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三联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乌鲁木齐月考)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2.两同学各用力200牛,同时沿相反的方向拉水平光滑桌面上的同一个测力计, 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3.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 )
A.重力 B.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
C.手对铅球的推力 D.不受任何力
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也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5.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6.(2018八下·江油月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
B.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C.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
D.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二、多选题
7.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实现的活动是( )
A.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B.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
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8.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使灰尘脱落
B.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了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三、填空题
9.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每分钟都通过12米的路程,则它的运动状态是 的(改变/不改变)。它的平均速度是 m/s。以此速度匀速运行一刻钟,它通过的路程是 m。
10.火车进站前,一般都会关闭发动机,从物理角度来说,这主要是为了 。(填A/B序号 A 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B 利用惯性 )虽然火车进站前就关闭了发动机,但是还是进站了,这是因为 (填A/B )。小明面向火车前进方向而坐,火车在 (加速 减速)时,小明才会有“推背感”。
11.托盘测力计上,放着5千克的重物,(g=10N/kg)。在物体上表面给它施加20N竖直向下的压力时,示数是 N,此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是/不是)一对平衡力。用30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时,物体受的合力为 N。
12.小华跑步时,每分钟都通过5米路程,他 (一定 /不一定)在匀速跑步。用测力计吊着5牛的重物加速上升时,示数 (大于/ 等于 /小于)5N。教室的门在冬天总是会被风吹开,小明在门扇上方搭一条毛巾,小李在门扇与门框之间插入一根小木棍,都可以让门不被风吹开,由此推断:他们主要是利用 (填AB序号:A.增大压力;B.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
13.如图,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推力F-t和 速度v-t的图像分别如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t=1s时,如果换用5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推物体,物体一定 (会/不会)开始运动。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物体匀速运动时,推力大小为 N。
四、简答题
14.摩擦力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的?举例说明。
15.小明学过地理知识以后,知道美国与中国在地球的对面,就设想:如果在中国境内利用热气球竖直升空后悬停在空中,等地球自转十几个小时,再降下来不就到了美国吗?如果不考虑风的影响,他的设想操作能不能实现呢?为什么?
16.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为什么这两个力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
五、实验题
17.小李在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并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7.5
(1)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 与外力成正比;
(2)该弹簧原长是 cm;
(3)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0— N。
18.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 (填AB序号:A.平衡力; B.相互作用力),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 (填AB序号: A.相同; B.不同)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永远 (填ABC序号:A .匀速直线; B .减速直线; C .加速直线)运动下去。
19.为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固定)。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 动木块,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
第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压力/ 弹簧测力计示数/ 滑动摩擦力/
1 10 4.0 4.0
2 10 4.0 4.0
3 20 8.0 8.0
第3次:把两块与第1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
(1)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面积大小无关;
(2)比较 1、3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大小有关。
六、填空题
20.图中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推它, 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 比较a、b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关。比较c、d两个图, (能 不能)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七、作图题
21.(2021八下·大名期末)如图所示,斜面上物体的质量是5 kg,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
22.作出物体在传送带上匀速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
23.(2023八下·岱岳期中)如图所示,物体在斜面上静止,画出其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八、简答题
24.一根绳子最多能承受600N拉力,用这根绳子的单股能不能提起50千克的物体?(g=10N/kg)
九、计算题
25.一个物体用弹簧秤称物重,弹簧秤示数为4N,问能否用称量范围为200g的天平称量其质量 ?(g=10N/kg)
26.月球对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的,在地球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物重是30N,问这一物体在月球上称重,物重是多少?质量是多少?(g=10N/k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谈不上力;故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说法是对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就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所以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则另一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所以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故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里要发生在至少两个物体之间;故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的说法是正确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在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基础上,可解答此题.
