;
答案选B。
【题中展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甘氨酸均可以发生水解
B.葡萄糖、甲酸甲酯、油脂都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C.淀粉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
D.在鸡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铵固体,会产生沉淀,再加水沉淀又会溶解
【答案】D
【解析】A.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甘氨酸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错误;B.葡萄糖和甲酸甲酯结构中均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油脂结构中不存在醛基,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B项错误;C.淀粉不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是油脂,C项错误;D.鸡蛋白溶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加入硫酸铵固体,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的,加入水后沉淀溶解;答案选D。
2.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葡萄糖→(氧化)水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纤维素(水解)→葡萄糖→(氧化)水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酶通常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答案】B
【解析】A.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被氧化能释放出能量,故A正确;B. 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它在人体内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不能被消化功能,故B错误;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能使Br2/CCl4褪色,故C正确;D. 酶是蛋白质,具有高选择性和催化性能,故D正确;答案选B。
3.下列有关生活中几种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称皂化反应
C.蛋白质可以在酶的催化下水解产生葡萄糖
D.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检测仪检验司机是否酒驾,乙醇表现还原性
【答案】C
【解析】A. 淀粉、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但由于n值不确定,故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A正确;B.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称皂化反应,B正确;C. 蛋白质可以在酶的催化下水解产生氨基酸,C错误;D. 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检测仪检验司机是否酒驾,乙醇被氧化,表现还原性,D正确;故答案选C。
4.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氨基酸既可以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反应
D.采用多次盐析和溶解,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
【答案】B
【解析】A. 淀粉是多糖、油脂是酯类,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A正确;B. 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油脂和都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C. 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既可以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反应,C正确;D. 采用多次盐析和溶解,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D正确,答案选B。
5.下列有关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的共同产物是乙二醇
B.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蛋白质可采用过滤的方法
C.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答案】D
【解析】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故A错误;
B.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胶体可透过滤纸,故B错误;
C.淀粉在酸作用下可发生水解,但在碱溶液中不能水解,故C错误;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中都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6.下列关于各物质水解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油脂的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故可用油脂的酸性水解来制备肥皂和甘油
B.可以以淀粉、纤维素为原料通过水解制得葡萄糖
C.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其实就是使蛋白质发生了水解
D.用粮食酿酒与淀粉的水解有着密切的关系
【答案】A
【解析】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A错误;淀粉、纤维素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B项正确;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C正确;酿酒首先利用的就是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再由葡萄糖转化成酒精,D项正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环己烷()是己烷的同系物
B.过量的Fe在干燥的氯气中点燃生成FeCl2
C.工业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属于氮的固定
D.石油分馏、石油裂化、石油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A项,两者结构不同,不能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项,氯气氧化性较强,与Fe反应生成FeCl3,但过量的铁单质需要在溶液中才能与Fe3+反应,干燥的FeCl3不与Fe反应,所以产物只有FeCl3,故B错误;C项,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称为氮的固定,故C正确;D项,石油分馏依据有机物的沸点不同做分离操作,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酯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C.淀粉水解液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测是否水解完全
D.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某盐溶液,可观察到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馏水,振荡后蛋白质又发生溶解,则该盐一定不是硫酸铜
【答案】D
【解析】A项,糖类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酯化后形成的化合物,油脂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项,油脂与碱作用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故B错误;C项,淀粉水解液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测是淀粉是否水解,需要用碘检验是否水解完全,故C错误;D项,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某盐溶液,可观察到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馏水,振荡后蛋白质又发生溶解,此过程为盐析,而硫酸铜是重金属盐,加入蛋白质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加水后不能溶解,故D正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COOH是一元羧酸,对应的酸根是COOH-
B. CH2(NH2)CH2COOH不是α-氨基酸,但它可以和甘氨酸反应形成肽键
C. 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看到有红色沉淀生成
D. 纤维素的水解和油脂的皂化反应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答案】B
