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期九年级调研测试(三)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Zn-65 Al-27 Ag-108 Cu-64 Ca-40 Na-23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4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铁用于制作炒锅
C.固体烧碱用来干燥氧气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鱼肉 B.蔬菜 C.稻米 D.芝麻油
3.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NaOH溶液 B.闻药品气味
C.稀释浓硫酸 D.加热液体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能燃烧但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是
A.铁丝 B.镁条 C.木炭 D.红磷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喷灌或滴灌浇地可以节约用水
B.直接排放生活和工业污水会造成天然水的污染
C.硬水煮沸后,滴加肥皂水振荡,泡沫比原来更少
D.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6.分类观是化学学科的重要观念,水不属于
A.单质 B.纯净物 C.氧化物 D.化合物
7.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理念之一是“绿色”,即“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用太阳能、风能发电 B.采用氢能汽车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垃圾分类回收
8.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 B.黄金 C.金刚石 D.干冰
9.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并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B.气体通过乙装置后可直接排放
C.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CO,能防止乙中液体倒吸
D.甲中的现象是固体的颜色由黑色逐渐变为红
10.除去食盐水中CaCl2和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⑤④ B.①⑤③②④ C.①③⑤④② D.①③②⑤④
11. 澄清石灰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下列方法中,不能使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滴加盐酸 B.通入CO2 C.放入CaO D.滴加饱和Na2CO3溶液
12.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羊毛和涤纶:灼烧闻气味 B.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
C.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D.氧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
13.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
A.H2 B.Cl2 C. NaOH D.NaNO3
14.用锌和铝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若要制得相等质量的氢气,则需要消耗锌和铝的质量比是
A.28:9 B.65:18 C.65:27 D.130:81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气体能被压缩,原因是________;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6.化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性;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盐是_______;将木柴架空能使其燃烧更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将a2°C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a1°C,溶质的质量为甲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 30 乙于”);a2°C时,65g甲饱和溶液稀释到10%,需加水_____g。
18.在一定质量、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发生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所得固体成分为______;Zn和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
19.某有机物2.2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无其他生成物),则氧气质量为______g,该有机物______(“含”或“不含”)氧元素。
20.甲、乙、丙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甲是一种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乙属于氧化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甲的化学式______。
(2)丙转化为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甲转化为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10分)
21.(2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
(2)炉具清洁剂中的碱_____________。
22.(2分)某化学小组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请写出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用80°C的水加热Y形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____?
23.(3分)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
(1)m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
(2)p点所示溶液中加酚酞溶液显______色。
(3)该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
24.(3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
(3)若采用C装置(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到一种气体,则验证该气体的实验方法是什么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存放的一瓶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溶液做酸碱中和实验。
(1)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氢氧化钠______g,量取水时俯视刻度,该同学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用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反应实验,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明明判断氢氧化钠变质了。请分别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氢氧化钠变质、滴加盐酸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
(3)为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1: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方案2: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加入饱和石灰水,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成红色。于是明明认为样品中还会有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
①康康认为明明的两个实验方案都不能达到目的,他的理由是方案1中_______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方案2中反应会生成__________,无法验证原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②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
(4)取10g样品溶于90g水中,向其中滴加过量饱和石灰水,对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为1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