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自测题-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单元自测题
一、单选题
1.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A.氧元素 B.氧气 C.水 D.氯酸钾
2.若用小球表示原子,则分子模型可用于表示(  )
A.H2 B.P2O5 C.CO2 D.NH3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2H2 + O2 2H2O B.
C. D.
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 + 2O CO2 B.2H2 + O2 2H2O
C.Ca(OH)2+CO2=CaCO3+H2O2 D.CO2+H2O=HCO3
5.完全电解18 g水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
A.2 g B.4 g C.16 g D.32 g
6.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的化学式为(  )
A.C2H2 B.C2H4 C.C2H4O D.C2H5OH
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MgO2 B.4Fe+3O22Fe2O3
C.4P+5O22P2O5 D.CH4+O2CO2+ 2H2
9.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KClO3KCl+O2↑ B.CO+CuOCu+CO2↑
C.H2CO3=H2O+CO2↑ D.3Fe+2O2Fe3O4
10.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20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A.20 g B.26.8 g C.60 g D.80 g
11.已知: 。一定质量的 和CuO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浓硫酸(可以吸收水蒸气)中,增重1.8g,已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8g,剩余固体中Cu元素的质量为19.2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剩余固体中 的质量为9.8g
C.原混合物中与CuO质量比为29:2
D.原混合物中Cu元素的质量为19.2g
12.一定质量的CH4可与常见物质M反应,同时放出少量热量。将所得产物Cu2O与O2反应又生成M,同时放出较多热量。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u2O中的低
B.理论上,循环过程中无需添加物质M
C.理论上反应每生成44g CO2同时生成18g H2O
D.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二、科普阅读题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污染源 污染物
建筑材料 NH3、甲醛(CH2O)、苯(C6H6)、甲苯(C7H8)、石棉纤维等
家具 甲醛(CH2O)、甲苯(C7H8)等
办公用品 O3、电磁辐射等
烹饪 CO、NO2、SO3、PM10等
室内微生物 结核杆菌、霉菌等
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
“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
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人们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CH2O)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醛易挥发
b、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
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请完成该化学反应方程式:CH2O + O2 CO2 +    
(5)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   。
三、综合题
14.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将实验测得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请你分析并填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2
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
(1)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2)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   g。
(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四、实验探究题
15.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I:节约用水
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填字母)。
(2)II:水的净化
“沉降池”中可用明矾作絮凝剂,其作用为   。
(3)“吸附池”中常用   (填名称)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Ⅲ:废水处理
废水中氨氮(以NH3形式存在)含量过高,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次氯酸(HClO)可除去废水中的NH3,发生的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为   。
(5)IV: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可以验证水的组成(如图)。
试管a中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6)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五、计算题
16.疫情期间自热食品备受欢迎,不同发热包的发热原理不同。一种镁合金可制成发热包,使用时加入水即可与镁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将6g镁合金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请计算该镁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提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要制氧气原料中必须含有氧元素,故A符合题意;
B、制氧气可能用物理方法,也可能用化学方法,如用化学方法的话,原料中不一定含氧气,故B不符合题意;
C、水中含有氧元素,可用来制氧气,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均有可能,不一定是水,故C不符合题意;
D、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能用来制氧气,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均有可能,不一定是氯酸钾,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2.【答案】C
【解析】【解答】A、H2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B、P2O5由P、O两种原子构成,且其中P、O原子个数比为2:5,故不符合题意;
C、CO2由C、O两种原子构成,且其中C、O原子个数比为1: 2,故符合题意;
D、NH3由N、H两种原子构成,且其中N、H原子个数比为1:3,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微粒由两种原子构成,且构成该分子的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
3.【答案】C
【解析】【解答】A.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方程式书写、配平完全不符合题意;
B.镁燃烧生成氧化镁,方程式书写、配平完全不符合题意;
C.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故C符合题意。
D.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书写、配平完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4.【答案】B
【解析】【解答】A. 氧气的化学式是O2,故A不符合题意;
B. 2H2 + O2 2H2O,化学式、配平、条件均正确,故B符合题意;
C. Ca(OH)2+CO2=CaCO3↓+H2O,原化学方程式中缺少沉淀符号,故C不符合题意;
D. 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题意:1、反应物与生成物是否遵守客观事实;2、反应条件是否符合题意;3、气体符号及沉淀符号使用是否符合题意;4、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
5.【答案】C
【解析】【解答】设:产生氧气的质量是x。
36 32
18g x
x=16g。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水的质量结合水通电的方程式进行计算
6.【答案】D
【解析】【解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只出现了6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2个碳原子、7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缺少的2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存在于X中,所以X的化学式为C2H5OH,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7.【答案】B
【解析】【解答】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该选项推理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守恒,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同理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该选项推理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该选项推理不符合题意;
D、离子为带电的粒子,而质子也为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该选项推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D、带电的粒子有质子、离子、电子等。
8.【答案】C
【解析】【解答】A、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则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选项不符合题意;
