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测试卷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姓名 班 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O-16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D.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硝酸铵
4、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
A.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B.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 D.咸菜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霜”
5、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6、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10%
B.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C.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式得到氯化钠固体
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 B.溶液里溶质只能有一种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但溶剂只能是液体 D.透明、澄清的液体都是溶液
8.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豆浆 C.冰水 D.糖水
9.下列关于蔗糖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蔗糖溶于水就消失了 B.蔗糖水下部的浓度比上部大
C.蔗糖水恒温放置,不会析出晶体 D.蔗糖水不具有蔗糖的化学性质
10.对溶液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
D.当条件不变时,溶液虽然放置时间较长,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1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都可以
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溶液
13.下列反应完毕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B.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碳酸钠与适量的盐酸反应
14.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混合物的是
A.空气、石油、冰水 B.液化石油气、水煤气、甲烷
C.赤铁矿石、石灰石、氧化铁 D.酒精溶液、汽水、葡萄糖溶液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100 mL酒精与100 mL水混合,能形成200 mL溶液
B. 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C. 某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液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 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后一定有晶体析出
16、.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17、20℃时,向一盛有40 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 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 g 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D.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8.医院里常用溶质分数为5%的双氧水(H2O2)溶液清洗受伤病人的伤口,若要配制5%的双氧水溶液600g,需要30%的高浓度双氧水的质量为
A.30g B.100g C.200g D.400g
19.在20℃时,测得50g水中溶解18g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从实验中可知
A.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g B.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C.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g D.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20. 某温度下,将5g氯化钠放入10g水中,得到13.6g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一定是
A. 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 C. 稀溶液 D. 无法判断
21. 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
22. 在一定温度下,为使溶质是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办法是
A 增大压强 B. 升高温度 C. 加入溶质 D. 增加溶剂
23. 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操作不可能配成所需溶液的是
A. 一定量氯化钠固体溶于适量水中 B. 一定量24%的氯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
C. 15%的氯化钠溶液与13%的氯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
D. 18%的氯化钠溶液与10%的氯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
24.李月泡了一杯白糖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
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25. 下列选项为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称量—计算—溶解—转液贴签 B.计算—称量—溶解—转液贴签
C.计算—称量—转液贴签—溶解 D.计算—溶解—称量—转液贴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26、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6-2所示,对淡化膜右侧加压,
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
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并将分
析结果填入下列空格。
溶质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不变”,下 同);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27、将20ml水倒人装有20mL95%的酒精的烧杯中,混合均匀后体积为VmL。再将一块手帕浸入该溶液中,用镊子夹起手帕,点燃手帕上的酒精,当手帕上的火焰即将熄灭时,将手帕晃动几下火熄灭,手帕完好无损。
(1)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2)混合后的体积VmL
40ml(填“>”或“<”或“=”),原因是
28、下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
溶解度最大的是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
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
29.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
若将溶液降温到200C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若要看到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 。
30.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1)60 ℃时,向50 g水中加入15 g该物质,充分溶解后,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如果要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 g,需要水 g,此时溶液的温度应为 ℃。
31.(12分)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t1 ℃时,向两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
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填“A”或
“B””)。
(2) t2 ℃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
A________ (填 “>”、“<”或“=”,下同) B。
(3) 将t2 ℃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 g,降温至t1 ℃,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B。
(4) 将t2 ℃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 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32、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短线上。
① 稀硫酸 ,② 稀盐酸 ,③ 酒精溶液 ,④硫酸铜溶液 ,⑤锌和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⑥ 澄清的石灰水 。
三、解答题(33(2)为3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33、小红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    ,你的预测     ;
因素②    ,你的预测      ;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3分)

34.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
) (
) (
)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
________、_________、量筒。
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
可能造成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②、图③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__ __。
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____________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需要 毫升的水,量取水最好选择_______的量筒(填序号①10mL②50mL③100mL)。(水的密度为1g/cm3)
四、计算题(6分)
35.取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加增加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得到的稀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第九单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D B C A A D C D D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A C B D A A C C C B
二、填空题:(共28分)
26、不变; 变小; 变小; 变大。 27、((1)酒精,水 (2) “<”; 分子之间有间隔
28、(1)A, 在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 降低温度、加入B或蒸发溶剂(3)C
29、塑料板下沉,有晶体析出,加入其他可溶性溶质
30、(1)62.25 (2)160;60 31. (1)B;(2) =;(3)>;(4) >
32、H2SO4 HCl C2H5OH CuSO4 ZnSO4 Ca(OH)2
三、解答题:(共16分)
33、 (1) ①温度 ; 温度越高,食盐溶解越快; ②是否搅拌;搅拌使食盐溶解更快
(2)温度。取两烧杯体积一样但温度不同的水,分别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一样的少量食盐,分别记录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3分)
34、(1)烧杯、玻璃棒 (2)氯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造成称量不准(或量筒中的水没有沿烧杯内壁倒入,造成液滴飞溅)
(3)称量、溶解 (4)12 偏小 88 ③
四、计算题(6分)
35.390克 490克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测试题-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