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河南专用)-0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判断①
一、单选题(共0分
1.(2023·河南商丘·统考模拟预测)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九州之中,历史文化厚重,下列成语或典故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上浇油 B.亡羊补牢 C.愚公移山 D.罄竹难书
2.(2023·河南商丘·统考模拟预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蜡炬成灰 B.火上浇油 C.滴水成冰 D.百炼成钢
3.(2023·河南洛阳·统考一模)天宫课堂,一般是指在我国天宫空间站里进行的太空科普课程。下列授课内容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从袋子里挤出醋酸钠溶液,形成一个“冰球”
B.利用泡腾片(主要成分是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等)制作蓝色“气泡球”
C.微重力环境下的扳手旋转翻转
D.乒乓球放入水中会下沉
4.(2023·河南南阳·统考二模)在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三课航天员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水球变“懒”、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实验,下列选项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水球变“懒” B.趣味饮水 C.点火发射 D.调头的扳手
5.(2023·河南商丘·统考二模)《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制瓷工艺。下列制作瓷器的步骤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水澄取料 B.旋转造坯 C.坯上书字 D.举火烧制
6.(2023·河南焦作·统考一模)下列是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工艺,其主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宝丰酒酿造工艺 B.卢氏剪纸工艺
C.朱仙镇木版年画 D.镇平玉雕工艺
7.(2023·河南濮阳·统考二模)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的是
A.桂花飘香 B.铁锅生锈 C.湿衣晾干 D.电灯发光
8.(2023·河南新乡·统考三模)下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清明节——放风筝 B.端午节——赛龙舟
C.中秋节——吃月饼 D.春节——放烟花
9.(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三模)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的本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花香四溢 C.绳锯木断 D.火上浇油
10.(2023·河南许昌·统考二模)下列物质的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氖气通电时发红光 B.干冰升华产生白雾
C.玉米发酵时放热 D.面粉加入水中出现沉淀
11.(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二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星火燎原 B.云蒸霞蔚 C.风吹草动 D.水滴石穿
12.(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三模)景泰蓝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下列制作景泰蓝的操作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裁剪紫铜板 B.金线掐花纹
C.釉料点花纹 D.烧制景泰蓝
13.(2023·河南开封·统考二模)《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著作。书中记载的内容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陶瓷烧制 B.制糖脱色 C.金属冶炼 D.酒药焙制
14.(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二模)明代文学家于谦在《石灰吟》中记录了石灰的生产与用途。属于描述物理变化的诗句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15.(2023·河南周口·统考二模)《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记载的下列劳动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法炼锌 B.湿法炼铜 C.海水晒盐 D.烧制瓷器
16.(2023·河南商丘·统考一模)下列生产、生活中的成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刀耕火种 B.扬汤止沸 C.百炼成钢 D.死灰复燃
17.(2023·河南漯河·统考二模)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玉石 B.葡萄酿酒 C.汽油挥发 D.冰川融化
18.(2023·河南南阳·统考二模)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涉及化学变化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2023·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二模)下列中国古代技术的应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冶炼生铁 B.烧制陶瓷
C.甲骨刻字 D.粮食酿酒
20.(2023·河南南阳·统考二模)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晒海盐 B.烧瓷器 C.钉木舟 D.织布衣
21.(2023·河南南阳·统考二模)劳动创造幸福。“五一劳动节”假期间,某同学所做下列家务劳动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晾晒洗好的湿衣服 B.用洗洁精清洗碗筷
C.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 D.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22.(2023·河南洛阳·统考一模)《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湿法冶铜 B.黄金制金箔 C.楠木制舟 D.棉线织布
23.(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二模)蔬菜大棚,让我们在冬天也能品尝到新鲜的夏季果蔬,大棚小番茄是其中一种作物。下列管理措施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修剪枝蔓 B.翻松土壤 C.浇水灌溉 D.生火加温
24.(2023·河南南阳·统考二模)下列中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湿法炼铜 C.粮食酿酒 D.烧制陶瓷
25.(2023·河南·统考二模)下列是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工艺,其中主要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博爱竹编工艺 B.镇平玉雕工艺
C.宝丰酿酒工艺 D.开封汴绣工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火上浇油过程中,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亡羊补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愚公移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罄竹难书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A.蜡炬成灰,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火上浇油,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百炼成钢是将矿石中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是看有无新物质生成。
3.B
【详解】A、从袋子里挤出醋酸钠溶液,形成一个“冰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利用泡腾片(主要成分是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等)制作蓝色“气泡球”,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微重力环境下的扳手旋转翻转,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乒乓球放入水中会下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
4.C
【详解】A、水球变“懒” 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趣味饮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点火发射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D、扳手掉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A、水澄取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旋转造坯,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坯上书字,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举火烧制,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6.A
【详解】A、宝丰酒酿造工艺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B、卢氏剪纸工艺制作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镇平玉雕工艺制作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A、桂花飘香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C、湿衣晾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电灯发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A、放风筝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赛龙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吃月饼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放烟花,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花香四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绳锯木断,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火上浇油,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10.C
【详解】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得水气液化为小液滴,即白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玉米发酵时,会生成酒精、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面粉不能完全溶于水中,故会出现沉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A
【详解】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星火燎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B. 云蒸霞蔚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风吹草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水滴石穿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D
【详解】A.铜板裁剪,属于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金丝掐成图案,属于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釉料点花纹,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烧制景泰蓝,需到炉温大约800摄氏度的高炉中烘烧,色釉由砂粒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A、陶瓷烧制过程中陶土转变成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制糖脱色,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使红糖脱色为白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金属冶炼过程中将金属矿物转化为金属单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酒药焙制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A
【详解】A、“千锤万凿出深山”描述了开采石灰石,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了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此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粉骨碎身浑不怕”描述了氧化钙(俗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此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要留清白在人间"描述了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此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15.C
【详解】A.火法炼锌,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湿法炼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海水晒盐只是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烧制瓷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16.B
【详解】A、刀耕火种,有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扬汤止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百炼成钢,碳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死灰复燃,有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17.B
【详解】A、雕刻玉石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葡萄酿酒过程中生成了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汽油挥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冰川融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B
【详解】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存在爆竹的爆炸, 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C
【详解】A、冶炼生铁,有铁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烧制陶瓷,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甲骨刻字,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0.B
【详解】A、晒海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烧瓷器,发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C、钉木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织布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B。
21.C
【详解】A、晾晒洗好的湿衣服,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用洗洁精清洗碗筷,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与油脂反应从而除去油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将异味吸附在表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A
【详解】A、湿法炼铜是用铁把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黄金制金箔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楠木制舟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棉线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D
【详解】A、修剪枝蔓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翻松土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浇水灌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生火加温过程中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4.A
【详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湿法炼铜包含着金属铁与铜的盐溶液反应生成铜和亚铁盐溶液,有新物质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烧制陶瓷包含着物质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C
【详解】A、博爱竹编工艺,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镇平玉雕工艺,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宝丰酿酒工艺,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开封汴绣工艺,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