C、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选项符合题意;
D、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 2H2O,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书写反应方程式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9.【答案】C
【解析】【解答】A.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此反应中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此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符合题意;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此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1、反应物与生成物是否遵守客观事实;2、反应条件是否正确;3、气体符号及沉淀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
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反应关系、可知,碳元素最终全部在碳酸钙中,可以利用元素守恒根据碳元素的质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则:
碳元素的质量为20g×(1-64%)=7.2g,设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x=60g。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结合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分析。
11.【答案】C
【解析】【解答】A、因为剩余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为19.2g,假如剩余固体全是氧化铜,则含有19.2g铜的氧化铜质量为 <25.8g,说明剩余固体中还含有氢氧化铜,故该固体为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设剩余固体中氢氧化铜质量为x,氧化铜质量为y,根据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8g,剩余固体中Cu元素的质量为19.2g可得 ,解得 ,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受热分解的氢氧化铜质量为9.8g;而根据B项计算,未分解的氢氧化铜质量为9.8g,即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铜质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的总质量为 ,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质量为 ,则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铜和氧化铜的质量之比为 ,故C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元素质量不变。而反应后剩余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为19.2g,则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也为19.2g,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增重的质量为反应后生成水蒸气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综合计算。
12.【答案】C
【解析】【解答】A、Cu2O与氧气反应生成M,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u、O,故生成物中也应含Cu、O,且M为常见物质,故M为氧化铜,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u2O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M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u2O中的低,不符合题意;
B、在反应①中物质M是反应物,在反应②中物质M是生成物,故理论上,循环过程中无需添加物质M,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该反应的总反应实际是甲烷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物质M可循环利用,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44:36,即理论上反应每生成44gCO2,同时生成36g H2O,符合题意;
D、转化②是Cu2O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总质量÷相对原子质量×100%;
B、M既为反应物、又为生成物;
C、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列比例式计算即可;
D、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13.【答案】(1)纯净物
(2)烹饪
(3)abc
(4)H2O
(5)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解析】【解答】(1) 甲醛(CH2O)属于纯净物;
(2)由表格可知,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烹饪;
(3)a.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说明甲醛易挥发,故正确;
b.硅藻泥功能与活性炭相似,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故正确;
c. 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正确;
故答案为:abc
(4)水的化学式为H2O。
(5) 由图二曲线可以看出: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分析】(1) 甲醛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2)根据题目中表格可知,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烹饪;。
(3)根据题目中的文字叙述,进行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推导出水的化学式。
(5)根据图二曲线中给出的消息,进行分析。
14.【答案】(1)催化剂
(2)32
(3)化合反应
(4)2:1
【解析】【解答】(1)C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2)由分析可知,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为32g;
(3)该反应可表示为,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4)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恰好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计算出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
(3)根据化合反应的推断分析。
(4)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反应的A和B的质量变化量之比。
15.【答案】(1)B
(2)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
(3)活性炭
(4)N2
(5)H2
(6)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解答】(1)A、该图标是塑料制品循环使用标志,故不正确;
B、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故正确;
C、该图标是禁止烟火标志,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B。
(2)“沉降池”中可用明矾作絮凝剂,其作用为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
(3)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吸附池”中常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2个氮原子、9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和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9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和3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一个X分子中应含有2个氮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N2;
(5)由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一、负氢二”可知,试管a中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其化学式为:H2;
(6)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分析】(1)根据图标的含义分析。
(2)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会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有吸附性。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分析X的化学式。
(5)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一、负氢二”分析。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16.【答案】解:设该镁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x
x=80%
答:该镁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80%
【解析】【分析】由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镁的质量及质量分数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测试题-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答案)

下一篇: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同步练习——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