2.【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两同学各用力200牛,同时沿相反的方向拉水平光滑桌面上的同一个测力计。由于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200N的拉力,因此测力计的示数为200N。
故选B。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拉力。
3.【答案】A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它只受到重力作用;
故选A。
【分析】由于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所以铅球在飞行过程中,能够确定其一定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4.【答案】B
【知识点】弹力;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须发生弹性形变才会产生弹力,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当人走路时,地面对后脚的摩擦力向前,此时与人的前进方向一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
(2)根据弹力的定义判断;
(3)根据摩擦力的方向的知识判断;
(4)根据力的产生原因判断。
5.【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力的相互作用,选项ABC中的现象都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而选项D中用力将球顶入球门,是属于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球的运动状态。
6.【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投球时,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球已经离开手,不再受推力的作用,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篮球具有惯性,B不正确,符合题意;
C.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7.【答案】A,C,D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A.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利用光的传播,在月球上不受影响,故A符合题意;
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因此不能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故B不合题意;
C.天平测质量其实利用物体的重力对托盘产生的压力,因为月球上物体仍然有重力,因此可以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故C符合题意;
D.月球上物体仍然有重力,因此可以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分析】分析各个实验的原理,然后与月球上的环境进行比较即可。
8.【答案】A,B,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使灰尘脱落,利用灰尘的惯性,故A符合题意;
B.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了,利用锤头的惯性,故B符合题意;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防止刹车时由于惯性而发生追尾,故C不合题意;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属于利用运动员的惯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对各个选项中的惯性进行分析即可。
9.【答案】改变;0.2;180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它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则它的运动状态改变;
(2)它的平均速度:;
(3)一刻钟为15min=900s,则通过的路程:s'=vt‘=0.2m/s×900s=180m。
【分析】(1)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
(2)根据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3)根据s=vt计算通过的路程。
10.【答案】B;B;加速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1)火车进站前,一般都会关闭发动机,从物理角度来说,这主要是为了惯性,故选B。虽然火车进站前就关闭了发动机,但是还是进站了,这是因为利用惯性,故选B。
(3)小明面向火车前进方向而坐,当火车加速时,火车受力后速度增大,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即有向后倾倒的趋势。由于座椅的椅背对人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因此感觉有“推背感”。
【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解答。
11.【答案】70;不是;0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1)物体的重力G=mg=5kg×10N/kg=50N;
则托盘测力计的示数:F=G+F‘=50N+20N=70N。
(2)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此时等于物体的重力和施加的压力之和,肯定大于物体的重力,则二者不是平衡力;
(3)用30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时,由于拉力小于重力,所以物体保持静止不动 ,那么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N。
【分析】(1)托盘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与人施加的压力之和;
(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计算物体的合力。
12.【答案】不一定;大于;A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特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1)小华跑步时,每分钟都通过5米路程,那么每分钟内他可以做变速运动,即他不一定做匀速运动;
(2)用测力计吊着5牛的重物加速上升时,它受到的合力向上,即F-G>0,也就是F>G,因此测力计的示数大于5N。
(3)教室的门在冬天总是会被风吹开,小明在门扇上方搭一条毛巾,小李在门扇与门框之间插入一根小木棍,都可以让门不被风吹开,由此推断:他们主要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故选A。
【分析】(1)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2)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3)根据增大摩擦力的知识分析解答。
13.【答案】不会;5;5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1)根据丙图可知,当物体受到推力7N时做加速运动,那么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肯定约等于7N。由于推力5N<7N,因此物体一定不会开始运动。
(2)根据丙图可知,再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推力为5N。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5N。当t=3s时,物体做加速运动,但是它对接触面的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不变,还是5N。
【分析】(1)根据丙图确定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然后与5N进行比较,从而确定t=1s时的状态;
(2)根据丙图中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再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知识确定t=3s时摩擦力。
14.【答案】摩擦力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同、相反,故有的摩擦力阻碍物体的运动,有的帮助物体运动,例如:人走路时如果鞋底和地面之间没有摩擦,人将无法走动,所以鞋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是帮助物体运动;自行车的车轮在轮轴处的摩擦阻碍物体运动,涂润滑油减小摩擦,则使自行车的车轮更容易转动。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摩擦力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同、相反,故有的摩擦力阻碍物体的运动,有的帮助物体运动,例如:人走路时如果鞋底和地面之间没有摩擦,人将无法走动,所以鞋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是帮助物体运动;自行车的车轮在轮轴处的摩擦阻碍物体运动,涂润滑油减小摩擦,则使自行车的车轮更容易转动。
【分析】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两面性,摩擦力也是这样。车辆行驶,动物前进,皮带传动,等都是利用摩擦力;而机械结构的磨损,就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据此分析解答。
15.【答案】地球上的物体与地球一起转动,热气球竖直升空后悬停在空中,由于惯性,热气球仍会与地球一起转动,热气球与地面相对静止,等地球自转十几个小时,热气球再降下来仍会落回原处,因此这个设想不能实现。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据此分析悬停在空中的热气球是否能够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与地面之间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即可。
16.【答案】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由于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力的大小相等、作用点相同,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这两个不是相互作用力,由于两个力也是同向的,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所以,这两个力也不是平衡力。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二者的不同点:前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后者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据此分析解答。