【解析】A项,HCOOH是一元羧酸,对应的酸根是HCOO-,故A错误;B项,CH2(NH2)CH2COOH是β-氨基酸,同样能和甘氨酸反应形成肽键,故B正确;C项,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其水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后看到有红色沉淀生成,故C错误;D项,油脂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B.淀粉纤维素、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可和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
C.氨基酸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蛋白质和烃
【答案】A
【解析】A项, 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碱溶液作用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错误;B项, 淀粉纤维素、麦芽糖都属于糖类,在一定条件下可和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故正确;C项,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故正确;D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蛋白质和烃,故正确。故选A。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萘()是苯的同系物,其一氯代物有2种
B.棉花、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植物性纤维;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动物性纤维
C.汽油和润滑油均是石油分馏的产物,其中润滑油中的含碳量较高
D.煤气化生成的可燃性气体中的CO和H2再经过催化合成可以转变为液体燃料
【答案】A
【解析】A项,苯的同系物是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侧链为烷烃基的芳香烃,萘含有2个苯环,不是苯的同系物,故A错误;B项,棉花、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植物性纤维;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动物性纤维,故B正确;C项,汽油和润滑油均是石油分馏的产物,其中润滑油中的含碳量较高,故C正确;D项,煤气化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氢气再经过催化合成可以转变为液体燃料,故D正确;故选A。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多数有机物熔点较低,且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甲烷、乙烷、氯乙烷都属于饱和烃
C.黏胶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纤维
D.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B
【解析】A项,与无机物相比,大多数有机物的熔点比较低,且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醇、苯等有机溶剂,A正确;B项,氯乙烷属于烃的衍生物,不属于烃,B错误;C项,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人类开始使用化学方法将农林产品中的纤维、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加工成再生纤维,如黏胶纤维、大豆蛋白纤维,C正确;D项,棉花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羊毛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天然橡胶为聚异戊二烯,它们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D正确;故选B。
1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和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纤维素、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乙烷、乙烯和苯都可发生加成反应
D. 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等化学变化过程
【答案】D
【解析】聚氯乙烯是混合物,不能和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等化学变化过程,D正确。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豆浆中富含大豆蛋白,煮沸后蛋白质水解成了氨基酸
B.淀粉、纤维素、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可和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
C.只需要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就能区分乙醇、乙醛、乙酸
D.等物质的量的乙醇、乙醛、乙酸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依次减小
【答案】A
【解析】A项,豆浆中富含大豆蛋白,蛋白质的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如蛋白酶)作用下,仅加热煮沸后蛋白质不能水解,A错误;B项,淀粉、纤维素、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可和水作用即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葡萄糖,B正确;C项,将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成的悬浊液分别加入到乙醇、乙醛、乙酸,可看到溶液变澄清的为乙酸,另两个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的为乙醛,另一个无明显变化的为乙醇,故只需要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就能区分乙醇、乙醛、乙酸,C正确;D项,等物质的量设为1mol的乙醇、乙醛、乙酸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依次为3mol,2.5mol,2mol,故依次减小,D正确;故选A。
15.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味精俗名谷氨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增味剂,最早发现于海带中。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C.聚氯乙烯塑料袋可用于包装食品
D.葵花籽油、人造奶油、牛油均属于高级脂肪酸高级酯
【答案】A
【解析】A项,味精俗名谷氨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增味剂,最早发现于海带中,故A正确;B项,煤的气化和液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项,聚氯乙烯塑料在较高温度分解产生氯化氢,对人体有害,不可用于包装食品,故C错误;D项,葵花籽油、人造奶油、牛油均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D错误;故选A。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选择题-第15题-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题前知道】
酯的水解(酸性条件水解成相应的酸和醇,水解程度小。碱性条件水解生成相应酸的盐和醇,水解程度大),油脂的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特殊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为肥皂的主要成份和甘油。化学方程式:

判断完全反应的依据:反应后混合物不分层、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滴入热水中不出现油膜。
盐析:在皂化反应完全的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的食盐水硬脂酸钠(肥皂的主要成份以固体形式浮出水面,食盐加入后,降低硬脂酸钠的溶解度,增加溶液的密度有利于硬脂酸钠的析出、硬脂酸的结构简式C17H35COOH、与乙酸是同系物)。
糖类:多羟基的醛或多羟基的酮,能水解产生单糖的物质。单糖:不能水解,最简单的糖如葡萄糖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不水解能发酵生成乙醇。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C12H22O11,属于二糖,是同分异构体,水解生成两个单糖但产物不同,蔗糖为1分子的葡萄糖和1分子的果糖,而麦芽糖生成2分子的葡萄糖。纤维素和淀粉是多糖,为高分子化合物不是同分异构体,能水解生成葡萄糖,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1、完全水解,取水解产物加入少量的淀粉溶液不变色,再取少量产物,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出现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2、部分水解,取水解产物加入少量的淀粉溶液变蓝色,再取少量产物,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出现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3、没有水解,取水解产物加入少量的淀粉溶液变蓝色,再取少量产物,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无现象。
