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皋城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绿茶是安徽的特产,种类很多,绿茶制作过程如下,其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采摘嫩叶 B.炒熟氧化
C.揉捻成型 D.干燥装袋
2.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A.加强大气监测 B.推广新能源车
C.鼓励植树造林 D.就地掩埋垃圾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健康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不可以使用
B.多年吸烟者会产生免疫力,不再危害人体健康
C.变质的糕点经过高温后可以放心食用
D.在食盐中添加碘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4.下列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稀释 B.溶解
C.转移 D.蒸发
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15,M为硫 B.图中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C.1个硅原子的质量为28.09g D.铝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
6.吗丁啉是一种常见的胃药,其主要成分为多潘立酮(化学式为C22H24ClN5O2),它的作用是恢复胃动力,缓解消化不良。下列关于多潘立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氧气 B.由六种元素组成
C.氢、氮、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4:5:2 D.1个分子中含有54个原子
7.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对应物质可能是CH4
B.B点对应的物质燃烧一定生成D点对应的物质
C.E点对应的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D.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它对应的点是F
8.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一种新型催化剂,将高效转化为甲醇,可以减缓碳排放,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涉及四种分子
B.该反应中分子个数减少
C.该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3
D.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9.下表是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A.20℃时,K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40℃时,将5gKCl加入10g水中,得到KCl溶液的质量是14g
D.氯化钾与硝酸钾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30~50℃之间
10.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①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 B.②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C.③探究燃烧条件 D.④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1.下列物质的除杂或鉴别,所用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B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 加入适量稀硫酸
C 鉴别NaCl和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触摸烧杯外壁
D 鉴别稀盐酸和水 取样,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12.实验研究铁锈蚀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100min时O2的含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滴水 15%
③ 10滴水和1.0g食盐 8%
A.①中铁未生锈,②③中铁已锈蚀 B.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C.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 D.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二、科普阅读题
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空间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中,飞船连接框、中间框、端框、表面结构等部位使用了大量的碳纤维、高强度塑料及铝合金材料。
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飞船上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电解水产生氧气,三名航天员在太空生活一天大概需要1650L氧气。
(1)文中涉及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
(2)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使用了大量铝合金,而非金属铝的原因是______(写出1点即可)。
(3)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飞船中氧气的来源______。
(4)运送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火箭采用了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推进剂,工业上可用次氯酸钾法生产偏二甲肼。结合图像分析,生产时的最佳时长定为4h而不是5h的原因是______。
三、实验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并测量生成的体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该方法制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选用A装置进行高锰酸钾制O2实验,应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
(3)要测量生成O2的体积,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 (填“b”、“c”或“d”)。
(4)下列关于该实验测得O2体积的误差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填序号)。
①若读数时俯视量筒读数,则测量结果偏小
②若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则测量结果偏大
③若B中未装满水,则对测量结果无影响
四、流程题
15.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的联合制碱法(又叫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主要制备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俗称_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
(3)滤液中的氯化铵(NH4Cl)可以做_______肥(填化肥类别)。
(4)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6.某兴趣小组以“探究镁的化学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探究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由此得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镁___(填“强”或“弱”)。
任务二:探究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变黑的原因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反应,实验室常用于除去O2。
【做出猜想】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下图装置(试管容积为20mL,镁条长度为3cm,试剂均适量),分别进行下列4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2)实验①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填序号)。
(4)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_____。
任务三:深入探究
小明将光亮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稀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出现灰白色沉淀。查阅资料得知该沉淀为碱式氯化镁,化学式可表示为Mgx(OH)yClz,受热分解生成MgO、水蒸气和另一种气体。为探究x、y、z的值,确定碱式氯化镁的化学式,小明准确称取5.38g干燥的沉淀,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将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图装置。
【现象】
(5)B装置中_________(填现象),说明加热固体生成了HCl。
【数据】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质量为3.20g,装置A增重0.72g
【结论】
(6)碱式氧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
【反思】
(7)若生成的水蒸气未被A.装置完全吸收,则测得的Mgx(OH)yClz中y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六、计算题
17.如图是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的装置示意图。
(1)小聪同学评价说该装置需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是否认同?理由是______。
(2)若还原80g氧化铁,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A
6.D
7.B
8.C
9.D
10.A
11.C
12.B
13.(1)塑料/高强度塑料
(2)铝合金硬度大(或强度高等,合理即可)
(3)
(4)4h后产率增加较小,选择4h可节约生产时间、生产成本(合理即可)
14.(1) 量筒 2KClO32KCl+3O2↑
(2)应在试管口塞团棉花
(3) c b d
(4)①②③
15.(1)小苏打
(2) 过滤 漏斗
(3)氮
(4)
16.(1)
弱
(2)吸收二氧化碳
(3)③④/④③
(4)与O2、CO2、水蒸气接触
(5)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滤纸变红
(6)Mg2(OH)3Cl
(7)偏小
17.(1)否,因为装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装置可以收集一氧化碳
(2)解:设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x。
答: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42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