17.【答案】(1)伸长量
(2)2
(3)2.5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钩码的质量分别为50g、100g、150g和100g时,弹簧伸长分别为:1cm、2cm、3cm和4cm。那么钩码质量与弹簧伸长之间的比值都50,因此得到: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成正比;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弹簧上钩码的质量为0时,此时不受拉力,那么此时弹簧的原长为2cm;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钩码质量为300g后,弹簧的长度保持不变,即发生了塑性形变,因此这个弹簧称量的最大力:F=mg=0.25kg×10N/kg=2.5N。
【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弹簧受到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将指针的位置与钩码质量为0时的位置相减得到弹簧伸长的距离,最后计算出每组对应数据中钩码质量与伸长长度的比值,进而确定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2)当弹簧上不挂钩码时弹簧的指针位置就是弹簧的原长;
(3)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最大拉力即可。
18.【答案】(1)A
(2)A
(3)A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小车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都作用在小车同一个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为平衡力,故选A。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故选A;
(3)如果运动物体不受阻力,那么小车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即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A。
【分析】(1)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不同点:前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后者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即高度越大,则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越大;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解答。
19.【答案】(1)1、2
(2)压力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积,故选①②;
(2)根据图片可知,实验①③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只有压力大小不同,则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2)根据表格分析实验1和3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20.【答案】大小;不能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b中大小不同,因此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
(2)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只改变力的作用点。而c、d中,两个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因此不能探究得到结论。
【分析】(1)根据图像确定a、b两个实验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解答。
21.【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重力的大小为G=mg=5kg×9.8N/kg=49N.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的大小;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22.【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当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它受到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二者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如下图所示:
【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23.【答案】
【知识点】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重心上,方向与斜面平行且向上,如下图所示:
【分析】确定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24.【答案】解:物体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600N
能用这根绳子的单股提起质量为50kg的物体。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G=mg计算出50kg物体的重力,然后与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进行比较即可。
25.【答案】解:用弹簧秤测得物体的重力G=4N,由G=mg可得,物体的质量
因此不能用称量范围为200g的天平称其质量。
答:不能用称量范围为200g的天平称其质量。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计算这个物体的质量,然后与已知天平的称量范围进行比较即可。
26.【答案】解:物体在月球是所受的重力
因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的位置无关,所以,物体在月球上的质量和在地球上的质量相等,由G=mg知道,物体的质量
答:这一物体在月球上称重,物重是5N,质量是3kg。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①根据 计算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
②根据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确定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地球上质量的关系,然后根据 计算即可。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三联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乌鲁木齐月考)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答案】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谈不上力;故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说法是对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就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所以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则另一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所以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故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里要发生在至少两个物体之间;故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的说法是正确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在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基础上,可解答此题.
2.两同学各用力200牛,同时沿相反的方向拉水平光滑桌面上的同一个测力计, 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两同学各用力200牛,同时沿相反的方向拉水平光滑桌面上的同一个测力计。由于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200N的拉力,因此测力计的示数为200N。
故选B。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拉力。
3.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 )
A.重力 B.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
C.手对铅球的推力 D.不受任何力
【答案】A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它只受到重力作用;
故选A。
【分析】由于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所以铅球在飞行过程中,能够确定其一定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也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答案】B
【知识点】弹力;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须发生弹性形变才会产生弹力,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当人走路时,地面对后脚的摩擦力向前,此时与人的前进方向一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
(2)根据弹力的定义判断;
(3)根据摩擦力的方向的知识判断;
(4)根据力的产生原因判断。
5.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力的相互作用,选项ABC中的现象都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而选项D中用力将球顶入球门,是属于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球的运动状态。
6.(2018八下·江油月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
B.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C.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
