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河南专用)-26氧气的化学性质 (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河南专用)-26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三模)氧气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铁丝
2.(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三模)以下是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的部分内容,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2023·河南信阳·统考二模)结合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说明没有产生氧气
B.实验③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且二氧化锰质量减少
C.该实验证明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实验①的反应速率比实验③的快
4.(2023·河南南阳·统考二模)燃烧鞭炮时,经常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由此推测鞭炮中可能含有下列物质中的
A.炭 B.硫 C.铁 D.镁
5.(2023·河南濮阳·统考二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该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A.FeO B.Fe2O3 C.Fe3O4 D.Fe(OH)3
6.(2023·河南信阳·模拟预测)金属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1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可燃性气体是
A.CO B.N2 C.O2 D.H2
7.(2023·河南周口·统考二模)下图是小宸同学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谈蓝色火焰
B.磷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白雾,会污染空气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照明弹
D.氧气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8.(2023·河南·二模)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为黑色固体的是
A.镁带 B.硫粉 C.炭粉 D.铁丝
9.(2023·河南安阳·统考二模)铁与水蒸气反应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可燃性气体为
A.H2 B.O2 C.CO D.CH4
10.(2023·河南安阳·统考二模)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A.木炭 B.铁丝 C.镁条 D.硫粉
11.(2023·河南·统考三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将黄铜片和纯铜片互相刻划,在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
D.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肥皂水,振荡后产生大量浮渣
12.(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三模)下列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白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硫磺 C.镁条 D.铁丝
13.(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一模)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硫磺 B.红磷 C.甲烷 D.木炭
14.(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下列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 B.红磷 C.硫粉 D.木炭
15.(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A.磷 B.硫 C.碳 D.铁
16.(2023·河南新乡·统考二模)在化学课堂上,应该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17.(2023·河南新乡·一模)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灼烧棉花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烟雾
C.将石蕊溶液滴入石灰水中,石蕊溶液变蓝色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18.(2023·河南濮阳·统考一模)下列属于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A.发出蓝紫色光 B.放出热量
C.产生大量白烟 D.生成二氧化硫
19.(2023·河南郑州·模拟预测)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氧气中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会复燃
20.(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C.锌片加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D.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
21.(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光亮的铜丝插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红光,生成二氧化碳
22.(2023·河南洛阳·统考三模)在做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考虑,集气瓶中通常不加水或细沙的是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23.(2023·河南·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有白烟产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
24.(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煤燃烧时会放出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煤中含_____元素。
A.碳 B.氢 C.硅 D.硫
25.(2023·河南商丘·统考三模)下列物质在氧气里完全燃烧,生成物为黑色固体的是
A.硫磺 B.镁带 C.铁丝 D.红磷
26.(2023·河南焦作·统考一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很好的区分氧气和氮气
B.凡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可产生白色固体
D.实验室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27.(2023·河南南阳·统考三模)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A.镁条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28.(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二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成四氧化三铁 B.火星四射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黑色固体
29.(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有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用坩埚钳夹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迅速放入集气瓶底部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并在通风厨内进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红磷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故A不符合题意;
B、硫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硫为气体,故B不符合题意;
C、碳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碳为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A、实验①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说明氧气浓度不足,并不能说明没有产生氧气,错误;
B、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二氧化锰质量不变,错误;
C、该实验证明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正确;
D、由图可知,实验①的反应速率比实验③的慢,错误;
故选C。
4.B
【详解】A、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C、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不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该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其化学式为Fe3O4,故选C。
6.D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铝元素、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含有碳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铝元素、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含有氮元素,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铝元素、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但是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铝元素、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错误;
B、磷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白烟,会污染空气,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照明弹,正确;
D、虽然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说明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且氧气不具有可燃性,只具有助燃性,错误。
故选:C。
8.D
【详解】A、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错误;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
C、炭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正确。
故选D。
9.A
【详解】A、铁与水蒸气反应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和一种可燃性气体,铁是铁元素组成,水蒸气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根据元素守恒定律可知,该可燃性气体为氢气,故A正确;
B、氧气没有可燃性,故B错误;
C、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故C错误;
D、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故D错误。
故选A。
10.A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气体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不符合题意;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不符合题意;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C、黄铜片是铜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故将黄铜片和纯铜片互相刻划,在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符合题意;
D、蒸馏水中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软水,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肥皂水,振荡后产生大量泡沫,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详解】A、木炭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碳为气体,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硫磺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硫为气体,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镁条燃烧的产物氧化镁为白色固体,该选项符合题意;
D、铁丝燃烧的产物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A
【详解】A、硫磺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为无色无味的气体,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无色无味的气体,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A
【详解】A、铁丝在氧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A符合题意;
B、红磷在氧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B不符合题意;
C、硫粉在氧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无色气体。C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A。
15.B
【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C、碳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C
【详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选项错误;
B、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选项错误;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错误,故选C。
17.C
【详解】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没有白雾,不符合题意;
C、将石蕊溶液滴入石灰水中,石灰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B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A错误;
B、燃烧会放出热量,故B正确;
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没有白烟,故C错误;
D、生成二氧化硫是结论不是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9.B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说法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法正确;
D、氧气能助燃,带火星的木条遇到高到高浓度氧气会复燃,说法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20.D
【详解】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
C、锌片加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
D、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故选D。
21.C
【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在氢之后,所以铜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所以无明显现象,选项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只红热,选项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选项正确;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炽热的白光,选项错误。
故选C。
22.D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是为了防止二氧化硫污染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五氧化二磷,为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吸收五氧化二磷,故B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者细沙,故C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毒,不需要用水吸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3.B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描述正确,选项正确;
B、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浓盐酸有挥发性,瓶口有白雾产生,不是白烟,选项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选项正确;
D、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红色的铜和硫酸铝,现象是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选项正确。
故选B。
24.D
【详解】二氧化硫属于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煤燃烧时会放出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煤中含硫元素,生成二氧化硫,故选:D。
25.C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物是气体,错误;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物是一种白色固体,错误。
故选C。
26.B
【详解】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很好的区分氧气和氮气,能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可产生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7.B
【详解】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A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白烟,故C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D错误。
故选B。
28.A
【详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A。
29.B
【详解】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
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除掉表面的氧化物,用坩埚钳夹持,因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正确;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缓慢放入集气瓶底部,使氧气和碳充分反应,错误;
D. 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气体,不需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但二氧化硫是污染物,需在通风厨内进行,错误。
故选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19-2020湖北省仙桃市二下期末数学试卷(pdf无答案)

下一篇:2023年北京中考物理仿真模拟冲刺卷 (4)(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