蛋白质的盐析:加入轻金属的盐,如钠、钾、铵盐,蛋白质从溶液析出,还具有原来的活性,放入水中可以再溶解,常用于蛋白质的提纯。
变性: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盐、酸、碱、强氧化剂、有机物、紫外线照射、加热等,变性的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放入水中不再溶解,常用作消毒。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生成氨基酸,蛋白质中加入硝酸会变黄色,灼烧有烧焦的羽毛气味。
氨基酸的结构:有氨基(呈碱性)和羧基(呈酸性),能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肽类或蛋白质。两种不同氨基酸生成二肽共有4种,非常重要。
高分子的概念:分子量很大的有机物,结构特点是分子式中右下标有n,能水解生成小分子。常见高分子化合物有:蛋白质、纤维素、淀粉(天然的),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橡胶(人工合成的)。油脂一定不是高分子化合物,糖类也不是,多糖是(即纤维素和淀粉)。
【真题回顾】
1.(2021年7月浙江学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碘溶液滴到一片馒头上,出现蓝色
B. 蛋白质都能溶于水,并能水解生成氨基酸
C. 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但吞服钡餐(BaSO4)不会引起中毒
D.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油脂在人体中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题中展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甘氨酸均可以发生水解
B.葡萄糖、甲酸甲酯、油脂都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C.淀粉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
D.在鸡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铵固体,会产生沉淀,再加水沉淀又会溶解
2.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葡萄糖→(氧化)水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纤维素(水解)→葡萄糖→(氧化)水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酶通常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3.下列有关生活中几种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称皂化反应
C.蛋白质可以在酶的催化下水解产生葡萄糖
D.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检测仪检验司机是否酒驾,乙醇表现还原性
4.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氨基酸既可以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反应
D.采用多次盐析和溶解,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
5.下列有关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的共同产物是乙二醇
B.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蛋白质可采用过滤的方法
C.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6.下列关于各物质水解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油脂的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故可用油脂的酸性水解来制备肥皂和甘油
B.可以以淀粉、纤维素为原料通过水解制得葡萄糖
C.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其实就是使蛋白质发生了水解
D.用粮食酿酒与淀粉的水解有着密切的关系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环己烷()是己烷的同系物
B.过量的Fe在干燥的氯气中点燃生成FeCl2
C.工业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属于氮的固定
D.石油分馏、石油裂化、石油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酯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C.淀粉水解液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测是否水解完全
D.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某盐溶液,可观察到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馏水,振荡后蛋白质又发生溶解,则该盐一定不是硫酸铜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COOH是一元羧酸,对应的酸根是COOH-
B. CH2(NH2)CH2COOH不是α-氨基酸,但它可以和甘氨酸反应形成肽键
C. 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看到有红色沉淀生成
D. 纤维素的水解和油脂的皂化反应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B.淀粉纤维素、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可和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
C.氨基酸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蛋白质和烃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萘()是苯的同系物,其一氯代物有2种
B.棉花、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植物性纤维;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动物性纤维
C.汽油和润滑油均是石油分馏的产物,其中润滑油中的含碳量较高
D.煤气化生成的可燃性气体中的CO和H2再经过催化合成可以转变为液体燃料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多数有机物熔点较低,且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甲烷、乙烷、氯乙烷都属于饱和烃
C.黏胶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纤维
D.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1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和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纤维素、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乙烷、乙烯和苯都可发生加成反应
D. 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等化学变化过程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豆浆中富含大豆蛋白,煮沸后蛋白质水解成了氨基酸
B.淀粉、纤维素、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可和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
C.只需要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就能区分乙醇、乙醛、乙酸
D.等物质的量的乙醇、乙醛、乙酸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依次减小
15.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味精俗名谷氨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增味剂,最早发现于海带中。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C.聚氯乙烯塑料袋可用于包装食品
D.葵花籽油、人造奶油、牛油均属于高级脂肪酸高级酯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含解析)高二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

下一篇: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2022-2023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