D.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投球时,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球已经离开手,不再受推力的作用,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篮球具有惯性,B不正确,符合题意;
C.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二、多选题
7.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实现的活动是( )
A.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B.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
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答案】A,C,D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A.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利用光的传播,在月球上不受影响,故A符合题意;
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因此不能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故B不合题意;
C.天平测质量其实利用物体的重力对托盘产生的压力,因为月球上物体仍然有重力,因此可以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故C符合题意;
D.月球上物体仍然有重力,因此可以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分析】分析各个实验的原理,然后与月球上的环境进行比较即可。
8.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使灰尘脱落
B.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了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答案】A,B,D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使灰尘脱落,利用灰尘的惯性,故A符合题意;
B.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了,利用锤头的惯性,故B符合题意;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防止刹车时由于惯性而发生追尾,故C不合题意;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属于利用运动员的惯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对各个选项中的惯性进行分析即可。
三、填空题
9.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每分钟都通过12米的路程,则它的运动状态是 的(改变/不改变)。它的平均速度是 m/s。以此速度匀速运行一刻钟,它通过的路程是 m。
【答案】改变;0.2;180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它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则它的运动状态改变;
(2)它的平均速度:;
(3)一刻钟为15min=900s,则通过的路程:s'=vt‘=0.2m/s×900s=180m。
【分析】(1)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
(2)根据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3)根据s=vt计算通过的路程。
10.火车进站前,一般都会关闭发动机,从物理角度来说,这主要是为了 。(填A/B序号 A 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B 利用惯性 )虽然火车进站前就关闭了发动机,但是还是进站了,这是因为 (填A/B )。小明面向火车前进方向而坐,火车在 (加速 减速)时,小明才会有“推背感”。
【答案】B;B;加速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1)火车进站前,一般都会关闭发动机,从物理角度来说,这主要是为了惯性,故选B。虽然火车进站前就关闭了发动机,但是还是进站了,这是因为利用惯性,故选B。
(3)小明面向火车前进方向而坐,当火车加速时,火车受力后速度增大,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即有向后倾倒的趋势。由于座椅的椅背对人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因此感觉有“推背感”。
【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解答。
11.托盘测力计上,放着5千克的重物,(g=10N/kg)。在物体上表面给它施加20N竖直向下的压力时,示数是 N,此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是/不是)一对平衡力。用30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时,物体受的合力为 N。
【答案】70;不是;0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1)物体的重力G=mg=5kg×10N/kg=50N;
则托盘测力计的示数:F=G+F‘=50N+20N=70N。
(2)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此时等于物体的重力和施加的压力之和,肯定大于物体的重力,则二者不是平衡力;
(3)用30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时,由于拉力小于重力,所以物体保持静止不动 ,那么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N。
【分析】(1)托盘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与人施加的压力之和;
(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计算物体的合力。
12.小华跑步时,每分钟都通过5米路程,他 (一定 /不一定)在匀速跑步。用测力计吊着5牛的重物加速上升时,示数 (大于/ 等于 /小于)5N。教室的门在冬天总是会被风吹开,小明在门扇上方搭一条毛巾,小李在门扇与门框之间插入一根小木棍,都可以让门不被风吹开,由此推断:他们主要是利用 (填AB序号:A.增大压力;B.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
【答案】不一定;大于;A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特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1)小华跑步时,每分钟都通过5米路程,那么每分钟内他可以做变速运动,即他不一定做匀速运动;
(2)用测力计吊着5牛的重物加速上升时,它受到的合力向上,即F-G>0,也就是F>G,因此测力计的示数大于5N。
(3)教室的门在冬天总是会被风吹开,小明在门扇上方搭一条毛巾,小李在门扇与门框之间插入一根小木棍,都可以让门不被风吹开,由此推断:他们主要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故选A。
【分析】(1)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2)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3)根据增大摩擦力的知识分析解答。
13.如图,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推力F-t和 速度v-t的图像分别如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t=1s时,如果换用5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推物体,物体一定 (会/不会)开始运动。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物体匀速运动时,推力大小为 N。
【答案】不会;5;5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1)根据丙图可知,当物体受到推力7N时做加速运动,那么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肯定约等于7N。由于推力5N<7N,因此物体一定不会开始运动。
(2)根据丙图可知,再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推力为5N。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5N。当t=3s时,物体做加速运动,但是它对接触面的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不变,还是5N。
【分析】(1)根据丙图确定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然后与5N进行比较,从而确定t=1s时的状态;
(2)根据丙图中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再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知识确定t=3s时摩擦力。
四、简答题
14.摩擦力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的?举例说明。
【答案】摩擦力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同、相反,故有的摩擦力阻碍物体的运动,有的帮助物体运动,例如:人走路时如果鞋底和地面之间没有摩擦,人将无法走动,所以鞋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是帮助物体运动;自行车的车轮在轮轴处的摩擦阻碍物体运动,涂润滑油减小摩擦,则使自行车的车轮更容易转动。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摩擦力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同、相反,故有的摩擦力阻碍物体的运动,有的帮助物体运动,例如:人走路时如果鞋底和地面之间没有摩擦,人将无法走动,所以鞋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是帮助物体运动;自行车的车轮在轮轴处的摩擦阻碍物体运动,涂润滑油减小摩擦,则使自行车的车轮更容易转动。
【分析】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两面性,摩擦力也是这样。车辆行驶,动物前进,皮带传动,等都是利用摩擦力;而机械结构的磨损,就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据此分析解答。
15.小明学过地理知识以后,知道美国与中国在地球的对面,就设想:如果在中国境内利用热气球竖直升空后悬停在空中,等地球自转十几个小时,再降下来不就到了美国吗?如果不考虑风的影响,他的设想操作能不能实现呢?为什么?
【答案】地球上的物体与地球一起转动,热气球竖直升空后悬停在空中,由于惯性,热气球仍会与地球一起转动,热气球与地面相对静止,等地球自转十几个小时,热气球再降下来仍会落回原处,因此这个设想不能实现。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据此分析悬停在空中的热气球是否能够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与地面之间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即可。
16.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为什么这两个力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
【答案】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由于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力的大小相等、作用点相同,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这两个不是相互作用力,由于两个力也是同向的,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所以,这两个力也不是平衡力。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二者的不同点:前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后者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据此分析解答。
五、实验题
17.小李在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并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7.5
(1)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 与外力成正比;
(2)该弹簧原长是 cm;
(3)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0— N。
【答案】(1)伸长量
(2)2
(3)2.5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钩码的质量分别为50g、100g、150g和100g时,弹簧伸长分别为:1cm、2cm、3cm和4cm。那么钩码质量与弹簧伸长之间的比值都50,因此得到: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成正比;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弹簧上钩码的质量为0时,此时不受拉力,那么此时弹簧的原长为2cm;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钩码质量为300g后,弹簧的长度保持不变,即发生了塑性形变,因此这个弹簧称量的最大力:F=mg=0.25kg×10N/kg=2.5N。
【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弹簧受到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将指针的位置与钩码质量为0时的位置相减得到弹簧伸长的距离,最后计算出每组对应数据中钩码质量与伸长长度的比值,进而确定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2)当弹簧上不挂钩码时弹簧的指针位置就是弹簧的原长;
(3)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最大拉力即可。
18.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 (填AB序号:A.平衡力; B.相互作用力),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 (填AB序号: A.相同; B.不同)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永远 (填ABC序号:A .匀速直线; B .减速直线; C .加速直线)运动下去。
【答案】(1)A
(2)A
(3)A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小车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都作用在小车同一个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为平衡力,故选A。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故选A;
(3)如果运动物体不受阻力,那么小车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即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A。
【分析】(1)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不同点:前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后者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即高度越大,则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越大;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解答。
19.为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固定)。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 动木块,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
第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压力/ 弹簧测力计示数/ 滑动摩擦力/
1 10 4.0 4.0
2 10 4.0 4.0
3 20 8.0 8.0
第3次:把两块与第1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
(1)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面积大小无关;
(2)比较 1、3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大小有关。
【答案】(1)1、2
(2)压力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1)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积,故选①②;
(2)根据图片可知,实验①③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只有压力大小不同,则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2)根据表格分析实验1和3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六、填空题
20.图中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推它, 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 比较a、b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关。比较c、d两个图, (能 不能)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答案】大小;不能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b中大小不同,因此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
(2)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只改变力的作用点。而c、d中,两个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因此不能探究得到结论。
【分析】(1)根据图像确定a、b两个实验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解答。
七、作图题
21.(2021八下·大名期末)如图所示,斜面上物体的质量是5 kg,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
【解析】【解答】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重力的大小为G=mg=5kg×9.8N/kg=49N.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的大小;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22.作出物体在传送带上匀速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
【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当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它受到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二者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如下图所示:
【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23.(2023八下·岱岳期中)如图所示,物体在斜面上静止,画出其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答案】
【知识点】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重心上,方向与斜面平行且向上,如下图所示:
【分析】确定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八、简答题
24.一根绳子最多能承受600N拉力,用这根绳子的单股能不能提起50千克的物体?(g=10N/kg)
【答案】解:物体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600N
能用这根绳子的单股提起质量为50kg的物体。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G=mg计算出50kg物体的重力,然后与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进行比较即可。
九、计算题
25.一个物体用弹簧秤称物重,弹簧秤示数为4N,问能否用称量范围为200g的天平称量其质量 ?(g=10N/kg)
【答案】解:用弹簧秤测得物体的重力G=4N,由G=mg可得,物体的质量
因此不能用称量范围为200g的天平称其质量。
答:不能用称量范围为200g的天平称其质量。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计算这个物体的质量,然后与已知天平的称量范围进行比较即可。
26.月球对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的,在地球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物重是30N,问这一物体在月球上称重,物重是多少?质量是多少?(g=10N/kg)
【答案】解:物体在月球是所受的重力
因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的位置无关,所以,物体在月球上的质量和在地球上的质量相等,由G=mg知道,物体的质量
答:这一物体在月球上称重,物重是5N,质量是3kg。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①根据 计算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
②根据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确定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地球上质量的关系,然后根据 计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